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护理对正常分娩后产妇需求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洪秀样[1](2021)在《母乳喂养计划在产后3 d纯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母乳喂养计划在产后3 d纯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福建省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6例正常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母乳喂养计划干预。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产妇乳头疼痛、皲裂和乳胀发生率及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有效吸吮时间距离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3 d母乳喂养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乳头疼痛或皲裂率、产妇乳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3 d纯母乳喂养率及42 d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计划干预对产后3 d纯母乳喂养的价值显着,值得临床应用。
张少颖[2](2021)在《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究由孕期、分娩至产后阶段高危妊娠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2.归纳产科医护人员对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状的看法与改进建议。3.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方法:1.选取福州市某三甲医院的17名高危妊娠孕产妇和8名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了解高危妊娠孕产妇在就诊及住院期间的实际护理需求,了解医护人员对现有的孕产妇服务内容与模式的看法。2.检索并分析核心助产士和孕产妇全程护理相关文献,同时采用循证方法,检索并评价妊娠高危因素护理相关指南,结合高危妊娠孕产妇和医护人员访谈结果,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形成护理方案草案。3.采用德尔菲法集中专家意见,对“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进行论证,并确定该子方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会议法,论证“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两个子方案,最终确定完整方案。结果:1.根据访谈资料提取出3个主题:(1)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中应关注的问题,包括孕期需求、分娩阶段需求、产后需求、高危妊娠风险意识及依从性欠佳4个副主题;(2)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实践情况,包括高危孕产妇服务内容和现有服务的不足2个副主题;(3)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实施的影响因素,包括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2个副主题。2.通过分析核心助产士服务和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相关文献,初步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经专家论证修订后,确定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1)“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包括(1)“核心助产士角色界定”,含有“资格标准”6个条目和“服务规范”7个条目,(2)“护理实践内容”,含有3个一级条目,19个二级条目,58个三级条目;(2)“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子方案,包括(1)“孕早期体重异常(BMI>25kg/m2)孕产妇的管理”40个条目,(2)“高龄孕产妇的管理”23个条目,(3)“疤痕子宫孕产妇的管理”25个条目,(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管理”53个条目,(5)“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的管理”41个条目。结论:1.高危妊娠孕产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护理需求,并且不同个体需求的侧重点和程度不同,孕产妇对高危妊娠的风险意识和依从性均有待加强。2.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紧张、助产士对新型服务模式存在担忧,开展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还需医院从人力调配、医疗资源、政策制度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以合理组织助产士的工作。3.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包括“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为高危妊娠孕产妇的护理提供了参考。
苏华[3](2021)在《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循证理论为基础,构建科学的、适合阴道分娩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探究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为对阴道分娩产妇进行以助产士为主导的镇痛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本研究根据循证护理研究方法制定严格的检索策略,采用AGREEⅡ(The 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AGREE)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指南进行评价,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的文献评价标准对指南以外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总结正常分娩的护理镇痛干预措施,初步拟定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邀请20位专家按照JBI证据FAME(Feasibillity,Appropriateness,Meanfolless,Effectiveness)结构表对拟定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内容进行评价,检查此方案中各护理项目及措施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最终构建适合本地区阴道分娩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2.本研究性质是类实验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在江苏省某三级医院进行正常分娩的初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的执行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2020年4月至2020年07月正常分娩初产妇为对照组(n=120),2020年8月至2020年11月正常分娩初产妇为干预组(n=120)。两组患者均参与了整个研究。