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控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LD,温度控制系统,延迟时间,PID
温控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赵亚飞,张聪,张宇飞[1](2019)在《SLD光源温控模型延迟时间辨识及控制回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纤陀螺用SLD光源温控模型不准确所带来的温控系统稳定裕度不足、稳态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角裕度补偿反推延迟环节的模型辩识方法,精确获取了SLD光源温控模型中的延迟时间常数,并据此设计了PID控制器.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温控系统幅值裕度、相角裕度分别优于10 dB、35°,在-20℃~+60℃温度范围内可以实现优于0. 01℃的控温精度,有效提高了系统稳定裕度和稳态精度,满足任务需求.(本文来源于《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5期)
白岩峰[2](2019)在《温控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是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的重要热工参数。现以研究数学模型的建立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为目的,以实验室电加热锅炉为研究对象,将锅炉内胆温度作为被控量,利用热力学知识及系统辨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由MATLAB仿真所得参数来指导实际温控系统参数设置。实践证明,数学模型所得参数能够满足温度调节时间短及超调量小的要求,结论为工业生产中数学模型的应用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15期)
范雪,张爱良,刘登峰[3](2019)在《贝塞尔模型在黄酒发酵温控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酒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是一个敏感且非线性的复杂过程,不同的温度变化过程对黄酒酿造的品质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目前,文献对黄酒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过程鲜有具体的应用计算模型.针对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发酵物的生化及温度变化特点,结合发酵罐的柱形特征,设计出一种基于Labview组态软件及西门子PLC300的瞬时温度采集及控制系统,并基于贝塞尔函数设计出一种针对发酵罐的瞬时温度处理方程.该系统很好地解决了黄酒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波动及分布不均的情况.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温度采集迅速、准确等优势,并且算法的处理结果比较精确,具有误差小,鲁棒性强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期刊2019年03期)
黄建文,袁华,周宜红,周华维,王放[4](2019)在《基于云模型的高拱坝混凝土温控措施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高拱坝混凝土温控效果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温控措施效果评价方法。根据高拱坝混凝土浇筑施工特点和温降历程特征,构建高拱坝混凝土温控措施效果评价体系;运用DS证据理论确定可信度较高的指标权重;基于实测数据通过云模型对高拱坝周温控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工程实践表明:该评价方法有利于决策者对温控措施执行效果的全局把握,能有效地确定周温控措施的薄弱环节并指导现场温控。(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9年04期)
刘伟鹏[5](2018)在《优化热轧温控模型,提高产品精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辊热轧带钢卷取温度精度是决定成品带钢最终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热流密度系数模型,并改进了热流密度系数刷新规则,以此来优化水冷温降模型.在层流冷却智能化软件上对改进策略进行了离线模拟,结果表明卷取温度精度具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8年11期)
袁阳,黄勇,张彬彬[6](2018)在《车载温控系统多温区热力学模型和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汽车多温区控制的模型是非线性的,而且模型极其复杂,导致模型难以建立,传统的控制方式很难解决这种问题,然而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不需要知道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利用热力学定律建立汽车多温区热力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相应模块进行仿真验证,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19期)
曹阳,王坤,戴太强,许方方,安然[7](2018)在《应用便携式数字化温控烫伤仪建立标准化大鼠皮肤烫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一种新型便携式数字化温控烫伤仪,通过自制数字化烫伤仪对大鼠进行烫伤实验,建立标准化大鼠皮肤烫伤模型,从而验证数字化烫伤仪的有效及实用性。方法:选取1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3只,不烫伤);实验组(15只),再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配为A组(6只)、B组(6只)、C组(3只),选取大鼠背部作为烫伤实验部位:1、时间设定为20 s和30 s,烫伤仪温度分别设定为70℃、80℃、90℃、100℃、120℃,对A组和B组大鼠进行烫伤处理。2、温度设定为100℃,烫伤仪加热时间分别设定为10 s、15 s、25 s,对C组大鼠进行烫伤处理。烫伤后48 h切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背部皮肤,进行大体及显微镜下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70℃20s烫伤点为I°烫伤;70℃30 s、80℃20 s、100℃10 s烫伤点为浅Ⅱ°烫伤;80℃30 s和100℃15 s烫伤点为深Ⅱ°烫伤;90℃20 s、90℃30 s、100℃20 s烫伤点为Ⅲ°烫伤;100℃25 s、100℃30 s、120℃20 s、120℃30 s烫伤点为IV°烫伤。结论:新型便携式数字化温控烫伤仪,可以可靠的建立标准化大鼠皮肤烫伤模型。(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8年12期)
