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王莹)
楚雄州姚安县中医医院云南楚雄6753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颈椎牵引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颈椎小关节错缝;疗效
颈椎小关节错缝是指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面朝下偏于前方,而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面朝上偏于后方所形成的错缝现象[1]。患者多为体力劳动者,发病机制为外伤、受寒引发颈部曲线改变,或者是关节、椎间盘等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颈椎小关节发生错位[2]。目前,临床中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主要目标是复位小关节,使小关节错缝得到矫正。我科为提高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治疗效果,特选取了3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探讨针灸在其中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于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有男患者6例,女患者9例;年龄为35-56岁,平均年龄(44.3±2.3)岁。对照组有男患者8例,女患者7例;年龄为32-57岁,平均年龄(43.6±2.6)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颈椎牵引法等进行治疗,颈椎牵引使用颈椎牵引椅,一般情况下牵引重量控制在7-14kg范围内,每日牵引一次。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①体位。根据病情及针刺部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可选坐位、侧卧位或俯卧位,保证患者颈部肌肉放松,能够耐受针灸治疗。②选择针具。操作人员选取25毫米的毫针(如果需要进行温针灸的须选择40毫米的毫针)。③选穴,选取风池、颈夹脊、阿是穴、大椎、后溪、悬钟、曲池、外关、合谷等几个穴位为主穴,选取肩井、肾俞、天宗、阳陵泉、中渚、环跳、身柱、阳池为配穴。④操作。常规消毒后,根据辨证,从主穴中选4-6个,从配穴中选择3-4个,采用平泻平补法施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同时可配合电针、温针灸或温灸器灸等技术进行治疗。a.电针:选取2-4个穴位上电针(通常选用风池、颈夹脊),选择波形(一般为连续波),调节强度从小到大,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时间为30分钟,每天一次。b.温针灸:从主穴中选择1-2个,使用2厘米长的艾柱条套于针柄,之后开始施行温针灸,每天一次。操作时注意温度、与皮肤间的距离,避免烫伤。c.温灸器灸:选择风池穴、颈夹背穴作为温灸穴位,如果患者还出现了手指麻木的症状,则增加合谷穴;如果患者有多汗的症状则增加复溜穴和肺俞穴;如果患者有头晕头痛的症状,则增加后溪穴、太阳穴和百会穴。选择合适的穴位之后,将艾条点燃,并放在温灸器中,保持外层温度在55摄氏度左右,之后再在选好的穴位上熨按,每个穴位熨按3-5分钟[3]。
1.3疗效判定
治愈: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颈椎体位完全恢复正常,没有不良反应,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颈椎体位得到明显的恢复,不良反应较少。无效: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颈椎体位没有改善,不良反应较多。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n(%)]
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1595114(93.33%)
对照组1565411(73.33%)
x24.5000
P<0.05
2.2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8±1.3)天,活动能力评分为(93.2±3.5)分;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1.6±1.5)天,活动能力评分为(84.1±3.7)分。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5.4633,P<0.05),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9199,P<0.05),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
3.讨论
颈椎小关节错缝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属于“骨错缝、筋出槽”的范畴,在青壮年人群中比较多件,男女发病比例没有明显的差异。从发病原因来看,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睡姿不当、颈部伸屈等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临床中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牵引复位、针灸等。这些方法在疗效上各有差异。本次研究对比了针灸法和颈椎牵引法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疗效,结果表明,采用针灸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颈椎牵引法进行治疗的患者,与关乃婧的报道保持一致[4]。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的一种治疗方式,在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治疗当中,针灸的应用展现出了较多的优点。第一,针灸为体外施针疗法,不会引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第二,针灸法通过对颈部特殊的穴位如大椎、悬钟、曲池、颈夹脊等进行刺激,使颈部血脉经络得以疏通,从而有效消除肿胀、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的压力,阻止小关节错缝的进一步发展[5]。综上,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效果良好,可以考虑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晓辉,张伟范等.中医针灸治疗3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24):640-641.
[2]王宏刚.中医针灸疗法在颈椎小关节错缝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2(17):176-177.
[3]彭桂艳.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04):82-83.
[4]关乃婧.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8(06):66-67.
[5]韩刚.7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的中医针灸治疗疗效分析[J].甘肃科技,2014,10(1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