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护士操作培训考核模式持续改进的体会

基层护士操作培训考核模式持续改进的体会

黄金

(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799)

[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护理操作培训考核模式在临床中应用效果,寻找适合临床需要的培训考核模式。方法:以传统单一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实景案例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及临床实际病例操作技能培训模式进行对比,简化护理操作步骤,重新制定评价标准。结果:临床病例操作技能培训模式使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肢体语言运用能力、健康宣教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结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考核模式的持续改进能够能使临床护理工作更高效、节时的完成,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真正做到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让病人满意,护士满意。

[关键词]护士操作培训考核模式;持续改进:体会

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操作,护理操作中的规范性、连续性不熟练可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病人的护理安全,随着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过去的操作培训考核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为更好地培训适用于临床的护理操作技能,2014年至2017年我院护理部实现了由单一的操作考核-实景案例考核-临床案例考核的转变,经过3年来的培训考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培训体会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培训对象N0-N2级护理人员

1.2培训项目临床常用静脉输液、输血、中心吸氧、中心吸痰、口腔护理、尿道护理、胃肠减压、无菌操作、手卫生、心电监护等操作

1.3培训方法

1.3.1单一项目培训标准按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编写的(2008《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及我院《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执行,考核90分为合格。

1.3.2实景案例考核按设定好案例中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选择性的进行操作培训考核,从护理诊断、评估沟通、操作技能、应急处理几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中操作技能分点60%,其余项目分占40%,考核80分为合格。

1.3.3临床案例考核根据各科室病例特点在临床中选择病人,从评估、沟通、护理措施实施到健康宣教等,根据不同的病情,操作穿插于整个过程中,考核后提问疾病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采取综合点评方式,不打具体分值。

1.3.4示教方法每科选择综合操作能力较强的人员,参加护理部示教培训后,负责培训科室护理人员。

1.4效果评定从知识掌握、技能操作、态度三个维度,9个项目特点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评。

2结果

通过3年的来不同培训模式对比,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肢体语言运用能力、健康宣教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增加了个人荣誉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核心能力。

3讨论

3.1单项考核尽管操作规范,流程严格,但步骤顺序教条、死板,过于强调操作步骤,在操作前评估单一、机械,缺乏灵活性,手卫生的执行较局限,示教时导致培训人员在评估、沟通上原话照搬,千篇一律,护理人员在考核中缺乏主动性,沟通解释不到位,未能体现病人真正的需求,操作与临床实际需求脱节,只能在自问自答中机械的完成,对于基层综合医院过大的工作量,按单一的操作规范流程执行根本无法完成每日工作。而每年重复的单项培训考核,让护士觉得厌倦,不愿意花时间反复操练,临时机械地按流程练习一、二次就参加考核,应付了事。

3.2实景案例考核虽然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操作有相应的连贯性,但应景沟通缺乏真实感,模拟人的无应答状态未能动态考核临床应变能力,无法了解患者需求及体现人文关怀,在临床评估、沟通、健康宣教及肢体语言应用上仍存在局限性。

3.3临床案例考核不仅能体现评估效果及病人的反应,更能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及应急反应能力,在与病人的互动中更能体现肢体语言的灵活应用,护理人员在操作中注意关心爱护患者,根据病人的需求作出动态调整,体现了人文关怀,并重点强调根据患者情况及情境的不同,因人施护,针对性给予安全措施及指导,同时简化了单项操作中一些不违反原则的操作步骤或调整操作流程,并能根据患者的病情以急救优先原则完成操作,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而整个考核过程中更能体现临床手卫生的落实,操作考核项目也更广泛。在培训及操作后的点评中,鼓励护理人员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已的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变考核过关而学习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而学习[1],操作后的点评有助于护士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提高综合实力。而这种培训考核模式让护士更乐于接收。同时针对基层护理人员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理论与操作功底差,理论与临床脱节,应实施因势利导的个性化培训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

总的来说,三种操作培训考核方式在用物准备、沟通解释、操作顺序及健康宣教上均有不同,建议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对N0级护理人员在完成单一的规范性项目培训考核后,即进行临床培训考核阶段。多元化培训模式效果好于传统培训模式,能更好地提高新护士的临床操作能力,评估、应急处理能力,有效促进核心能力的全面提高[3]。因此,在临床培训考核中,在不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基础上,应以护理病人的实际效果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作为衡量技能的高低,而不应过分强调操作步骤,总的来说,临床考核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同时在操作考核的过程中,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根据各科室的要求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临床综合评估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更好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合理的简化流程,能使临床护理工作更高效、节时的完成,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优质的操作技能是融洽护患关系,实现护理安全目标的重要纽带,更能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真正做到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让病人满意,护士满意。

参考文献

[1]张爱华.基层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的改革与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245-246

[2]张智慧,汪淼芹,李雪梅.基层医院全科护士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421-422

[3]范桂云.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新护士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116-117

标签:;  ;  ;  

基层护士操作培训考核模式持续改进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