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家庭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实主义,社会热点,情感,镜像
家庭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刘琴[1](2019)在《家庭教育类电视剧的现实主义叙事话语与社会镜像——以电视剧《小欢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欢喜》、《少年派》等以家庭教育为题材的电视剧,纷至沓来。笔者以《小欢喜》为例,分析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类电视剧的叙事话语,以及从中分析电视剧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真实反映。(本文来源于《新闻前哨》期刊2019年11期)
方樱儒[2](2019)在《《摩登家庭》中家庭成员间冲突话语的语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冲突话语即发生在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一种有敌对性质的交际行为。可以从语用学角度去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话语。本文结合会话分析理论,对美国情景喜剧《摩登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话语冲突进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使这个语言学现象更可理解和富有逻辑性。通过了解冲突话语的形成原因和表现模式,读者在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话语冲突时可以更游刃有余,避免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4期)
魏宝涛,战泓玮[3](2019)在《“失独家庭”的媒介话语与形象建构分析——基于知网(CNKI)报纸全文数据库的内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体对失独家庭的建构在大众认知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众接收到的有关失独家庭信息大部分来自媒体,不同媒体对"失独家庭"的建构暗含着话语分歧。这一结果既是现实社会生活在媒体的投射,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和各类公众心理、行为需求的多重影响。文章旨在揭示失独家庭在传统报纸媒体新闻报道与再现中是否被赋予了特定的面貌,研究发现,当前媒介在进行话语和形象建构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度报道"失独家庭"弱势的一面,而忽视"失独家庭"在解决自身面临的困难时所做的积极努力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夏娜娜[4](2019)在《基于COCA语料库的男性和女性家庭角色话语建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开展了男性和女性家庭角色话语建构分析。研究发现,子女、夫妻、父母,及祖父母这四组家庭关系中,男性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要高于女性家庭成员。夫妻和父母这两组关系内部的性别差异更大,丈夫和父亲的地位要高于妻子和母亲,同时这两组关系的权力相较于子女和祖父母来说更大。(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27期)
刘志峰[5](2019)在《试论延安文艺话语秩序中的家庭伦理叙事(1937-1943)》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试图在文本细读与叙事分析的基础上,努力采用综合的文化视野,重新审视1937—1943年的延安时期,作为一种特殊话语实践的“家庭伦理叙事”,考察其与延安文艺话语秩序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这种“互动”所造就的新型家庭伦理所具有的意义与局限。论文认为,延安时期的家庭伦理叙事经历了从潮流化多元叙事到个体化女性叙事,最后演变为模式化集体叙事的过程。这一模式变迁的背后是延安文艺话语秩序从“对话”与“共享”,到遭受“他者”与“内部”的挑战,最终走向“一体化”的变革轨迹。1937年后,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普遍地将延安视为他们的“新家”,并将这种心理体验和价值信念融于他们对延安的诗性想象之中。这一伦理选择迎合了文化话语权向中共转移的历史趋势,意味着知识分子与话语权的重新结合。以延安为家的“新知识分子”对不稳定的婚姻伦理的关注,构成了一股多元化叙事潮流。作为一种整体的话语实践,其叙事可视为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一种呼应与补充。这显示了初期延安文艺话语秩序“多元共存”的特征。40年代初期,白霜、曾克、陈学昭等延安女性知识分子,基于女性视角和女性经验,对现时的、关涉女性切身利益与女性解放的家庭伦理,作了不同层次的个性化反思。丁玲以其延安时期的小说与杂文创作,在对家庭伦理的反思中探索了一条迥异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女性解放之路。其小说叙事不仅揭露和反思了遭受男权政治话语压迫的,家庭女性的“他者”命运,也探索了“贞贞”式超越传统家庭伦理和一般革命伦理的“新型革命道德”,在女性解放道路中的可能性。其杂文《“叁八”节有感》承续了“霞村叙事”强烈的精神个性,空前地强调了女性的主体性在构建更为合理的性别、婚姻伦理中的突出位置。