王晓娜,叶莹,许启跃,Sebastian,Marin,Michael,Hohmann[8](2018)在《基于有限元模型校正及降阶的温控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有限元模型校正及降阶方法在炉体温控系统仿真平台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测试炉体响应特性,校正ANSYS有限元模型中的关键属性参数,建立实际炉体特性模型。采用Krylo子空间降阶法的软件mor4ansys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降阶,并转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温控仿真平台,对炉体温控进行模拟设计。以绝热量热仪温控算法开发为例,介绍了建模流程,并验证了可行性,为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邓岳保,陈菲,刘铨,王天园,刘干斌[9](2018)在《温控软土地基模型试验装置研发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荷载(升温)对岩土体和工程场地力学特性的影响是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了测试温度荷载对软土和软土地基力学特性的影响,在调研国内外相关仪器设备基础之上,设计研发了两种带升温装置的软土地基模型试验装置。第一种方案通过在模型桶内设置螺旋电热丝,实现在模型地基内对地基土进行直接加热;第二种方案利用热水循环仪对空腔式模型桶壁进行加热,实现在模型地基外围对地基土进行加热。测试并对比分析了两套装置的加热效果和可操作性,发现后者性能良好,达到了温控试验装置研发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耦合温度的软土地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荷载对软土地基的孔压和沉降均有明显影响;考虑温度的软土地基固结机理及其固结沉降计算均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8年02期)
刘萌,梁雯,张晔,程定一,高文龙[10](2017)在《温控负荷群Fokker-Planck方程聚合模型的数值拉普拉斯反变换求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典型的具有热存储特性负荷,温控负荷具有参与电力系统有功调度与控制的潜能。为了便于分析和控制,提出了一种温控负荷群Fokker-Planck方程聚合模型的数值拉普拉斯反变换求解方法。分别介绍了温控负荷的单个个体的物理模型和Fokker-Planck方程聚合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拉普拉斯反变换法对Fokker-Planck方程聚合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温控负荷群Fokker-Planck方程聚合模型的数值拉普拉斯反变换解的有效性。对温控负荷进行分散式控制,根据频率调整设定温度,改变其功率需求。把用数值拉普拉斯反变换求解后的温控负荷聚合模型结合到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模型中,进行频率响应分析。通过对3机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结合到电力系统频率仿真模型中控制效果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7年23期)
温控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的重要热工参数。现以研究数学模型的建立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为目的,以实验室电加热锅炉为研究对象,将锅炉内胆温度作为被控量,利用热力学知识及系统辨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由MATLAB仿真所得参数来指导实际温控系统参数设置。实践证明,数学模型所得参数能够满足温度调节时间短及超调量小的要求,结论为工业生产中数学模型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控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勇,赵亚飞,张聪,张宇飞.SLD光源温控模型延迟时间辨识及控制回路设计[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9
[2].白岩峰.温控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机电信息.2019
[3].范雪,张爱良,刘登峰.贝塞尔模型在黄酒发酵温控系统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9
[4].黄建文,袁华,周宜红,周华维,王放.基于云模型的高拱坝混凝土温控措施效果评价[J].水力发电.2019
[5].刘伟鹏.优化热轧温控模型,提高产品精度[J].中国金属通报.2018
[6].袁阳,黄勇,张彬彬.车载温控系统多温区热力学模型和仿真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
[7].曹阳,王坤,戴太强,许方方,安然.应用便携式数字化温控烫伤仪建立标准化大鼠皮肤烫伤模型[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
[8].王晓娜,叶莹,许启跃,Sebastian,Marin,Michael,Hohmann.基于有限元模型校正及降阶的温控系统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2018
[9].邓岳保,陈菲,刘铨,王天园,刘干斌.温控软土地基模型试验装置研发及其应用[J].水道港口.2018
[10].刘萌,梁雯,张晔,程定一,高文龙.温控负荷群Fokker-Planck方程聚合模型的数值拉普拉斯反变换求解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