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三个产程及产后2小时观察期间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初产妇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给予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一般资料、分娩态度问卷、数字疼痛评分、分娩结局(包括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入待产室各时间段宫口开全人数、产时出血量、产后2小时出血量、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产后抑郁情况及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3.使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采用Excel表格整理数据,应用SPSS25.0处理和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构建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是基于循证理论初步拟定,邀请专家按照JBI证据FAME结构表逐条评价各护理项目及措施的可行性,包括6个护理项目,细化为17条护理措施。本研究会议方法对参会专家的入选对象严格筛选,邀请的20名专家均来自三级及以上医院的产科,能为本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提供有效、准确且实用的意见。本研究会议专家权威系数(Cr)为0.90,Cr值大于0.80,说明参加会议的专家对会议内容熟悉,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2.两组初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医疗费用、孕次、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选择陪伴者、孕期检查机构、孕期检查次数及孕妇学校上课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3.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正常分娩初产妇疼痛评分的影响:正常分娩初产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两组初产妇宫口开2cm后第1小时及第三产程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宫口开2cm后第2小时~第10小时疼痛评分范围(5.38±1.23)~(7.78±0.83)分,第二产程疼痛评分(8.10±0.83)分,第三产程疼痛评分(3.97±1.74)分,产后2小时疼痛评分(5.03±1.23)分;干预组宫口开2cm后第2小时~第10小时疼痛评分范围(4.93±1.61)~(5.25±0.96)分,第二产程疼痛评分(4.46±1.40)分,第三产程疼痛评分(2.93±1.31)分,产后2小时疼痛评分(2.52±0.62)分。干预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各产程时间的影响:两组初产妇入产房后各时间段宫口开全人数比较,对照组初产妇宫口开2cm后4~7小时时间段共有51例(42.50%)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干预组初产妇宫口开2cm后4~7小时时间段共有84例(70.00%)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干预组初产妇比对照组初产妇宫口开全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产程时间(477.80±102.06)min,第一产程时间(421.45±96.13)min,第二产程时间(51.34±26.56)min;干预组总产程时间(404.88±110.54)min,第一产程时间(358.04±103.79)min,第二产程时间(41.68±21.13)min。干预组总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5.01±2.44)min,干预组第三产程时间(5.30±1.46)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产时、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影响:对照组产时出血量(290.63±65.22)ml,干预组产时出血量(276.71±66.98)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67.50±22.25)ml,干预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60.08±15.13)ml。干预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新生儿的影响:对照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8.97±0.37)分,5分钟Apgar评分(8.98±0.18)分,新生儿窒息1例;干预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8.98±0.16)分,5分钟Apgar评分(9.00±0.00)分,新生儿窒息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分娩态度的影响:对照组分娩态度问卷得分(32.36±7.66)分;干预组分娩态度问卷得分(29.39±5.46)分。干预组分娩态度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分娩恐惧感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会阴情况的影响:对照组会阴侧切19例,占比15.83%,会阴完整11例,占比9.17%;干预组会阴侧切12例,占比10.00%,会阴完整9216例,占比13.33%。干预组会阴侧切率、会阴完整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对照组产后EPDS得分(10.80±2.48)分,产后抑郁高危人群85例,占比70.83%,产后抑郁症15例,占比12.50%;干预组产后EPDS得分(8.56±2.52)分,产后抑郁高危人群58例,占比48.33%,产后抑郁症2例,占比0.17%。干预组EPDS评分优于对照组,产后抑郁高危人群、产后抑郁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对照组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84.89±9.86)分,干预组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95.52±3.52)分,干预组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循证理论及专家会议法构建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本地区应用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2.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实施后能缓解正常分娩产妇入待产室后第2小时~第10小时、第二产程及产后2小时的疼痛,缩短入待产室后等待宫口开全时间,缩短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小时出血量,降低会阴侧切率及提高会阴完整率,缓解分娩恐惧感,减少产后抑郁高危人群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初产妇对产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对阴道分娩产妇提供以助产士为主导的镇痛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杨靓[4](2021)在《基于以艾扬格瑜伽为基础的康复理疗护理模式对预防产妇产后沮丧(babyblue)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查阅文献及病历调查,分析影响产妇发生产后沮丧(babyblue)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探究在基于以艾扬格瑜伽为基础的康复理疗护理模式下在预防产妇产后沮丧的效果,为预防产妇产后沮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2018年10月~2018年12月之间生产的2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产后沮丧的原因进行调研,根据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制定一种以艾扬格瑜伽为基础的康复理疗护理模式,之后再选取在我院产科2019年11月~2020年05月期间登记进行生产的产妇11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A组,55例)和实验组(B组,56例),针对于对照组的产妇予以围产期常规护理干预,对于实验组的研究对象予以艾扬格瑜伽为基础的康复理疗为主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爱丁堡围生期抑郁量表(EP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产妇角色适应性、沮丧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的评分。