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府行为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户籍人口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地方政府,府际竞争
政府行为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侯祥鹏[1](2019)在《地方政府行为与双重人口城镇化——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口城镇化存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双重人口城镇化背离现象。这表面上是由于人口统计制度和户籍制度所造成的一种统计现象,其背后则有地方政府行为的内在逻辑必然性。在纵向央地财政分权和横向府际竞争的关系格局下,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为晋升而竞争,过多关注经济绩效而忽视了公共服务,导致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府际竞争和公共服务负担显着加剧了户籍人口城镇化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的背离程度。(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9年11期)
乔彬,张圣,吉琳[2](2019)在《政府行为、产业聚散与产业空间均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将政府行为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深入研究了政府行为与产业空间均衡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税收、补贴行为及贸易自由度都会影响发达地区的产业份额;在产业完全集聚的情况下,税收和补贴行为均与发达地区产业份额成反比,且贸易自由度对发达地区产业份额没有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IV-GMM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针对产品的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份额的作用较为显着;在产业空间均匀分布的条件下,针对人力资本的政府行为较有效,且贸易自由度总会有一个临界值,这个临界值决定了企业转移方向;在产业完全集聚条件下,任何针对人力资本的政府行为都是无效的,且贸易自由度对发达地区的产业份额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9年05期)
林宏杰[3](2018)在《市场效应、政府行为与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视角分析——以福建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测算了福建省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度,并进行空间全局与局部自相关分析,综合考察了福建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将其区分为高集聚区和低集聚区。利用福建省九地市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隐性知识溢出程度、城市规模、政府行为和FDI是福建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都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为此,文章根据福建省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现状提出了差异化"梯度集群"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张翠燕[4](2018)在《金融空间异质性、政府行为与全要素生产率》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金融要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止脱实向虚,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金融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以金融机构或金融资源的空间集聚为代表的金融发展的差异,还体现在金融信息共享的差异,金融业中的信息并不能实现完全共享,因地域差异等因素,会使得金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损耗,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缓解了信息不对称,这也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当前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背景下,综合考察金融空间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均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可以看作是对金融发展不足的补充,而地方政府会通过地方干预和加大科学技术支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地方政府干预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影响金融资源配置。因此把叁者放入一个框架中分析更能全面反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首先对资本存量K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进行归纳和总结,介绍我国目前关于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的方法,概述它们的特点、适用范围等,其次定义金融空间异质性的范围并分析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然后从地方政府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两个角度探讨政府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理清金融空间异质性、政府行为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逻辑关系。随后进一步测算了金融空间异质性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两个核心变量。从金融发展和金融信息扩散强度两个维度刻画我国金融空间异质性,其中金融信息扩散强度采用因子分析法,而金融发展指标综合考虑了银行和证券市场两个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证券市场发展更好;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下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进行了测算,统计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呈现U型发展趋势,而从省际的均值来看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的过程中基于最新的官方统计数据采用PIM方法重新估算了我国1952-2015年各省资本存量K数据,从统计上看,资本存量K区域差距存在扩大趋势。最后从实证角度分析发现,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全国层面来看具有正向作用,但是这种正向作用并不明显,而加入金融信息扩散强度变量后,强化了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但是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外生冲击较大,金融危机前金融发展对全要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发展对全要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但是金融信息扩散强度能够部分抵消危机后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以政府行为指标分组考察时发现在市场化高、科学技术投入高以及转移支付高的组别中,金融发展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未随着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对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促进作用,金融信息扩散强度反而表现出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说明信息扩散技术手段的提高促进了地区技术进步,从而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要使金融发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作用必须注意干预的适度性以及方向性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1)
朱万里[5](2018)在《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基于甘肃省相关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5年甘肃八个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的截面数据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变量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异质性,应采用空间计量模型;(2)不同权重矩阵均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显着提高了本地区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绩效,但不同程度地抑制了临近地区的循环化改造绩效。因此,应有效统筹、整合各领域资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8年05期)
