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论文-孔繁一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论文-孔繁一

导读:本文包含了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班牙语专业八级考试,视译,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科学标准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论文文献综述

孔繁一[1](2019)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理论视域下全国西班牙语专业八级考试视译部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释意理论的“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为依据,选取2017、2018年西班牙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72份视译样本,通过自建语料库的方式,以SPSS软件Pearson相关系数为工具,将其按照视译分数、翻译准确度(其中包括逻辑连贯性和完整性)、目的语质量和流畅度五个方面与“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程度进行对照量化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适用于本文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视译过程、视译评价标准和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释意理论、其中的重要概念“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起源和这两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西班牙语专八考试的历史与变革和其中视译部分的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量化视译表现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程度的两套标准和意义单位概念的基础上,说明了实验的全过程:自建总计达153分钟、9017词的语料库,对抽样视译进行转写,根据标准将文本划分为多个意义单位,并就四项指标分别进行评估。根据逻辑结构的体现情况,得出逻辑连贯性的得分;根据译文是否出现漏译或多译,得出完整性的得分;从发音、语法、词汇叁方面评估其目的语质量;通过统计各类非语言类表达失误计算其流畅度分数;最后汇总出最终分数。之后,根据SPSS软件的分析结果,文章就数据进行分析,具体说明“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程度和各项视译评估指标以及视译总分之间均存在程度不同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实验分析,本文印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即“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程度和视译表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在总结了考生在视译中表现出的特点后,本文也试图为未来的考生提供参考方案,以帮助西班牙语专业学生在视译中更好地进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并希望为西班牙语口译教学提供参考。文章的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缺点与不足,并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制定了方向。(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24)

张楠[2](2018)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指导下的长句口译初探——以英国“首相问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释意理论及"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以英国"首相问答"为源语语料,进行一系列模拟交替传译实践,着重探究如何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指导下进行长句口译。提出两项策略:一是提取源语的关键性信息,注重传达意义;二是采取分句策略,化长句为短句,并按照目的语表达习惯重新表达。通过对英国"首相问答"中的长句进行分析,论证上述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英语教师》期刊2018年10期)

李盈[3](2017)在《英中同传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程度与口译质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释意理论理论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但学界多理论探讨,实证研究数量有限。本研究从释意理论出发,通过实证手段探究释意理论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程度与口译质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是:英中同传中,学生译员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程度越高,口译质量评估分数越高。在该假设下,实验中的两个变量分别为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表现和口译质量。前者通过句子成分的重组(Reformulation)、解释(Exp1anation)、连接成分的添加、转化或删除(Connection)和符合语境的词汇和表达的选择(Localization)四个指标衡量;后者则通过准确性、完整性、逻辑连贯性和流畅程度四个指标衡量。实验邀请了 10名高翻学院研二的学生参加,请他们同传一段金融培训课程上的材料,之后对讲话人讲的内容和10名译员的同传内容进行了文字转录,在文字转录的基础上分析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表现和口译质量,并计算了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数据分析表明: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表现与口译质量评估分数成正相关,且高度相关。结论支持实验假设。本实验还分别计算了脱壳的不同表现与口译质量分数的相关系数,及脱壳表现与不同口译质量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脱壳表现中,重组、连接成分的转化和删除、及符合语境的词汇表达和选择都与口译分数呈现了较高的相关性;而口译质量评估指标中,脱壳表现与准确性和流畅程度呈现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英中同传中,重组句子成分、对连接成分进行整合、及选择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词汇有助于提高同传质量。这对于英中同传实践和教学都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24)

