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旋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星系统,尘气,伽马射线暴,旋涡,超新星爆发,恒星,伽玛射线,射电天文学,沃尔夫,阿佩
气旋涡论文文献综述
唐一尘[1](2018)在《尘气旋涡遮蔽大型双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自然—天文学》11月20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一个尘气旋涡遮蔽了一对相互绕行的大质量恒星。测量该星云的速度显示,其中至少一颗恒星的转速可能足以使之在发生超新星爆发时发射出持久的伽马射线暴。上述系统具有风车状螺旋模式,依据古希腊蛇神被(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8-11-20)
王子飞[2](2018)在《海洋中尺度反气旋涡合并现象的卫星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尺度涡是海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它对大洋环流、物质及热量输运、气候变化及海洋生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涡在其漫长的生命周期中会不断与其它的涡发生相互作用,同极性涡的合并是其中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现象。本文利用卫星遥感的海表高度数据和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黑潮延伸体附近区域的四个典型的反气旋涡水平和垂直合并事件个例。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涡识别和涡参数提取方法。一、基于SST的表层涡和次表层涡识别方法:该方法用来判断合并前后涡的类型,从而判断合并类型。二、高斯涡表面拟合方法:该方法用来获得涡参数并计算涡的平面流场,然后根据涡平面流场及建立的垂直结构模型分析动力学量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水平合并和垂直合并具有不同的表观特征。典型的水平合并事件具有如下特征:一、涡的类型在合并前后均一致;二、合并前后涡的总面积基本守恒;叁、合并后相比合并前相对涡量会显着下降。而在典型的垂直合并事件中:一、合并前的两个涡均有不同的深度类型,一个为表层涡,另一个为次表层涡,但合并后只看到表层涡,次表层涡的识别信号被表层涡所覆盖;二、合并前后总面积不守恒,合并后涡的面积更像是合并前面积最大的那个;叁、合并后涡的相对涡量没有明显减少,而更像是延续合并前的表层涡的值。本文还进一步建立了涡的两种垂直结构模型-柱状模型和两层模型,以验证以往水平合并理论研究所提出的守恒模式。结果表明:一、两个典型的水平合并个例均近似满足总质量守恒;二、合并后总相对角动量增加;叁、合并后总能量增加。合并前总相对角动量的增加主要由两个涡伴随的系统旋转贡献,但系统旋转却无法解释合并后能量的增加。在两层模型的结果中,合并前后总的积分位涡似乎是守恒的,增加的能量主要由势能贡献,这一结果与Gill和Griffiths 1981年提出的质量、位涡守恒而势能和总能量增加的“能量悖论”合并模式较为符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25)
姜雪敏[3](2017)在《台风对气旋涡影响的统计分析以及气旋涡对上层海洋响应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季风、复杂水文条件和地形的共同作用,西北太平洋成为一个涡旋活动活跃地带,同时也是全球台风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虽然目前有众多的文献已经提出台风对海洋中的气旋涡的影响是显着而频繁的,但是针对超强台风对气旋涡的影响仍不够明确,同时由于气旋涡的存在,其对海表降温的位置和程度会产生显着影响,继而也会对输送给台风的热量和水汽产生影响;同时气旋涡特殊的热力和动力结构也会对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产生影响,气旋涡本身也会变化,涡旋内的降温机制和其他区域有何不同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海表高度异常和海表温度资料,并结合模型研究了海洋中尺度气旋涡对台风的响应过程。本文先基于高度计资料,采用改进的涡旋检测方法,统计了 2000-2014年的超强台风对西北太平洋气旋涡的影响。期间共有38个5级和47个4级超强台风,但是其中只有28个超强台风(33%左右)对32个研究区域产生显着影响。这些研究区域内预先存在的27个气旋涡得到加强,而且新产生了 5个气旋涡,说明台风对气旋涡的影响效率一定程度上是低下的。另外,对涡旋的各个地理及物理参量的变化与影响涡旋时台风的最大风速、移动速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涡旋的变化对台风的持续时间最敏感,这是因为台风的持续时间是综合了台风经过研究区域时的最大风速以及移动速度,综合表现了台风影响的强度。而且除个别外,台风经过后发生强降温(<-2.5℃)的区域面积在涡旋中占了 26%到100%不等,说明气旋涡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海表降温的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WRF_ARW模式模拟了 2007年第0709号台风圣帕Sepat与气旋涡的相互作用过程。