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籽粒休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籽粒休眠,TaSdr基因,功能标记
籽粒休眠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君,夏先春,何中虎[1](2017)在《小麦籽粒休眠基因TaSdr-A1克隆与功能标记发掘》一文中研究指出穗发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我们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位于小麦2A染色体上的TaSdr-A1基因。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多数低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的小麦品种在TaSdr-A1的643位点为碱基G,而高GI的品种多数为碱基A,将这两种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TaSdr-A1a和TaSdr-A1b。根据此SNP,开发了一个CAPS标记Sdr2A。利用洋小麦/中优9507重组自交系群体(RIL)将Sdr2A定位于Xgwm95和Xgwm372区间,与Xgwm95遗传距离为1.4cM。在TaSdr-A1位点检测到1个QTL,在北京和石家庄两个环境下,可以解释籽粒休眠性状6.6-8.2%的表型变异。利用Sdr2A标记对两组中国小麦品种进行检测,发现具有TaSdr-A1a基因型的品种发芽指数明显低于TaSdr-A1b基因型的品种。并且在29个具有TaSdr-A1a基因型的品种中,24份为农家小麦品种,所占比率达82.8%;而在现代品种中TaSdr-A1a基因型所占比率非常低,表明TaSdr-A1基因在小麦育种过程中受到人工选择压力,造成丢失。通过比较已报道的实验结果,TaSdr-A1基因与QPhs.ccsu-2A.3可能位于同一位点。(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7-08-07)
王瑜,王晓丽,孟建宇,张颖君,何中虎[2](2017)在《Tamyb10等位基因与小麦籽粒的休眠特性相关》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籽粒颜色影响面粉的色泽、种子休眠及穗发芽抗性。转录因子Tamyb10影响小麦籽粒颜色和休眠特性。本研究在一套具有不同休眠特性的中国面包小麦中发现Tamyb10具有不同的等位变异,并且一个功能型的STS标记Tamyb10D被开发,该标记可以有效地鉴定小麦籽粒的休眠特性。应用该标记可以扩增出两种PCR片段类型,在休眠性强的材料中可以扩增出1629-bp和1178-bp两种片段,而在休眠性弱的材料中只能扩增出1160-bp的片段。用103份具有不同休眠特性的小麦自然群体对该标记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在这套材料中该标记Tamyb10D与小麦籽粒的休眠特性显着相关(P<0.001)。另外用一套重组自交系(中优9507×洋小麦)对该标记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中优9507(1178-bp)和洋小麦(1178-bp和1629-bp)两种亲本的籽粒分别具有极弱和极强的休眠特性。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表明Tamyb10-D1的不同等位变异与发芽指数具有显着相关性(P<0.001),在两个不同的生态区可以解释13.7%和4.7%表型变异率。在103份的自然群体中共发现8种Tamyb10基因型(包括Tamyb10-A1、Tanyb10-B1和Tamyb10-D1叁个位点)分别命名为aaa、aab、aba、abb、baa、bab、bba和bbb,这些不同的基因型与发芽指数值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农业健康与环境”组学大数据整合生物信息学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8-04)
文玲玲,薛文韬,严俊,赵钢,程剑平[3](2014)在《约旦野生二棱大麦群体籽粒休眠特性的网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来自约旦的16个野生二棱大麦群体206个基因型为材料,对籽粒不同部分的氮素营养相关性状以及40℃下不同贮藏时间后的萌发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网络相关性技术分析其与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来自于不同地区的大麦群体在种子含氮量、壳含氮量、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单粒重及单壳重上存在明显差异,并且籽粒不同部位含氮量发生分配平衡,种子含氮量较高的群体壳含氮量较低。同时,网络相关性分析证实壳含氮量与籽粒萌发特性呈显着负相关,而壳中潜在抑制萌发的含氮物可能在42 d的高温储藏下分解或失活。(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张颖君[4](2013)在《小麦种子休眠基因TaSdr与籽粒大小基因TaGS的克隆和功能标记发掘》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穗发芽在我国普遍发生,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尤为严重,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穗发芽也呈加重趋势,抗穗发芽已成为重要的育种目标。