结果影响产妇产生产后沮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产褥期活动、产褥期丈夫陪伴、新生儿喂养方式、身心疲劳情况和产褥期照护者。通过对高危因素的分析,在对产妇进行以艾扬格瑜伽为基础的康复理疗护理模式干预下,B组护理后EPDS评分和GSE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SSRS量表中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总分的利用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的PSQI评分较低,产妇角色适应性评分较A组高(P<0.05)。B组WHOQOL-BREF量表中周围环境、社会关系、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A组34.55%(P<0.05)。B组护理满意率高于A组(P<0.05)。结论:以艾扬格瑜伽为基础的康复理疗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利于降低产妇产后沮丧发生率,提高产妇自我效能。
叶朝,郭路,穆莉萍,张菁[5](2021)在《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应用于产房护理质量管理中。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并将其应用于产房正常分娩的孕妇,收集每月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构建了15项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9,协调系数分别为0.47、0.55(均P<0.05),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组的产妇满意度、正常分娩率、会阴完整率、早期皮肤接触/早吸吮率及硬膜外分娩镇痛实施率均高于传统护理管理组(P<0.05),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低于传统护理管理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侧切伤口感染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与传统护理管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并应用于产房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产房的护理质量和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吕晶晶[6](2020)在《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应对中的干预效果,为叙事护理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方法,将2019年02月至04月入院产科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6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自然分娩护理措施;将2019年05月至07月入院产科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60例设为试验组,在接受常规自然分娩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借鉴我国学者提出的进入患者故事、正向回馈、总结反思三大步骤,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产前访视、产程中的各个阶段及产后实施个体化叙事护理。评估两组研究对象产前焦虑状况、疼痛程度及产后分娩体验、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总产程时长等是否有差异。结果:除外样本脱落共113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56例,对照组57例。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学历、孕周、身高、生产时体重、体质指数等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宫口开至3-4cm)和活跃期(宫口开至7-8cm)时疼痛评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用统计学意义(5.80±0.75vs6.33±0.51,p=0.000;7.88±0.76vs8.51±0.50,p=0.0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妇活跃期焦虑评分更低(45.88±4.72vs56.86±7.74,p=0.000),总产程时长较短(8.69±1.80vs10.24±2.03,p=0.000),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87.50%vs63.16%,p=0.003),产后2小时内测得的分娩体验得分也更高(51.21±6.71vs42.32±6.41,p=0.000)。结论: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应对中,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前疼痛程度和焦虑状况、优化产妇分娩体验,并对分娩结局中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高、总产程时长的缩短有一定积极意义。本研究初次将叙事护理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临床过程中,积累了产科叙事护理的经验,不仅使实践护理人文精神回归变得有可操作性,促进融洽与信任的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同时也让产妇和家属建立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使产妇有良好的分娩体验。
周君[7](2020)在《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聚焦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构建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半结构访谈和专家咨询的形式,拟定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干预方案。第二部分: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及评价。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产科围产期保健门诊进行产检、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拟采取计划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0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人,干预组40人。对照组接受产科临床常规助产模式的服务。干预组入院待产后,接受产科临床常规助产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服务:分娩前进行分娩知识的强化和相关指导,分娩时接受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管理,分娩后24小时内对产妇进行一次跟踪随访。