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一、山东省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才[1](2021)在《山东省科技金融效率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岳媛媛[2](2021)在《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开始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科技与金融二者相互渗透,科技对金融、金融对科技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金融业可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国内外资源要素整合,两者共同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深化,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金融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只有加快科技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人口与经济大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拥有济南市、青岛市这两个科技改革试点,在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本文首先通过搜集和整理有关于科技金融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程度有了初步了解。然后搜集山东省科技金融投入和产出相关指标,通过统计并作图分析投入产出结构和水平,研究本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随后本文运用DEA-Tobit两步法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建立客观性、科学性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本省历年来的科技金融效率进行测度。随后再对本省和我国其他省份的科技金融效率做横向对比,分析山东省科技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水平。接下来本文在此基础上,以测度的科技金融综合效率为被解释变量,采用Tobit模型分析山东省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结论:第一,2000-2018年期间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基本较高,但是多个年份仍然存在科技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情况,需要调整投入产出结构;第二,山东省存贷比、山东省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固定投资完成额占总投资额比重与科技金融效率呈显着正相关。政府纯财政科技投入会降低科技金融运行效率。基于上文所得到的实证结果,文章对提升本省科技金融结合水平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政府应当对本省发展水平作出正确定位,优化并完善科技金融的投入产出结构和科技金融保障机制;健全市场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全方位的融资机制;鼓励并引导科技型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翟传茹[3](2020)在《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变革,科技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城市和企业都开始把科技创新作为竞争的着力点,有关科技、创新的提议被相继提出,各种政策也在相继出台。近几年,从全国来看,山东省的经济体量一直名列前茅,并且非常重视科技的作用,将科技与金融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科技金融高效运行。自2008年以来,山东省一直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一直在全国各省份中位于前列。随着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对促进经济、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山东省近年来科技金融发展、运行效率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实证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来研究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包括山东省与全国其他省份科技金融运行效率的比较和分析、山东省2009-2018年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以及山东省内各地级市科技金融运行效率的比较研究;第二部分是运用Tobit模型,从政府、企业、市场三个方面分析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经过以上研究发现:山东省近年来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比较低,或者说是无效率的,而且影响因素研究中企业和市场相关因素对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呈显着正影响,而从政府角度考虑的相关因素的影响是不显着的。经过上述分析之后,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多个角度的政策建议,以推动科技投入的转化、科技金融的发展。

王智毓[4](2020)在《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已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支撑平台,对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全球经济普遍存在下行风险的情况下,科技服务业及其所支撑的创新创业活动却异常活跃,已经形成鲜明对比。那么,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这既是一个古老而又新生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创围绕这一主题,通过三个相互关联具体问题逐步展开,形成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在短期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环境对科技服务业的培育和支撑作用,而在中长期更应侧重于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与协调作用。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并不完全表现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更体现在迂回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因素所产生的间接贡献。(2)科技服务业在国内研发经费投入和国际技术引进促进技术创新的路径上存在显着的中介效应,而在研发人力资本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的路径上中介效应并不明显,科技服务业在研发资本投入和国际技术引进两条路径上促进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贡献度在60-80%之间。(3)科技服务业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存在一定的产业渗透效应,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后向关联作用强于前向关联作用,且就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影响来说,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的互动需求最为明显,具体来说,高技术产业成长更注重于技术研发创新服务的需求,而低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存在着对技术扩散和应用推广服务的需求,以技术转移为核心的专业技术性服务与中低技术制造业之间的互动需求效应最为明显。(4)当前虽然中国科技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效应并不明显,但是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着地间接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科技服务业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和知识溢出,增强了创新要素的产出弹性,拓展了技术创新的可行性边界,使得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效果被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科技服务业通过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服务,更容易向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导入,提升企业技术经济范式,推进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科技服务业是创新驱动背景下发展新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的观点,正如当前的交通基础设施一样,其作用效果不仅在于直接影响,更在于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间接影响。