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符号学意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间符号学,萧红故居,建筑,内涵意义
符号学意义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艾琳[1](2019)在《运用空间符号学理论探讨萧红故居建筑的内涵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空间符号学理论研究萧红故居建筑的内涵意义。萧红故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是龙江人民的骄傲。对萧红故居建筑的研究,能够反映出清晚期时建筑的内涵意义。而空间符号学理论早已运用于建筑内涵的研究,从而呈现建筑所体现的内涵意义。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萧红故居建筑所体现的内涵意义,进而对清晚期东北传统民宅内涵意义进行探讨。此研究对空间符号学理论研究清晚期东北传统民宅内涵意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3期)
陈英,陈鹏[2](2018)在《符号学意义理论视角下武术文本英译的语义传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术文本翻译是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桥梁,但目前其翻译理论研究依然滞后。该文首先从现实需要角度引出武术文本翻译的迫切性,综述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及其语言表达形式的特征,然后在依据符号学意义理论,分别从叁个意义层次上探寻符号意义在目的语中是否成功传递及传递的程度。同时,该研究亦间接地表明了符号学运用于武术文本翻译实践的适宜性,可以为我们的武术翻译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11期)
赵毅衡[3](2017)在《意义理论,符号现象学,哲学符号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意义问题,是分析哲学、现象学、符号学共同的核心问题,要建立一个哲学符号学的意义理论,就必须辨清它与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可能重迭,意见却不一样的地方。要完成这个复杂任务,不是一篇短文就能解决。本文只是提示:如果我们返回皮尔斯提出的符号现象学,就有可能找出一条独特的哲学符号学意义理论之路。为此,本文不得不简明地分辨皮尔斯与胡塞尔在符号与意义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见解。(本文来源于《符号与传媒》期刊2017年02期)
毛现桩[4](2016)在《多模态符号学理论下多模态意义建构中模态间的并协与互补——一个大学校徽图案的视觉语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已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多模态化已成为语篇世界的一个发展趋势。在多模态语篇中,图像、声音、视频动作等模态形式和语言符号一样都成为了意义建构的符号资源。作为大学形象建构的一种媒介,校徽以其独具的特点成为了多模态意义建构的典型载体。本文以多模态符号学和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徽进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此项研究还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促进大众对校徽文化内涵的理解。(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6年20期)
胡飞,张曦[5](2016)在《意义丛林中的设计探险——20世纪80年代以来符号学理论在中国设计学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建筑符号学和产品符号学为切入点,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符号学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80年代风靡全球的产品语意学理论。从中发现,尽管国外设计符号学思潮通过从自发到自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但并未形成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同时,本文统计和分析了80年代以来中国知网中的1068篇相关论文发现,国内设计符号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领域,以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刘观庆为代表的产品语意学研究较为系统和持续。但同时也发现,目前国内设计符号学研究的深度和前瞻性都有所欠缺。进而,笔者从"设计+符号""设计∪符号"、"f:符号→设计""设计×符号"等角度探讨设计符号学的建构逻辑,并指出:只有时刻秉持"意义"这个指南针,才不会在文化丛林中迷失,设计符号学才能走向创造"第叁种智慧"的正途。(本文来源于《设计学研究·2015》期刊2016-06-01)
张婷[6](2015)在《论古文化街区打造中“四态合一”理论的符号学意义——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宽窄巷子改造过程中所总结出的"四态合一"理论具有多重符号学意义,是在成功应用符号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所提炼和完善的一种适用于古街区、旅游景点打造的理论模型。实际上,文化街区的打造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多语言符号文本的塑造,是对一个具有强烈感召力和丰富意义层次的系统性符号文本的书写与创造,其基本目的是强化文化街区的旅游价值和文化吸引力,从而实现文化街区的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双向促进与共同提升。质言之,"四态合一"理论的首要符号学意义即是,它将文化街区视为一个符号文本来打造,其中文态、形态、业态、生态本身又作为复合性文本成为整个街区的有机构成元素。(本文来源于《中外文化与文论》期刊2015年03期)
