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西藏阿里供电有限公司西藏859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配电网检修都采取周期性检修和故障抢修相结合的检修模式,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电网发展迅速,以往所采取的检修模式已无法满足电力企业和电网的发展需求。对于故障抢修而言,由于将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作为故障抢修的依据,多数情况只有在设备无法保持继续正常运作才进行抢修,所采用的事后抢修模式极为被动,存在着显著的不可预见性,通常都是为了抢修而抢修,治标不治本,无法全面细致的对事故运行进行分析,进而准确的查找事故源;而对于周期性检修来说,没有具备较强的针对性,通常对配电设备线路的周期性检修都有着繁多的检修内容,无法突出检修工作的重点。存在着“无病也治、小病大治”的工作特点,会同时存在着故障失修和故障过修的现象,同时由于评价工作没有具备持续性的信息化支撑,导致状态管理都有着较长的周期性,大多数电网企业都基本没有开展过公配电预防性试验和电缆遥测绝缘试验等工作。鉴于此,本文是对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的探索及应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状态检修;设备状态评价;评价判据;信息平台
引言:“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是南方电网推进一体化管理,创建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必由之路。但就南宁配电网的发展态势来说,配网设备风险评估无法形成完整的数据流及工作流,尤其是设备状态评价后的成效输出,没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停留在单一的设备评价环节,更没有结合资产、人身和电网来进行总的风险评估,缺失设备风险概述等工作环节的信息化流转,对配网项目、技改修理项目、日常的预试定检无法进行有效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设备的状态管理。
一、应用背景及目的
我局配网建设规模日益加速,设备增量巨大,传统的巡视维护、检修模式与供电可靠性、运检人员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兴宁分局为例统计,设备维护人员20人,人均维护配网线路47.65km,开闭所12台、电缆分接箱13.6台、公用配变35台、柱上开关39台,除去每月的重要用户保供电、低压维护、危险点特巡、树木砍伐、配合停电作业、班组建设等工作,定期每月一次对辖区配电网线路、设备的巡视强度较大,随着设备量的增大也对分局运行维护的工作质量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
当前,我局配电网设备检修长期以来采用故障抢修为主和周期性检修为辅相结合的模式,随着技术进步和电网快速发展,该检修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电网发展和公司发展的需要。因为故障抢修方式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据,在设备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运转时才抢修,事后抢修是一种被动工作模式,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更多的时间分析原因,查找事故源;而周期性检修针对性差,配电线路设备周期性检修内容繁多,针对性差。如架空线路5年至少登杆检查1次,公配变一般1年清扫维护1次、1至3年必须进行预防性试验等。存在“小病大治,无病也治”的盲目现象,设备过修失修现象并存,加上缺乏信息化支撑持续性的设备状态评价,使得状态管理的周期性较长,分局每年的大量电缆绝缘摇测试验以及公配变从来没开展预防性试验就是典型例子。
二、配网状态管理
基于开关类(配电房开关盘柜、柱上开关)、10KV架空线路、10KV电力电缆线路、配电变压器等对基础数据、资产、人身和电网等影响较大的配网设备,来对设备种类进行评价确定。明确变压器等主设备的附属设备相应的评价方式、将避雷器、跌落式熔断器、隔离开关和配电终端归为开关,依据主次顺序将其纳入到主设备附件中进行评价,从而有效杜绝设备持续风险评估和开展状态管理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无工作重点的情况。设备特性评价原则主要如下:
①电力电缆线路。按照电缆中间头来判定分接箱,按照电缆通道来判定分接箱基础;按照电缆段和主干线来判定每条电缆线路,也就是按照两个设备之间的电缆段来开展评价工作。
②配电架空线路。以分支线和主干线作为依据来进行评价;档线之内,应划分到上一级支线进行评级;柱上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和其对应的架空线路一同开展评价。
③配电变压器。将变压器按照不同的种类划分成箱式变压器和杆式变压器,并制定针对性的判据;一并判定避雷器、柱上隔离开关和跌落式熔断器等连接的配电变压器。
④配电开关。基于柱上开关、开闭来对配电开关开展评价;单独对每台柱上开关进行评价,若碰到带控制器的开关和有外置PT、令克的“东芝开关”,都将其划分到开关类设备,但不将其作为评价标准依据。
三、将动态更新作为基础,实现设备信息的精确掌握
①严格落实配网设备的巡检工作,有效开展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电网企业运行维护部门一定要严格落实配网设备的技术资料、图纸、设备台账、原始记录以及设备试验、检修和运行等资料数据的整理归档,以便为配网运维检修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②针对迎峰度夏期间,要对重要配网设备和重载设备开展特殊巡视工作,有效开展负控系统、配网自动化远程监测数据、配电远程温度监测系统、配电终端监测系统以及配调SCADA的运行维护和监控,以便对异常情况予以及时发现,并给予必要的报警提示。③通过超声波局部放电测试仪和红外热成像测温等相关先进的监测手段,直观、准确的反映出负荷超限、局部放电过热、设备连接阻值过大等缺陷反应,及时、全面的掌握和了解所有配网设备的运行状态。
四、将设备状态评价输出作为基础,推动运维检修策略的优化
对正常运行的配网设备以状态量表达方式进行综合性评分,基于得分情况把设备划分成“严重状态、异常状态、注意状态和正常状态”的状态评价库,输出状态评价结果到巡视期调整模块(延长巡视周期和缩短巡视周期子模块)、设备缺陷模块、项目库模块(应急项目、修理项目和分配网项目子模块)当中,以此为基础对巡视周期进行优化,并对主动检修计划进行指导制定,为完善和优化技改维修、配网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应用效果
通过对某局运维班的试点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日常巡维中,班组不仅完成了设备信息的收集,而且还结合远程监测系统所收集到的数据,把状态评价标准和设备信息开展动态评价,依据计算获得的分值结果将设备进行了分类(严重状态、异常状态、注意状态和正常状态),在工作计划中融入了相应的检修策略。开展工作后,班组累计完成了478台变压器、193座开闭所、573条线缆段、501条架空线路的状态评价库。其中,168项异常状态纳入到配网项目,472项注意状态、正常状态设备调整巡视周期,其余严重状态需要立即对缺陷进行处理。
通过对巡视资源的逐步优化,统计周期内,良好设备巡视率大幅降低了23%;而计划性停电检修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4%,达到12项;另外,线路紧急缺陷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8%,数量为12项。对配网检修标准进行了积极的规范,有效扭转了以往配网运维检修粗放式管理、效率低下的局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套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系统动态掌握了设备状态,加强了配网基础工作管理,做到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通过状态量的表述方式对在役配网设备的运行性能进行综合评定,为设备运行和维护提供依据,及时调整巡视周期,优化班组计划管理,避免配网巡视周期过于僵化。同时合理优化检修策略。设备的状态量表述方式让班组员工对故障部位、故障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作出判断,确定设备的最佳检修时机,实现变被动抢修为事前控制,减少临时性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第三方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猛.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7(03):205.
[2]王斌.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19.
[3]荣建.配网设备的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措施[J].电子世界,2016(21):54+57.
[4]叶盛.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6(18):36-37.
[5]韩喜元.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