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创造性论文-田学科

情绪创造性论文-田学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情绪创造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脑,创造力测试,伦敦大学学院,英国广播公司,调查研究结果,陶艺,大英,自我发展,拉弥亚,应对机制

情绪创造性论文文献综述

田学科[1](2019)在《创造性活动有助大脑调节情绪》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伦敦5月8日电(田学科)伦敦大学学院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艺术频道委托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在绘画、陶艺或弹钢琴等具有创造性的消遣活动上花费一点点时间,也会对我们的健康和情绪产生有益影响。这项“大英创造力测试”调查研究,是为了搞(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5-10)

姚海娟,赵海洋,周美旭,刘馨怡[2](2019)在《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14名大学生施测镶嵌图形测验,筛选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被试各45人,通过自传体回忆方法分别诱发被试的高兴、愤怒和中性情绪,探讨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以及认知风格在情绪与创造性思维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兴和愤怒情绪均对创造性思维有促进作用,认知风格在情绪和创造性思维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场独立型被试,愤怒情绪促进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对于场依存型被试,高兴情绪促进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姚海娟,王金霞,苏清丽,白学军[3](2018)在《具身情绪与创造性思维:情境性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面部肌肉控制技术诱发被试的具身积极和具身消极情绪,并设置中性控制组,然后采用双任务启动范式启动情境性调节定向,最后要求被试完成创造性思维测验,探讨具身情绪和情境性调节定向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结果发现:具身积极情绪促进思维的独创性,具身消极情绪阻碍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流畅性和灵活性上;情境性促进定向被试的创造性表现好于情境性预防定向的被试;情境性调节定向在具身情绪和创造性思维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当个体处于情境性促进定向时,具身积极情绪促进创造性思维,而当个体处于情境性预防定向时,具身积极情绪和具身消极情绪均对创造性思维有阻碍作用。(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姚海娟,陈雅靖,张云平[4](2018)在《情绪状态与背景音乐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视频诱发被试的积极和消极情绪,采用情绪主观评定问卷进行检验,然后在积极和消极的背景音乐条件下完成创造性思维测验,探讨情绪状态和背景音乐以及情绪的一致性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结果发现:积极的背景音乐条件下被试的独创性显着高于消极的背景音乐条件下;情绪状态和背景音乐在灵活性、独创性和创造性总分上的交互作用显着,积极情绪状态下,积极背景音乐条件下的创造性得分高于消极背景音乐条件下,而消极情绪状态下,积极和消极条件下的创造性得分无显着差异;情绪一致性条件下在灵活性、独创性和创造性总分上显着高于情绪不一致条件下。结果表明:积极的背景音乐对创造性思维有促进作用;诱发的情绪状态并不能单独对创造性思维起作用,仅在积极的情绪状态得到维持的条件下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陈佩昕[5](2018)在《亲子依恋、情绪调节、自尊和自主性与幼儿创造性人格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是重要的关键期,在这一期间幼儿可塑性最强。如果在此时期忽视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就无法形成创造力良好发展的基础,更会影响个体在未来的创造性发展(张先敏,2016)。因此研究者非常有必要对幼儿的创造性人格做更多的探索,挖掘影响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因素,进一步考察这些因素影响幼儿创造性人格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更加科学有效的塑造幼儿的创造性人格。本研究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采用《威廉斯创造性人格倾向量表》、《亲子依恋问卷》、《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幼儿自主发展问卷》、《儿童自尊教师评定量表》对江西省701名学前幼儿进行了调查,探究亲子依恋、幼儿情绪调节、自尊、自主性发展与创造性人格五者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的简单中介效应以及链式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自尊、幼儿的情绪调节(积极情绪调节/消极情绪调节)、自主性发展在年龄上存在显着差异;创造性人格和自主性发展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2)自尊、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消极情绪调节策略)、自主性发展、亲子依恋、幼儿创造性人格之间都存在显着相关。(3)亲子依恋对创造性人格有显着正向影响(4)情绪调节在亲子依恋与幼儿创造性人格之间起中介作用(5)自尊在亲子依恋与幼儿创造性人格之间起中介作用(6)自主性在亲子依恋与幼儿创造性人格之间起中介作用(7)情绪调节和自尊在亲子依恋、与幼儿创造性人格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8)自尊和自主性在亲子依恋、与幼儿创造性人格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沈承春[6](2018)在《残疾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原型启发的情绪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残疾大学生是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应该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他们身体上的缺陷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有恰当的教学方法的话,残疾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会比普通大学生差。本文主要是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展开的探讨,从原型启发的角度对残疾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一些优化策略。(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温祥[7](2018)在《基于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创造性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取情绪智力和创造性问卷的形式,对在校的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与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05期)

