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昌组论文-张彬彬,胡望水,王玮

万昌组论文-张彬彬,胡望水,王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万昌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性关系,精细解释模型,测井解释,流体识别

万昌组论文文献综述

张彬彬,胡望水,王玮[1](2016)在《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岩性多变、油气水分布复杂、测井解释存在难度且符合率偏低等问题,对储层进行精细研究。利用测井、测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该区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四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在四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岩性、物性、含油(气)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将测井解释成果与岩心分析结果比对验证,模型检验均具有较高精度。结合常规测井资料、阵列感应测井资料、试油层段建立了万昌组储层的解释标准,提高了解释的符合率,对于储层综合解释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24期)

焦春雪[2](2013)在《伊通盆地万昌组储层保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伊通盆地各区块储层物性差别较大,前期储层保护技术针对性不强,本论文主要针对伊通盆地万昌组储层进行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伊通盆地万昌组属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半径较小,属于毛细管孔隙,粘土矿物绝对含量为4.75%,主要以高岭石为主,储层存在中等偏强-强水敏以及中等偏强盐敏,主要的损害方式为水锁损害,其次是水敏、钻井液滤液与储层不配伍和大分子吸附造成的损害,固相损害所占的比重较小。针对以上研究情况,论文结合防水锁技术、成膜钻井液技术和屏蔽暂堵技术,改进了该储层原用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室内优选了防水锁剂和成膜剂的类型及加量,并根据D90方法研究了复合屏蔽暂堵剂,最后得到了优化钻井液,配方为:4~5%膨润土 +0.5%纯碱+1~1.5%铵盐+0.3%聚丙烯酸钾KPA+1.5%抗复合盐降滤失剂KFH+0.5~1%KCl+1.5%抗盐降失水剂APC-026+1.5%阳离子乳化沥青粉YK-Ⅱ+2%低荧光井壁稳定剂HQ-1+0.4%FSJ+2%CMJ-2+2%理想充填复合屏蔽暂堵剂。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钻井液能有效阻止钻井液滤液和钻井液中的固相进入储层,造壁性良好,高温稳定性能可以达到钻井液设计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抑制性,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使用该优化钻井液对岩心污染的渗透率恢复值达到90.14%~92.21%,达到了保护储层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3-06-09)

成俊[3](2012)在《岔路河断陷梁家—万昌构造带万昌组油气成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家—万昌构造带位于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南段,西北紧邻新安堡生油凹陷,两个构造带分别被南部二号断层和东南缘控盆断裂控制,伊通盆地油气勘探历程表明梁家—万昌构造带浅层万昌组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和勘探前景。由于控盆断裂的不同,梁家构造带和万昌构造带在沉积演化、油气成藏方面有所差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内万昌组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其沉积相及演化特征,通过生储盖组合和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本区万昌组地层的油气藏类型和成藏模式,有助于对本区浅层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和有利区块的预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6-01)

董策,朱建伟[4](2012)在《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特征,为寻找有利储层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大量岩心、测井、物性数据和沉积相资料,并通过薄片鉴定、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分析了古近系万昌组储层岩石的电性-物性-含油性的关系和储层砂体分布特征,探讨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声波时差与孔隙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油层比油气层、气层、水层要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下限高,万昌组的砂体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南2个方向。水下扇的中扇储层相对较好,主要为中孔中、低渗;外扇储层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物性较差。万二、万叁段物性最好,主要为中孔中渗;万一段储层物性次之,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储层的控制因素有埋深、粒度及分选性、沉积微相类型、成岩作用等。万昌组储层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并且万二段和水下扇的中扇物性最好,是最有利的储集层位。(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成俊,朱建伟,杜怀旭,黎革全,麻旭刚[5](2011)在《岔路河断陷万昌—梁家构造带万昌组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万昌构造带和梁家构造带是岔路河断陷的两个重要油气聚集带,在形成演化过程中,万昌构造带受到东南缘控盆断裂的控制,而梁家构造带受Ⅱ号断层的控制,导致了砂体的沉积相差异。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表明,浅层万昌组地层中,万昌构造带主要发育扇叁角洲砂体,梁家构造带主要发育水下扇砂体,砂体的连续性和储集物性较好,尤其是离物源较近的分流河道和辫状沟道砂体的孔渗较高,深层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发育较好的烃源岩,控盆断裂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断层有助于油气的运移和封闭,油气成藏条件较好。(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2011年04期)