韩笑[7](2015)在《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山东花馒头“点红点”象征意义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馒头作为山东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食用功能的基础上,同时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在山东花馒头造型中,"点红点"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语言。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象征符号出发,探究山东花馒头"点红点"所体现出来的吉祥寓意、母性崇拜等象征意义。(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5年13期)
胡杨[8](2015)在《论符号学理论对标志设计的启迪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索绪尔提出的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的理论,对于提高标志设计的艺术水平和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要设计出形神兼备的标志,必须从事物的功能、事物的形式特征和历史影响去准确把握所指的深刻内涵;然后通过思维定势的打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融会贯通以及从生活场景、艺术形象和现有标志叁个方面积累能指素材,在打造别具一格的能指上下功夫。设计者应该养成丰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敏锐的观察和精妙的技艺,在这些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高尚的思想境界、审美境界和技巧境界,获得广阔深邃、高妙典雅的胸襟怀抱,这样就有可能创作出富有神韵的标志。(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张红伟[9](2014)在《“符号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珍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全体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将管理教育工作立足于技术、理论支撑之上。大学校园散落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开了新思路,值得从业者深入思索和研究。(本文来源于《环球人文地理》期刊2014年18期)
黎蓉[10](2014)在《符号学意义理论视角下《易经》傅惠生英译本的语义传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易经》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其简练独到的语言特性和鲜明深邃的文化底蕴精妙之极,完美之至。本文运用符号学意义理论分析《易经》的傅惠生英译本,探寻符号意义在此译本中是否成功传递及传递程度,重点关注如何完善《易经》英译本,使其意义相似,功能相符。在既定理论框架内,本文从微观和宏观方面探究原语意义在译本中的传递效果。微观方面,文章从词汇、词组到句子叁个层次分析叁种语言符号意义的再现;宏观方面,文章主要分析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文化效果和历史内涵的再现。文章主体部分根据符号学意义理论的定义,结合《易经》的文本特性分别从不同角度分层次研究原文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在译本中的传递效果,以及实现各意义传递的方法策略。对每种意义的传递效果依次小结,说明缘由,提出相应建议。傅惠生的英译本在传递意义方面翻译基本到位,但在翻译历史文化色彩浓郁的文本时,以保全基本指称意义为重,却流失了部分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作为录入《大中华文库》的新译本,傅惠生的英译本提出许多新的理解和释义,最大限度地传递了原文意义,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西交流做出重大贡献。但此译本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在世界文化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大坏境下,《易经》翻译也需与时俱进,古老的传统文化如何恒久永生,考验着历代学者的智慧和勇气。(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4-04-25)
符号学意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武术文本翻译是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桥梁,但目前其翻译理论研究依然滞后。该文首先从现实需要角度引出武术文本翻译的迫切性,综述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及其语言表达形式的特征,然后在依据符号学意义理论,分别从叁个意义层次上探寻符号意义在目的语中是否成功传递及传递的程度。同时,该研究亦间接地表明了符号学运用于武术文本翻译实践的适宜性,可以为我们的武术翻译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符号学意义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艾琳.运用空间符号学理论探讨萧红故居建筑的内涵意义[J].北方文学.2019
[2].陈英,陈鹏.符号学意义理论视角下武术文本英译的语义传递研究[J].海外英语.2018
[3].赵毅衡.意义理论,符号现象学,哲学符号学[J].符号与传媒.2017
[4].毛现桩.多模态符号学理论下多模态意义建构中模态间的并协与互补——一个大学校徽图案的视觉语法分析[J].科技风.2016
[5].胡飞,张曦.意义丛林中的设计探险——20世纪80年代以来符号学理论在中国设计学科中的应用[C].设计学研究·2015.2016
[6].张婷.论古文化街区打造中“四态合一”理论的符号学意义——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
[7].韩笑.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山东花馒头“点红点”象征意义探究[J].大众文艺.2015
[8].胡杨.论符号学理论对标志设计的启迪意义[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9].张红伟.“符号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J].环球人文地理.2014
[10].黎蓉.符号学意义理论视角下《易经》傅惠生英译本的语义传递研究[D].湖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