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倒指数论文-崔日鲜,梁淑敏,韩伟,杨锦忠

抗倒指数论文-崔日鲜,梁淑敏,韩伟,杨锦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倒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密度,抗倒指数

抗倒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崔日鲜,梁淑敏,韩伟,杨锦忠[1](2017)在《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指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增加种植密度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可是,倒伏风险也随之增加。玉米直接收获籽粒将是我国玉米生产的必然选择,这对玉米抗倒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准确反映玉米的抗倒能力,是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倒伏的定量评价方法,为作物抗倒伏育种和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人们从茎秆的几何形态、解剖特性、化学成分、力学特性、重量分布等方面研究倒伏(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16)

韩金玲,杨晴,王文颇,蔡瑞国[2](2014)在《冀东地区密度对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指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小麦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能力密切相关。合理密植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随密度增加,小麦茎秆质量劣化,因此,采用合理的播种密度,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培育健壮个体,是实现壮秆大穗前提,同时也为高产小麦抗倒群体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冀东地区冬小麦产量在7000kg·hm-2左右,其有效穗数在600万穗·hm-2左右;有效穗数不足是制约当地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区域冬小麦单株分蘖数可达10个以上,但其单株成穗率仅为1.5~2,其成穗的分蘖穗粒数相对较少,影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增密增穗是该地区小麦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密度增加必将影响茎秆质量,增加倒伏危险,因此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材料与方法】试验以京冬8号为试材,于2012-2013年度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试验站进行,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设375、525、675、825万基本苗·hm-2共4个处理,分别以M1、M2、M3、M4表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叁次重复,小区面积4m*7m,底施复合肥(15-15-15)375kg.hm-2和尿素100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270kg·hm-2,于2012年9月27日手工条播;【结果与分析】小麦各节间长度和节间总长均随种植密度增加显着延长,第1、2、3节间以M3处理的显着最长,第4、5节间和节间总长以M2处理的显着最长,密度再增加各节间长度和节间总长缩短;基部第1、2节间及(1+2)节间占节间总长的比例也以M3处理的最大;基部两节间基本以M2处理的最粗,密度再增加节间粗度变细,M4处理的基部节间粗度显着最细;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受密度影响较小;随密度增加植株重心高度增高,以M3处理的最高,之后密度再增加,植株重心高度下降;茎秆机械强度均以M2处理的显着最强,密度再增加,茎秆机械强度显着下降;各时期植株抗倒伏指数均以M2处理最大,之后随密度增加,抗倒伏指数下降,尤其蜡熟期的抗倒伏指数下降显着;植株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和节间总长与植株抗倒伏指数相关性较弱;其他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指数表现出高度相关性;除茎秆机械强度外,其他茎秆形态指标与抗倒指数的相关性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迟而减弱,至蜡熟期仅茎秆机械强度与抗倒伏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冀东地区可以通过合理密植,改善群体光照条件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基部节间茎鞘干物质的积累量,增强茎秆机械强度,从而增强茎秆抗倒伏能力;【结论】冀东地区在密度在525万基本苗·hm-2时可提高小麦茎秆质量,增强抗倒性能;密度达到675万基本苗·hm-2时,开始出现倒伏。(本文来源于《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8-20)

