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孔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孔管,罗茨鼓风机,纳米管,叶轮式增氧机
微孔管论文文献综述
赵贤花[1](2016)在《养殖池塘微孔管曝气增氧技术与传统增氧技术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养鱼池塘实际上是一个水生生态系统,一般来讲,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上是在不换水或少换水的情况下运行。其水质管理主要是以少量补水和水质调控处理为主,而调控的主要内容就是增加水中溶解氧。因为水中充足的溶解氧,不但是水中养殖的水生动植物所必需的,同时水中各种生化反应也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以说,水中溶解氧状况的好坏是影响水质的最重要的指标。因此水产工作者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增加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水产养殖》期刊2016年12期)
李舵[2](2016)在《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的制备及对吡啶降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降解有机特征污染物具有很多优势,因而,研究电化学催化氧化活性高、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的阳极材料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至今,常规的电极阳极材料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旨在开发一种电化学催化氧化活性高、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的阳极材料和增加电化学扩散控制的电化学反应器。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四个方面:首先,研究改性二氧化锡基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出的二氧化锡基体进行表征;其次,研究在二氧化锡基体上镀膜,提高电化学催化氧化活性,对制备的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进行表征;再次,研究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与膜过滤技术耦合,在自行设计的电化学反应器中对吡啶模拟废水降解;最后探讨了吡啶在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上的降解机理。采用固态粒子烧结法与掺杂添加剂法成功地制备出性能优良的二氧化锡基体。通过表征发现:二氧化锡基体有很多孔道,其孔隙率为37.22%,最大孔径为3.35μm,平均孔径为1.461μm,最可几孔径为0.70μm,其已经达到微滤级别。跨膜压差为0.12MPa的时候,二氧化锡基体的纯水通量为4.87 mL/cm2·min-1。采用溶胶凝胶法与热分解法在二氧化锡基体上镀上锡锑膜,成功制备出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通过表征发现,镀膜之后,较于基体,孔道明显缩小,孔隙率小了4.92%,最大孔径为3.05μrn,平均孔径为1.22μm,最可几孔径为0.20μm。其纯水通量也小了约7%。所以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在微滤方面更优秀。电化学表征方面,发现:在酸性条件下的析氧电位最高,为2.06V。在工业电流密度为50 mA/cm2时的工业使用寿命为159天。在自行制备的增加电化学扩散控制的电化学反应器中,用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作为阳极降解吡啶。分别讨论了动静态模型、不同的初始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浓度和不同的电流密度对吡啶模拟废水的降解率,以探索最佳的降解吡啶废水条件。实验结果发现:动态模型增加了电化学扩散控制,不但在对吡啶的去除效果上更优于没有电化学扩散控制的静态模型,在对吡啶的氧化效率方面,也更加优秀;最佳降解条件为初始吡啶浓度为200 mg/L、电解质无水硫酸钠浓度为10g/L、电流密度为25 mA/cm2。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过渡态能量计算和仪器检测,发现了吡啶的降解中间产物有甲酸、丙二酸、顺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并检测到了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因而推测了吡啶的降解机理。(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3-01)
周小波,王志帅,王成端[3](2015)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除污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探讨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在3.3 cm/d的水力负荷下,进行了有无通风条件下实验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对比分析了稳定运行期内2个系统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和净化效率;同时采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方法考察了2个系统的除污效果差异是否显着;最后探讨了降低进水污染负荷对GPPLF系统除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通风系统对COD、TP、TN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1%、58.0%、61.1%和93.6%,较正常系统分别提高了2.0%、5.4%、10.2%和3.2%;2个系统的T检验结果显示,自然通风条件能明显改善系统对TN和浊度的处理效果,但对COD和TP的去除作用不显着;通过降低进水污染负荷,GPPLF系统出水中的COD、氨氮和TN基本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排放标准,TP能达到上述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鲍婷[4](2013)在《浅谈青虾微孔管增氧高产高效养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淡水水域中适应性强,分布广,食性杂,生长快的经济虾类,具有皮薄肉嫩,味道鲜美的特点。青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正常生长脱壳需5mg/L以上的溶氧量,氨氮不高于0.15mg/L,亚硝酸盐不高于0.15mg/L,pH值7.0~8.0。近年来,利用标准化池塘配套微孔管道增氧设施进行集约化养殖,大幅度改善了水质,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确立了"亩产青虾200~250kg、亩效益5000元以上"的青虾微孔管道增氧双季(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3年05期)
司秀芳[5](2013)在《养殖池塘底层微孔管曝气增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底层微孔管曝气增氧水产养殖技术,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主要是将微孔曝气管铺设在池塘底部,使用空压机或风机对管道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空气经微孔曝气管至池塘底部进行曝气增氧。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发布均匀,增加了底部水体的溶氧量,加快对底部氨(本文来源于《渔业致富指南》期刊2013年06期)
杨笑谈,金柏,张权,冯春明[6](2013)在《北方地区微孔管曝气增氧效果初步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孔曝气增氧近几年开始应用在北方池塘养殖中,其增氧及改善底层水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增氧方式,我们在大连和铁岭进行试验,测定了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增氧及改善水质效果,并首次将这个系统大面积应用于北方冰下越冬池塘中,整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首创,居国内领先水平。1.试验地点大连金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铁岭市五角湖渔场、鞍山水产技术推广站实验基地。(本文来源于《渔业致富指南》期刊2013年02期)