(2)提出科技服务业的技术传递效应和产业渗透效应两个概念,分别研究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技术创新影响和产业转型升级影响,揭示技术创新投入产出“黑箱”,阐述科技服务业对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和不同类型服务业的产业关联、融合和渗透程度。(3)构建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科技服务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两条路径上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考察不同类型科技服务业异质性,以及创新驱动战略提出前后科技服务业作用效果的异同。(4)提出通过只有甄别真正的科技服务有效供给,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逻辑,并在此对策逻辑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娄俊婷[5](2020)在《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但科技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以及较低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陕西作为科教文化大省,科技和人才资源富集,优势明显,丰厚的科技资源没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果,造成科技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的“陕西现象”,成为阻碍陕西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难题。如何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实现科技资源大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追赶和超越,唯一的实现路径就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其中关键一环就是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研究陕西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相关理论分析和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投入产出指标建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首先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分别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静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与全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分析准确把握了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程度;其次,使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陕西省2009年至2018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再次,分析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程度、环境治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陕西科技人才累计增长,但存在人才流失的倾向;陕西科技财力资源投入逐年上升,但投入结构有失均衡,资金来源单一,分配不尽合理;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成果转化不足;军工资源反哺经济作用不明显;(2)考虑环境约束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更为科学合理。将陕西省各年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与全国各年综合效率的平均值对比,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处于中上水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逐步提升,但依旧存在投入冗余,陕西省科技资源投入未能合理利用的情况;(3)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程度与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正相关,这三个因素的正向提高能够促进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与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负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这个相对值并没有显着影响。

姜文琪[6](2020)在《青岛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由于科技活动与科技产品的特殊性和科技领域投资的风险性,企业进入科技行业的积极性被抑制,而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在区域科技领域的社会资本的吸引与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与支持、科技进步与行业成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不可缺失的作用。因此,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价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几年中,青岛市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和财政科技投入比例都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在对科技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等资源后,青岛的科技产出如何非常值得关注。随着社会公共体系与财政制度的进步与发展,对于青岛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价成为了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命题。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并且对诸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基于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相关理论,首先对青岛市2016-2018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其次,运用DEA方法对青岛市财政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率进行数据性的处理与分析,并结合malmquist指数选取青岛市的对比样本城市,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横纵结合,更直观地显示青岛市财政科技投入的投入产出效率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就其绩效水平与问题原因得出相应结论。青岛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水平仍有上升的空间,在投入财政资金支持科技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根据结论,青岛市应积极地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的分配与投向、提高对财政科技拨款的管控能力,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向生产的转化。对青岛市用于科技事业的财政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据此提出解决的举措,将有助于及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中的问题,有利于财政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真正促进科技水平的发展,进而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增加新动力。

王景雯[7](2020)在《基于DEA的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评价与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2019年中国家具行业协会报告显示,中国的家具产量占全球的39%、出口总额为全球的35%、占领全球29%的消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的家具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1]。家具产业集群的内部联结关系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创新产出与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创新产出与创新能力。山东省是中国家具制造和出口大省,但山东家具产业集群以集群规模和企业数量取胜而创新不足,新常态经济下,山东家具产业亟需转型升级。