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密钥分发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拟专用网,安全多播,密钥分发,群组密码
密钥分发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朱岩,尹昊,王秋艳[1](2019)在《群组密码的对等VPN系统及多播密钥分发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在大范围内建立连接各种分支机构网络的需求日益强烈,原有采用集中式网关模式的VPN逐渐转向采用对等技术的VPN系统.现有采用两方密钥交换方法的对等VPN技术更适用于两两通信,而在多节点通信中,由于隧道密钥相互独立,不同隧道加密的累计延迟将增加消息同步接收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被称为Group VPN的对等VPN框架,通过设计具有非中心化、高扩展性的多播密钥分发协议,提高对等VPN中的多播通信效率.该框架在安全隧道层的基础上新增了便于动态群组管理、高效密钥分发的群组管理层,结合公钥群组密码下的广播加密方案,实现具有选择和排除模式的高效密钥分发,保证协议在SDH假设下满足数据私密性、数据完整性、身份真实性这3方面安全性要求.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的通信耗时和密钥存储开销与群组规模无关,可将通信延迟限制在会话密钥共享阶段,提高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于浩,冯宝,潘子春,卓文合,李振伟[2](2019)在《基于后选择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VQKD)是利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承载密钥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与电力系统普遍采用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相比,其具有设备简单、探测效率高、兼容性好等优点,成为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热点。然而,量子态在量子信道中的传输衰减严重限制CVQKD传输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后选择方法的CVQKD协议,且不需要额外的单光子源。研究结果表明,该后选择方法中测量值越大的物理量被保留下的概率越高。该方法可以简化并降低连续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实现的成本,为探索出电力网络的量子保密通信方案提供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9年07期)
吴长锋[3](2019)在《我科学家首次提出新型远程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合肥6月16日电 (吴长锋)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首先在理论上提出了免相位后选择的孪生场量子密钥分发(QKD)协议,为无中继长距离城际量子密钥分配网络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该工作的理论和实验成果日前分别发表在权威期刊《物理应用(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6-17)
邵婷婷,张仕斌,昌燕,张焱[4](2018)在《基于密集编码的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保密通信系统中,n个用户进行密钥分发一般需要0. 5n×(n-1)个信道。为了减少信道数量,提出一种基于密集编码的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能确保n个用户只需要n个信道就可以实现用户间的密钥分发。该协议中,如果任意两个用户想要进行通信,由半可信第叁方制备Bell粒子,分别发送给两个用户。根据粒子在X基和Z基的不同特性实现密钥分发,一个粒子能传输两比特的信息。进一步分析表明,半可信第叁方只需要诚实地制备粒子并公布对应的测量基,但是并不能推测出正确的密钥信息。同时,该协议能够发现窃听、抵御截获重发攻击和纠缠攻击。(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8年12期)
胡康[5](2018)在《循环差分相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见的量子密钥分发(QKD)协议中,安全密钥的产生需要基于窃听者干扰的监测,当错误率大于某个阈值时,合法用户将放弃上次密钥分发过程产生的密。然而循环差分相移量子密钥分发(RRDPS-QKD)协议却无需监控窃听者的干扰,因而具有高噪声容忍度,已成为当前QKD协议研究的热点。论文主要研究了RRDPS-QKD协议及其应用,即对RRDPS-QKD协议的改进以及将其应用到量子秘密共享(QSS)当中。论文具体工作如下:(1)利用预报单光子源(HSPS)较弱相干光源(WCS)中单光子脉冲的概率更高,并且探测器诱骗态(DD)方法可以实现光子数目分析(PNR)探测器类似的功能的优势,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SPS和DD的RRDPS-QKD协议。在该协议中,Alice端由激光器产生的HSPS脉冲序列,经过相位编码后,发送给接收方Bob,发送过来的HSPS序列先经过一透射比为?的强度调节器IM,然后再进行MZI干涉测量,随后通信双方通过一系列的后处理操作来得到最终的密钥。论文推导了其密钥生成率的公式并进行了相关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脉冲序列长度L较小时,基于HSPS和DD的RRDPS-QKD协议较基于WCS和DD的RRDPS-QKD协议,传输距离和密钥产生率都得到了较大提高。(2)利用诱骗态技术,论文在发送端加了一x:y的分束器BS,提出了一种基于诱骗态BB84协议的QSS方案。论文详细地阐述了该方案的基本原理,推导了其密钥生成率的公式并进行了相关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情况下的基于诱骗态BB84协议的QSS方案的性能确实是不如诱骗态BB84协议的;该方案的最远传输距离为320km,并且分束器BS的比例最好保持在2:8。(3)在此基础上,利用RRDPS-QKD协议的高噪声容忍度特性,论文将RRDPS-QKD协议代替第(2)点中的诱骗态的BB84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RRDPS-QKD协议的QSS方案。论文详细地阐述了该方案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系统错误概率为3.5%时,基于RRDPS-QKD协议的QSS方案的的最远传输距离达50km,而此时基于诱骗态BB84协议的QSS方案则无法产生安全密钥,并且分束器BS的比例最好保持在1:9。(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何金军[6](2018)在《两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码学是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与经典密码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与经典密码学不同的是,其安全性不依赖于未被证明的计算复杂性假设,而是依靠量子不可克隆性定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等物理特性来保证秘密信息交换在理论上的无条件安全性。