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庆[1](2021)在《CBS地方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转型路径优化:舆论引导下的内容生产》文中提出
胡杨[2](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徐广成[3](2021)在《澎湃新闻关于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框架研究》文中提出校园霸凌作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议题,关系着青少年成长的身心健康,家庭安定及社会和谐。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等各种网络渠道的传播发酵,校园霸凌事件更是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媒体新闻报道的框架会影响公众的认知建构,也会推动着事件的后续走向。澎湃新闻作为专注时政和社会民生的网络媒体,其关于校园霸凌的报道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探讨澎湃新闻如何对校园霸凌事件进行正确的报道呈现和价值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在梳理国内外有关校园霸凌报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明确了本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二章通过对校园霸凌的概念内涵,特点和类型的详尽分析,总结出校园霸凌事件的网络传播特征。第三章选取澎湃新闻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有关校园霸凌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和刻板印象理论为基础,分别从高层次结构、中层次结构、低层次结构以及框架效果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出澎湃新闻相关报道的特征。第四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澎湃新闻关于校园霸凌事件的报道存在报道主题失衡、叙事话语失范、呈现形式单一、内容呈现失当以及报道倾向偏颇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成因分析,是因为媒体生产者责任失位、媒体人专业素养不足以及商业利益驱动新闻选择。第五章从内容生产,报道形式以及媒体自身建设三个层面,提出澎湃新闻有关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优化对策。研究发现,在网络媒体传播环境下,澎湃新闻关于校园霸凌事件的报道框架更强调新闻的即时性,信息来源变的多元化,与受众的互动性更强。但也存在报道内容缺乏深度,报道品质还亟需加强等问题。本文在延续前人框架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扩展了框架理论的内容。并且针对澎湃新闻在校园霸凌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今后探讨网络媒体的相关报道提供借鉴。
王瑶光[4](2021)在《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大学生是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作为新生代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现实消费行为并不单纯是个人的选择,而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他们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总体看来,理性消费仍是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消费观念。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高校消费观教育的相对滞后、家庭消费观教育的缺失、大众传播媒介的诱导以及大学生自身消费观的不成熟使得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一定的消费异化态势。对此,我们有必要助力当代大学生自觉认清全球资本增值与扩张背景下资本主义消费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跳出商家过度诱惑的消费陷阱。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理性、适度的消费观,坚持个人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塑造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自我认同机制,摆脱消费异化的困境。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路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以及互联网的加速发展,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日益渗透,对部分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日益显露出浪费、超前、奢靡等异化倾向。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消费异化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理论逻辑和现实境遇两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探究。第二章致力于对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建构,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石所在。对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消费、异化等概念的客观、准确阐释之上,只有核心概念清晰明确,才能达到对既定论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章通过对消费、异化和消费异化三个核心范畴的界定与诠释,从而实现对整个研究的支撑与桥梁作用。同时,在本章中,将深入阐明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研究的可行性。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一章主要以现实维度为研究的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的问卷调查进行科学分析,进一步明确部分大学生消费异化的主要表现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异化维度下的消费使得部分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深受物的支配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深入探究导致部分大学生消费异化的主要原因,真正了解导致大学生异化消费的根源所在,从根本上厘清消费异化问题。第四章是对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本质的澄明,为大学生超越物的宰制,摆脱消费主义牢笼,走出消费异化困境,真正实现理性消费而探寻现实可行路径。