家具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发展,而集群的创新效率是衡量家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创新和创新效率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山东家具产业及集群的历史演变及发展现状,并运用产业集群度系数模型对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发展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其次,构建了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创新效率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同时将山东家具产业集群与其它地区集群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家具产业集群集聚度较高,存在着显着的空间集聚效应;山东家具产业集群的创新静态效率水平较高,但存在着相对于现有产出创新资源过度投入及投入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其规模效率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吉林相比具有一定差距,扩大创新规模已经不能带来创新产出的增加,研究得出规模效率是制约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山东家具产业集群集创新动态效率不容乐观,2012-2017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效率、技术变化总体上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主要是技术退步引起的,与广东等13个集群比较,山东家具产业集群的技术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水平处于中下游水平。最后,为山东家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提出从资金、人才方面加强集群创新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从完善创新网络、注重产业布局和公共平台建设方面加快产业集群结构升级,从推进集群技术创新组织建设、智能制造和机械化升级、注重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方面来提升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朱萌[8](2020)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不单单凭借资源,更多的优势体现在技术层面,国家需要依赖高技术产业提升竞争实力,在国际间有立足之地。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在高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在国际间仍然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主要原因在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不高。因此,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寻找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低效的根本原因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理论基础的运用及实证分析,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全面的研究,以期为实现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支持。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把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分解成技术研发、物化产出、价值产出三个阶段,通过细分行业和细分区域,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同时通过Tobit回归分析对三个阶段创新效率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本文将创新价值链理论引入研究,把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分解成技术研发阶段、物化产出阶段、价值产出阶段,结合三次投入产出分析,构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出发,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三阶段现状。从区域视角和行业视角来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均表现为技术研发效率最高,价值产出效率次之,而物化产出效率最低。本文运用Tobit面板回归模型展开实证分析,探求中国高技术产业各阶段创新效率的内外部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在技术研发阶段,企业规模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显着正相关;科研强度、产学研合作水平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显着正相关,但程度较小;外商投资水平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显着负相关。在物化产出阶段,劳动者素质、政府投入水平、企业规模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物化产出效率显着正相关。在价值产出阶段,产学研合作水平、产权结构与中国高技术产业价值产出效率显着正相关。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对策建议包括:推进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从业者劳动素质;强化政府投入及优化政府支持方式;实现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规模效益最大化;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各阶段及各区域协调发展。

尚小琳[9](2020)在《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文中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度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在这一阶段,中国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在经济转型时期,山东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旧动能转化工程,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使山东成为经济和文化强省。高质量经济强省的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而科技创新则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要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完美融合,让山东省科技金融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对山东省科技金融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科技金融研究和相关发展理论的梳理和分析,了解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界定了科技金融的相关概念内涵。其次,以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作为界点,从科技金融政策颁布情况、科技创新产出情况、山东省政府财政科技支出、间接融资市场支持等方面对山东省科技金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发展现状进行定性分析,寻找现阶段科技金融发展的问题与不足。然后,结合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衡量指标,创新性引入高技术产业规模作为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并采用DEA-Tobit模型对2004-2018年全国30个省份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省级实证对比分析,寻找现阶段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具体原因与方式。根据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政府层面:山东省缺乏完备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政府财政支持仍然占主导地位、山东省缺乏完善的科技金融配套服务体系;(2)金融市场层面:科技贷款规模对山东省科技金融的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风险投资规模对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作用不明显、金融市场参与投资主体较少;(3)企业层面:企业自发投入、高技术产业规模都可以推动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最后,针对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孙伟[10](2020)在《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省大力培育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突破口,以优势产业强力支撑,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放大集成效应、倍增效应,实现脱胎换骨、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山东省具有良好的科技金融发展基础,并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下,了解山东省各地市科技金融发展情况,对比分析山东省各地市科技金融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客观的评价各地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找出影响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山东省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实现持续领先发展。