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速感应电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线感应电机,推力补偿,同步调制,硬件在环仿真
高速感应电机论文文献综述
姜岐广,曲诗健,姜涛,夏野[1](2019)在《高速磁悬浮直线感应电机高精度推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了直线感应电机动态的纵向边端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边端效应对励磁电感以及涡流损耗影响的数学模型,进而提出了考虑推力补偿的指令值计算以及电流控制器设计,以增强推力精度以及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此外,运用了混合PWM调制方式,其中,提出了基于锁相环的同步调制方式,减少了高速时的低频谐波,降低了推力脉动。最后,在FPGA芯片中,搭建了考虑边端效应的直线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用于硬件在环仿真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和调制算法进行了实时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10期)
张旭[2](2019)在《感应电机高速弱磁区电压拓展与转矩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加工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性关键技术,代表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对我国完成产业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感应电机由于其高可靠性、经济性、以及更好的弱磁升速能力而在高速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今,高精密工业场合对生产工艺和效率要求更加严苛,不但需要主轴驱动系统具有极高转速运行能力,又对阶跃起停时间、动态控制、高速带载、无传感器运行等关键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成现有的感应电机弱磁升速理论在高端加工领域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本文深入探究了感应电机弱磁控制机理,在弱磁区最大转矩输出理论基础上,揭示电压拓展与转矩提升的内在关系,在保持系统高鲁棒性的同时,实现了包括动态响应速度、最大带载能力、电流控制性能等一系列指标的实质性提升。论文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感应电机驱动系统中的最大电压、最大电流、以及最大转差造成的转速提升限制,对弱磁升速下的最大转矩控制机理展开研究。推导全速域内理论最大转矩输出下的电压电流矢量运行轨迹,根据轨迹特点,通过在传统双闭环控制结构内引入电压控制外环而实现精准的电压电流极限控制。分析比较电压闭环弱磁方法与传统转速反比法的优缺点,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二者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电压闭环法在最大转矩输出、加减速性能指标上的优势。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弱磁区内系统输出最大转矩,针对传统内切圆电压下的电压浪费现象,通过六边形的电压边界拓展实现常规空间矢量调制方式下的逆变器分段线性区电压全部利用。接着,将弱磁控制闭环与定向环节视为一个整体,揭示了给定电压矢量的幅值与相位的控制独立性是保证实际电压精确跟随的必要条件,并基于此对传统六边形给定方法中电压矢量幅值与相位的耦合机理进行分析,探索传统方法中幅值-相位耦合造成时间延迟与相位滞后并最终导致六边形顶点电压缺失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无相位滞后的标准六边形电压输出策略,通过引入过调制一区算法实现完整六边形电压拓展。最后通过实验分析并证明理论的优越性与优化算法的可靠性。再次,在六边形电压拓展的基础上,为实现弱磁区转矩的极限提升,通过引入过调制二区算法实现了弱磁区六拍运行。为分析六拍下电压非线性拓展与转矩提升的关系,根据六拍运行下电压矢量跳变规律,提出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感应电机新型等效电路,并基于该电路完成六拍模式下的转矩提升与转矩谐波的定量分析,证明了通过引入六拍实现转矩提升的可行性。基于理论分析结果,针对六拍模式下电流六次谐波过大的情况,对原有电流环与新增的谐波环展开分析,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设计出不影响电流环带宽的谐振滤波器。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六拍运行模式下的转矩提升与所设计滤波器的滤波效果。最后,针对六拍运行模式下的电压裕量过小造成的电流动态性能下降问题,根据感应电机暂态电压模型,对电压裕量与动态电流控制间的作用机理展开深入分析。接着,把关注点放到了电流控制性能最差的弱磁过渡区,对过渡区内电流调节器过饱和失控的根本原因展开研究,揭示系统是通过弱磁控制最终实现退饱和的本质,并提出新型的非线性Anti-windup结构。进一步为实现弱磁区内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将全阶磁链观测器引入到感应电机弱磁控制系统中,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转速自适应率,通过结合了“预测-校正”的前向Euler离散化法得到离散域全阶磁链观测器,保证弱磁区内电机转速的准确观测。实验结果表明,过渡区内电流控制性能得到增强,同时无速度传感器算法在带载与高速等极端工况下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梁艳萍,李伟,王泽宇,高莲莲[3](2019)在《高速感应电机转子涡流损耗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解析法和二维涡流场有限元法,提出一种计算大型高速感应电机转子涡流损耗的半解析法,利用二维涡流场有限元法计算转子表面磁密,并在此基础上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详细地推导出了解析公式。