分析两组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分娩自我效能、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等分娩结局指标的情况。所得数据均采用IBM 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等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访谈,提取四个主题:包括环境需求、相关知识、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4个主题,34个条目。专家咨询结果变异系数小于0.25,说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2.分娩结局比较:干预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9,P<0.01);总产程时间相比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6,P<0.05);第一产程时间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1,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娩自我效能比较:孕37周产前检查时分娩自我效能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1,P>0.05);分娩时两组分娩自我效能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P<0.01)。两组分娩自我效能自身前后对比:干预组分娩时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孕37周检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3,P<0.01)。结论1.采用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和专家咨询构建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方案,为改善分娩结局提供参考依据。2.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镇痛能够增强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提高阴道分娩率,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李鑫[8](2020)在《瑜伽练习对产后妇女身心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怀孕分娩是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历的一个特殊生理过程,在产后,妇女的身体和心理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瑜伽干预实验,观察受试者实验前后身心指标的变化,分析瑜伽锻炼对改善受试者身心健康的效果。研究结果和结论可为瑜伽产后恢复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结合瑜伽的特点及产妇的生理特征,编制出一套适合产妇进行锻炼的瑜伽产后操,作为本次实验的干预内容。采用实验法,对产后瑜伽的恢复效果进行评定。选取40名产后三个月到半年的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瑜伽干预手段,对产后妇女进行每周3次,为期12周的干预实验,对产后瑜伽的恢复效果进行了评定。对照组除不进行瑜伽练习外,生活方式与实验组相同。选取体重、BMI、胸围、腰围、静息心率、坐位体前屈等生理指标,以及SCL-90自评量表,对受试者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及心理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12周的瑜伽恢复训练,实验组受试对象的体重由干预前的(62.81±5.79)kg降至为(60.88±4.88)kg,BMI由(23.69±2.08)下降为(22.52±1.93),胸围由(93.00±7.25)cm下降为(91.53±6.90)cm,腰围由(88.47±7.39)cm降至为(85.76±7.26)cm,臀围由(93.35±5.50)cm降至为(90.56±8.26)cm,大腿围由(54.59±4.71)cm降至为(52.82±4.79)cm,小腿围由(35.47±4.08)cm降为(34.82±3.88)cm,大臂围由(31.41±2.27)cm降至为(30.18±2.01)cm,这些身体形态指标均发生了显着变化(P<0.01);闭目单腿站立时间由实验前(14.98±3.31)s提高为(17.71±2.68)s,仰卧起坐个数由(3.88±3.12)个增加至(6.65±3.02)个,坐位体前屈由(9.92±2.73)增加为(12.02±3.31),握力由(25.94±3.54)增加为(28±3.02),这些身体素质指标较实验前相比变化非常显着(P<0.01),且与对照组实验后的值相比均发生了显着变化(P<0.05);肺活量由实验前的(2513±416)ml提高至(2649±396)ml(P<0.01),结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CL-90测试后,实验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均发生了显着性变化(P<0.01或P<0.05),且实验组的抑郁、敌对值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在实验后、实验组的其它指标如静息心率、恐怖等较实验前也有变化,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瑜伽练习可明显改善产后女性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以及心肺功能;(2)瑜伽练习能有效调节产后妇女的躯体化、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其强迫症状、敌对及偏执行为。对产后女性的身体、心理健康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李彤[9](2020)在《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制定较为严谨、科学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以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为基础、以冰山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与挖掘孕妇需求,与孕妇建立伙伴关系制定并实施符合孕妇个人需求的分娩计划书;探讨基于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分娩结局、产妇焦虑及分娩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研制在查阅指南、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等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适用于本研究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包括8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98项三级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对产科医疗、护理、助产实践及教育领域共计15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函询,确定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预试验,进一步对形成的分娩计划书模板进行指标的修订与调整,最终确定供本研究应用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2.