其中半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是指经典方能够和量子方协作生成安全的密钥,而经典方限制其只具备以下的量子操作能力:(1)访问量子信道,(2)在经典基{0,1}上测量量子比特,(3)在经典基{0,1}上制备量子比特,(4)重排量子比特。设备无关类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能够保证密钥分发的无条件安全性但无需知道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的具体信息,进而可去除由于设备的不完美性导致的侧信道攻击。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半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和设备无关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的半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在典型半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和测量设备无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的半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并分析了该协议的安全性。该协议借助不可信的第叁方对通信双方发送过来的量子态进行Bell态测量,而无需通信的双方对量子态进行测量。同时,合法的通信双方可以根据第叁方公布的结果及量子纠缠特性分析协议的安全性。该协议不仅能够去除量子设备自身的不完美性导致的侧信道攻击,而且还能让量子资源受限的普通用户即经典方通过与量子方的协作获得安全的密钥。2.提出一种单边测量设备无关的半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在测量设备无关的半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协议延伸为一种单边测量设备无关的半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该协议中量子方的编码系统是未刻画的,只需其量子态是在二维Hilbert空间制备即可,这减少了量子方的安全假设,而且该协议结合了诱骗态的思想能够去除多光子脉冲导致的光子数分离攻击,解决理想单光子源难以制备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5-01)
林弘伟[7](2018)在《适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TCP/IP协议栈的VLSI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保密通信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是量子物理、电子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领域。其中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是量子保密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QKD系统除了基本的量子信道之外,还需要经典通信网络来进行基矢比对、身份认证、纠错和保密放大。经典信道处理采用TCP/IP协议栈,该协议栈是基本网络协议的集合。目前QKD系统由众多芯片和器件搭建而成,存在各种缺陷。随着QKD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系统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QKD的SoC设计对提高量子密钥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中TCP/IP的VLSI设计是“量子通信系统中央控制与数据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对TCP/IP报文的接收、发送和状态管理等操作。首先,通过分析TCP/IP系列协议,对其中的相关原理、功能、报文格式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完成系统框架的整体设计。然后按照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根据系统架构将TCP/IP硬件结构划分模块,并对子模块的内部结构、外部接口信号和互连通信方式进行详细设计,重点介绍了定时器电路、序号产生电路、检验和计算电路以及各功能模块的状态机电路,实现了 TCP、UDP、IP、ICMP和ARP的精简结构。本设计采用Verilog语言完成了对各模块的描述,然后搭建了验证平台,通过RTL仿真和FPGA验证了网络传输功能,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满足QKD的网络带宽需求。最后基于SMIC55nm工艺库,通过Design Compiler和IC Compiler进行逻辑综合与布局布线,得到了时序、面积和功耗相关参数。本文主要贡献有:第一,TCP/IP硬件结构能够独立处理自定义端口的网络数据,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CPU不需要参与协议的解析工作,从而降低因软件缺陷导致网络泄露密钥的风险;第二,实现的主要协议功能有TCP、UDP、IP、ICMP和ARP,能够满足网络传输的要求;第叁,根据TCP协议对字节流处理的特点,实现了 TCP的序号、确认号与储存地址的映射关系,降低了系统对数据处理的复杂度;第四,使用简洁高效的乱序重组方法,不需要在硬件中维护复杂的链表机制,直接将乱序数据在储存器中的适当地址进行放置;第五,实现了报文段的重传功能,只需保存报文段的特定信息,降低了电路规模。(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1)
张雪莹[8](2018)在《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有限码长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钥分发(QKD)是指通信双方以量子态作为密钥的载体,通过量子信道传输,在通信双方之间协商出密钥的一种密钥分发方法。利用此密钥对经典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加密,能够实现理论上的无条件安全。QKD的安全性由量子力学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来保证,具有物理安全特性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自第一个QKD协议诞生以来,经过叁十年的发展,QKD从实验技术与理论安全性分析两方面都取得了显着进展。以BB84为代表的离散变量QKD协议,以及以GG02协议为代表的连续变量QKD协议都逐步被证明了其理论上的无条件安全。