以一台兆瓦级高速感应电机为例,将半解析法与二维瞬态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满足工程实践的精度要求。此外,采用半解析法研究转子材料和转子结构对转子涡流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材料的相对磁导率越高、电导率越低,转子涡流损耗越小,端部有端环结构能降低转子的涡流损耗。(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舒航[4](2019)在《100kW高速变频感应电机电磁特性分析与温度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感应电机(HSIM)转子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在高速电机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国外在高速感应电机领域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研究经验,而国内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本文将对一台1OOkW,25000rpm高速感应电机的一些基础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对高速感应电机转速开环的恒压频比启动过程进行了分析。运用感应电机T型等效电路,推导了普通感应电机全压启动情况下的转速-时间(n-t)曲线,并认为高速电机在恒压频比启动过程中,转速都在相应频率点对应的n-t曲线上,基于此计算了高速电机整个变频启动过程的n-t曲线,结果与Simulink仿真值吻合较好。并通过计算给出了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约束下的频率上升率限值;接着,从电磁理论的相对性出发,类比磁路法,运用电势概念和高斯定律从两个角度讨论了在新的参照系下交流电机气隙内电场分布规律,给出了新参照系下电磁转矩的表达式,结果进一步表明电磁理论的对称性,加深了对电机内电磁关系的理解;然后,重点关注了电机定子铁芯损耗的计算,在电机铁芯损耗正交分解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计算表达式进行合理改写,使得借助有限元软件的后处理功能并利用磁场计算结果,可以直接进行磁滞损耗、经典涡流损耗和异常损耗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最后,在损耗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将解析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建立了电机水冷的二维温度场分析计算模型。用解析法计算冷却水与水道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沿水道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赋予二维求解模型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求解计算。该方法将叁维温度场分布求解问题降维,简化了计算过程,同时保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从样机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来看,模型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1)
李伟[5](2019)在《高速感应电机转子涡流损耗及其温升与电磁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感应电机相比,由于高速感应电机能够直接与高速负载相连,无需齿轮箱等传统机械增速装置,系统的噪音低、体积小、运营维护成本低,因而被广泛应用在大型高速离心压缩机、大型空气循环制冷系统以及石油等工业领域。然而,源于高速感应电机的高速和高频特性,导致其转子结构与传统感应电机的转子结构存在较大差别,为了提高其转子的可靠性,通常高速感应电机选用实心转子及其衍生的拓扑结构,无论哪种结构都使得实心转子电磁分布变得十分复杂,这无疑给转子涡流损耗准确计算带来了较大困难,并且其特殊的实心结构使得气隙内旋转磁场在其内部产生较大的涡流及涡流损耗,致使实心转子温升较高、电磁力较大。本文以一台兆瓦级高速感应电机为例,对转子涡流损耗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对实心转子温升分布和电磁力进行计算分析。结合解析法计算过程简单、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精度高的优势,提出一种计算实心转子涡流损耗的半解析法。首先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对计算实心转子涡流损耗的解析公式进行推导,其次采用二维涡流场有限元法对转子磁场分布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得到实心转子涡流损耗,并与二维瞬态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半解析法的准确性。在实心转子涡流损耗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有限体积法对转子温升分布进行计算。本文所设计的轴向分段式径向通风系统,气隙和定子通风沟内的流体分布规律对转子的流体分布有着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转子的温升分布,因此本文首先对整机的温度场及流体场进行耦合计算,并着重对转子温度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转子温度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二维瞬态场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基于实心转子的电磁力数学模型,得到电机在额定工况稳定运行时实心转子铁心所受电磁力分布规律,并且对转子涡流分布及磁通分布幅值较大区域的电磁力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董震[6](2018)在《复杂工况下感应电机多约束高速运行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精密工业场合对数控机床的生产工艺和效率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其技术核心是数控机床主轴驱动的“高速及超高速化”。