贾梦雨[5](2021)在《移动环境下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信息聚合与扩散研究 ——以“IG夺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媒介传播形态的变革,网络移动环境的更新进一步促进了电竞体育赛事的发展,电竞体育赛事网络舆情也应运而生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移动网络环境的交互性、即时性等的特点,使网络传播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移动技术的革新和广泛应用为电竞赛事网络舆情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对网络舆情传播和舆论变动规律的认知和重视,网络舆情演化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热点和焦点,如何正确认识电竞赛事网络舆情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将其应用于电子竞技赛事领域,以提高电竞赛事网络舆情研判与引导的精度,是当今学界与业界应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的基础上,研究了在移动网络环境下电竞赛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新技术、新应用对电竞赛事网络舆情带来的机遇,按照传播主体、传播目的和传播效果的原则,探讨举办电竞体育赛事期间在舆情信息聚合与扩散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样本案例“IG夺冠”相关数据的梳理,探析舆情事件中个体观点聚合并形成共识、极化或出现少量观点簇的过程以及网络舆情动态演进的影响机制,研究影响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信息扩散过程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制,提出适合电竞网络舆情信息扩散过程的个体交互模式。以期通过对研究中提出的Weisbuch-Deffuant观点聚合模型与基于个体交互作用下的信息扩散模型进行验证,力求能动态把握好电竞赛事网络舆情演化并准确地预判舆情发展趋势,更好的推进重大体育赛事网络舆情预测、引导和宣传报道工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电竞赛事网络舆情演化的研究,其实质是在研究网络空间中由各行为主体之间如何交互作用所引发实现网络舆情观点聚合和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动态演进过程,不仅仅要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作用影响,同时要关注技术发展因素所带来的变化。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与其他热点事件的网络舆情相比,具有周期性强、聚焦效应明显、话题延展性高且更具娱乐情感色彩的特点,这就对赛事舆情引导、舆情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识别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如舆情主体的特性、舆情客体的回应处置、社会事务的属性等,有助于深化对电竞赛事网络舆情的认知,更好的掌握网络舆情的演化动态,从而实现网络舆情的及时疏导,为推进今后体育赛事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贡献。
梁斯佳[6](2021)在《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平台的技术日益成熟,用户数量越来越多,融媒体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借助网站、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台,抖音和西瓜等短视频平台,知乎和今日头条等客户端,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融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可以更加便捷快速的实现信息交流,因而加快了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给政府的网络舆情管理和应对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具体分析融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分类及要素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总结融媒体、地方政府与网络舆情的关系,通过调查我国293个地级市的政府网站、微信和微博平台开设网络舆情相关栏目的现状,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中的管理现状,总结出目前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中已经取得的相关进展和存在问题。在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进行PEST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在政策法规、经济、社会和技术维度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潘方正[7](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文中认为进入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被报道的越来越频繁。因其特殊的性质,往往会让人民群众产生恐慌情绪,影响群众对事件信息的思考认知,伴随而来产生负向的、不稳定的网络舆情。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发达,网络舆论对现实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必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新冠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案例,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应对策略,积极正面引导网络舆情,建立安全的网络环境;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策略提出政策性意见。