小麦高产育种中,千粒重是重要目标性状之一。本研究以水稻控制籽粒休眠和籽粒大小的基因OsSdr4和OsGS3为候选基因,克隆小麦同源基因TaSdr和TaGS,分析其等位变异,发掘验证相应功能标记,主要结果如下:1.以水稻OsSdr4基因为源序列,同源克隆了小麦种子休眠基因TaSdr,该基因位于小麦第2同源群,将其分别命名为TaSdr-A1、TaSdr-B1和TaSdr-Dl,其编码区(CDS)长度分别为993bp、981bp和987bp。,小麦TaSdr基因的开放读码框略小于水稻OsSdr4基因,但与OsSdr4基因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75%)。小麦TaSdr基因没有内含子,与水稻OsSdr4基因一致。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TaSdr基因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TaSdr-A1基因在643bp位点存在1个SNP(G/A),其编码的氨基酸由亮氨酸(Leu)突变为脯氨酸(Pro),将G碱基类型命名为TaSdr-Ala (GenBank登录号:KF021988),将A碱基类型命名为TaSdr-Alb (GenBank登录号:KF021989)。不同品种TaSdr-B1基因在CDS区没有序列差异,而在起始密码子上游-11位点存在1个SNP (A/G),A碱基类型被命名为TaSdr-Bla (GenBank登录号:KF021990),G碱基类型被命名为TaSdr-Blb (GenBank登录号:KF021991)。不同小麦品种TaSdr-D1基因(GenBank登录号:KF0211992)没有序列多态性。2.基于TaSdr-Al基因643位点的SNP,开发了CAPS标记Sdr2A, TaSdr-Ala基因型产生1140bp特征条带,TaSdr-Alb基因型产生525/650bp特征条带。用此标记检测44份中国小麦品种,不同TaSdr-Al等位基因间发芽指数(GI)平均值差异不显着。根据TaSdr-Bl基因-11位点的SNP,开发了CAPS标记Sdr2B, TaSdr-Bla基因型产生650bp条带,TaSdr-Blb基因型产生766bp条带。利用洋小麦/中优9507RIL群体,将TaSdr-Bl基因定位于小麦2BS染色体着丝粒附近,位于SSR位点Xwmc477和Xbarc55之间,与Xwmc477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3.2cM。在Sdr2B (TaSdr-Bl)位点检测到1个与其共分离的QTL,北京、石家庄和两地点平均值的LOD值分别为3.52、2.87和3.95,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8%、6.4%和8.7%。利用两组中国小麦品种对TaSdr-Bl基因进行分析,TaSdr-Blb基因型GI值显着高于TaSdr-Bla基因型。用两个与小麦籽粒休眠相关基因TaSdr-Bl与TaVp-1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3.小麦TaSdr-Bl等位基因在不同国家的分布频率存在较大差异,日本品种TaSdr-Bla分布频率最高(62.5%),而德国、罗马尼亚、俄罗斯、乌克兰和塞尔维亚的材料中没有TaSdr-Bla基因型。TaSdr-Bla基因型在中国品种中的频率为37.4%,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比例最高(48.9%),西南春麦区次之(41.9%),新疆冬春麦区最低(14.8%)。4.以水稻OsGS3基因为源序列,同源克隆了小麦7DS染色体上的TaGS基因,将其命名为TaGS-Dl,该基因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cDNA序列总长为255bp,编码85个氨基酸。小麦TaGS-D1基因cDNA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OsGS3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分别为75.5%和72.2%。不同小麦品种TaGS-D1基因编码区没有序列差异,但在第1内含子区存在1个SNP,第2内含子区存在30个SNP、1个3bp的InDel和1个40bp的InDel,将有40bp插入序列的基因型命名为TaGS-Dla(GenBank登录号:KF687956),另一序列命名为TaGS-Dlb(GenBank登录号:KF687957)。5.根据TaGS-D1基因第2内含子中40bp的InDel,开发了1个共显性标记GS7D,用于检测TaGS-D1的两个等位基因,TaGS-D1a基因型扩增产生562bp条带,TaGS-D1b基因型扩增产生522bp条带。利用豆麦/石4185RIL群体,将TaGS-D1基因定位于小麦7DS染色体末端,与SSR位点Xbarc184的遗传距离为7.9cM。在GS7D (TaGS-D1)位点检测到1个与千粒重河粒长相关的QTL,在北京、石家庄和两地点平均值3个环境下,最高可解释千粒重表型变异的14.6%,解释粒长表型变异的6.8%。应用GS7D标记检测了175份中国小麦品种,TaGS-D1a基因型千粒重显着高于TaGS-D1b基因型。用与小麦粒重相关的两个基因TaGS-D1和TaCwi-Al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显着提高检测的准确性。6.用GS7D对19个国家的1061份品种进行检测,塞尔维亚、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小麦中TaGS-D1a基因型分布频率较高,分别为90.0%、87.5%、87.1%和83.3%,德国和挪威TaGS-D1a基因型频率最低,仅为8.1%和4.5%。中国小麦品种TaGS-D1a基因型频率为80.0%,其中东北春麦区最高(96.7%),北部冬麦区次之(87.7%),西北春麦区最低(64.3%)。本研究首次报导了TaSdr和TaGS位点的等位变异,发掘并验证的两个基因特异性标记Sdr2B和GS7D对小麦分子育种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3-11-01)