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从科技金融投入和科技金融产出两个方面,对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相应的科技金融投入与科技金融产出下,又选取财政科学技术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R&D活动人员、万人有效发明专利密度、技术市场交易额、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8个方面相关指标进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其次,为了方便对山东省各地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横纵向比较分析,本文先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19.0软件对2018年山东省各地市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到2018年山东省各地市相应的综合因子得分及排名,然后采用相同的方法对2013-2017年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2013-2018年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名情况,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再次,对2018年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山东省各地市在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上的划分梯次,并从科技金融投入因素和科技金融产出因素以及各地市发展差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山东省各地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在3个梯度划分下,只有青岛市、济南市、烟台市、潍坊市、淄博市、威海市、东营市等7个地市处于第一、第二梯队,其余10个地市都处于全省中下游水平,山东省各地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状况存在极大的非均衡性,呈现出较大两极分化,东部沿海地区的青岛市、烟台市等市与内地菏泽市、枣庄市等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之后,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受到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科技金融资源等条件的制约,而这些要素对科技金融的发展都有着明显的决定性作用;最后,结合山东省科技金融在科技金融投入和科技金融产出两方面的现状及实证结果,提出山东省应该在优化财政科技投入,合理配置科技金融资源;确保科技型企业主体地位,形成区域辐射效应;构建科技金融人才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汇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提高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

二、山东省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科技金融含义研究
        1.3.2 金融与科技创新关系研究
        1.3.3 科技金融融资方式研究
        1.3.4 科技金融效率评价研究
        1.3.5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科技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2.1 科技金融的内涵
        2.1.1 科技金融概念
        2.1.2 科技金融特征
    2.2 相关理论
        2.2.1 投入产出效率理论
        2.2.2 熊彼特创新理论
        2.2.3 金融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3.1 山东省科技金融的发展概况
    3.2 山东省科技金融投入现状分析
        3.2.1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情况
        3.2.2 R&D经费投入情况
        3.2.3 R&D人员活动情况
        3.2.4 高科技企业融资情况
    3.3 山东省科技金融产出现状分析
        3.3.1 专利授权量增长情况
        3.3.2 技术市场成交额情况
        3.3.3 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情况
        3.3.4 重要科技成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效率实证分析
    4.1 DEA方法
    4.2 指标体系及数据处理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综合效率分析
        4.3.2 纯技术效率分析
        4.3.3 规模效率分析
    4.4 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松弛变量分析
    4.5 山东省与其他省份科技金融效率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科技金融效率的因素分析
    5.2 实证模型的构建
    5.3 实证分析过程
        5.3.1 单位根检验
        5.3.2 协整检验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山东省科技金融效率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1.1 优化并完善科技金融相关法规政策
        6.1.2 引导科技金融资源合理配置
        6.1.3 推进科技金融供给侧改革,发展普惠金融
        6.1.4 促进资本市场多元化,提高规模效率
    6.2 金融市场层面
        6.2.1 强化金融服务
        6.2.2 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
        6.2.3 商业银行创新融资模式
    6.3 企业层面
        6.3.1 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高创新能力
        6.3.2 优化筹融资结构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科技金融
        2.1.2 投入产出效率
    2.2 基础理论
        2.2.1 科技创新理论
        2.2.2 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法
    2.3 科技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1 科技投入
        2.3.2 科技产出
    2.4 小结
第三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山东省科技金融的发展状况
    3.2 科技金融投入状况
        3.2.1 财政科学技术支出
        3.2.2 山东省R&D内部支出
        3.2.3 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
        3.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
        3.2.5 金融机构对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贷款余额
    3.3 科技金融产出状况
        3.3.1 专利申请授权数
        3.3.2 技术市场成交额
    3.4 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存在问题
        3.4.1 科技金融专业人才的匮乏
        3.4.2 科技融资环境发展不健全
        3.4.3 科技成果转换效率低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4.1 指标的选取
    4.2 DEA系列模型
    4.3 山东省金融科技整体运作效率实证研究
        4.3.1 基于全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
        4.3.2 基于山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
        4.3.3 山东省各省市科技金融运行效率实证研究
第五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5.1 模型选取
    5.2 指标选取
    5.3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政府
        6.1.1 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与市场运作紧密结合
        6.1.2 对科技金融的产出进行有效保护
    6.2 金融机构
        6.2.1 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和进行信贷业务创新
        6.2.2 以金融科技缓解信息不对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6.3 企业
        6.3.1 提高科技团队素质、重视高端应用型科技人才
        6.3.2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产业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
        1.3.1 科技服务业
        1.3.2 经济增长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技术创新理论
