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象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象征,空间,玛丽,野草在歌唱
空间象征论文文献综述
程丽琦,姜莉[1](2019)在《浅析《野草在歌唱》中的空间意象的象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野草在歌唱》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位南非穷苦白人女性玛丽从童年到婚后的悲惨生活。本文分别从小说中的家、城市、农场叁个空间意象入手,分析它们对渴望欢歌的"野草"产生的象征内涵,以此来揭示当时社会女性的生存困境。(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梁少春[2](2019)在《空间与象征:中国共产党国庆纪念研究的新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共纪念史研究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热点,而关于中共的国庆纪念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庆纪念研究普遍以时间维度为历史线索,探索纪念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实际上,从空间维度来说,国庆纪念空间不仅为纪念活动提供场域,更是人民、国家、民族面对新中国成立的艰苦历程的历史记忆与政治象征。因此,国庆纪念研究应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并重。(本文来源于《党史研究与教学》期刊2019年04期)
高莉芬[3](2019)在《神圣空间的想象与建构:“昆仑”多重空间形态及其象征意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昆仑"是古代重要的地理与文化空间符号,与女神西王母也有密切的连结。"昆仑"一词多见于上中古传世文献中,《山海经》中有单词名之为"昆仑"者,亦有复合词名之为"昆仑之丘""昆仑墟"及"昆仑之墟"者。昆仑在《山海经》中以"丘""墟""山"的多种空间形式,发展到纬书地理"柱"的形态,"地之中"的强化以及"山"地理空间形态的确立。"昆仑"在汉魏之后,不断层累迭加,以"山"的地理形貌,取代了《山海经》中的"丘"或"墟"的地理特征,成为"昆仑"最具代表性的地理空间样态。历来学界对于昆仑大都偏重在其真实地理与神话地理之研究,但昆仑既是一个静态的自然地理,又是一个动态的文化空间,不断被增衍创造,其空间形式在建构发展的过程中,亦具有或"山"或"丘"或"墟"的多元地理空间形式,此一地理空间及其象征转化之探讨,对于昆仑神话发展的掌握,以及神话地理所隐藏的人文精神之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以《山海经》为主,回归先秦两汉传世文献,在文本语境中重新探讨"昆仑"一词之意涵及其空间形态性质,以及这些空间的神圣性建构及其文化象征意涵。(本文来源于《民俗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姜振帅[4](2019)在《非祭司文本洪水叙事中作为“象征空间”的“方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创世记》第六章至第九章的洪水叙事中,尤其是在创8:2b-3a,6-12,13b等叙述洪水消退的情形时,对诺亚与方舟的活动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方舟"■的重要意义。在对诺亚和乌鸦、鸽子的活动的具体叙述中,一方面,独特的修辞手法使得方舟成为世界的中心;另一方面,洪水叙事的编者通过对"方舟"■和方舟的"盖子"■在《托拉》书卷中的意义的独特使用和引申,将非祭司文本中所描写的"方舟"与在《托拉》书卷中所出现的"会幕"联系起来,从而使得非祭司文本洪水叙事中的"方舟"被建构成为一个象征着世界以及人类权力中心的空间。(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赵黎,韩兆彬[5](2019)在《浅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空间与景物象征》一文中研究指出D.H.劳伦斯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歌颂人性的自然欲求,批判性看待工业文明。他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其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然而这部小说也因大胆细腻的性爱描写,遭遇了被封禁数年的命运。小说借用庄园、树林、矿区等叁个空间,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空间内的景物勾勒,象征了主人公的心理状况。本文将逐一探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空间与景物象征。(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玉平[6](2018)在《造境与幻像——甘肃清水宋(金)时期仿木构墓葬空间的多层象征意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墓葬作为逝者及其后人为自己设计的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场所,其墓室空间的营造与墓壁装饰都有着特定的内涵与意义,清水宋(金)墓葬的空间布置及装饰题材都是为表达这种内涵与意义而设计的,通过四边穹窿顶墓室结构、以特定的象征物表达仙界、仿木构建筑形成的四合院形式的家宅形制墓室,在画像砖上对丧葬场面的再现和模拟以及通过墓室的假门、假窗的象征性暗示对墓室空间的拓展等,这种以艺术手段营造的真实环境与象征性的视觉幻像把墓室表达成微缩的宇宙、仙界、一个象征性的庭院、一所祭堂,借以表达对死后世界的设想及多种愿望。(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小蕾[7](2018)在《空间·象征·权力:清末以来的南海诸岛庙宇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以来,境外势力为达到对南海诸岛进行殖民占领的目的,不仅毁坏了岛上的民间庙宇,更令这一民间信仰空间的文化象征含义发生了缺损。由于此举性质恶劣,遂引起中国政府和南海诸岛渔民的抗争。南海诸岛庙宇之争因之而起,并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为伸张各自在涉海活动中的权利要求,不同主体在诠释南海诸岛庙宇的文化象征含义时呈现出了明显的立场差异,由此也产生了磋商与对话、冲突与角力并存的权力关系。同时,这一曲折、复杂的历史进程始终伴随着南海海洋政治生态的变迁展开,并成为了南海主权争端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与投射。