肖志华[8](2017)在《留守初中生元情绪与创造性倾向的关系: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全面创新”与留守儿童两大社会背景出发,整合了元情绪和创新自我效能感两个较为新颖的概念,将创造性引入了留守初中生的研究中,希望能为留守初中生的创造性培养提供视角和参考。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907名初中生进行了资料收集,并重点探讨了其中385名留守初中生的元情绪、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造性倾向的现状、差异和关系模型。本研究以《中学生元情绪量表》、《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和《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为测量工具,用SPSS20.0和Amos17.0作为数据分析软件,得到如下结论:(1)留守初中生在元情绪、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倾向上均处于中等水平,但都相对偏低;(2)留守初中生的元情绪存在性别、年级、父母外出时长上的显着差异,创新自我效能感存在年级上的显着差异,创造性倾向不存在性别、年级、留守类型和父母外出时长的显着差异;(3)留守初中生的元情绪、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倾向之间两两相关。留守初中生元情绪与创造性倾向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52,元情绪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90,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造性倾向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29;(4)留守初中生的元情绪能正向预测创新自我效能感,元情绪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均可正向预测创造性倾向;(5)留守初中生的元情绪不仅能直接预测创造性倾向,而且能通过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而间接影响创造性倾向,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元情绪与创造性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31,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4.39%。(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7-05-30)