通过耦合一维的混合层模型和3D_PWP模型对比发现,仅含有混合作用的一维模型无法准确模拟海表降温,而包含水平流、垂直流和混合作用的叁维耦合实验,在海洋背景场中加入了气旋涡,它的海表降温模拟结果和卫星遥感结果更为接近,即产生了与气旋涡位置高度吻合的斑块状降温。同时在强降温的区域,会显着减少海洋输送给大气的感热、水汽、潜热、从海表向上积分的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进而降低台风登陆台湾岛的降水量。且在强降温区域的边界层高度显着降低。最后,通过分析叁维耦合实验结果得到,台风影响下的上层海洋温盐流的响应如下:动力响应特征是整个水柱明显出现了近惯性流,流速不同程度增大,出现了两层的结构,上混合层和混合层以下出现反相位,为第一斜压模主导产生。热力响应特征是温度和盐度都呈现叁层结构,形成了低温高盐的表层水,低盐高温的次表层水和低温高盐的下层水。这种响应在表层偏于路径右侧。海表的降温是由垂直混合作用主导的,次表层在惯性泵的影响下交替出现升温(混合作用)和降温(上升流),而次表层以下则是由垂直运动主导的降温。而且路径左侧气旋涡的涡度和涡动能在台风经过后明显增强,说明气旋涡的强度变强,其一定程度影响了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涡旋内上混合层流速衰减较涡外慢,而涡外上混合层的能量更容易向深层传播,导致次表层以下流速增强。同时在涡旋内部,由于近惯性流的能量容易被局限在上混合层,导致垂向剪切作用更为显着,这造成涡内更显着的海表降温和次表层升温;而气旋涡特殊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增强了台风引发的上升流,这导致了次表层更强的降温。次表层内的降温和升温程度较涡外强。(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熊秋芬,张昕,陶祖钰[4](2016)在《一次温带气旋涡度场演变特征及气旋发生发展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旋是涡旋运动,因此相对涡度(以下简称涡度)是确切表征气旋中心位置和强度的物理量,分析气旋发生发展过程就是分析涡度的变化机理。文中采用1000 hPa地转风涡度表征地面气旋,利用常规地面观测、6 h一次的NCEP 1°×1°再分析场等资料,对2014年6月一次具有螺旋式回转路径的北方温带气旋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利用Petterssen地面气旋发展公式,再结合300 hPa涡度平流、散度场与850 hPa热力场的配置关系,考察了对流层中低层温度平流、500 hPa涡度平流以及300 hPa涡度平流引起的辐散对地面气旋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1)这次气旋过程中500、300 hPa存在两个正涡度区及涡度中心的替换:即在地面气旋发生发展阶段,第一个涡度中心为主要的涡度中心;在气旋减弱阶段,第二个涡度中心成为主要的涡度中心。(2)地面和高空涡度中心均以逆时针螺旋式路径移动。在地面气旋初生和发展阶段,高低层涡度中心及正涡度区呈后倾结构;当高低层涡度中心及正涡度区几乎垂直重合时,地面气旋停止发展。(3)温度平流项在气旋初生阶段起主要作用;500 hPa涡度平流决定了地面气旋的发展。(4)当300 hPa正涡度平流引起的辐散区迭加在对流层低层850 hPa斜压锋区上时,地面气旋发展。(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6年03期)
李迎新[5](2015)在《台风对西北太平洋气旋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风对海洋的影响是“台风-海洋”相互作用的重要分支,海洋(气旋和反气旋)中尺度涡在海洋中普遍存在,且对混合、物质的输运、能量的传播等诸多海洋过程有重要贡献;所以研究台风对中尺度涡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卫星遥感的海表温度、海表高度、海表盐度资料和浮标直接测量的海水温度、盐度廓线,结合建立的台风风场模型,就海洋气旋性中尺度涡对台风的响应开展了-些分析研究。首先选取了2012年叁级台风“派比安”,分析了其对海洋的影响。该台风经过研究区域(126。E-133。E,17。N-25.5。N)后,海表温度下降和海表盐度上升,在混合层上述两个要素也是同样的变化。最低点的海表高度从-20cm下降为-53cm,如此显着地变化一方面与台风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与中尺度气旋涡的合并密切相关。在台风中心,海表盐度的下降是海水蒸发、表层海水湍流混合和下层海水涌升与降水稀释作用竞争的结果。另外用一个台风风场模型计算了Ekman抽吸导致的水体上升距离,并由气旋涡中典型上升流速度估算了涡中上升流抬升的距离,这两者的数值和与浮标廓线反映出的水体上升距离相吻合。从而解释了温跃层以下水体中同一深度处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是水体上升造成的。然后对2001-2008年15个超强台风经过20个气旋涡区域时对这些涡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目的是找出影响海洋气旋涡变化的关键因子。在这20个涡区域中,仅有两处在台风过后出现新海洋气旋涡,这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台风不能诱发产生新的海洋气旋涡。