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应用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海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产科进行建档并规律产检的健康初产妇9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及产房分娩等常规围产期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围产期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助产士于孕妇孕28周(±3天)至分娩结束通过面对面交流、陪伴产检、微信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其建立连续性伙伴关系,结合冰山理论内涵制定分娩计划书并实施。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会阴侧切率、催产素使用率、总剖宫产率及非医学指征性剖宫产率、新生儿阿氏评分、转科率、产妇焦虑程度及分娩服务满意度等。【结果】1.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研制的结果本研究成功咨询15位专家,专家来自于北京、上海、深圳、宜兰(台湾)、邯郸、海口等多个地区,其中从事产科医疗实践3人、助产实践7人、产科护理实践4人、产科护理教育1人。实施两轮专家咨询后初步确立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包括8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及80项三级指标;通过预试验对指标进行调整与增减,最终确立正式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2.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应用结果(1)两组基线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的基本信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存在可比性。(2)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情况比较:干预组第一产程与总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剖宫产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第二产程时间与第三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及会阴侧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比较:干预组新生儿转入NICU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生后1min、5min阿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妇焦虑程度比较:两组产妇入组时组间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入产房待产宫口开至7-8cm时,对照组产妇焦虑程度显着高于干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房待产时的焦虑程度均高于入组时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产妇产科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干预组产妇在孕期产检、知识宣教、疑惑解答与分娩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褥期知识宣教的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构建了具有一定科学性、可靠性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可为今后分娩计划书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2.实施基于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可增进助产士与产妇间联系与信任,促进彼此沟通与理解;有效改善母婴结局,降低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剖宫产率尤其是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降低产妇焦虑程度及新生儿转科率,增进产妇的心理健康并最终提高分娩服务满意度,有利于丰富助产士角色内涵,推动助产专业服务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王琦伟[10](2019)在《整体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其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7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血压水平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对照组低,且胎盘早剥与剖宫产比例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通过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减少胎盘早剥及剖宫产比例。
二、整体护理对正常分娩后产妇需求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体护理对正常分娩后产妇需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母乳喂养计划在产后3 d纯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母乳喂养情况的比较 |
2.2 两组乳头疼痛、皲裂和乳胀发生率的比较 |
2.3 两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及纯母乳喂养率的比较 |
3 讨论 |
(2)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2 研究理论框架 |
2.1 理论框架的发展 |
2.2 可操作性定义 |
2.3 研究问题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况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资料收集方法 |
1.4 资料分析方法 |
1.5 科研质量控制 |
1.6 科研伦理考虑 |
2 研究结果 |
2.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
2.2 访谈资料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高危孕产妇需求分析 |
3.2 关于方案实施的建议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
1 拟定方案主题 |
2 成立研究小组 |
3 文献检索与分析 |
3.1 核心助产士主导的孕产妇护理实践内容 |
3.2 常见高危因素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 |
4 制定方案草案 |
第三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修订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方案修订方法 |
1.3 资料分析方法 |
1.4 科研质量控制 |
1.5 科研伦理考虑 |
2 研究结果 |
2.1 专家函询结果 |
2.2 专家会议论证结果 |
2.3 确定方案内容 |
3 讨论 |
3.1 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
3.2 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
3.3 方案的适用性分析 |
3.4 方案具有临床意义 |
第四部分 总结 |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3 未来研究的方向 |
4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助产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3)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基础 |
1.3 操作性定义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章 基于最新最佳证据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构建 |