王成端,党振华[7](2012)在《影响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的几个主要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明确植物、土壤、管道对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中污染物去除的贡献能力大小,采用2种植物、2种管道、2种土壤组合形成8个平行系统,采用对比实验方法研究了植物、管道、土壤对地下渗滤系统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改变。结果表明,植物、土壤、管道任一因素的单独影响效应显着,但是组合后的交互效应不存在显着差异。而且,在土壤、植物、管道3因素中限定其中2个因素,对比研究另外一种因素的条件下,得到在COD、TP、NH4+-N、TN的去除效果上,变化趋势相同,均是渗滤管外径200 mm>渗滤管外径160 mm,吉祥草>灯芯草,砂壤土>粘土,且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方晓峰,何继敏,张强[8](2012)在《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烧结微孔管中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中颗粒填充床经典模型Ergun方程。在相同压降、相同孔径条件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了过滤介质颗粒以立方和六方两种最密堆积结构的水渗透速率,从而分析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微孔材料烧结成孔时原料粉体颗粒的堆积模式;最后将已测孔径的PE-UHMW粉末烧结管的渗流速率与模拟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E-UHMW烧结微孔管中微孔主要是粉体颗粒以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形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2年08期)
王志帅,王成端,张龙飞,侯凤山[9](2012)在《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壤土、河砂为填充基质,构建了5个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在3.3cm/d的水力负荷下,比较了5个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以上层填充河砂、下层填充壤土的系统C对生活污水的综合处理效果最好,其对COD、TP、浊度、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4%、74.1%、94.2%、98.4%、59.3%,相比传统的全部填充壤土的系统A分别提高了1.4、21.9、5.1、61.8、18.6百分点,且出水COD、TP、浊度、NH3-N、TN均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标准。对系统NH3-N和TN的去除机制分析表明,碳氮比过低可能是导致TN去除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2年07期)
周福元,郭逃俊,黄鹤军,伍广德[10](2012)在《养鱼增氧新方法——微孔管增氧》一文中研究指出孔管增氧技术也称"纳米管"或"曝气管"增氧技术,它采用罗茨鼓风机将空气送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空气送入微孔曝气管。由于其孔径小,可产生大量微细化气泡从管壁冒出分散到水中,而且上升速度缓慢,气泡在水中移动行程长,与水体(本文来源于《农家顾问》期刊2012年06期)
微孔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降解有机特征污染物具有很多优势,因而,研究电化学催化氧化活性高、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的阳极材料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至今,常规的电极阳极材料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旨在开发一种电化学催化氧化活性高、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的阳极材料和增加电化学扩散控制的电化学反应器。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四个方面:首先,研究改性二氧化锡基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出的二氧化锡基体进行表征;其次,研究在二氧化锡基体上镀膜,提高电化学催化氧化活性,对制备的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进行表征;再次,研究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与膜过滤技术耦合,在自行设计的电化学反应器中对吡啶模拟废水降解;最后探讨了吡啶在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上的降解机理。采用固态粒子烧结法与掺杂添加剂法成功地制备出性能优良的二氧化锡基体。通过表征发现:二氧化锡基体有很多孔道,其孔隙率为37.22%,最大孔径为3.35μm,平均孔径为1.461μm,最可几孔径为0.70μm,其已经达到微滤级别。跨膜压差为0.12MPa的时候,二氧化锡基体的纯水通量为4.87 mL/cm2·min-1。采用溶胶凝胶法与热分解法在二氧化锡基体上镀上锡锑膜,成功制备出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通过表征发现,镀膜之后,较于基体,孔道明显缩小,孔隙率小了4.92%,最大孔径为3.05μrn,平均孔径为1.22μm,最可几孔径为0.20μm。其纯水通量也小了约7%。所以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在微滤方面更优秀。电化学表征方面,发现:在酸性条件下的析氧电位最高,为2.06V。在工业电流密度为50 mA/cm2时的工业使用寿命为159天。在自行制备的增加电化学扩散控制的电化学反应器中,用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作为阳极降解吡啶。分别讨论了动静态模型、不同的初始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浓度和不同的电流密度对吡啶模拟废水的降解率,以探索最佳的降解吡啶废水条件。实验结果发现:动态模型增加了电化学扩散控制,不但在对吡啶的去除效果上更优于没有电化学扩散控制的静态模型,在对吡啶的氧化效率方面,也更加优秀;最佳降解条件为初始吡啶浓度为200 mg/L、电解质无水硫酸钠浓度为10g/L、电流密度为25 mA/cm2。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过渡态能量计算和仪器检测,发现了吡啶的降解中间产物有甲酸、丙二酸、顺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并检测到了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因而推测了吡啶的降解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孔管论文参考文献
[1].赵贤花.养殖池塘微孔管曝气增氧技术与传统增氧技术对比试验[J].水产养殖.2016
[2].李舵.二氧化锡微孔管式陶瓷膜电极的制备及对吡啶降解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3].周小波,王志帅,王成端.自然通风条件下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除污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15
[4].鲍婷.浅谈青虾微孔管增氧高产高效养殖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
[5].司秀芳.养殖池塘底层微孔管曝气增氧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3
[6].杨笑谈,金柏,张权,冯春明.北方地区微孔管曝气增氧效果初步试验分析[J].渔业致富指南.2013
[7].王成端,党振华.影响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的几个主要因素[J].环境工程学报.2012
[8].方晓峰,何继敏,张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烧结微孔管中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J].中国塑料.2012
[9].王志帅,王成端,张龙飞,侯凤山.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
[10].周福元,郭逃俊,黄鹤军,伍广德.养鱼增氧新方法——微孔管增氧[J].农家顾问.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