王延娇[4](2016)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对汉英同传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结构上的区别使得译员在汉英同传时不能亦步亦趋翻译。而即兴发言,更具有语速相对较快、句式松散、信息冗杂等特点。译员在翻译时不能完全照搬原语结构。法国释意学派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巴黎。该理论将翻译分为叁个步骤: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及表达。本文旨在研究即兴发言汉英同传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程度与准确度和连贯度的关系,继而研究“脱壳”对同传质量总体影响。针对“脱壳”程度与即兴发言汉英同传质量的关系,笔者作出假设:汉英同传中,译员脱离语言外壳的程度与译文整体质量呈正相关。在实证研究中,笔者随机选取7名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14级研究生二年级的同学参与实验,并选用《财经郎眼》节目中的视频资料作为实验材料。笔者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在即兴发言汉英同传中,“脱壳”程度与准确度、连贯度呈正相关。在准确度方面,“脱壳”可以简化句式结构,省略已知与重复信息,给译员省出更多听辨时间,从而提高同传准确度。在连贯度方面,“脱壳”技巧可以显化逻辑,帮助译员将意思表达地更清楚。反之,如果译员困在即兴发言原语的结构中,译文便可能存在成分残缺或冗余重复、表意不清的现象。因此, “脱壳”会整体提高即兴演讲汉英同传质量。笔者通过定性分析总结出“脱壳”的四种形式在本篇即兴演说中具体表现:句子重组可以转换句式,显化逻辑;解释说明可以解释抽象信息,补充说明意思;简化省略可以简化句子结构,省略冗杂重复信息;创新表达可以帮助译员解释形象化意象。通过本篇论文的实证研究,笔者建议同传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脱壳”技巧,并且积累背景知识和更地道的表达方式,为即兴发言汉英同传打好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5-28)

吕沙沙[5](2016)在《专业译员和学生译员在汉英同传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方面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释意派理论认为,口译是人类在一种特定语境下的交际行为,而交际的目的是要传递意思,因此翻译活动应当以寻求意义的对等为目的。释意学派认为口译活动应当分为叁个步骤:理解、(意义)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表达。如果译员束缚于原语的形式,只是在双语间进行语言学层面的线性转换,那么译文的质量和沟通效果都将大打折扣,因此,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在词汇、语法、文化等层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再加上汉语发言人灵活的表达习惯,译员在汉英同传中必然要进行频繁的脱语言外壳处理。国内外学者围绕释意理论中的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假说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大都把关注点放在了交传或印欧语系语言间同传上,对于汉英同传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现象的研究则较少,关注学生译员脱语言外壳表现的研究更是有限。学生译员是未来的职业译员储备,发现其口译素养的不足之处并予以纠正和指导,是教育研究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在释意理论框架下,探究了在汉英同传中,学生译员相较专业译员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表现方面的不足之处及原因所在。笔者邀请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6名同传专业研二的学生译员,以及3位经验丰富的专业译员作为受试者,以马云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做的主旨发言为材料进行了同传实验。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及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汉英同传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程度和同传质量正相关;与专业译员相比,学生译员的主动脱语言外壳意识仍较薄弱,且脱语言外壳的次数和质量都有待提高;EVS较短、百科知识储备不足、语言功底欠缺、精力分配不协调等是影响学生译员进行脱语言外壳的原因所在。因此,笔者建议口译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克服短板,注重提高学生译员的脱语言外壳水平,以使其能早日成长为合格的专业译员。(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5-13)

王简[6](2016)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在正式书面化汉英同声传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英同声传译的实践中,有时会遇到讲者带稿演讲的情况。若是讲话人有稿而译员无稿,讲话人直接念稿的话,讲者念稿时较快的语速会带来密集的信息,给译员带来很大困难。更为棘手的是,有时讲话人的稿件在撰写时并没有为口头表达作出充分考虑,使得讲稿整体呈现出正式且书面化的特点。此类文本复杂的句式结构、严谨的用词会使得译员更加难以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好译文。针对这一同传实践中的难点,本文尝试从释意学派的口译理论入手,使用实证研究的方式,通过汉英同传的实验研究释意理论的“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思想在此类汉英同传中的效果和意义,验证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程度与此类同声传译质量的关系。本文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在正式书面化汉英同声传译中,是不是脱壳程度越高,口译译文的忠实度越高?脱壳程度与口译译文的整体质量之问是否也存在正相关关系?为突出正式书面化演讲的特点,实证研究选择的实验材料节选了傅莹的《中国如何看待俄罗斯》一文,由笔者朗读录为录音,作为实验材料,对7名译员进行了实验,重点考察了译文中的脱壳次数,译文忠实度和译文质量。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本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呈正式书面体特点的汉英同传中,在译员口译水平和背景知识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程度越高,译文的忠实度越高,译文的整体质量也越好。但在具体的定性分析中笔者也发现,译员的理解能力和目的语表达能力也会在理解和重新表达这两个程序中产生影响,最终影响译文质量。(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5-08)