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传播方面的期刊、学术着作等文献进行统计研读,并对突发公共卫生概念特征进行梳理,进而从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分析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二部分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萌芽期、发展期、爆发期和衰退期4各发展阶段的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并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网络舆情阶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网络舆情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3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前两部分的总结分析,从3个影响因素方面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策略,即从网络舆情传播主体(政府、非职能部门和意见领袖)、媒介(新兴的公众社交平台和传统媒体)、内容方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提出一些意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事件爆发初期及时的信息公开与反馈、多职能部门协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宣传、正向议题引导网民避免网络舆情极端化、传统媒体通过议程设置与辟谣能力培养理性网民、公众社交平台加强把关人建设、调整微博的文本信息特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网络舆情传播环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产生积极影响,相关研究结论为各级政府整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提供了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
闫旭泽[8](2021)在《北京冬奥会筹备期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既举办夏季奥运会也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在中国发展建设中具有历史意义。随着中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就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为了不断提高公众对北京冬奥会关注度,同时向外界传递筹办工作的顺利开展情况,就需要发挥体育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的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科学化、系统化地研究北京冬奥会筹备期的新闻传播媒介舆论。各部分的细化研究中,首先分析了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现状,并根据国内和国外现状的不同,归纳总结出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的特点、价值和作用。紧接着,是北京冬奥会筹备期各类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的研究,通过对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社区与网上直播、微博、微信、短视频的舆论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媒体的舆论特点、产生的舆论力量不尽相同。此外,新闻传播媒介舆论在政治、经济、社会、运动员、赛事活动等方面,对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产生影响。结合前文不同新闻传播媒介各有优劣、舆论影响中积极与消极并存的情况,对新闻传播媒介舆论开展引导与监督势在必行。在北京冬奥会筹备期间,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的引导应当客观陈述事实,坚持真实性;增强舆论话语权,提升媒体公信力;利用议程设置,积极正面导向;重视价值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留意情感引导,注重人文关怀。北京冬奥会筹备期对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的监督,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监督;进行信息管理,关注信息监督;发挥行政力量,强化行政监督;增加媒体权威,重视媒体监督;发掘民众力量,深化大众监督。研究结论:1.将文中北京冬奥会筹备期新闻传播媒介舆论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北京冬奥筹备期的媒介舆论,在宏观层面中正面影响是主流。2.通过北京冬奥会的顺利组织筹办,得出基于政治目的地歪曲报道所产生的负面舆论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将会得到有效遏制。3.网络用户对冬奥话题有意或无意的错误提问与回复,会滋生出脱离实际的畸形化舆论。因此,要呼吁加强对网络社区的舆论监管,并促使网络社区平台合理化、程序化地对北京冬奥会的官方账号进行认证和审核。4.夸张的新闻标题、失实的事件报道、带有倾向性观点的音视频,无时无刻地把舆论推向偏激、畸形、混乱的边缘。5.通过大力倾斜冬奥系列冰雪活动的推广度,能够收获大量的冰雪活动参与者和关注者。参加完冰雪活动后,一些人在网络平台中对活动给予好评的同时,塑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更多人感受到来自冰雪运动的魅力,推动北京冬奥会筹备期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的任务进展。6.广大球迷、关注者形成的舆论监督,本应通过深入发掘而起到更多作用,比如关注社会体育、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公共体育服务等,而不是只在乎相关赛事结果。因此,我国大众的舆论监督虽起到一定作用,但我国大众监督真正所能产生的力量,尚未激发出来。
姜萍萍[9](2021)在《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新媒体技术的强势发展为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带来了新动力和新挑战。一方面,新媒体凭借新的传播环境,打造了社交网站、自媒体、大众群体参与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带来了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的改变,大众文化的价值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大众文化对主体参与性日增,为新时代的我国大众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另一方面,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的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大众文化发展的庸俗化倾向严重,新媒体下西方大众文化的强势冲击等。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必须通过坚持用科学理论引导大众文化有序发展,坚持发展新媒体推进大众文化载体建设,坚持完善网络法治建设完善大众文化管理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的步伐。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新媒体、大众文化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厘清新媒体、大众文化概念的来龙去脉。第二章分析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发展现状,讲述清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发展呈现出新面貌、新格局。第三章重点探讨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媒体环境,中国大众文化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内部文化发展竞争激烈、外来文化伺机而动,中国大众文化陷入怎样的发展窘境。第四章新媒体背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的路径。