张海萍,冯继明,常成,马传喜,张秀英[5](2011)在《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籽粒强休眠特性的主效基因鉴定(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研究表明,我国一些小麦地方品种籽粒休眠性强,穗发芽抗性好,可能受1~2对主效基因控制。本文利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万县白麦子/京411,万县白麦子/中优9507)进行2点4年的田间试验,以期发掘控制我国小麦地方品种(万县白麦子)籽粒休眠的主效QTL位点。通过复合区间作图进行分析,分别在3AS和3BL染色体上鉴定出2个主效QTL,前者分布在Xbarc57和Xbarc294标记区间(在2个RILs群体中遗传距离分别为5.8和8.5cM),在多年多点的实验中可解释25.6%~48.3%的表型变异;后者分布在Vp1和Xwmc446标记区间,在万县白麦子/中优9507群体中的遗传距离为8.1cM,可解释23.5%~37.8%的表型变异。上述研究表明,我国小麦地方品种万县白麦子籽粒强休眠特性主要受Qsd.ahau-3A、Qsd.ahau-3B这两个主效基因控制,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可通过聚合育种的方法获得籽粒休眠性强、穗发芽抗性好的小麦新品种。(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张海萍,常成,游光霞,张秀英,闫长生[6](2010)在《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的分子标记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的遗传基础,利用已报道的4个3AS上的SSR标记(Xbarc57、Xbarc294、Xbarc310和Xbarc321)和1个3BL上的Viviparous-1基因标记Vp1-b2对107份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31份地方品种进行籽粒休眠的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5个分子标记在试验材料中表现出丰富的等位变异,具有5~6种等位类型,与籽粒萌芽指数(GI)密切相关。根据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各位点的等位变异显着影响籽粒休眠,其中Vp1-b2和Xbarc294对籽粒休眠作用较其他标记大,可分别解释65.8%和61.2%的表型变异;其次是Xbarc310(56.3%)和Xbarc57(55.8%),最小的是Xbarc321(53.3%)。而5个标记联合可解释95.9%的性状变异,其次是Vp1-b2和Xbarc294的组合(89.1%),解释变异最小的标记组合是Vp1-b2和Xbarc321(79.4%)。5个分子标记即可解释籽粒休眠的绝大部分表型变异,说明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受3AS和3BL上的2个主效基因控制。(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张海萍,常成,冯继明,殷波,司红起[7](2009)在《小麦微核心种质的Viviparous-B1基因多态性及其籽粒休眠性的检测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enBank中小麦Viviparous(Vp1)-B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检测中国小麦(Triticum aestivum)微核心种质,结果表明,在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中Vp1-B1存在较为丰富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出4种等位类型,分别为Vp1-B1a(35.3%)、Vp1-B1b(18.5%)、Vp1-B1c(40.7%)和Vp1-B1e(5.5%)。其中,具有Vp1-B1a基因的小麦品种其籽粒平均萌芽指数较高(49.8%);Vp1-B1b、Vp1-B1c和Vp1-B1e大都分布在萌芽指数较低的品种中,特别是具有Vp1-B1b等位基因的品种平均萌芽指数最低,仅为18.9%,具有Vp1-B1c和Vp1-B1e等位基因的品种平均萌芽指数分别为25.7%和25.6%。经改良的变性PAGE凝胶电泳检测及测序分析表明,Vp1-B1e为新的等位类型,和Vp1-B1c基因的相似性最高,达99%;和后者相比,其在第3内含子区域发生ATAT4个碱基的插入以及2个SNP。(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张海萍,常成,冯继明,殷波,司红起[8](2009)在《小麦籽粒休眠Vp1-B1基因的等位变异检测与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Vp1基因是控制籽粒休眠性的重要基因之一,检测该基因的等位变异类型,可以进一步理解籽粒休眠以及穗发芽抗性的遗传控制机理。本文根据GenBank中小麦Vp1-B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检测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以及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结果表明,本研究除了发现已报道的3种等位变异类型,分别为Vp1-B1a、Vp1-B1b和Vp1-B1c,另外检测到一种新的变异类型,暂命名为Vp1-B1x。经改良的变性PAGE凝胶电泳检测以及序列比对分析表明,Vp1-B1x与Vp1-B1c基因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9%;其在第3内含子区域发生"ATAT"4个碱基的插入以及4个SNP,但是该等位类型在所检测的品种中分布较少,其与籽粒休眠水平及穗发芽抗性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09年02期)