吴欣松,姚睿,刘军,徐志伟,高莹[6](2010)在《伊通地堑梁家构造带万昌组—齐家组油气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地球化学分析为手段,对研究区万昌组—齐家组油气来源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已知油气藏的解剖,建立了2种不同种的成藏模式,进而对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表明,梁家构造带油、气分别来源于不同层位的烃源岩,烃类流体的类型由油源断层所沟通烃源岩成熟度差异性决定,而油气层的分布主要受优质扇叁角洲前缘河口坝、席状砂储层发育情况控制。(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0年04期)

江涛,王立贤,孙凯,李忠信,张麦艳[7](2009)在《最大熵频谱属性分析技术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以伊通盆地鹿乡断陷南部万昌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鹿乡断陷是伊通盆地的一级构造单元,该区地层具有时代新、物源多、快速沉积等特点。常规地层划分与对比及传统层序划分问题较多,在清楚认识鹿乡断陷南部万昌组两个叁级层序的基础上,利用最大熵频谱属性分析准确识别出四级层序。最大熵频谱属性分析方法具有不受取样长度限制、频谱分辨率较高的优点,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最大湖泛面的位置,并且对于叁级层序内部的体系域特征、旋回性有更直观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09年04期)

董策[8](2009)在《梁家构造带浅层万昌组油藏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伊通盆地属佳-伊地堑的南段,是郯庐断裂带的北延部分,伊通盆地可分为莫里青断陷、伊丹隆起、鹿乡断陷和岔路河断陷四个二级构造单元,本次研究区位于岔路河断陷南部的梁家构造区。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的梁家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以往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的油气勘探以深层为主,近年来虽然在浅层油气勘探有所突破,但该区未作为目的层,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基本处于研究空白。本文主要研究梁家构造带浅层地层划分与油气藏规律,包括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和沉积特征、储层评价,理论上解决梁家构造带的沉积类型、探索梁家构造带浅层油气成藏规律,油气藏的类型,寻找有利目标评价,对实现岔路河断陷的油气补充资源的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5-01)

万昌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伊通盆地各区块储层物性差别较大,前期储层保护技术针对性不强,本论文主要针对伊通盆地万昌组储层进行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伊通盆地万昌组属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半径较小,属于毛细管孔隙,粘土矿物绝对含量为4.75%,主要以高岭石为主,储层存在中等偏强-强水敏以及中等偏强盐敏,主要的损害方式为水锁损害,其次是水敏、钻井液滤液与储层不配伍和大分子吸附造成的损害,固相损害所占的比重较小。针对以上研究情况,论文结合防水锁技术、成膜钻井液技术和屏蔽暂堵技术,改进了该储层原用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室内优选了防水锁剂和成膜剂的类型及加量,并根据D90方法研究了复合屏蔽暂堵剂,最后得到了优化钻井液,配方为:4~5%膨润土 +0.5%纯碱+1~1.5%铵盐+0.3%聚丙烯酸钾KPA+1.5%抗复合盐降滤失剂KFH+0.5~1%KCl+1.5%抗盐降失水剂APC-026+1.5%阳离子乳化沥青粉YK-Ⅱ+2%低荧光井壁稳定剂HQ-1+0.4%FSJ+2%CMJ-2+2%理想充填复合屏蔽暂堵剂。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钻井液能有效阻止钻井液滤液和钻井液中的固相进入储层,造壁性良好,高温稳定性能可以达到钻井液设计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抑制性,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使用该优化钻井液对岩心污染的渗透率恢复值达到90.14%~92.21%,达到了保护储层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万昌组论文参考文献

[1].张彬彬,胡望水,王玮.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2].焦春雪.伊通盆地万昌组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3].成俊.岔路河断陷梁家—万昌构造带万昌组油气成藏特征[D].吉林大学.2012

[4].董策,朱建伟.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5].成俊,朱建伟,杜怀旭,黎革全,麻旭刚.岔路河断陷万昌—梁家构造带万昌组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特征[J].世界地质.2011

[6].吴欣松,姚睿,刘军,徐志伟,高莹.伊通地堑梁家构造带万昌组—齐家组油气分布规律[J].特种油气藏.2010

[7].江涛,王立贤,孙凯,李忠信,张麦艳.最大熵频谱属性分析技术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以伊通盆地鹿乡断陷南部万昌组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09

[8].董策.梁家构造带浅层万昌组油藏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9

标签:;  ;  ;  ;  

万昌组论文-张彬彬,胡望水,王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