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梅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265300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新课的导入要求既能创设情境,活跃气氛,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尽量地让学生参与到导入过程;又能显示教学目标,酝酿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还能完成向既定教学内容的过渡。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导入法、热点导入法、漫画导入法、音乐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寓言故事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学生自主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等。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导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颖的导言,巧妙的导语,像一支“兴奋剂”,一开课就注入学生的心田,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程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实践证明:课堂导入教学常常会影响到整节课的成败优劣。
一、通过一个笑话,引入新课
即从与课题有关的趣事、传奇、笑话、猜想等趣味事例出发,引起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兴趣。该法引入自然,课堂气氛活跃,形式活泼。例如,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先讲泰勒用一根棍棒测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讲无理数时,讲希泊斯的发现导致了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及后来希泊斯为发现无理数而献身的故事。这些故事既具趣味性,又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相关,这样的开场白往往能吸引学生,使后面的教学成为学生愉快的思维活动。
例如定义与命题的导课:
小亮和小刚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我们爱科学》。
小亮说:……
小刚说:“是的,现在因特网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
小亮说:“……”
小刚说:“……”
小亮说:“哈!这个黑客终于被逮住了。”
……
坐在旁边的两个人一边听着他们的谈话,一边也在悄悄议论着:
一人说:“这黑客是个小偷吧?”
另一人说:“可能是喜欢穿黑衣服的贼。”
……
一人说:“那因特网肯定是一张很大的网。”
另一人说:“估计可能是英国造的特殊的网。”
……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在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认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为此,我们需要给出它们的定义。
这节课我们就要研究——定义与命题。
二、创设情境:想一想
如何通过推理的方法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在数学发展史上,数学家们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几何学成果整理在系统的逻辑体系之中。他挑选了一部分不定义的数学名词(称为原名)和一部分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作为证实其他命题的起始依据,定义出其他有关的概念,并运用推理的方法,证实了数百个有关的命题,使几何学成为一门具有公理化体系的科学。前一节课我们讲过,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将探究怎样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三、提问复习导入新课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教师根据每堂课的不同要求,在开始时可采用复习相关的内容导入新课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有利于将旧知识与新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利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
例如利用因式分解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导课:
1.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师点评:(1)配方法将方程两边同除以2后,x前面的系数应为,的一半应为,因此,应加上()2,同时减去()2。(2)直接用公式求解。
2.我们学过将多项式分解因式的哪些方法?
答: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利用因式分解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四、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正方形既是矩形也是菱形,它具有它们的一切性质。结合矩形、菱形的性质,你能总结证明正方形的性质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性质。
五、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我们的校园里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我们的国歌演奏时间是46秒,如果想在升旗的时候让国旗在国歌停止的时候正好升到杆顶,升旗的速度应该是多少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知道旗杆的高度。)
那么怎么样来测量旗杆的高度呢?今天我们就上一节活动课,任务是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有关知识,用小镜子、标杆、皮尺等测量工具测量我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请同学们回忆判定两三角形相似的有关条件:
对应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有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其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总之,教师要坚持“以学定教”原则,善于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体验,找到旧知和新知的接合点,水到渠成地自然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