近几年,QKD系统也接近实用化,我国于2017年完成“京沪干线”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项目,全长约2000余公里,成为量子通信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V-QKD)协议采用光场态的正则分量来编码信息,并采用平衡零差探测或外差探测的手段来获取信息,探测器件具备高响应频率和高探测效率的潜在优势。CV-QKD系统与光纤网络有良好的兼容性,有利于其应用推广。因此,CV-QKD协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高斯调制相干态协议(GG02协议)是目前大多数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采用的主流协议,且安全性理论证明也较为完善。相干态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然而,实际的CV-QKD系统中因为探测装置的不完美,易受到黑客攻击,对此人们提出了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CV-MDI)协议。由于该协议的测量部分完全交由非可信的第叁方来进行,所以协议的安全性不依赖于探测器的安全性,因此该协议天然可以抵御所有的针对探测器的黑客攻击方案。由于CV-QKD协议的理论安全性分析是基于通信双方交换无限多信号数的渐进方案的假设,但实际的CV-QKD协议的通信双方计算能力有限,能交换的密钥长度也是有限的。因此,CV-MDIQKD的实际实施中不应该忽视有限码长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有限码长效应对联合窃听下的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CV-MDIQKD)协议的影响,主要考虑参数估计过程的有限码长效应。主要利用中心极限定理和最大似然估计定理来进行参数估计。我们还分析了协议中通信双方交换信号数与最优调制方差的关系,证明了当Charlie的位置靠近Bob时,有限码长效应的CV-MDI QKD协议在非对称结构下有最远的传输距离。最后,我们讨论了在CV-MDIQKD协议中有限码长效应对实际探测器的影响。总体结果表明,有限码长效应对CV-MDIQKD协议的安全密钥率有很大的影响且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13)
江英华,张仕斌,昌燕,杨帆,杨敏[9](2018)在《具有双向身份认证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Bell态的纠缠特性,提出了一种可以进行双向身份认证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与传统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相比,该协议有零知识性,能进行双向身份认证,进行一次量子序列传输就能同时完成身份认证与密钥分发。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能抵御截获/重发攻击及中间人攻击等一系列攻击。(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赵生妹,郑宝玉,毛钱萍,胡康,王乐[10](2017)在《循环差分相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量子力学理论,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协议能够在合法用户间建立起绝对安全的密钥,并提供对窃听者的检测,它是近叁十多年信息安全领域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常见的QKD协议中,安全密钥的产生需要监测窃听者产生的干扰,当量子比特错误率大于某个阈值时,合法用户将放弃该次密钥分发。2014年提出的循环差分相移量子密钥分发(Round Robin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RRDPS-QKD)协议,则无需监控窃听者的干扰,具有高噪声容忍度,成为QKD协议研究热点。文中从RRDPS-QKD协议的原理、协议的改进、协议的实验进展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RRDPS-QKD协议,并介绍了我们团队在RRDPSQKD协议方面的工作。(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密钥分发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VQKD)是利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承载密钥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与电力系统普遍采用的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相比,其具有设备简单、探测效率高、兼容性好等优点,成为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热点。然而,量子态在量子信道中的传输衰减严重限制CVQKD传输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后选择方法的CVQKD协议,且不需要额外的单光子源。研究结果表明,该后选择方法中测量值越大的物理量被保留下的概率越高。该方法可以简化并降低连续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实现的成本,为探索出电力网络的量子保密通信方案提供研究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密钥分发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朱岩,尹昊,王秋艳.群组密码的对等VPN系统及多播密钥分发协议[J].软件学报.2019
[2].于浩,冯宝,潘子春,卓文合,李振伟.基于后选择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J].中国电力.2019
[3].吴长锋.我科学家首次提出新型远程量子密钥分发协议[N].科技日报.2019
[4].邵婷婷,张仕斌,昌燕,张焱.基于密集编码的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协议[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
[5].胡康.循环差分相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
[6].何金军.两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研究[D].湘潭大学.2018
[7].林弘伟.适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TCP/IP协议栈的VLSI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8].张雪莹.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有限码长效应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8
[9].江英华,张仕斌,昌燕,杨帆,杨敏.具有双向身份认证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J].量子电子学报.2018
[10].赵生妹,郑宝玉,毛钱萍,胡康,王乐.循环差分相移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