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家族人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理学科,案例教学,研讨探究
家族人口论文文献综述
黄桂芬[1](2018)在《从我的家族跨省迁移的历史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纳入案例场景,通过研讨探究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创设和使用至关重要,我以自己的姓氏起源和逃亡迁徙历史作为案例,用来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更有说服力,真正实现了让学生用地理眼光观察生活、联系生活、积极探求生活中的地理原理的目的,达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王日根,叶再兴[2](2016)在《明清湖南家族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差异——以族谱资料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唐氏族谱》等八份湖南族谱为基本资料,研究明清时期湘中、湘南地区家族人口增长的整体趋势及差异性。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湘中、湘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家族人口增长率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大致在1%左右波动,且其长期升降趋势与我们对明清社会变迁的认识颇为吻合;自然灾害、战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是家族人口变动的重要动因,天灾人祸造成人口短期的剧烈波动而社会经济变迁则型塑了人口变迁的长期轨迹;家族基因、家族发展模式及其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共同造就了家族间人口发展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南方人口》期刊2016年05期)
龚义龙[3](2016)在《分裂、人口迁移与资源挤压:清代巴蜀移民家族分家的影响与后果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延续上千年的分家制度已有较多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对清代巴蜀移民家族分家的影响与后果展开研究。随着家族人口增多,周期性的分家成为家族分裂的起点。对分家后的"二次创业"进行分析,可见中国解决人口压力的方式既有向心式的、内敛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外延式的不断膨胀、扩大的人口向外迁移及对资源的外延式拓展。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解决人口压力,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压力,以及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车群,曹树基[4](2014)在《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土地细碎化与人口压力——以石仓阙氏家谱、文书为核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冶铁业的衰落,石仓阙氏家族经济模式由工商业转变为农业。在工商业时代家族累积的大量田产被诸子不断均分,到1930年代,完成了土地细碎化进程。同时,伴随着土地的细碎化,阙氏家族人口也逐渐趋向饱和。从这个案例来看,在诸子均分的遗产继承传统下,即便存在有意识的生育控制,人口相对于有限资源仍然会趋向饱和,趋向均贫化。在传统小农经济环境下,生育节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压力的问题,它仅有缓和压力的作用;只有经济、资源与人口的同步、超前发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压力问题。(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4年02期)
梁严冰[5](2013)在《陕北人口姓氏变迁研究:绥德吉镇马氏家族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绥德吉镇马氏家族为中心,对陕北人口姓氏变迁进行研究,以探讨乡村社会的状况以及基层社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认为:吉镇是陕北着名的古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其名字的由来与商业贸易活动有很大关系;其姓氏人口来源、发展与变迁既与中国历史社会变迁相关,又与陕北特定的环境密不可分;马氏家族的发展、兴盛既与自身实力及其姻亲关系有关,又保证了马家绵延久远的家族势力,并在地方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陈熙[6](2013)在《清代家族人口繁衍研究——兼论支脉重构在微观历史人口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家谱资料的微观历史人口学研究已经证明,清代人口繁衍处于高出生、高死亡阶段,婴幼儿存活率极低,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0岁左右。这种人口繁衍的体系对中国传统家族理想造成严重冲击。家族观念对中国传统社会影响深远,家族人口繁衍昌盛、香火延续不绝成为民众的普遍理想,然而在高死亡率面前,不仅几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缺乏实现的人口条件,而且绝嗣现象也普遍存在。依据《松源魏氏》和《海宁查氏》两部家谱所载人口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历了从清初到民国初年两百余年的生存竞争后,只有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自己的后代,保持香火不断,而其他大多数人都陆续绝嗣,后世为数众多的子孙可能仅是极少数祖先的后代。不同支脉间人口繁衍的机会极不均衡,家族人口繁衍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支脉重构"方法的提出,为微观历史人口学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和研究范畴。(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车群,曹树基[7](2011)在《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人口与家族经济——兼论非马尔萨斯式的中国生育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浙江松阳石仓阙氏所藏家族宗谱、文书为核心,通过梳理其中隐藏的人口与经济信息,考察其家族人口行为和其人口行为背后的经济驱动力。为所谓马尔萨斯式的中国生育模式提供一个反例。文章的研究表明,阙氏家族可以根据经济情况的好坏调节其生育行为,从而使生活维持在一定的水准之上。由此可见,在一个辽阔的国家内部,也许的确存在着所谓"无节制"的生育,但也同样存在着如同石仓阙氏一般极具现代性的人口生育模式,马尔萨斯式的中国人口模式并不能一概而论。(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科学》期刊2011年03期)