感应电机具有结构成熟、调速范围宽、可靠性高、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驱动系统中。但高档数控机床的多复杂工况应用要求、高速控制系统内部多约束条件以及感应电机本身的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特性,导致高速控制技术依然存在诸多技术难点。本文在探讨感应电机高速运行多重约束(最大电压、最大电流、最大转差)的基础上,着眼于系统动态响应提升、极限转矩拓展以及超高速稳定运行叁项关键技术,实现复杂苛刻工况(高速四象限运行,带载高速阶跃启停,极限带载等)下大转矩高动态宽调速范围的稳定运行。首先,探讨多约束下感应电机高速运行的电流调节与分配问题。作为保证系统高速运行能力的两大基本要素,电流调节要求设计的调节器结构需要综合考虑解耦、反电动势补偿、抗积分饱和、离散化精度、延时补偿等多方面因素;电流分配需要基于实现最大转矩的电压电流矢量轨迹进行电压闭环的弱磁控制策略设计,本文分析、整合并总结上述要点,完成了满足要求的优化PI型电流调节器设计和弱磁控制器设计与仿真验证。其次,针对Windup现象引发的高速弱磁系统动态问题,将系统抽象为“多重Windup嵌套”模型,深入分析了系统内部弱磁控制器电压给定、电流调节器Anti-windup限幅以及SVPWM约束电压叁者边界的非一致问题,提出一致性设计准则。接着,对系统阶跃加速至弱磁区过程中,Windup导致的过渡段电流波动及无法有效跟随问题,首次给出过程分析,总结本质原因,提出一种自锁限幅结构,通过电压矢量的直接控制对电压裕量的重新分配,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有效缓解了上述的动态问题。再次,通过电压拓展区运行的方式实现极限转矩的拓展,同时兼顾转矩质量。由于尚未有文献对电压提升与转矩拓展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分析,提出一种电压拓展区最大转矩通用定量分析法,明晰电压拓展、转矩提升、转矩波动叁者关系。进一步对两类特定工况下的转矩及其动态表现进行分析:高速阶跃刹车下的直流母线电压过压和高速下的负载突变。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一种运行点选择弱磁控制器结构。控制器可在实现极限转矩拓展的同时权衡转矩波动的抑制,同时具有良好鲁棒性和直流母线过压抗扰性。实验验证并对比了其相较于已有控制器的优越性。最后,为了拓宽弱磁系统的转速范围至超高速区,对感应电机的深度弱磁区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对比了已有电压电流控制方法的差异,并证明其等价性。推导计及定子电阻的深度弱磁区理论最大转矩点以进一步挖掘其有限的转矩输出能力。首次将电流调节器解耦通道与弱磁控制结合考虑,提出一种单电流解耦通路闭环调节器结构。在实现闭环控制的同时,省却了额外了PI控制器和参数调试过程。仿真和实验完成了相关验证工作。进一步地,将算法移植至24000rpm的高速主轴伺服感应电机平台,并与目前国际领先的TDE公司的OPDE-V032A系列变频器高速驱动算法对比测试,验证了算法的通用性以及良好的高速阶跃加减速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陈文欣,李立毅,曹继伟[7](2017)在《基于Simplorer-Maxwell联合仿真的高速感应电机电磁损耗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感应电机运行时是由驱动器进行驱动,会在电机中引入与载波频率相关的谐波分量,而目前很多分析是基于正弦波驱动的分析结果,无法满足分析精度和实际情况。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驱动器和电机本体耦合的联合仿真方法,分析了SPWM驱动方式时的谐波分布,针对250000r/min高速感应电机基波运行频率高,驱动器载波频率不能任意选择的问题,提出了设置载波频率遵循的规律,对比了联合仿真方法和正弦驱动方法的电流、电压、损耗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各参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7年10期)
王勃[8](2017)在《感应电机高性能矢量控制及高速运行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国防、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控机床、机车牵引等应用场合对感应电机驱动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在高性能变频器产品上与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变频器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和战略意义。本文以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方面关键技术入手来提高系统性能:(1)电流环动态性能和鲁棒性提升;(2)速度环抗负载扰动性能提升;(3)高速弱磁区输出转矩最大化;(4)高速弱磁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稳定运行。论文具体内容如下:针对传统基于PI控制的电流环动态性能受限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无差拍控制的电流预测控制策略。在感应电机离散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的指令电压表达式,得到了从指令电流到实际电流的传递函数。理论分析表明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本质上是两个采样周期的无差拍控制,但由于严重依赖被控对象模型,其对电机参数摄动十分敏感,会导致系统出现稳态电流误差,甚至失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滑模扰动观测器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策略,通过设计二阶滑模扰动观测器来估计系统扰动,并将所估计的扰动作为控制器前馈,有效补偿了由于电机参数摄动导致的稳态电流误差,增强了系统鲁棒性。通过采用基于Super Twisting算法的二阶滑模控制,加快了观测器的收敛速度,并抑制了传统滑模控制中固有的抖振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高电流环的动态响应速度以及对电机参数摄动的鲁棒性。