2.1 目的 |
2.2 方法 |
2.3 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的构建 |
第3章 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3 评价指标及评价工具 |
3.4 干预措施 |
3.5 资料收集 |
3.6 统计分析方法 |
3.7 质量控制 |
3.8 伦理原则 |
3.9 结果 |
3.10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非药物分娩镇痛措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以艾扬格瑜伽为基础的康复理疗护理模式对预防产妇产后沮丧(babyblue)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产妇产后沮丧(babyblue)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以艾扬格瑜伽为基础的康复理疗护理模式对预防产妇产后沮丧(babyblue)的效果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点 |
3 新冠疫情期间的质量把控问题 |
4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基于护理模式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5)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
1.1 组建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研究小组 |
1.2 指标筛选及问卷设计 |
1.2.1 指标筛选 |
1.2.2 问卷设计 |
1.2.3 函询专家 |
2 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 |
2.1 一般资料 |
2.2 传统护理管理组 |
2.3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组 |
2.3.1 培训 |
2.3.2 评估及数据收集 |
2.3.3 针对性护理措施 |
3 评价方法 |
3.1 敏感指标的科学性验证 |
3.2 一般资料 |
3.3 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3.4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3.5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筛选结果 |
4.2 专家的权威系数及协调系数 |
4.3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4.4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
4.5 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正常分娩会阴完整、正常分娩产后出血、母乳喂养早期皮肤接触/早吸吮的情况比较 |
4.6 两组产妇满意度、正常分娩、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硬膜外分娩镇痛实施情况比较 |
5 讨论 |
5.1 产房护理敏感指标的意义 |
5.2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有效提高产房护理质量 |
(6)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自然分娩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1.1.1 分娩相关概念与发展现状 |
1.1.2 影响正常分娩的因素 |
1.1.3 分娩疼痛对母儿的影响 |
1.1.4 分娩疼痛管理 |
1.2 初产妇心理状态与分娩疼痛关系 |
1.3 叙事护理研究进展 |
1.3.1 叙事疗法 |
1.3.2 叙事护理 |
1.3.3 叙事护理国内外应用 |
1.3.4 叙事护理临床应用步骤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脱落剔除标准 |
2.1.4 样本量的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干预前期的准备 |
2.2.2 对照组 |
2.2.3 试验组 |
2.2.4 安全控制 |
2.3 研究工具 |
2.3.1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2.3.2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
2.3.3 中文版分挽体验问卷(Childbirth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2.0,CEQ2.0) |
2.3.4 母乳喂养测量工具(Breastfeeding Measurement Tools,BAT) |
2.3.5 总产程时长 |
2.4 统计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2组行自然分娩初产妇干预后疼痛评分比较 |
3.3 2组行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评分比较 |
3.4 2组行自然分娩初产妇干预后分娩体验评分的比较 |
3.5 2组行自然分娩初产妇总产程时长的比较 |
3.6 2组行自然分娩初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4.2 叙事护理有利于降低行自然分娩初产妇的第一产程疼痛程度 |
4.3 叙事护理有利于缓解行自然分娩初产妇的产前焦虑状况 |
4.4 叙事护理有利于优化行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分娩体验及部分结局指标 |
4.5 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应用的难点与不足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叙事护理在国内外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患者) |
附录3 焦虑自评量表(SAS) |
附录4 分娩体验问卷(Childbirth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2.0,CEQ2.0) |
附录5 母乳喂养测量工具(Breastfeeding Measurement Tools,BAT) |
附录6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附录7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我国初产妇分娩现状 |
1.2 分娩结局及影响因素 |
1.3 分娩镇痛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助产士主导模式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操作性定义与理论依据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理论依据 |
3.3 理论框架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文献研究 |
2 半结构访谈 |
2.1 访谈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3.1 专家遴选 |
3.2 专家人数的确定 |
3.3 专家咨询的方法与实施 |
3.4 专家咨询结果 |
结果 |
1 文献研究 |
2 半结构访谈 |
2.1 访谈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2.2 主题提取相关结果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3.1 专家一般资料 |
3.2 专家的积极系数 |
3.3 专家的权威系数 |
3.4 专家意见的集中与协调程度 |
4 形成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测试稿 |
讨论 |
1 构建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意义 |
2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开展的启示 |