董子君[10](2021)在《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研究 ——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中心》文中提出“慰安妇”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的战争遗留问题,关涉历史、外交、社会、性别、人权以及心理等多个领域,“慰安妇”制度受害老人们的疾呼与生活现状如今也牵动着社会上许多人的心。中国台湾作为这一制度的受害地区,于1991年起,其政府、民间团体以及媒体、民众便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跟进。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中介也承担着记录历史的功能,议程设置于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1991年韩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金学顺老人站出来控诉日本政府至今的时间段内,《联合报》与《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文献考察分析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情况。在对其相关报道的数量、时间、主题及其属性议程等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后,对两报发挥的议程设置功能进行评析,总结出其阶段性特点及其与历史现实的关系,探究影响两家媒体构建议题的社会、历史因素及其局限性,最后对媒体进行“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两报在“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客体倾向上有所不同,在制度或受害者直接相关事件、国际政府层面的相关言行以及民间相关言行三类主题中,《联合报》相对更倾向报道民间相关言行议题,而《自由时报》更倾向关注国际政府层面的相关议题,同时分别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议题建构方式上,两报均较多采取消息、通讯的方式介绍事实,同时辅以评论文章加强意见的表达和舆论的引导。在两报“慰安妇”议题的属性议程设置关注上,则均较多突出议题的问题阐释属性和中立情感属性。此外,两报的议程设置作用均达到了吸引公众注意力、传递事实与专业信息、表达多方意见以引导舆论乃至发挥社会公共性以呼吁理性思考的效果。此外较为创新的是,本文将两报关于“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分为了五个发展阶段,以更好地探索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关注情况与变化趋势,同时从媒介的角度梳理这一问题在台湾地区的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台湾地区的受害者身份与日本的不道歉态度是媒体关注这一议题的根本原因,而台湾地区特有的社会环境特点包括对制度受害者的独特关注行动以及岛内历史、政治特点等均影响着两报进行议程设置,两报的属性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报立场、报道角度的差异。最后,本文建议在台湾以及其他地区媒体对“慰安妇”问题进行议程设置时,应当减少媒体政党属性的影响,并且加大报道关注的主体范围,以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广泛、专业的事实与意见,增大公众的认知广度与深度;同时,在此类私密话题、历史议题进入公共话语空间时也应当加强对问题阐释属性的重视,以更加柔和、具有人文关怀的方式传播;而对于这一议题的最终思考应该上升到反思战争和权利平等的层面,使人们能够真正收获到有利于后世发展的精神食粮。
二、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澎湃新闻关于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理论依据 |
1.3.1 框架理论 |
1.3.2 刻板印象理论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校园霸凌的概念、类型及报道特征 |
2.1 校园霸凌的概念内涵 |
2.1.1 校园霸凌的概念界定 |
2.1.2 校园霸凌的特点 |
2.2 校园霸凌的类型 |
2.2.1 语言霸凌 |
2.2.2 肢体霸凌 |
2.2.3 社交霸凌 |
2.2.4 网络霸凌 |
2.3 校园霸凌的网络传播特征 |
2.3.1 易形成热点,关注度高 |
2.3.2 事件传播趋向碎片化 |
2.3.3 事件传播凸显情绪化 |
2.3.4 过多的隐私披露导致伦理问题 |
3 澎湃新闻关于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
3.1 样本选择与类目建构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类目建构 |
3.1.3 信度检验 |
3.1.4 研究假设 |
3.2 澎湃新闻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高层次结构分析 |
3.2.1 报道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 |
3.2.2 报道主题多元但失衡 |
3.2.3 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 |
3.2.4 网络新闻来源以澎湃新闻自制为主 |
3.3 澎湃新闻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中层次结构分析 |
3.3.1 报道篇幅以短篇为主 |
3.3.2 消息来源以政府机构和当事人家属为主 |
3.3.3 报道形式纯文字居多,多媒体使用不足 |
3.3.4 事件特征呈现多样化 |
3.4 澎湃新闻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低层次结构分析 |
3.4.1 高频词暴力词汇充斥 |
3.4.2 报道品质亟需加强 |
3.4.3 报道基调以负面倾向为主 |
3.5 澎湃新闻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框架效果分析 |
3.5.1 用户参与度较高 |
3.5.2 用户评论倾向以负面倾向为主 |
3.6 小结 |
4 澎湃新闻校园霸凌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澎湃新闻校园霸凌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报道主题失衡,后续报道不足 |
4.1.2 叙事话语失范,建构刻板印象 |
4.1.3 呈现形式单一,多媒体运用不足 |
4.1.4 内容呈现失当,把关环节缺位 |
4.1.5 报道倾向偏颇,负面情绪充斥 |