虽然基于二阶滑模扰动观测器的电流预测控制具有理想的动态性能,但其算法复杂,且无法采用线性控制理论进行分析。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鲁棒电流预测控制策略。在感应电机离散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Luenberger观测器来估计下一时刻定子电流,并推导了传统鲁棒电流预测控制的指令电压表达式,理论分析表明鲁棒电流预测控制能够以减小系统截止频率为代价,提高系统鲁棒性,但该方法仍存在稳态电流误差的问题。为此,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鲁棒电流预测控制策略,通过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在估计下一时刻定子电流的同时估计系统扰动,并将其引入指令电压,从根本上消除了稳态电流误差。最终,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了提高速度环抗负载扰动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转矩前馈补偿的复合转速控制器。首先推导了基于PI控制的速度环传递函数,频域分析表明传统PI控制无法兼顾速度环的快速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二阶快速终端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并根据转矩前馈补偿原理,将所估计的负载转矩用于转速控制器的前馈补偿。通过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所提出观测器的稳定性,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有限时间收敛特性和抖振抑制性能。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有效改善系统抗负载扰动能力。为了实现感应电机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下弱磁区输出转矩的最大化,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转速自适应观测器的弱磁控制策略。首先,在分析系统电压和电流约束的基础上,推导了电机在高速弱磁区输出转矩最大化的最优电流矢量轨迹,并提出了一种鲁棒弱磁控制策略。通过采用电压闭环控制有效提高了母线电压利用率,实现了弱磁区输出转矩最大化。其次,基于感应电机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全阶磁链观测器,并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推导了转速自适应律。但理论分析表明,基于传统前向Euler离散化的全阶磁链观测器在高速弱磁区域内存在不稳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Euler离散化方法,有效兼顾了全阶磁链观测器的稳定性、精度和计算量。最终,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9-01)
董震,于泳,王勃,张旭,徐殿国[9](2018)在《基于Anti-Windup的感应电机高速区最大转矩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利用直流母线电压是提升感应电机输出转矩的有效途径。传统电压闭环方法在进行电压极限圆拓宽时,必然会出现windup问题,这将导致系统动态响应变差并影响转矩输出。该文提出一种基于Anti-Windup的感应电机高速弱磁最大转矩提升策略,通过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过调制前后矢量合成的作用时间进行闭环弱磁,运用梯度下降法校正励磁电流给定。在提高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的同时,缓解了电流调节器的失控问题。仿真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实现了最大转矩的提升,加快了电机升速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陈文欣[10](2017)在《高速感应电机损耗与温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感应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的优点,与永磁电机相比,不存在由于永磁体退磁导致电机性能发生变化的问题,广泛应用于压缩机、真空泵、储能飞轮、自动化工业领域。由于电机运行频率高,受到功率器件开关频率的限制,变频器的载波比取值较低,在电机电压、电流波形中会引入与载波频率有关的谐波,使电机内的磁场分布更加复杂提高电机电磁损耗。本文以高速感应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正弦波电压和SPWM逆变电路驱动时电机损耗计算模型;并分析了SPWM逆变电路的输出特性和调制参数对谐波分布和电机损耗的影响规律;基于叁维温度场对流传热理论,建立电机温度场模型;最后开展了高速感应电机损耗与温升的实验。首先,分析高速感应电机与普通感应电机的结构特点,利用磁路和有限元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设计了高速感应电机,并采用数值解析法计算了T形等效电路中的六个参数,经验证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磁路法一致。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正弦波电压驱动时定子铁心齿部中点和轭部中点的磁密波形,得到了高速感应电机的电磁损耗。并结合T形等效电路分析得到了转子槽直径、气隙长度、定子齿宽、定转子槽配合对电磁损耗的影响规律。其次,分析了SPWM逆变电路的谐波输出特性,当电路的载波比和调制比变化时,分析了谐波分布的变化规律。利用Simplorer和Maxwell联合仿真方法,将SPWM逆变器模型和高速感应电机本体连接起来,针对载波比较低的情况,利用谐波分析法计算电机的电磁损耗,分析不同载波比和调制比对电磁损耗的影响规律。针对载波比不为整数的情况,以载波频率60k Hz为例计算了电磁损耗,得到抑制电磁损耗的方法。而后,综合考虑高速感应电机转速对气隙空气导热系数的影响,和外壳水冷套中水的流速对定子表面散热系数的影响,通过ANSYS软件建立了电机流体场和温度场耦合的模型,分析高速感应电机各部分各类损耗分布与温升影响规律。