李俊荟[6](2018)在《黑龙江省人口空间结构优化中政府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人口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因此研究人口空间结构变化,优化人口分布,促进资源、环境、生态、人口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以往计划生育工作的稳步开展和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比重逐渐下降,人口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来看,黑龙江省的人口分布仍然存在不平衡和不合理的问题。地方政府是承担这一重任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其行为规范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的速度与质量。本文以黑龙江省人口空间结构优化中政府行为的现状为切入点,以契约政府理论、政府干预理论、责任政府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人口空间结构、政府行为的概念进行界定,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挖掘黑龙江省各基层政府在人口空间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产业引导人口流动作用不显着、人口分布配套政策制度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供给不均衡、政府行为的缺位越位错位问题,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借鉴美国西部地区、韩国首尔、日本、湖北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政府做法的经验,立足黑龙江省的实际省情,提出强化区域经济科学布局引导人口流动、完善配套政策制度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基础公共服务体系聚焦农业人口、建立激励监督机制改进政府行为失范四个方面改进对策,以此达到黑龙江省政府在人口空间结构优化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全面完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期刊2018-05-01)
赵立平,刘伟辉,阳琴[7](2017)在《政府行为下湖南城市空间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到历史因素和现实原因的影响,湖南省城市空间景象也在不断演化,作为城市空间演化项目的行动指导者,在理性选择的视角下,湖南省地方政府实施并开展了具体行动策略,从复杂多变的政策制度上着手,探索制度与空间发展之间的规律,重点强调在"强激励"与"弱约束"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应当如何解释"理性人"的冒险行为,并且结合政府的多重角色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解释,探索政府理性行为下的城市空间演化规律以及空间生产策略的选择,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进行解释。(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7年36期)
孙盼盼,夏杰长[8](2017)在《旅游产业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量化探索与空间效应——基于2001#1#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1—2012年中国31个省级政府为样本,开拓性地对中国旅游产业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相对全面的量化分析,形成了"旅游产业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强度指数",并对其空间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该指数遵循了一定原则,以八大方面、35个分项指标为基础,以简单算术平均方法为基本计算方法构造而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本文不仅发展了政府行为量化研究,还为进一步研究政府行为的时空变化规律和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在旅游产业中的经济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实践价值则在于,它是一个有效的实践应用工具,可为政府规范自身行为和控制行为强度提供依据,进而提高相关政策的操作性。(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17年06期)
赵立平,阳琴[9](2017)在《地方政府行为“理性选择”下湖南城市空间发展、演化特征及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方政府行为的理性选择下,湖南省城市空间项目结构正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各级地方政府职能也随之转型变化发展,本文将针对"理性选择"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湖南省城市空间发展以及演化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地方政府行为在理性选择下的城市空间开发强度变化,两极并存的城市空间景观,跳跃式的空间发展探,从湖南省的空间景观特征来看,出现了景观破碎化粗放蔓延式发展,建成区人口密度下降,农地流失现象严重,城市公共产品空间中基础设施开发超前,城市等级及城乡差距变化加大,希望能够对湖南省的城市发展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剖析,从积极演化效应和消极演化效应来探索地方政府行为的发展趋势,促进城市空间效应的快速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张彩江,许楠[10](2016)在《空间计量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研究——以广东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引入政府行为因素,考虑空间距离的情况,运用2006—2012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金融集聚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研发溢出有反向作用;对外开放水平、政府财政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政府行为因素对金融集聚有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程度有反向作用。为产业集聚研究提供了政府行为因素这个新的解释视角,并为促进广东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选择提供了一个实证支持。(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政府行为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将政府行为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深入研究了政府行为与产业空间均衡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税收、补贴行为及贸易自由度都会影响发达地区的产业份额;在产业完全集聚的情况下,税收和补贴行为均与发达地区产业份额成反比,且贸易自由度对发达地区产业份额没有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IV-GMM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针对产品的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份额的作用较为显着;在产业空间均匀分布的条件下,针对人力资本的政府行为较有效,且贸易自由度总会有一个临界值,这个临界值决定了企业转移方向;在产业完全集聚条件下,任何针对人力资本的政府行为都是无效的,且贸易自由度对发达地区的产业份额没有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府行为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侯祥鹏.地方政府行为与双重人口城镇化——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2019
[2].乔彬,张圣,吉琳.政府行为、产业聚散与产业空间均衡[J].经济问题.2019
[3].林宏杰.市场效应、政府行为与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视角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张翠燕.金融空间异质性、政府行为与全要素生产率[D].山东财经大学.2018
[5].朱万里.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基于甘肃省相关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J].生态经济.2018
[6].李俊荟.黑龙江省人口空间结构优化中政府行为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
[7].赵立平,刘伟辉,阳琴.政府行为下湖南城市空间演化研究[J].当代经济.2017
[8].孙盼盼,夏杰长.旅游产业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量化探索与空间效应——基于2001#1#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J].经济管理.2017
[9].赵立平,阳琴.地方政府行为“理性选择”下湖南城市空间发展、演化特征及其效应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10].张彩江,许楠.空间计量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