通过对3个台风参数与描述涡变化的6个变量做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强迫时间与这6个参数的相关性最好,这是由于该量结合了台风强度、台风尺度和移动速度等多个因素,可以把强迫时间作为反映涡变化的指示因子。另一方面,统计时满足条件的例子较少,表明台风对海洋中尺度气旋涡的影响是否显着可能需进一步研究。最后利用建立的台风风场模型和海表高度、海表流速数据分析了台风输入到海流、海浪、海洋上层、海洋深层及通过海表摩擦耗散的能量。分析台风“派比安”对研究区域做功的情况,表明台风经过时并不是对气旋涡内每一点处海流都做正功,台风对海流做正功还是负功根本上是由其与涡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台风对海流做功功率、对海浪做功功率和台风通过海表摩擦耗散的功率,叁者量级分别是1O-1W/M2、100W/M2、101W/m2。通过海表摩擦耗散的功率和能量,与对海浪做功功率和功图相似,耗散功率和能量较大的地方也在风速较大位置,最大功率超过50W/m2,耗散的能量也达到1OMJ/M2。另外分析2001-2012年平均输入到深层和表层的能量发现在台风经过频率较高的地方,输入的能量较大,可达40KJ/m2。这些海域台风就是向深层海洋输入能量的关键区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05-25)
王惠楠,许东峰,陈钟为,徐鸣泉,杨龙奇[6](2014)在《从2010年1月的1个反气旋涡探讨南海中尺度涡的输运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漂流浮标,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和示踪粒子法,研究了中国南海中尺度涡的输运能力。从浮标漂流轨迹和对应的流场分布可知在真实海洋中存在涡对物质的输运,陷入反气旋涡的漂流浮标跟随涡旋顺时针打转4圈,以圆弧形轨迹运动至海南岛以东。进一步通过示踪粒子法进行长期模拟得出涡内物质会以和涡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前进,在忽略水平方向上的混合对示踪粒子轨迹影响的情况下,在第55天,93%的质点(153个)将跟随涡旋运动,7%的质点(11个)会在中途与涡旋分离,运动中涡会不断把内部物质甩向涡的外缘,质点会从涡最边缘速度由大转小处脱离涡旋,但是大多数质点会跟随涡旋在其边缘以圆弧形轨迹向前运动,并最终稳定在涡旋的最边缘。(本文来源于《海洋学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徐晓华,廖光洪,许东峰[7](2010)在《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涡的Argos浮标观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卫星高度计异常资料和2003年10月上旬投放在西北太平洋的25个Argos表层漂流浮标资料,分析观测海域的中尺度涡特征及浮标漂移路径上的温度和流速变化,结果表明:(1)7个浮标受强劲的黑潮流影响直接进入台湾岛以东黑潮表层的主流轴;(2)16个浮标在反气旋涡内旋转,并随中尺度涡向西运动,到达黑潮的东边界,由于中尺度涡旋的消亡,浮标脱离其影响后由黑潮带动向东海运动,浮标的移动轨迹呈螺线型;(3)仅有2个浮标在(123°E、20°N)附近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且41490号浮标受台湾岛西南外海反气旋涡的影响作了2周旋转后再进入南海。比较分析表明,黑潮在冬季应该存在入侵南海的分支,但浮标能否顺利进入南海受多种随机因素控制,如风生流、潮流和波浪等。另外,西北太平洋向西传播的中尺度涡难以越过强劲的黑潮流屏障继续向西传播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本文来源于《海洋学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周慧,许建平,郭佩芳,侍茂崇,刘增宏[8](2006)在《棉兰老岛以东反气旋涡的Argo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2003年1月至10月期间,由布放于西北太平洋中的Argo剖面浮标捕获的位于棉兰老岛以东海域的反气旋涡。该涡中心位于8.7°N、127.6°E附近,距大陆坡不远,沿等深线走向呈椭圆形分布。其长轴(NW-SE)约200km,短轴(NE-SW)长约120km。Argo浮标的漂移轨迹及其在表层及1 500db层的漂移速度场表明,该反气旋涡位于温跃层以下,中层海洋特征。在1 500db层上,涡的外围平均切向速度为11.9—14.0cm.s-1,旋转周期约为40d。温、盐度断面分布表明,该反气旋涡内的温盐结构非常复杂,可能与源自南、北半球的中层水团在涡旋内交汇并发生变性有关。(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曾丽丽,贾英来,施平[9](2006)在《黑潮反气旋涡脱落时南海北部的海温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WOCE-OUT的温度资料,结合TOPEX/POSEDIENT-ERS卫星高度计资料、ParallelOceanClimateModel结果,分析了1994年2月9-19日,1994年10月26日-11月6日,1995年2月4日-14日和1997年6月23日-7月4日四个反气旋涡旋脱落时间段内南海北部的海温状况,探讨了海平面高度场中的反气旋涡在温度场中的表现特征。发现海平面高度资料中的反气旋涡对应着温度场中的高(或暖舌)温中心,其中,反气旋涡脱落发生在夏、秋季时,高温中心比海平面高度的高值中心偏西南;发生在冬季时,暖舌与海平面高度的高值中心基本一致。脱落的反气旋涡对海温的影响深度约为130~180m。(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06年05期)