        2.1.3 产业结构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科技服务业发自身展规律研究
        2.2.2 科技服务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2.2.3 科技服务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
        2.2.4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2.3 小结
3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3.1.1 我国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与结构
        3.1.2 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
        3.2.1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3.2.2 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
        3.2.3 经济增长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3.3 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检验
        3.3.1 研究方法
        3.3.2 指标选取
        3.3.3 实证检验
    3.4 小结
4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技术创新影响
    4.1 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功能定位
        4.1.1 科技服务业的功能作用
        4.1.2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定位
    4.2 科技服务业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4.2.1 科技服务业与国内自主创新
        4.2.2 科技服务业与国际技术引进
    4.3 科技服务业促进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4.3.1 研究设计
        4.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3.3 实证分析
    4.4 小结
5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之产业转型升级影响
    5.1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与目标
        5.1.1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5.1.2 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与目标
    5.2 科技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路径
        5.2.1 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5.2.2 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
        5.2.3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5.2.4 促进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5.3 科技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5.3.1 数据来源和行业分类
        5.3.2 基于规模与结构分析
        5.3.3 基于产业关联的分析
        5.3.4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
        5.3.5 基于产业互动的分析
    5.4 小结
6 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6.1 创新驱动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本质与特征
        6.1.1 新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的新特征
        6.1.2 科技服务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6.2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6.2.1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驱动模式
        6.2.2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6.3 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6.3.1 计量模型与数据
        6.3.2 基本实证结果与分析
        6.3.3 创新驱动提出前后对比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创新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科技资源的内涵
        2.1.2 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及内容
        2.1.3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2.2.2 梯度推移理论
        2.2.3 资源稀缺理论
        2.2.4 投入产出理论
3 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陕西省科技资源投入现状
        3.1.1 科技财力资源投入累计增长
        3.1.2 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涨幅较缓
        3.1.3 科技物力资源投入增速下降
        3.1.4 科技信息资源投入持续增长
    3.2 陕西省科技资源产出现状
        3.2.1 科技知识产出稳定增长
        3.2.2 科技经济产出总体偏低
    3.3 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3.3.1 科技人力资源流失较为严重
        3.3.2 科技财力资源投入有失均衡
        3.3.3 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成果转化不足
        3.3.4 军工资源反哺经济作用不明显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SBM模型的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选取
    4.2 模型构建
        4.2.1 超效率SBM模型构建
        4.2.2 Malmquist指数法模型的建立
    4.3 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4.3.1 效率静态评价
        4.3.2 效率动态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
        5.1.1 政府教育投入力度
        5.1.2 产业结构调整
        5.1.3 对外开放程度
        5.1.4 环境治理程度
        5.1.5 经济发展水平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3 研究假设
    5.4 回归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提升陕西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政产学研集成的科技资源战略联盟
        6.1.1 构建以科技项目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6.1.2 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政策制定的顶层设计
        6.1.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6.2 健全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和管理体制
        6.2.1 建设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信息平台
        6.2.2 创新军工科技资源管理体制
    6.3 优化科研人才队伍配置
        6.3.1 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
        6.3.2 加大对知识型人才培养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
        6.3.3 构建有利于科研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
    6.4 丰富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6.4.1 优化科研经费投入配置结构
        6.4.2 拓宽科研经费多元化投入渠道
        6.4.3 强化科研经费的监管
    6.5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环境
        6.5.1 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6.5.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5.3 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发展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参考数据