最后,对高速感应电机开展实验研究。搭建实验平台测量电机线电压、相电流、输入功率、电机温度等数据,利用自由降速实验测得电机风磨损耗,基于实验数据进行损耗分离研究,分析计算损耗与实测损耗之间的误差,从而验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高速感应电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速加工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性关键技术,代表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对我国完成产业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感应电机由于其高可靠性、经济性、以及更好的弱磁升速能力而在高速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今,高精密工业场合对生产工艺和效率要求更加严苛,不但需要主轴驱动系统具有极高转速运行能力,又对阶跃起停时间、动态控制、高速带载、无传感器运行等关键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成现有的感应电机弱磁升速理论在高端加工领域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本文深入探究了感应电机弱磁控制机理,在弱磁区最大转矩输出理论基础上,揭示电压拓展与转矩提升的内在关系,在保持系统高鲁棒性的同时,实现了包括动态响应速度、最大带载能力、电流控制性能等一系列指标的实质性提升。论文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感应电机驱动系统中的最大电压、最大电流、以及最大转差造成的转速提升限制,对弱磁升速下的最大转矩控制机理展开研究。推导全速域内理论最大转矩输出下的电压电流矢量运行轨迹,根据轨迹特点,通过在传统双闭环控制结构内引入电压控制外环而实现精准的电压电流极限控制。分析比较电压闭环弱磁方法与传统转速反比法的优缺点,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二者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电压闭环法在最大转矩输出、加减速性能指标上的优势。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弱磁区内系统输出最大转矩,针对传统内切圆电压下的电压浪费现象,通过六边形的电压边界拓展实现常规空间矢量调制方式下的逆变器分段线性区电压全部利用。接着,将弱磁控制闭环与定向环节视为一个整体,揭示了给定电压矢量的幅值与相位的控制独立性是保证实际电压精确跟随的必要条件,并基于此对传统六边形给定方法中电压矢量幅值与相位的耦合机理进行分析,探索传统方法中幅值-相位耦合造成时间延迟与相位滞后并最终导致六边形顶点电压缺失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无相位滞后的标准六边形电压输出策略,通过引入过调制一区算法实现完整六边形电压拓展。最后通过实验分析并证明理论的优越性与优化算法的可靠性。再次,在六边形电压拓展的基础上,为实现弱磁区转矩的极限提升,通过引入过调制二区算法实现了弱磁区六拍运行。为分析六拍下电压非线性拓展与转矩提升的关系,根据六拍运行下电压矢量跳变规律,提出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感应电机新型等效电路,并基于该电路完成六拍模式下的转矩提升与转矩谐波的定量分析,证明了通过引入六拍实现转矩提升的可行性。基于理论分析结果,针对六拍模式下电流六次谐波过大的情况,对原有电流环与新增的谐波环展开分析,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设计出不影响电流环带宽的谐振滤波器。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六拍运行模式下的转矩提升与所设计滤波器的滤波效果。最后,针对六拍运行模式下的电压裕量过小造成的电流动态性能下降问题,根据感应电机暂态电压模型,对电压裕量与动态电流控制间的作用机理展开深入分析。接着,把关注点放到了电流控制性能最差的弱磁过渡区,对过渡区内电流调节器过饱和失控的根本原因展开研究,揭示系统是通过弱磁控制最终实现退饱和的本质,并提出新型的非线性Anti-windup结构。进一步为实现弱磁区内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将全阶磁链观测器引入到感应电机弱磁控制系统中,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转速自适应率,通过结合了“预测-校正”的前向Euler离散化法得到离散域全阶磁链观测器,保证弱磁区内电机转速的准确观测。实验结果表明,过渡区内电流控制性能得到增强,同时无速度传感器算法在带载与高速等极端工况下是可靠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速感应电机论文参考文献
[1].姜岐广,曲诗健,姜涛,夏野.高速磁悬浮直线感应电机高精度推力控制[J].微电机.2019
[2].张旭.感应电机高速弱磁区电压拓展与转矩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梁艳萍,李伟,王泽宇,高莲莲.高速感应电机转子涡流损耗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
[4].舒航.100kW高速变频感应电机电磁特性分析与温度场计算[D].北京交通大学.2019
[5].李伟.高速感应电机转子涡流损耗及其温升与电磁力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6].董震.复杂工况下感应电机多约束高速运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7].陈文欣,李立毅,曹继伟.基于Simplorer-Maxwell联合仿真的高速感应电机电磁损耗计算与分析[J].微电机.2017
[8].王勃.感应电机高性能矢量控制及高速运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9].董震,于泳,王勃,张旭,徐殿国.基于Anti-Windup的感应电机高速区最大转矩提升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10].陈文欣.高速感应电机损耗与温升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