导读:本文包含了新闻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建构式新闻,价值重寻,功能救赎,新闻伦理
新闻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贺岭,李敏[1](2019)在《建构式新闻如何引导西方新闻业的价值重寻与功能救赎》一文中研究指出建构式新闻是目前西方新闻界开始探索的一种新闻模式,即站在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层面,重新审视和关注新闻生产和传播的价值所在,并着重于更深层次的公众参与,以扭转新闻低俗化趋势,再现媒体的正向文化传播理念,重塑新闻伦理标准。由于尚处于探索阶段,同时在技术、资金等硬件设施方面有较高要求,建构式新闻须更进一步发掘新闻伦理的内涵和价值,以实现深层次的新闻伦理构建与内容生产。(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9年22期)
林爱珺,张博[2](2019)在《规范建构与学科建设:新中国新闻伦理研究70年(1949-2019)》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变迁及媒介技术的迭代发展,新闻的政治生态和媒介生态也在不断变化。新闻伦理研究的跨学科特征更加显着,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学科范畴等基本学科建制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论文围绕新中国新闻生产与传播实践中的失范问题、价值冲突、道德选择、伦理困境等核心议题,研究70年来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与新闻伦理关系在不同政治环境、媒体生态下的变迁脉络,并从行为规范、关系调整、价值取舍、伦理建构四个方面探索新时代、新业态下新闻伦理研究的可能路径,以期促进新闻伦理的规范建构与新闻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盛世维,张昆[3](2019)在《建构学术共同体 服务新闻传播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问:今年是中国新闻学百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为国家不断输送优秀的新闻人才,您能否简单地为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张昆:在西方社会,其早期历史上的行吟诗人,可以说是最早的传媒人和历史学家。在荷马史诗中,既有历史故事的陈述,也有当时最近新闻的报道。罗马帝国时期手抄新闻作者的新闻职业特征已经十分鲜明。在中国,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宫廷中的史官就承担着记录新闻和历史的职责。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发达的信息社会,而支撑、维(本文来源于《教育传媒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黄雨[4](2019)在《禁锢与解放:从《图画新闻》看晚清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图画新闻》是清光绪末年出现在上海的时事画报,它不但体现了由于西方石印技术引进而造就中国报业出版业的兴旺,更揭示了中国社会在大变革前夜的骚动和老百姓的文化需要。《图画新闻》中有较多关于女性的新闻报道,为我们了解晚清女性形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图画新闻》的新闻文本和配图进行分析,试图厘清其如何完成对女性形象的建构。(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11期)
张佳蕾,马彧[5](2019)在《新媒体报道对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建构分析——以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2012年8月以来的婚恋新闻,扬子晚报官方微博2011年4月以来的婚恋新闻,澎湃新闻官方微博2014年12月以来的婚恋新闻为样本,从议题内容、婚恋新闻性质特点、报道态度等十个方面进行定量描述与新闻话语分析,展示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对婚恋议题的建构和发展演变,并探讨其对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影响与建构。(本文来源于《传媒观察》期刊2019年11期)
吴雨欣[6](2019)在《新媒体时代地方媒体品牌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一些大型主流媒体逐渐在新媒体时代找到了自身品牌建构的新机遇,完成了品牌形象的战略升级,但反观地方媒体品牌形象的塑造,在中国媒体品牌建设队伍中则力量明显不足。本文将"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作为个案,以剖析其媒体品牌传播路径为出发点,结合其品牌建设与管理面临的现存问题,就地方媒体如何实施品牌战略提出了建议。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构建品牌传播力和价值,为构建地方媒体品牌价值,提升传播影响力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22期)
蒋晓,韩鸿,兰臻[7](2019)在《中国语境下的人工智能新闻伦理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数据和智能化技术为基石、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提升内容生产传播效率为目标的智媒形态,正在成为新闻媒体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它在改变人们信息获取和社交方式的同时,也在挑战传统媒体的生产关系和生态格局,同时带来了一系列让人担忧的问题,如虚假新闻、算法偏见、责任主体及隐私安全等。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在伦理意义上重新审视新闻与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和职责,并找到人工智能新闻应用的合理框架。新闻业一直是媒体伦理中最早也是最完善的领域之一。新闻业的技术发展塑造了道德和道德诉求的话语,以及新闻业的社会责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闻制作领域,传统的媒体伦理受到了计(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10期)
张瑞坤[8](2019)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可喜成果——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通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一书,该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当下全球化、信息化、媒介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吸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立足中国国情、社情,从当前我国新闻工作实际和新闻院校学生思想状况出发,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解答了全国新闻院校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所关注的各种新闻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一部新闻学研究领域的可喜成果。(本文来源于《新闻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庄谦宇,薄凯文,刘畅[9](2019)在《温度:新时代新闻舆论以人为本理念的新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做好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的是在竞争激烈的传播环境中秉持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而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就是最大限度的体现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以受众关注的视角为切入点,全面跟紧媒体融合转型与社会发展的步伐,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做有温度的新闻,做有温度的新闻人,获得受众的认可。(本文来源于《北方传媒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永祥[10](2019)在《自我建构·新闻话语·语篇连贯:巴赫金符号学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苏联着名思想家、文论家、符号学家巴赫金所提出的对话理论、狂欢理论、复调理论等给20世纪各人文学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人们认识和领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栏目刊出叁篇文章,从巴赫金符号学理论视角分别对自我建构、新闻话语和语篇连贯等进行解读。在第一篇文章中,刘雪丽、朱有义从哲学高度看待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他们首先阐释了人与人之间的"我"与"他者"的对话关系,从审美局限性角度分析"我"与"他(本文来源于《俄罗斯文艺》期刊2019年04期)
新闻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变迁及媒介技术的迭代发展,新闻的政治生态和媒介生态也在不断变化。新闻伦理研究的跨学科特征更加显着,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学科范畴等基本学科建制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论文围绕新中国新闻生产与传播实践中的失范问题、价值冲突、道德选择、伦理困境等核心议题,研究70年来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与新闻伦理关系在不同政治环境、媒体生态下的变迁脉络,并从行为规范、关系调整、价值取舍、伦理建构四个方面探索新时代、新业态下新闻伦理研究的可能路径,以期促进新闻伦理的规范建构与新闻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闻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1].贺岭,李敏.建构式新闻如何引导西方新闻业的价值重寻与功能救赎[J].出版广角.2019
[2].林爱珺,张博.规范建构与学科建设:新中国新闻伦理研究70年(1949-2019)[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3].盛世维,张昆.建构学术共同体服务新闻传播教育[J].教育传媒研究.2019
[4].黄雨.禁锢与解放:从《图画新闻》看晚清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建构[J].视听.2019
[5].张佳蕾,马彧.新媒体报道对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建构分析——以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J].传媒观察.2019
[6].吴雨欣.新媒体时代地方媒体品牌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为例[J].传媒论坛.2019
[7].蒋晓,韩鸿,兰臻.中国语境下的人工智能新闻伦理建构[J].社会科学文摘.2019
[8].张瑞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可喜成果——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J].新闻论坛.2019
[9].庄谦宇,薄凯文,刘畅.温度:新时代新闻舆论以人为本理念的新建构[J].北方传媒研究.2019
[10].王永祥.自我建构·新闻话语·语篇连贯:巴赫金符号学理论视角[J].俄罗斯文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