4.2 澎湃新闻校园霸凌事件报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媒体生产者责任失位 |
4.2.2 媒体从业者专业素养不足 |
4.2.3 商业利益驱动新闻选择 |
5 优化澎湃新闻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对策建议 |
5.1 从内容生产层面 |
5.1.1 平衡报道主题,加强后续报道力度 |
5.1.2 规范报道语言,打破刻板呈现 |
5.1.3 重守把关角色,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
5.2 从报道形式层面 |
5.2.1 丰富报道形式,增强用户参与度 |
5.2.2 客观呈现事实,淡化暴力情绪 |
5.3 从媒体自身建设层面 |
5.3.1 提升从业者职业素养,树立责任意识 |
5.3.2 强化媒体责任,构建正确的舆论导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消费 |
2.1.2 异化 |
2.1.3 消费异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的消费思想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
2.2.3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 |
3 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现状分析 |
3.1 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分析 |
3.1.1 问卷设计过程 |
3.1.2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3.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 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主要表现 |
3.2.1 盲目浪费性消费 |
3.2.2 超前负债性消费 |
3.2.3 虚假符号性消费 |
3.3 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后果 |
3.3.1 引发物欲膨胀 |
3.3.2 导致价值观扭曲 |
3.3.3 造成资源浪费 |
3.4 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原因 |
3.4.1 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
3.4.2 大众传播媒介的诱导 |
3.4.3 高校消费观教育的相对滞后 |
3.4.4 家庭消费观教育的缺位 |
3.4.5 大学生自身消费观的错位 |
4 当代大学生走出消费异化的现实路径 |
4.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指导 |
4.1.1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
4.1.2 自觉认清消费异化的本质 |
4.2 加强政府对消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
4.2.1 完善消费舆论监督引导机制 |
4.2.2 完善绿色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
4.3 开展高校消费观教育 |
4.3.1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
4.3.2 将消费观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4.4 注重家庭消费观培育 |
4.4.1 将消费观教育融入家风建设 |
4.4.2 家长要以身作则,践行合理消费观 |
4.5 当代大学生应自觉树立科学消费观 |
4.5.1 坚持理性消费 |
4.5.2 坚持绿色消费 |
结语 |
附录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移动环境下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信息聚合与扩散研究 ——以“IG夺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舆情与网络舆情的差异性研究 |
1.2.2 网络舆情观点聚合的相关研究 |
1.2.3 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相关研究 |
1.2.4 移动环境下赛事网络舆情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 |
2.1 舆情与网络舆情 |
2.1.1 舆情的概念 |
2.1.2 网络舆情的概念 |
2.2 网络舆情的演化进程 |
2.2.1 网络舆情的观点聚合 |
2.2.2 网络舆情的信息扩散 |
2.3 移动环境下电竞赛事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 |
2.3.1 电竞赛事与体育赛事的关系分析 |
2.3.2 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与一般网络舆情的对比研究 |
2.3.3 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信息聚合与扩散的现实问题 |
2.3.4 新技术为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信息聚合与扩散带来的机遇 |
3 电竞赛事网络舆情观点聚合过程及影响机制 |
3.1 电竞赛事网络舆情观点聚合过程 |
3.2 Weisbuch-Deffuant模型优势及其应用 |
3.2.1 Weisbuch-Deffuant模型及优势 |
3.2.2 Weisbuch-Deffuant模型在网络舆情演化中的应用 |
3.3 电竞赛事网络舆情观点聚合的影响机制分析 |
3.3.1 信任阈值 |
3.3.2 意见领袖 |
3.3.3 个体情感倾向性 |
3.3.4 个体观点接受度 |
4 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信息扩散过程及影响因素 |
4.1 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信息扩散过程 |
4.2 个体交互模式及其优点 |
4.2.1 个体交互模式的概念 |
4.2.2 个体交互模式的优点 |
4.3 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关键节点内容对舆情信息扩散的影响 |
4.3.2 初始传播者的数量对信息扩散的影响 |
4.3.3 距离因素对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影响 |
4.3.4 政府干预程度对舆情信息扩散的影响 |
5 电竞赛事网络舆情演化的案例分析——以“IG夺冠”为例 |
5.1 样本案例的选择与数据抓取 |
5.1.1 样本选择 |
5.1.2 数据抓取 |
5.2 基于“IG夺冠”事件的舆情观点聚合分析 |
5.2.1 “IG夺冠”事件中数据获取的途径 |
5.2.2 “IG夺冠”中相关文本的词频分析 |
5.2.3 “IG夺冠”事件的情感倾向性分析 |
5.2.4 “IG夺冠”中个体观点接受度分析 |
5.3 基于“IG夺冠”事件的舆情信息扩散分析 |
5.3.1 “IG夺冠”事件案例发生空间的用户特征 |
5.3.2 “IG夺冠”后关键节点对舆情的引导作用 |
5.3.3 “IG夺冠”中距离因素对舆情的影响分析 |
5.3.4 “IG夺冠”后政府对信息扩散的影响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建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长效机制 |