    附件2: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青岛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二、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概念界定
        一、财政科技投入
        二、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受托责任理论
        二、公共需求与公共产品理论
        三、绩效评价3E理论
第三章 青岛市财政科技投入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 青岛市基本情况介绍
    第二节 投入规模分析
    第三节 投入结构分析
第四章 基于DEA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第一节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模型介绍
        一、绩效评价方法的种类
        二、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二、DEA模型原理简介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二、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第三节 青岛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与分析
        一、青岛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
        二、青岛市与部分副省级城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对比分析
    第四节 针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结果的原因分析
        一、投入规模管控不合理造成挤出效应
        二、投入结构缺乏合理性
        三、投入总量较小且增长不足
        四、政策与环境吸引科技企业存在困难
第五章 提高青岛市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的分配与投向
    第二节 发挥政府在科技领域引导社会资本的导向作用
    第三节 提高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能力,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第四节 推动科技创新向生产的转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DEA的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评价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产业集群创新的相关研究
        1.3.2 创新效率的相关研究
        1.3.3 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1.3.4 家具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1.3.5 相关文献梳理与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5.1 研究技术路线框架
        1.5.2 研究方法
2 本文研究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产业集群创新理论
        2.1.1 产业集群
        2.1.2 产业集群创新
    2.2 产业集群创新效率相关理论
        2.2.1 创新效率
        2.2.2 产业集群创新效率
        2.2.3 创新效率评价方法
    2.3 相关概念界定
        2.3.1 家具产业集群创新的概念
        2.3.2 家具产业集群创新效率的概念
    2.4 本章小结
3 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发展分析与集聚度测度
    3.1 山东省家具产业发展
        3.1.1 家具产业概况
        3.1.2 家具产业发展
    3.2 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发展
    3.3 山东家具产业集群集聚度测度与分析
        3.3.1 修正区位商模型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3.3.2 集聚度测度——时间序列
        3.3.3 集聚度测度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评价模型选择与要素比较分析
    4.1 评价模型选择
    4.2 评价模型介绍
        4.2.1 DEA模型
        4.2.2 Malmquist指数模型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4.3.2 指标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4.4 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要素比较分析
        4.4.1 数据来源
        4.4.2 要素比较分析
        4.4.3 要素分析结论
    4.5 本章小结
5 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创新静态效率评价与比较分析
    5.1 静态效率测度结果
    5.2 静态效率投影分析
        5.2.1 投入指标分析
        5.2.2 产出指标分析
    5.3 静态效率比较分析
        5.3.1 14个家具产业集群创新效率静态测度结果
        5.3.2 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5.3.3 纯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5.3.4 规模效率及规模报酬比较分析
    5.4 静态效率分析结论
    5.5 本章小结
6 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创新动态效率评价与比较分析
    6.1 创新动态效率变化分析
        6.1.1 创新动态效率测度结果
        6.1.2 创新动态效率总体变动分析
    6.2 创新动态效率比较分析
        6.2.1 14个集群创新动态效率测度结果
        6.2.2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比较分析
        6.2.3 创新效率变动比较分析
        6.2.4 技术变动比较分析
    6.3 创新动态效率分析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加强集群创新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7.2.2 加快产业集群结构升级
        7.2.3 提升集群技术创新能力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题目

(8)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研究综述
        2.1.1 关于高技术产业创新评价体系的研究
        2.1.2 关于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
        2.1.3 关于创新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
    2.2 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2.3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三次投入产出分析
        3.1.2 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三阶段评价
    3.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研究
        3.2.1 创新活动内部因素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3.2.2 创新活动外部因素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4.1 提出问题
    4.2 研究方法
    4.3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1 指标的选取
        4.3.2 数据的来源
    4.4 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4.4.1 分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阶段效率评价
        4.4.2 分区域高技术产业物化产出阶段效率评价
        4.4.3 分区域高技术产业价值产出阶段效率评价
        4.4.4 分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综评
    4.5 基于行业视角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4.5.1 分行业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阶段效率评价
        4.5.2 分行业高技术产业物化产出阶段效率评价
        4.5.3 分行业高技术产业价值产出阶段效率评价
        4.5.4 分行业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综评
第五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提出问题
    5.2 研究方法
    5.3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5.3.1 指标的选取
        5.3.2 数据的来源