这种挑战男权统治与主流话语的个体化女性叙事,暗示了延安文艺话语秩序所面临的深刻变革。通过开展家庭生产来解决家庭矛盾,改善家庭成员的关系,从而实现家庭和睦,即以“生产”促“和睦”的叙事模式,是1943年后延安新秧歌剧极为普遍的叙事策略。这种具有集体创作特征的模式化叙事,不仅迎合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宣传意图,满足了民间话语对“和睦”家庭的想象,还成为了“新知识分子”融入现行文学生产方式的新型话语模式。这表明在后期延安文艺话语秩序中,知识分子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民间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秩序“共谋”,走向“一体化”成为了这种话语秩序的显着特点。在这一话语秩序的生成过程中,一种以“和睦”为旨归的新型“家庭伦理”也随之诞生。它在象征的意义上具有重建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想象意味,并具备了国家伦理的雏形。但这一伦理的生产方式及其生成过程,对知识分子人格、创作以及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本身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9)
陈琳[6](2019)在《《摩登家庭》中对反问句的冲突性回应话语的语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冲突性话语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也是语用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它指的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因维护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与对方产生的对立(Honda,2002)。尽管近年来人们对冲突性话语的原因、起始过程及回应语研究越来越多,但却忽略了对由某个特定的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冲突性回应的研究,如由反问句引起的冲突性回应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人际和谐管理理论(Spencer Oatey,2008)分析家庭成员中对于反问句的冲突性回应,旨在探索对反问句的冲突性回应话语对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的负面效应,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提供参照。本研究对美剧《摩登家庭》前六季剧本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从144集中选出了63个家庭成员中对反问句的冲突性回应片段。通过分析讨论,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对反问句的冲突性回应类型有10种,分别是反驳,拒绝、抱怨、命令、詈骂、指责、威胁、警告、讽刺、冒犯性身体语言。它们主要出现在8对家庭成员对话中。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冲突性回应策略是拒绝,而詈骂和冒犯性身体语言出现频率最低。相比而言,夫妻和亲子这两对家庭成员的对话中多采用冲突性回应话语,其中夫妻之间采用更多。其次,反问句的冲突性回应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和谐关系具有负面影响,主要威胁到听话者的面子和社会权利。其中,威胁素质面子出现的频率最高。家庭成员更倾向于反驳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或否认他人的能力来威胁其素质面子。最后,影响家庭成员对反问句选择冲突性回应策略的可能因素主要包括说话者语言选择的和谐-忽略取向和和谐-挑战取向、家庭成员间的权势和距离、谈话内容损-益度的考量和家庭成员间的社会角色。本文希望通过对家庭成员对反问句的冲突性回应进行语用分析,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性回应话语,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同时,冲突性回应对于人际关系的负面效应也启示人们要采取适当的说话方式,努力构建友好的家庭关系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18)
张秋萍[7](2019)在《中国家庭冲突话语中不礼貌现象的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一直以来是中国社会主要的组成单位,中国文化提倡家庭和谐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摩擦却不可避免,因而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也是常见现象。本研究应用Culpeper(1996)提出的不礼貌理论作为框架,以《家有儿女》这部脍炙人口的家庭情景剧作为语料,分析了父母与孩子们的冲突话语的特点,探讨了父母和孩子在冲突话语的不同阶段分别使用哪些不礼貌策略。基于研究结果,对造成冲突话语特点的文化原因做了讨论。分析发现,在冲突的起始阶段,父母使用不礼貌策略的频率高于孩子的使用频率,尤其体现在“批评”这一策略上。在争吵阶段,双方使用不礼貌策略的频率相差不大,但在某些策略上差异较大。在“恐吓”和“批评”策略上,父母的使用频率较高于孩子,而在“挑战”和“脱离于他人关系”策略上,孩子的使用频率较高于家长。在结束阶段,主要出现了七种结束模式,孩子更倾向于选择退出和妥协两种策略。上诉这些特点反映出一些原因:父母与子女之间权力不平衡;刻板印象;性别差异;角色差异。