6.1.1 建立舆情信息管理应对机制 |
6.1.2 完善舆情信息传播沟通机制 |
6.2 重视赛事网络舆情用户情感引导作用 |
6.2.1 加强热门话题的引导作用 |
6.2.2 重视意见领袖的情感引导 |
6.3 积极加强赛事网络舆情法律保障措施 |
6.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控力度 |
6.3.2 构建多主体网络协作的治理体系 |
6.4 利用网络舆情营销赛事加强公关处理 |
6.4.1 合理利用网络舆情营销体育赛事 |
6.4.2 加强舆情的监测技术与危机公关 |
6.5 本章小结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国内研究概述 |
1.2.2 国外研究概述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融媒体概念及特征 |
2.1.1 融媒体概念 |
2.1.2 融媒体特征 |
2.2 网络舆情 |
2.2.1 网络舆情概念 |
2.2.2 网络舆情的实质 |
2.2.3 网络舆情分类 |
2.2.4 网络舆情要素 |
2.2.5 地方政府与网络舆情的关系 |
2.3 融媒体与网络舆情的关系 |
2.3.1 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 |
2.3.2 智能手机成为舆论交流的主要工具 |
2.4 相关理论 |
2.4.1 生命周期理论 |
2.4.2 沉默螺旋理论 |
3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媒体平台现状调研 |
3.1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站网络舆情管理栏目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1 地方政府网站网络舆情栏目词频统计 |
3.1.2 省会城市政府网站网络舆情栏建设 |
3.1.3 非省会地级市政府网站网络舆情栏目建设 |
3.2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微信网络舆情传播功能现状调研与分析 |
3.2.1 地方政府微信公众号网络舆情传播功能统计与分析 |
3.2.2 省会城市地方政府微信公众号网络舆情栏目建设 |
3.2.3 非省会地级市政府微信公众号网络舆情栏目建设 |
3.3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微博网络舆情栏目现状调研与分析 |
3.3.1 地方政府微博网络舆情栏目词频统计 |
3.3.2 省会城市地方政府微博网络舆情建设 |
3.3.3 非省会地级市政府微博网络舆情建设 |
3.4 融媒体时代我国地方政府媒体平台网络舆情栏目总体评价 |
3.4.1 我国地方政府平台网络舆情栏目建设进展 |
3.4.2 我国地方政府平台网络舆情栏目存在的问题 |
4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PEST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政治环境分析(Political Factors) |
4.1.1 各部门网络舆情联合引导政策 |
4.1.2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政策 |
4.1.3 网络舆情相关行业治理政策 |
4.2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Factors) |
4.2.1 技术设备 |
4.2.2 专项资金 |
4.2.3 人才培养 |
4.3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社会环境分析(Sociocultural Factors) |
4.3.1 各级政府对网路舆情的治理 |
4.3.2 意见领袖的舆情引导作用 |
4.3.3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多样 |
4.4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Factors) |
4.4.1 政府部门自建或合作的舆情信息相关平台 |
4.4.2 政府媒体平台舆情信息公开栏目建设 |
4.4.3 政府部门与网民互动交流平台建设 |
5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
5.1 完善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政策 |
5.1.1 提升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治理重要性认识 |
5.1.2 网络舆情法规政策建设 |
5.1.3 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公开制度 |
5.2 提高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的资源支持 |
5.2.1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设备支持 |
5.2.2 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人才培养 |
5.2.3 加强网络舆情反馈机制建设 |
5.3 不同主体的网络舆情引导 |
5.3.1 突出正面人物的网络舆情引导 |
5.3.2 发挥政府为主体的网络舆情引导作用 |
5.3.3 规范意见领袖的舆情引导 |
5.4 提供先进可靠的网络舆情管理技术支持 |
5.4.1 地方政府融媒体平台建设 |
5.4.2 地方政府舆情信息公开渠道建设 |
5.4.3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升级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
2.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与特征 |
2.2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2.3 生命周期理论 |
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新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特征及传播分析 |
3.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特征分析 |
3.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分析 |
3.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新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分析 |
3.2.1 网络舆情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分析 |
3.2.2 基于四阶段生命周期理论的新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分析 |
3.2.2.1 萌芽期网络舆情传播(1 月 1 日至 1 月 13 日) |
3.2.2.2 发展期网络舆情传播(1 月 14 日至 1 月 20 日) |
3.2.2.3 爆发期网络舆情传播(1 月 21 日至 2 月 3 日) |
3.2.2.4 衰退期网络舆情传播(2 月 4 日至 2 月 29 日) |
4.新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因素研究 |
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分析 |