    5.4 技术研发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4.1 模型构建
        5.4.2 回归结果分析
    5.5 物化产出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5.1 模型构建
        5.5.2 回归结果分析
    5.6 价值产出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6.1 模型构建
        5.6.2 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9)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主要研究思路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科技金融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科技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技金融
        2.1.2 “科技”的内涵界定
        2.1.3 “金融”的内涵界定
    2.2 相关发展理论研究
        2.2.1 创新理论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金融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3.1 金融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2.3.2 科技金融发展效率
        2.3.3 影响科技金融发展的主体因素
        2.3.4 文献研究评述
第三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3.1 山东省科技金融现状
        3.1.1 R&D经费投入
        3.1.2 科技创新产出
    3.2 山东省科技金融主要影响因素现状
        3.2.1 政府层面影响因素现状
        3.2.2 供给方影响因素因素现状
        3.2.3 需求方影响因素现状
    3.3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3.1 缺乏科技金融发展整体规划的支持政策
        3.3.2 传统金融市场主体为主,且主体种类较少
        3.3.3 配套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足
第四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省际数据的比较
    4.1 科技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一般分析
        4.1.1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
        4.1.2 科技贷款
        4.1.3 风险投资
        4.1.4 企业R&D支出
        4.1.5 高技术产业规模
    4.2 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的构建
        4.2.1 DEA模型
        4.2.2 Tobit模型
    4.3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说明
        4.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3.2 科技金融发展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4.3.3 科技金融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4.3.4 数据来源说明
    4.4 实证结果及对比分析
        4.4.1 科技金融发展效率测算结果横向对比分析
        4.4.2 科技金融发展效率测算结果纵向对比分析
        4.4.3 科技金融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及对比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政府层面影响因素
        5.1.2 供给方影响因素
        5.1.3 需求方影响因素
    5.2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5.2.1 政府层面
        5.2.2 金融市场层面
        5.2.3 企业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 实证结果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对科技金融的研究
    2.2 国内对科技金融的研究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第3章 科技金融的内涵界定及相关理论
    3.1 科技金融的内涵界定
        3.1.1 科技金融的概念
        3.1.2 科技金融在我国的实践探索
        3.1.3 科技金融发展水平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技术创新理论
        3.2.2 内生增长理论
        3.2.3 金融发展理论
第4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4.1 科技金融投入方面
        4.1.1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状况
        4.1.2 R&D经费内部支出状况
        4.1.3 R&D活动人员投入状况
    4.2 科技金融产出方面
        4.2.1 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状况
        4.2.2 技术市场交易额状况
        4.2.3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状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5.1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相关指标选取
    5.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过程
        5.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5.2.2 因子分析的适应性检验
        5.2.3 提取公因子并对其命名
        5.2.4 计算因子得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6.1 山东省各地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6.2 山东省各地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纵向比较分析
    6.3 影响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6.3.1 科技金融投入因素对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6.3.2 科技金融产出因素对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6.4 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6.4.1 山东省各地市经济发展具有差异性
        6.4.2 山东省各地市所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具有差异性
        6.4.3 山东省科技金融资源区域配置不协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合理配置科技金融资源
        7.2.2 确保科技型企业主体地位,形成区域辐射效应
        7.2.3 构建科技金融人才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7.2.4 加快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汇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山东省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科技金融效率评价及对策研究[D]. 张新才. 山东财经大学, 2021
  • [2]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岳媛媛.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山东省科技金融运行效率研究[D]. 翟传茹. 山东大学, 2020(04)
  • [4]创新驱动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王智毓.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陕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D]. 娄俊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青岛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 姜文琪. 青岛大学, 2020(02)
  • [7]基于DEA的山东家具产业集群创新效率评价与比较研究[D]. 王景雯.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朱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9]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D]. 尚小琳.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10]山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研究[D]. 孙伟.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