(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文静[8](2018)在《精神乌托邦的悖论:托马斯·伯恩哈德小说《修正》中的空间象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探索小说《修正》中的空间象征的含义,解读小说中人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出人物本身的极端矛盾性以及其在空间意象上的体现,为解读伯恩哈德笔下的精神狂人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德语人文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陶双平,李巧霞[9](2018)在《广义Morrey空间上Hrmander象征的双线性拟微分算子的交换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rmander类的精细估计,证明由双线性拟微分算子与Lipschitz函数和BMO函数生成的交换子在广义Morrey空间上的有界性,进而得到双线性拟微分算子的交换子在经典Morrey空间上的有界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文静[10](2018)在《精神乌托邦的悖论:托马斯·伯恩哈德小说《修正》中的空间象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空间在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新的空间观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和接受:空间不是单一同质的、客观存在的容器,而是人的主观感知结果,甚至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及主体。文学中的空间不再仅仅作为背景出现,也是情节的参与者、推动者甚至制造者,与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空间成为文学作品中象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的作品中,空间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甚至被称为“空间的诗学”。《修正》(Korrektur,1975)是伯恩哈德的第四部叙事作品,在主题和语言风格上与作家早期的作品保持了一定的延续性,同时,其中的人物塑造和叙事也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如伯恩哈德本人所说,该小说也是其对自身的一次修正,可谓是其文学创作的一次突破和转折,印证了其风格的不断成熟。《修正》的主人公—改伯恩哈德早期作品中的“精神狂人”形象,而作为一个医学意义上“健康”的、极度理智的人物出现,与其行为的非理性形成了强烈对比,以此达到人物矛盾的升级,塑造出更为丰满的伯恩哈德式“精神狂人”。空间在这部小说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叁个重要空间——家宅、朋友赫勒的阁楼以及为妹妹建造的锥型别墅——构成了主人公罗特哈默的外部生存环境以及内心世界,完美地勾勒出人物的发展轨迹。这些空间形象以及囊括在其中的人与物共同构成了丰富的象征世界,人物的矛盾性在承载着多重象征意义的空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映照。本文聚焦小说中的空间形象,通过阐释空间的象征意义以及大与空间的关系,来探索罗特哈默的毁灭历程。家宅生活的基本特征——代表家乡的父亲与代表入侵者的母亲之间的对立——反。映了他的根本生存状态,即自我与外界的对立。在这一对立中他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存在空间,家宅成为了一个充满个体压迫的监狱,象征着整个陌生而暴力的外部世界。逃离家宅则意味着逃离整个外界,因而他的我实现之路始终是“向内”的。朋友赫勒的阁楼是一个特殊的中点站,它是锥型别墅的诞生地,有着矛盾的空间结构:一方面,阁楼代表理性和光明,是一个封闭的理想精神界·,而另一方面,阁楼位于赫勒~家的生活空间之上,始终以世俗世界为基础,无法完全封闭。因此,阁楼是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的过渡空间。此外,阁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危险的河流隘口处——暗示了这一空间的不安全性。阁楼无法保障罗特哈默的生存,于是他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完美锥型别墅。名义上别墅为妹妹建造,但实际上妹妹象征主人公自身,因此建造别墅是罗特哈默的一次自我实现。锥型别墅位于森林中央,与阁楼相反,它是一个与世隔绝、排除一切威胁的封闭建筑,一间代表精神的冥想室作为其中心。锥型别墅是罗特哈默为自己建造的精神乌托邦,但它却导致了妹妹的死亡,这一乌托邦以失败告终。失败的根源就在于,罗特哈默根本无法与外界分离,他厌恶母亲的家宅以及世俗世界,但又依赖其生存,自我孤立和封闭只能导致他的灭亡。家宅到锥形别墅标志着主人公从危险的外部世界到极端封闭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历程,罗特哈默一次次通过变换自己的生存空间来“修正”世界,陷入了修正与自我否定的怪圈,最终走向彻底的灭亡:死亡才是真正的修正。他特意选择代表虚无的林中空地作为自杀地点,但空地却因他的出现不再空空如也。在小说的结尾,被破坏的林中空地再次印证了人物的讽刺性。小说中所有的冲突都来自于人物自身的矛盾性和内在分裂,与此对应,空间也呈现出强烈的内化性和矛盾性。从空间视角勾勒出的人物更加接近伯恩哈德意义上的精神狂人的本质,即其内在的极端矛盾性。本文以小说中的空间象征为基础,为解读伯恩哈德小说中人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17)
空间象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中共纪念史研究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热点,而关于中共的国庆纪念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庆纪念研究普遍以时间维度为历史线索,探索纪念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实际上,从空间维度来说,国庆纪念空间不仅为纪念活动提供场域,更是人民、国家、民族面对新中国成立的艰苦历程的历史记忆与政治象征。因此,国庆纪念研究应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并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象征论文参考文献
[1].程丽琦,姜莉.浅析《野草在歌唱》中的空间意象的象征意义[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2].梁少春.空间与象征:中国共产党国庆纪念研究的新维度[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9
[3].高莉芬.神圣空间的想象与建构:“昆仑”多重空间形态及其象征意涵[J].民俗研究.2019
[4].姜振帅.非祭司文本洪水叙事中作为“象征空间”的“方舟”■[J].宗教学研究.2019
[5].赵黎,韩兆彬.浅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空间与景物象征[J].北方文学.2019
[6].张玉平.造境与幻像——甘肃清水宋(金)时期仿木构墓葬空间的多层象征意义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
[7].王小蕾.空间·象征·权力:清末以来的南海诸岛庙宇之争[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8].文静.精神乌托邦的悖论:托马斯·伯恩哈德小说《修正》中的空间象征[J].德语人文研究.2018
[9].陶双平,李巧霞.广义Morrey空间上Hrmander象征的双线性拟微分算子的交换子[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
[10].文静.精神乌托邦的悖论:托马斯·伯恩哈德小说《修正》中的空间象征[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