本文最后通过探讨这些原因来对如何缓解或者减少亲子冲突话语的发生,促进家庭和谐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裴谕新[8](2019)在《“熊孩子”与“亲生的”:隐形家庭内虐童的话语分析与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试图厘清虐童这一议题在中国情境下的社会文化解释,凸显家庭内虐童以及育儿模式对当下中国儿童保护的现实意义。虽然家庭外虐童事件激发了社会对于虐童的认知度,"熊孩子"与"亲生的"这些社会心理文化符号,反映了传统中国社会对于体罚和严厉管教作为教养模式的社会心理基础,从而造成了隐形的家庭内虐童。儿童保护应该从中国的实际情境出发,给予施暴型父母必要的心理健康支持,改变严厉的或者是不闻不问的育儿模式,建立安全的亲子关系,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阻断虐童的家庭代际传递,倡导儿童免于遭受任何形式的暴力和虐待的权利。(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弛[9](2018)在《在家中玩耍——儿童娱乐、家庭教育与民国上海“儿童游戏室”话语的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上海在民国时期的日益繁荣,当地人多地少的矛盾愈发凸显。由于户外游戏空间被极大压缩,儿童不得已在马路边玩耍,酿成了多起交通事故。为了防范危险和不良的街头游戏可能对儿童造成的身心伤害,幼儿教育专家呼吁父母在家中开辟儿童游戏室,为子女提供安全卫生的游戏空间和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并借以改善家居环境,开展家庭教育。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儿童游戏室更多地停留在话语层面,但其出现仍反映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儿童在小家庭中地位的上升以及良好的居家环境和寓教于乐的家庭教育等育儿观念渐为国人了解接受的事实。(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历史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吕洪艳,梁茂信[10](2018)在《公共价值与20世纪末美国女性单亲家庭福利改革话语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弱势群体的公共福利政策,通常是彰显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表征。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彻底摒弃了旧有济贫模式,经历了从"重救济"到"重就业与重家庭"的功能嬗变。彼时美国女性单亲家庭福利政策主导价值观念的变化,福利国家可能存在的道德危险,知识界与媒体对美国国民与决策者的价值导向宣传,共同构成了1996年美国单亲家庭福利改革的重要背景。(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下半月刊)》期刊2018年08期)
家庭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冲突话语即发生在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一种有敌对性质的交际行为。可以从语用学角度去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话语。本文结合会话分析理论,对美国情景喜剧《摩登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话语冲突进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使这个语言学现象更可理解和富有逻辑性。通过了解冲突话语的形成原因和表现模式,读者在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话语冲突时可以更游刃有余,避免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庭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刘琴.家庭教育类电视剧的现实主义叙事话语与社会镜像——以电视剧《小欢喜》为例[J].新闻前哨.2019
[2].方樱儒.《摩登家庭》中家庭成员间冲突话语的语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9
[3].魏宝涛,战泓玮.“失独家庭”的媒介话语与形象建构分析——基于知网(CNKI)报纸全文数据库的内容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夏娜娜.基于COCA语料库的男性和女性家庭角色话语建构分析[J].校园英语.2019
[5].刘志峰.试论延安文艺话语秩序中的家庭伦理叙事(1937-1943)[D].山东大学.2019
[6].陈琳.《摩登家庭》中对反问句的冲突性回应话语的语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9
[7].张秋萍.中国家庭冲突话语中不礼貌现象的话语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9
[8].裴谕新.“熊孩子”与“亲生的”:隐形家庭内虐童的话语分析与应对[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张弛.在家中玩耍——儿童娱乐、家庭教育与民国上海“儿童游戏室”话语的兴起[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8
[10].吕洪艳,梁茂信.公共价值与20世纪末美国女性单亲家庭福利改革话语的构建[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