赵笃乐[9](1999)在《冬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休眠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六个冬小麦品种(系)不同采收期的种子进行了水分、鲜干种子发芽及休眠性测定。结果表明:鲜种子的萌发率随发育程度而提高,在生理成熟前后达到最高值,并与其水分含量高度负相关,干燥可显着地促进未熟种子的萌发;种子的休眠性随发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17DAA(花后天数)以后采收的种子没有休眠性。(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1999年03期)
浦铜良,吕忠恕[10](1988)在《野燕麦籽粒休眠与种皮透气性及内源GA类物质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燕麦(Avena fatua)是小麦田间危害很大的一种杂草,它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从生理角度研究野燕麦籽粒休眠机制,可为防治野燕麦提供线索。许多研究表明,内源GA类物质可能在破除野燕麦籽粒休眠中起重要作用,但二者(本文来源于《植物学通报》期刊1988年04期)
籽粒休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籽粒颜色影响面粉的色泽、种子休眠及穗发芽抗性。转录因子Tamyb10影响小麦籽粒颜色和休眠特性。本研究在一套具有不同休眠特性的中国面包小麦中发现Tamyb10具有不同的等位变异,并且一个功能型的STS标记Tamyb10D被开发,该标记可以有效地鉴定小麦籽粒的休眠特性。应用该标记可以扩增出两种PCR片段类型,在休眠性强的材料中可以扩增出1629-bp和1178-bp两种片段,而在休眠性弱的材料中只能扩增出1160-bp的片段。用103份具有不同休眠特性的小麦自然群体对该标记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在这套材料中该标记Tamyb10D与小麦籽粒的休眠特性显着相关(P<0.001)。另外用一套重组自交系(中优9507×洋小麦)对该标记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中优9507(1178-bp)和洋小麦(1178-bp和1629-bp)两种亲本的籽粒分别具有极弱和极强的休眠特性。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表明Tamyb10-D1的不同等位变异与发芽指数具有显着相关性(P<0.001),在两个不同的生态区可以解释13.7%和4.7%表型变异率。在103份的自然群体中共发现8种Tamyb10基因型(包括Tamyb10-A1、Tanyb10-B1和Tamyb10-D1叁个位点)分别命名为aaa、aab、aba、abb、baa、bab、bba和bbb,这些不同的基因型与发芽指数值显着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籽粒休眠论文参考文献
[1].张颖君,夏先春,何中虎.小麦籽粒休眠基因TaSdr-A1克隆与功能标记发掘[C].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7
[2].王瑜,王晓丽,孟建宇,张颖君,何中虎.Tamyb10等位基因与小麦籽粒的休眠特性相关[C].“农业健康与环境”组学大数据整合生物信息学研讨会论文集.2017
[3].文玲玲,薛文韬,严俊,赵钢,程剑平.约旦野生二棱大麦群体籽粒休眠特性的网络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14
[4].张颖君.小麦种子休眠基因TaSdr与籽粒大小基因TaGS的克隆和功能标记发掘[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5].张海萍,冯继明,常成,马传喜,张秀英.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籽粒强休眠特性的主效基因鉴定(英文)[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1
[6].张海萍,常成,游光霞,张秀英,闫长生.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的分子标记鉴定[J].作物学报.2010
[7].张海萍,常成,冯继明,殷波,司红起.小麦微核心种质的Viviparous-B1基因多态性及其籽粒休眠性的检测和鉴定[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9
[8].张海萍,常成,冯继明,殷波,司红起.小麦籽粒休眠Vp1-B1基因的等位变异检测与分离[J].分子植物育种.2009
[9].赵笃乐.冬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休眠性的变化[J].种子.1999
[10].浦铜良,吕忠恕.野燕麦籽粒休眠与种皮透气性及内源GA类物质活性的关系[J].植物学通报.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