4.1.1 传播主体影响因素 |
4.1.2 传播媒介影响因素 |
4.1.3 传播内容影响因素 |
4.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新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传播主体影响因素分析 |
4.2.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传播媒介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传播内容影响因素分析 |
5.新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策略 |
5.1 传播主体因素管理策略 |
5.1.1 政府加强信息公开与回应能力,避免网民从众心理形成 |
5.1.2 非媒体职能部门增进协同合作,推动营造良好舆情传播氛围 |
5.1.3 微博意见领袖加强自省,引导网民理性思维 |
5.2 传播媒介因素管理策略 |
5.2.1 传统媒体充分发挥议程设置能力,完善网络辟谣机制 |
5.2.2 公众社交平台加强建设“把关人”,遏制不良信息传播源头 |
5.3 传播内容因素管理策略 |
5.3.1 调整微博传播内容信息特征,促进网民理性思考 |
5.3.2 舆情传播内容正向,提高网民媒介素养 |
6.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反思 |
参考文献 |
1.期刊文章 |
2.学术着作 |
3.学位论文 |
致谢 |
(8)北京冬奥会筹备期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研究综述 |
1.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3.1 舆论 |
1.3.2 媒介舆论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归纳法和演绎法 |
2.2.3 比较研究法 |
3 新闻传播媒介舆论概述 |
3.1 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现状概况 |
3.1.1 国内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现状 |
3.1.2 国外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现状 |
3.2 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特点 |
3.3 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的价值 |
3.4 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的作用 |
4 关于北京冬奥会筹备期各类新闻传播的媒介舆论 |
4.1 来自报刊、杂志的舆论 |
4.1.1 来自报刊的舆论 |
4.1.2 来自杂志的舆论 |
4.2 来自广播电视的舆论 |
4.2.1 来自广播的舆论 |
4.2.2 来自电视的舆论 |
4.3 来自网站、网络社区与网上直播的舆论 |
4.4 来自微博、微信的舆论 |
4.4.1 来自微博的舆论 |
4.4.2 来自微信的舆论 |
4.5 来自短视频的舆论 |
4.6 来自其他移动客户端的舆论 |
5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的影响 |
5.1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媒介舆论对政治的影响 |
5.2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媒介舆论对经济的影响 |
5.3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媒介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
5.4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媒介舆论对运动员的影响 |
5.5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媒介舆论对赛事活动的影响 |
5.5.1 对冬奥系列冰雪活动的影响 |
5.5.2 对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影响 |
5.6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媒介舆论对公众的影响 |
5.7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媒介舆论对体育管理机构的影响 |
6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的引导 |
6.1 客观陈述事实,坚持真实性 |
6.2 增强舆论话语权,提升媒体公信力 |
6.3 利用议程设置,积极正面导向 |
6.4 重视价值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5 留意情感引导,注重人文关怀 |
7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的监督 |
7.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监督 |
7.2 进行信息管理,关注信息监督 |
7.3 发挥行政力量,强化行政监督 |
7.4 增加媒体权威,重视媒体监督 |
7.5 发掘民众力量,深化大众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理论知识 |
一、大众文化基本内涵 |
二、中国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
一、新媒体的内涵 |
二、新媒体的特征 |
第三节 新媒体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
一、丰富了大众文化娱乐形式 |
二、改变了大众文化价值表现形式 |
三、调动了大众的主体参与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现状 |
第一节 新媒体背景下大众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化 |
一、社交平台推陈出新 |
二、自媒体蓬勃发展 |
三、大众群体广泛参与 |
第二节 新媒体背景下大众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
一、助力经济发展新手段 |
二、推动文化建设新形式 |
三、丰富大众生活新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不平衡发展 |
一、与主导文化形成竞争关系 |
二、对精英文化造成强烈冲击 |
第二节 大众文化发展的庸俗化倾向严重 |
一、大众文化产业内容低俗化 |
二、大众文化内容呈现庸俗化 |
第三节 新媒体下西方大众文化的强势冲击 |
一、西方大众文化对我国文化主权造成强烈冲击 |
二、西方大众文化冲击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坚持用科学理论引导大众文化有序发展 |
一、保证大众文化正确发展方向 |
二、明晰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导向 |
三、大力促进文化多元化进程 |
第二节 坚持发展新媒体推进大众文化载体建设 |
一、推动技术升级实现智能互联 |
二、推进媒体融合丰富传播生态 |
三、推动全球网络合作提升传播能力 |
第三节 坚持网络法治建设完善大众文化管理 |
一、监管大众文化健康发展 |
二、健全文化市场法律法规 |