侍茂崇,江明顺,柴扉,薛惠洁[10](2001)在《中沙南反气旋涡及周边海流形成和演变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越南东部12°-15°N海域,海流运动十分复杂.1-6月,这里存在东西跨度800 km、深达800 m的反气旋涡;7月,反气旋涡蜕化成两条近似平行的、从西向东运动的海流,北面的称中沙海流,南面的称金兰海流.10月,这两条海流合而为一,但是流轴有较大幅度蛇动.反气旋涡的存在,阻碍了Ekman层之下南北之间水交换,只有东西方向近岸不超过100 km的海域,才是南北水交换主要通道.中沙海流是南海中北部气旋环流的补偿流;中沙南反气旋涡,是由南海中北部和西南部两个气旋涡相邻边缘反向运动造成的.反气旋涡蜕化的主要原因是风的正涡度引起的上升流.800 m以下,存在一个长年的气旋式深层流涡,与吕宋深层涡一起构成南海海盆环流的主要特征.这个永久的气旋式深层环流和惹岛涡是由地形造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学文集——南海海流数值计算及中尺度特征研究》期刊2001-12-01)
气旋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尺度涡是海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它对大洋环流、物质及热量输运、气候变化及海洋生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涡在其漫长的生命周期中会不断与其它的涡发生相互作用,同极性涡的合并是其中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现象。本文利用卫星遥感的海表高度数据和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黑潮延伸体附近区域的四个典型的反气旋涡水平和垂直合并事件个例。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涡识别和涡参数提取方法。一、基于SST的表层涡和次表层涡识别方法:该方法用来判断合并前后涡的类型,从而判断合并类型。二、高斯涡表面拟合方法:该方法用来获得涡参数并计算涡的平面流场,然后根据涡平面流场及建立的垂直结构模型分析动力学量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水平合并和垂直合并具有不同的表观特征。典型的水平合并事件具有如下特征:一、涡的类型在合并前后均一致;二、合并前后涡的总面积基本守恒;叁、合并后相比合并前相对涡量会显着下降。而在典型的垂直合并事件中:一、合并前的两个涡均有不同的深度类型,一个为表层涡,另一个为次表层涡,但合并后只看到表层涡,次表层涡的识别信号被表层涡所覆盖;二、合并前后总面积不守恒,合并后涡的面积更像是合并前面积最大的那个;叁、合并后涡的相对涡量没有明显减少,而更像是延续合并前的表层涡的值。本文还进一步建立了涡的两种垂直结构模型-柱状模型和两层模型,以验证以往水平合并理论研究所提出的守恒模式。结果表明:一、两个典型的水平合并个例均近似满足总质量守恒;二、合并后总相对角动量增加;叁、合并后总能量增加。合并前总相对角动量的增加主要由两个涡伴随的系统旋转贡献,但系统旋转却无法解释合并后能量的增加。在两层模型的结果中,合并前后总的积分位涡似乎是守恒的,增加的能量主要由势能贡献,这一结果与Gill和Griffiths 1981年提出的质量、位涡守恒而势能和总能量增加的“能量悖论”合并模式较为符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旋涡论文参考文献
[1].唐一尘.尘气旋涡遮蔽大型双星系统[N].中国科学报.2018
[2].王子飞.海洋中尺度反气旋涡合并现象的卫星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3].姜雪敏.台风对气旋涡影响的统计分析以及气旋涡对上层海洋响应影响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7
[4].熊秋芬,张昕,陶祖钰.一次温带气旋涡度场演变特征及气旋发生发展机制分析[J].气象.2016
[5].李迎新.台风对西北太平洋气旋涡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6].王惠楠,许东峰,陈钟为,徐鸣泉,杨龙奇.从2010年1月的1个反气旋涡探讨南海中尺度涡的输运能力[J].海洋学研究.2014
[7].徐晓华,廖光洪,许东峰.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涡的Argos浮标观测结果分析[J].海洋学研究.2010
[8].周慧,许建平,郭佩芳,侍茂崇,刘增宏.棉兰老岛以东反气旋涡的Argo观测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06
[9].曾丽丽,贾英来,施平.黑潮反气旋涡脱落时南海北部的海温分布[J].海洋通报.2006
[10].侍茂崇,江明顺,柴扉,薛惠洁.中沙南反气旋涡及周边海流形成和演变机制研究[C].中国海洋学文集——南海海流数值计算及中尺度特征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