王博韬[9](2017)在《情绪影响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与创造力的关系是当前创造力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实验研究多从行为层面上展开,致力于回答情绪如何影响创造性的产生;然而,创造力不仅包括创造性的产生,也包括创造性的理解,但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情绪如何影响个体对创造性的理解。鉴于新颖性信息加工是创造性理解的典型过程,本研究从外部和具身两种情绪来源、图像和文字两种新颖性信息的表征形式、行为和认知神经两个层面,系统探讨了情绪对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影响。具体包括叁个子研究。研究一探讨了个体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的时间进程;研究二探讨了视觉诱发情绪对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叁探讨了具身化情绪对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一采用图像(实验1)和文字(实验2)两种信息呈现形式,分别从知觉和语义加工的角度出发,对个体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进行了考察。实验1发现:个体对图像新颖性属性的识别并未与早期知觉活动同时展开,其主要发生在涉及图像特征融合、图像记忆编码等多项认知活动参与的晚期加工阶段;个体对新颖性图像的加工存在半球右侧化效应。实验2发现:文字新颖性加工首先涉及人脑对语义冲突的自动觉察与检测过程;受先前语义冲突的影响,文字新颖性加工的后期主要涉及个体对冲突信息的二次语义整合以及对文字材料的理解与评价活动。综合实验1和实验2,可以认为:个体的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存在明显的阶段特征;因材料呈现形式的不同,个体对创造性新颖信息的加工涉及到不同认知活动的参与。研究二首先对视觉诱发情绪产生的时间进程进行了考察(实验3);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了视觉诱发情绪对图像(实验4)和文字(实验5)两种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影响。实验3发现:视觉诱发情绪的产生是一个连续性过程,其涉及到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记忆编码以及情绪评价等多种认知活动的参与;个体对情绪信息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实验4表明:消极情绪不利于个体对图像中新颖性信息的加工;消极情绪不仅在图像新颖性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干扰了个体对新颖与非新颖图像的早期特征识别与加工;还在图像新颖性加工的晚期阶段妨碍了个体对图像中新颖性信息的知觉表征与记忆编码活动。实验5发现:消极情绪不利于个体对文字新颖性信息的加工;消极情绪影响个体对文字材料中语义冲突的识别与加工;此外,消极情绪还在文字新颖性加工的晚期干扰了个体对文字材料含义的二次语义整合过程以及对文字材料的新颖性评价过程。综合研究二的实验研究结果,可以认为,消极情绪状态不利于个体的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其作用机制体现在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在明确了外部诱发情绪对个体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影响作用的基础之上,研究叁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来自个体自身内部的情绪信息-具身化情绪。研究采用面部肌肉控制技术激发被试的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状态,通过综合应用图像新颖性判断任务、经典Flanker任务、图像再认任务(实验6)以及文字新颖性判断任务(实验7)对具身化情绪影响个体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实验6发现:消极具身化情绪不利于个体对图像新颖性信息的识别与加工;消极具身化情绪窄化了个体注意范围并可能因此妨碍了个体对新颖性信息的加工;具身化情绪对新颖性信息的长时记忆编码活动影响较小。实验7发现:消极具身化情绪不利于个体对文字材料中新颖性信息的加工。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以认为:消极具身化情绪不利于个体对创造性新颖信息的加工;但与外部诱发情绪相比,其影响作用更多的表现在个体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1)从时间进程上看,个体对创造性新颖信息的加工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以人脑对新颖信息的局部化(图像特征加工、语义冲突识别)加工为主;第二阶段则更多的涉及到个体对新颖信息的整体性表征、记忆编码、理解与评价等活动。(2)受材料呈现形式(图像与文字)的影响,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涉及到不同认知活动的参与。(3)视觉诱发情绪对个体的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发挥着显着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消极情绪不利于个体对创造性新颖信息的加工,其作用方式体现在新颖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4)与外部诱发情绪相比,具身化情绪对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的影响作用更多的表现在人脑对新颖性信息加工的早期;消极具身化情绪不利于个体对创造性新颖信息的加工。(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石婷婷[10](2017)在《愤怒情绪影响创造性认知过程的fNIRS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情绪与创造力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有利于创造力,消极情绪阻碍创造力(Baas,De Dreu,&Nijstad,2008;Hirt,Devers,&McCrea,2008);但也有研究指出消极情绪会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创造性表现(Gasper,2003;Madjar,Oldham,&Pratt,2002),促进流畅性及创造性问题解决(Akinola&Mendes,2008;Gasper,2003)。Ashby等(1999)认为消极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比较复杂,比积极情绪更难以预测。相对于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愤怒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集中在发散思维、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试图从新颖性和适宜性入手,着眼于愤怒情绪与创造性认知过程的关系,并使用fNIRS技术探究其认知神经机制。整个研究采用愤怒视频诱发愤怒情绪,通过两个实验来研究愤怒情绪与创造性观点产生和创造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实验一考察愤怒情绪与创造性观点产生之间的关系。首先,观看平静视频,被试根据要求完成多用途任务,短暂的休息后观看愤怒视频并完成相应的多用途任务。结果发现,相对于平静情绪,愤怒情绪下观点产生的新颖性上升,适宜性下降。表现为愤怒情绪下额下回、颞极、颞上回、颞中回、额极、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增多。这表明相对于平静情绪,观点产生阶段中愤怒情绪促进了概念扩展和语义联结,但是由于新颖性加工的有限性和消耗了大量的认知资源,使得个体无法同时兼顾新颖性和适宜性。实验二考察了愤怒情绪与创造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实验程序与实验一相似,被试观看平静视频,之后按照要求完成观点评价任务。任务结束后,进行短暂的休息,然后观看愤怒视频,并完成观点评价任务。结果发现,愤怒情绪下,个体在观点评价阶段新颖性表现与平静情绪下无显着性差异,但是适宜性表现显着降低。表现为愤怒情绪下颞中回、颞上回的激活减少、额极和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增多。虽然额极和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增加提高了个体分解目标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促进对信息及加工结果的处理,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促进了语义加工但愤怒情绪下颞上回、颞中回的激活减少阻碍了信息处理、相关记忆和知识的加工,且影响了对无关信息的抑制,不利于创造性评价。本研究表明,愤怒情绪对创造性认知过程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愤怒情绪整个创造性认知过程中均降低了适宜性,但是新颖性却因阶段不同而有差异,在观点产生阶段提高了新颖性,在观点评价阶段的新颖性与平静情绪下的新颖性无显着性差异,与结果相应的是愤怒影响观点产生和观点评价阶段的认知神经机制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情绪创造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214名大学生施测镶嵌图形测验,筛选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被试各45人,通过自传体回忆方法分别诱发被试的高兴、愤怒和中性情绪,探讨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以及认知风格在情绪与创造性思维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兴和愤怒情绪均对创造性思维有促进作用,认知风格在情绪和创造性思维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场独立型被试,愤怒情绪促进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对于场依存型被试,高兴情绪促进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情绪创造性论文参考文献

[1].田学科.创造性活动有助大脑调节情绪[N].科技日报.2019

[2].姚海娟,赵海洋,周美旭,刘馨怡.情绪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姚海娟,王金霞,苏清丽,白学军.具身情绪与创造性思维:情境性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

[4].姚海娟,陈雅靖,张云平.情绪状态与背景音乐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8

[5].陈佩昕.亲子依恋、情绪调节、自尊和自主性与幼儿创造性人格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6].沈承春.残疾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原型启发的情绪效应[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7].温祥.基于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创造性关系研究[J].长江丛刊.2018

[8].肖志华.留守初中生元情绪与创造性倾向的关系: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7

[9].王博韬.情绪影响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D].陕西师范大学.2017

[10].石婷婷.愤怒情绪影响创造性认知过程的fNIRS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  ;  ;  ;  ;  ;  ;  

情绪创造性论文-田学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