尹建强,陆祖吉,李春华[8](2011)在《试析大家族与战国秦汉间人口之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国时期,战争频起,列国纷争,纷纷变法以图国强,对原有的大家族制度进行变革,变法的逐步推行,大家族制瓦解,子孙繁衍的观念变得淡薄。秦汉时期,人口成为中央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考核地方官的重要指标,大家族制,豪族强宗又复起。(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9期)
车群[9](2011)在《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人口与家族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自两百多年前马尔萨斯以降,“缺乏内在的预防性抑制”成为学界对前现代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普遍认识。本文以浙江松阳石仓阙氏所藏家族家谱、文书为核心,通过梳理其家谱、文书中隐藏的人口与经济信息,深入考察其家族人口行为以及其人口行为背后的经济驱动力。为所谓马尔萨斯式的中国生育模式提供一个不折不扣的反例。本文的研究表明,阙氏家族可以根据经济情况的好坏调节其生育行为,从而使生活维持在一定的水准之上。由此可见,在这个辽阔的国家内部,也许的确存在着所谓“无节制”的生育,但也同样存在着如同石仓阙氏一般极具现代性的人口生育模式,而马尔萨斯式的中国人口模式并不能包打天下。随后,通过梳理阙氏家族的土地破碎化进程与人口增长过程,揭示伴随着土地的破碎化,阙氏家族人口是如何趋向饱和的,从而论证在诸子均分的遗产继承传统下,即便存在有意识的生育控制,人口相对于有限资源仍然会趋向饱和,趋向均贫化。因而,从这个案例来看,在自然状态下,生育节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压力的问题,它仅有缓和压力的作用;只有经济、资源的与人口的同步、超前发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压力问题。(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1-03-31)
尹建强,陆祖吉[10](2011)在《大家族与战国秦汉间人口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国时期,战争频起,列国纷争,纷纷变法以图国强,因此希望对原有的大家族制度进行变革。变法的逐步推行,大家族制瓦解,子孙繁衍的观念变得淡薄。秦汉时期,人口成为中央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考核地方官的重要指标。大家族制,豪族强宗复起。(本文来源于《淄博师专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家族人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唐氏族谱》等八份湖南族谱为基本资料,研究明清时期湘中、湘南地区家族人口增长的整体趋势及差异性。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湘中、湘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家族人口增长率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大致在1%左右波动,且其长期升降趋势与我们对明清社会变迁的认识颇为吻合;自然灾害、战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是家族人口变动的重要动因,天灾人祸造成人口短期的剧烈波动而社会经济变迁则型塑了人口变迁的长期轨迹;家族基因、家族发展模式及其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共同造就了家族间人口发展的差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族人口论文参考文献
[1].黄桂芬.从我的家族跨省迁移的历史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案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8
[2].王日根,叶再兴.明清湖南家族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差异——以族谱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南方人口.2016
[3].龚义龙.分裂、人口迁移与资源挤压:清代巴蜀移民家族分家的影响与后果探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
[4].车群,曹树基.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土地细碎化与人口压力——以石仓阙氏家谱、文书为核心[J].史林.2014
[5].梁严冰.陕北人口姓氏变迁研究:绥德吉镇马氏家族视角[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6].陈熙.清代家族人口繁衍研究——兼论支脉重构在微观历史人口学中的应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7].车群,曹树基.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人口与家族经济——兼论非马尔萨斯式的中国生育模式[J].中国人口科学.2011
[8].尹建强,陆祖吉,李春华.试析大家族与战国秦汉间人口之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车群.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人口与家族经济[D].复旦大学.2011
[10].尹建强,陆祖吉.大家族与战国秦汉间人口的关系[J].淄博师专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