三、重视网络空间有效治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研究 ——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新闻传播学领域对“慰安妇”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媒体议程设置的研究 |
三、关于台湾地区报纸媒体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三、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联合报》《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问题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
第一节 报道主题的内容分析——议程设置的客体关注倾向 |
一、《联合报》相对偏重民间议题,《自由时报》突出政府层面议题 |
二、报道“慰安妇”制度直接相关事件——多关注受害者经历 |
(一)均注重对受害者“声音”的报道但各有侧重 |
(二)均关注台湾与韩国地区的受害者 |
(三)均注重报道史料证言以介绍历史,《联合报》更多且集中 |
三、报道国际、政府层面的表态或行为——多关注抗议的受害地区与立场模糊的日本 |
(一)关注受害地区的态度和行为——两报侧重不同主体反映向日求偿统一立场 |
(二)关注日本政府的相关行为或表态——两报侧重不同主体突出日本不承认强制性的态度 |
(三)对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报道 |
四、报道各地区民间的相关言行 |
(一)均突出报道台湾民间的声音,多涉及人权女性组织 |
(二)均突出台湾民间对制度强制性的关注与抗议呼吁 |
(三)均突出民间团体协助受害者抗议、诉讼并进行调查 |
(四)均关注民间纪念活动,对援助受害者生活的报道少 |
第二节 报道议程的建构形式与特点 |
一、报道时间:于重大事件发生时加强报道频次 |
二、报道体裁:消息通讯为主介绍事实,评论为辅表达意见 |
三、消息来源:自采为主,引用转载增强互动共鸣 |
四、报道作者:专业记者主导,民间作者协同 |
第三节 报道议题的属性分析——属性议程设置影响认知 |
一、“慰安妇”议题实质属性的设置特点 |
(一)两报对议题实质属性的设置倾向总体特征 |
(二)不同主题报道突出的实质属性特点——均注重问题阐释,其他属性随事而变 |
二、“慰安妇”议题情感属性的设置特点 |
(一)两报对议题情感属性的设置倾向总体特征 |
(二)不同主题报道突出的情感属性特点——均突出中立情感,负面情感随主题有不同侧重 |
第四节 议程设置的功能评析 |
一、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得主动反馈 |
二、提供事实与专业知识,影响公众解读、理解事件 |
三、展示多方意见,寻求共识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
四、坚持社会公共利益,监督施策与倡导社会理性思考 |
第三章 《联合报》《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注重报道史实和受害者情况以建立认知(1991-1996) |
一、报道以揭露史实与展示相关地区调查为主 |
二、注重报道韩、菲受害者的求偿行动 |
三、报道台籍受害者的声音多由妇援会“代言” |
第二节 聚焦台湾地区社会争议与台籍受害者本人声音(1997-2005) |
一、持续报道相关社会事件以呼吁政府、社会关注 |
二、展示台籍受害者的勇敢与坚强 |
第三节 突出个人微观视角下台籍受害者生活以展示人性关怀(2006-2011) |
一、两报均突出台籍受害者心灵得到疗愈 |
二、较少关注日本政府的回应情况 |
第四节 关注政治话语结构下的责任争论(2012-2016) |
一、关注日本摇摆言论以引导民众思考责任归属 |
二、集中报道台湾地区课纲微调争议激起的社会争论 |
三、日韩协议签订与台湾选举期间重视报道台湾政治争论 |
四、突出受害者等不到道歉的遗憾 |
第五节 关注日韩态势的转变与台湾岛内政治对立局面(2017-今) |
一、关注日韩态势的转变,《自由时报》尤为详尽 |
二、两报以不同立场突出台湾地区政党言论的激烈对立 |
三、两报对受害者关注渐冷,呼吁历史不能被遗忘 |
第四章 影响《联合报》《自由时报》关于“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要素 |
第一节 “慰安妇”问题现实发展的影响 |
一、作为受害方的台湾与日本政府的不道歉态度 |
二、台湾地区相关社会环境特点 |
(一)社会层面——民间团体与知识精英的言行引导媒体关注方向 |
(二)政治层面——政党的不同史观与趋于符号化的论战工具 |
(三)历史层面——与其他历史事件的类比叙述以增强理解 |
三、作为“风向标”的国际态势——日韩的和解与对立 |
第二节 《联合报》《自由时报》性质与特点的影响 |
一、市场化后的台湾报业定位与目标 |
二、扮演“把关人”角色的政党属性媒体 |
(一)针对“慰安妇”问题的统一涉日立场 |
(二)政治属性的差异带来议程设置的不同呈现 |
第五章 对《联合报》《自由时报》“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思考 |
第一节 议程设置下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闻真实性、准确性不够 |
二、新闻客观性有所偏离 |
三、新闻标题缺乏规范性 |
四、历史概念的严谨性有所欠缺 |
第二节 如何更好地提高“慰安妇”议题议程设置的效果 |
一、减少政党属性对媒体报道的影响 |
二、增加报道主体范围以扩大公众认知视野 |
三、加强引导历史议题、私密话题进入媒体公共话语空间 |
四、引导公众反思战争、追求平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内容分析类目建构表 |
附录 B 图表目录 |
致谢 |
四、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BS地方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转型路径优化:舆论引导下的内容生产[D]. 孙文庆. 延边大学, 2021
- [2]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澎湃新闻关于校园霸凌事件报道的框架研究[D]. 徐广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研究[D]. 王瑶光. 中北大学, 2021(09)
- [5]移动环境下电竞赛事网络舆情信息聚合与扩散研究 ——以“IG夺冠”为例[D]. 贾梦雨.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6]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 梁斯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1(09)
-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因素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D]. 潘方正.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8]北京冬奥会筹备期新闻传播媒介舆论研究[D]. 闫旭泽.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研究[D]. 姜萍萍.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10]台湾地区媒体对“慰安妇”议题的议程设置研究 ——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中心[D]. 董子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