罗辉[7](2015)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理论与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理论指导英语新闻听力教学应把握新闻听力内容广泛、词汇多变、语速快等特点,充分运用信号词和关键词策略并辅以笔记策略,提高听力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曾昭艳,黄振定[8](2015)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实现成功口译——以2010-2012年两会温总理招待会口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释意学派的口译理论认为翻译即释意。口译的实现经历了"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的口译程序,其关键在于"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个中间环节。本文结合温总理两会招待会的实例,分析究竟该如何"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成功实现对原语意义的忠实传递。其具体要求是:第一要传递主旨意义,第二要传递情感意义,第叁要传递文化意义。(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翟绪红[9](2015)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为一篇汉英口译实践报告,所报告内容是关于译员所做的一场历史讲座的交替传译实践。讲座题目是“中国为何”。本讲座涉及中国历史知识,从主题和内容上都有一定专业性。口译实践结束后,结合释意学派的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理论,对此次交替传译实践进行分析,并针对脱离原语外壳提出了应对方法。本报告首先介绍此次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即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理论。进而,译员从语言的差异性和交替传译特点两方面分别论述了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在交替传译中的可行性。接着,列举了此次口译实践中由于未能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所造成的误译。最后,结合此次交替传译实践,提出了在口译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应对方法,分别是解释说明、转换表达、删减归并以及逻辑加工。报告中介绍了本研究的主要启示,并结合此次口译实践,就如何增强释意能力从口译的输入和输出两方面给出了叁点建议。它们分别是提高原语理解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储备和提高目的语的表达能力。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对此次口译任务及其实施过程进行介绍。第叁部分为案例分析。本文第四部分为结论,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还指出了此次研究不足之处。希望此次对汉英交替传译实践的分析,能够帮助译员及其他译员在以后的口译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理论。(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吴玉璇[10](2015)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对口语化发言汉英同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释意理论认为口译应当包含叁个程序: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再表达。释意理论强调翻译的对象应该是信息内容,是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译员应该摆脱原语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束缚,在理解原文的信息后,重新组织语言,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进行再表达。本文结合释意理论,试图探究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对口语化发言中汉英同传的影响。笔者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6名同传专业的同学作为受试译员,以2012年马云在网商大会闭幕演讲的截取片段为同传材料,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实验结果:脱壳程度越高,译文整体质量就越高,译文忠实度也越高;脱壳程度对译文表达影响相对较小,两者之间没有发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多种脱壳技巧中,运用较为普遍的是顺序重组和创造性表达技巧,其中创造性表达运用比例越高的,译文质量也越高。实验证明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对口语化发言的汉英同传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5-05-04)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概述释意理论及"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以英国"首相问答"为源语语料,进行一系列模拟交替传译实践,着重探究如何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指导下进行长句口译。提出两项策略:一是提取源语的关键性信息,注重传达意义;二是采取分句策略,化长句为短句,并按照目的语表达习惯重新表达。通过对英国"首相问答"中的长句进行分析,论证上述策略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论文参考文献

[1].孔繁一.“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理论视域下全国西班牙语专业八级考试视译部分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2].张楠.“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指导下的长句口译初探——以英国“首相问答”为例[J].英语教师.2018

[3].李盈.英中同传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程度与口译质量的关系[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4].王延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对汉英同传质量的影响[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5].吕沙沙.专业译员和学生译员在汉英同传中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方面的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6].王简.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在正式书面化汉英同声传译中的应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7].罗辉.“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理论与英语新闻听力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曾昭艳,黄振定.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实现成功口译——以2010-2012年两会温总理招待会口译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

[9].翟绪红.“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15

[10].吴玉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对口语化发言汉英同传的影响[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标签:;  ;  ;  ;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论文-孔繁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