姚金保,张平平,任丽娟,杨学明,马鸿翔[3](2011)在《小麦抗倒指数遗传及其与茎秆特性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小麦抗倒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利用7个茎秆抗倒指数不同的小麦品种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II配制21个杂交组合,研究小麦抗倒指数的遗传及其与茎秆特性的相关。结果表明,在7个小麦品种中,扬麦9号和宁麦8号抗倒指数的一般配合力最好,能极显着地提高杂种后代的抗倒指数。小麦抗倒指数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同时受加性和显性效应的作用,且显性效应更重要,显性程度为完全显性到超显性。控制抗倒指数遗传的增效等位基因为隐性,增、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亲本中的分配无明显差异。扬麦9号和宁麦8号具有较多控制抗倒指数遗传的隐性基因,而望水白和苏麦3号具有控制抗倒指数遗传较多的显性基因。抗倒指数可能受3~4对主效基因的控制,狭义遗传力中等。相关分析表明,抗倒指数与基部第二节间粗、基部第一、二节间充实度呈显着或极显着遗传正相关;与基部第一、二节间长、穗下节间长、株高和重心高度呈极显着遗传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李金才,尹钧,魏凤珍[4](2005)在《播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指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 0 0 1- 2 0 0 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大小显着影响茎秆形态特征、植株C N比大小和茎秆抗倒指数,小麦茎秆形态特征与植株的抗倒性密切相关。其中,基部叁节间的健壮程度与小麦抗倒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程度为第2节间>第1节间>第3节间。茎秆健壮程度对茎秆抗倒指数的影响为基部节间干物重>基部节间壁厚>基部节间长度>基部节间内径大小。明确了植株碳氮比大小是决定植株倒伏与否的内部生理因素之一和以茎秆抗倒指数(CLRI)作为小麦抗茎倒伏能力的综合形态指标。(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抗倒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小麦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能力密切相关。合理密植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随密度增加,小麦茎秆质量劣化,因此,采用合理的播种密度,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培育健壮个体,是实现壮秆大穗前提,同时也为高产小麦抗倒群体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冀东地区冬小麦产量在7000kg·hm-2左右,其有效穗数在600万穗·hm-2左右;有效穗数不足是制约当地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区域冬小麦单株分蘖数可达10个以上,但其单株成穗率仅为1.5~2,其成穗的分蘖穗粒数相对较少,影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增密增穗是该地区小麦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密度增加必将影响茎秆质量,增加倒伏危险,因此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材料与方法】试验以京冬8号为试材,于2012-2013年度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试验站进行,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设375、525、675、825万基本苗·hm-2共4个处理,分别以M1、M2、M3、M4表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叁次重复,小区面积4m*7m,底施复合肥(15-15-15)375kg.hm-2和尿素100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270kg·hm-2,于2012年9月27日手工条播;【结果与分析】小麦各节间长度和节间总长均随种植密度增加显着延长,第1、2、3节间以M3处理的显着最长,第4、5节间和节间总长以M2处理的显着最长,密度再增加各节间长度和节间总长缩短;基部第1、2节间及(1+2)节间占节间总长的比例也以M3处理的最大;基部两节间基本以M2处理的最粗,密度再增加节间粗度变细,M4处理的基部节间粗度显着最细;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受密度影响较小;随密度增加植株重心高度增高,以M3处理的最高,之后密度再增加,植株重心高度下降;茎秆机械强度均以M2处理的显着最强,密度再增加,茎秆机械强度显着下降;各时期植株抗倒伏指数均以M2处理最大,之后随密度增加,抗倒伏指数下降,尤其蜡熟期的抗倒伏指数下降显着;植株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和节间总长与植株抗倒伏指数相关性较弱;其他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指数表现出高度相关性;除茎秆机械强度外,其他茎秆形态指标与抗倒指数的相关性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迟而减弱,至蜡熟期仅茎秆机械强度与抗倒伏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冀东地区可以通过合理密植,改善群体光照条件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基部节间茎鞘干物质的积累量,增强茎秆机械强度,从而增强茎秆抗倒伏能力;【结论】冀东地区在密度在525万基本苗·hm-2时可提高小麦茎秆质量,增强抗倒性能;密度达到675万基本苗·hm-2时,开始出现倒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倒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崔日鲜,梁淑敏,韩伟,杨锦忠.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指数的影响[C].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7

[2].韩金玲,杨晴,王文颇,蔡瑞国.冀东地区密度对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指数的影响[C].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3].姚金保,张平平,任丽娟,杨学明,马鸿翔.小麦抗倒指数遗传及其与茎秆特性的相关分析[J].作物学报.2011

[4].李金才,尹钧,魏凤珍.播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指数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5

标签:;  ;  ;  

抗倒指数论文-崔日鲜,梁淑敏,韩伟,杨锦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