2.1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规范性 |
2.2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可行性 |
2.3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必然性 |
3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面临的问题 |
第二部分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3 抽样方法 |
2.4 样本量计算 |
2.5 干预方法 |
2.6 调查工具 |
2.7 资料收集 |
2.8 统计分析 |
2.9 质量控制及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
3.2 产科常规检查资料均衡性比较 |
3.3 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 |
3.4 两组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比较 |
3.5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 |
4 讨论 |
4.1 疼痛程度影响产程时间 |
4.2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意义 |
4.3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
4.4 分娩自我效能增强能够改善分娩结局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助产士主导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瑜伽练习对产后妇女身心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怀孕分娩常会引起一些生理、心理问题 |
1.1.2 产后恢复的相关研究有所局限,亟待丰富 |
1.1.3 瑜伽对促进产后恢复有一定的优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瑜伽 |
2.1.2 产后恢复 |
2.2 产后妇女身心变化的相关研究 |
2.2.1 产后妇女的身体变化 |
2.2.2 产后妇女的心理变化 |
2.3 有关产后恢复方法的研究 |
2.3.1 通过营养促进产后恢复 |
2.3.2 通过针灸、按摩治疗促进产后恢复 |
2.3.3 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促进产后恢复 |
2.3.4 通过运动促进产后恢复 |
2.4 国内外有关瑜伽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
2.4.1 国外有关瑜伽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
2.4.2 国内有关瑜伽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
2.5 瑜伽对女性产后身心恢复的研究进展 |
2.5.1 瑜伽练习对女性产后身体形态的影响 |
2.5.2 瑜伽对产后身体机能恢复的影响 |
2.5.3 瑜伽对产后心理恢复的影响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和分析 |
4.1 妇女产后恢复需求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
4.1.1 妇女对“产后恢复”这一概念的知晓情况分析 |
4.1.2 妇女对产后恢复的需求情况分析 |
4.1.3 产后妇女对瑜伽的兴趣 |
4.2 瑜伽练习对产后妇女身体形态恢复的影响 |
4.3 瑜伽练习对产后妇女身体素质恢复的影响 |
4.3.1 对闭目单足站立时间的影响 |
4.3.2 对仰卧起坐成绩的影响 |
4.3.3 对坐位体前屈幅度的影响 |
4.3.4 对握力的影响 |
4.4 瑜伽练习对产后妇女身体机能恢复的影响 |
4.4.1 对肺活量的影响 |
4.4.2 对安静状态下心率的影响 |
4.5 瑜伽练习对产后妇女心理健康状态因子的影响 |
5 讨论 |
5.1 瑜伽对产后妇女身体恢复的影响 |
5.1.1 瑜伽对产后妇女身体形态的影响 |
5.1.2 瑜伽对产后妇女身体素质和心肺机能的影响 |
5.2 瑜伽对产后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研究局限性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理论框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研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工具 |
2.1.4 质量控制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研究小结 |
3.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分娩计划书的应用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剔除标准 |
3.1.4 样本量的确定 |
3.2 研究步骤 |
3.2.1 分组方法 |
3.2.2 干预方案 |
3.2.3 评价指标 |
3.2.4 数据收集与工具 |
3.2.5 质量控制 |
3.2.6 统计分析 |
3.2.7 伦理原则 |
3.3 研究结果 |
3.3.1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失访 |
3.3.2 研究对象资料 |
3.3.3 分娩结局指标 |
3.3.4 两组产妇主观心理指标的比较 |
3.4 讨论 |
3.4.1 基本资料分析 |
3.4.2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
3.4.3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妇女主观心理的影响 |
3.4.4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助产士角色定位的影响 |
4.研究结语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创新点 |
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分娩计划书的研制与运用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整体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血压水平见表1 |
2.2 妊娠结局见表2 |
3 讨论 |
四、整体护理对正常分娩后产妇需求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母乳喂养计划在产后3 d纯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J]. 洪秀样.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8)
- [2]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D]. 张少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研究[D]. 苏华. 南华大学, 2021
- [4]基于以艾扬格瑜伽为基础的康复理疗护理模式对预防产妇产后沮丧(babyblue)的效果研究[D]. 杨靓.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及应用[J]. 叶朝,郭路,穆莉萍,张菁. 天津护理, 2021(01)
- [6]叙事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干预效果研究[D]. 吕晶晶.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D]. 周君. 郑州大学, 2020(02)
- [8]瑜伽练习对产后妇女身心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鑫.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 李彤.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10]整体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 王琦伟. 西藏医药,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