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质燃料乙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茎纤维生物提取,发酵燃料乙醇技术,进展,分析
纤维质燃料乙醇论文文献综述
郑诚[1](2017)在《茎纤维生物提取与发酵燃料乙醇技术进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飞速发展,茎纤维生物提取以及发酵燃料乙醇技术进一步发展,在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问题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茎纤维生物提取与发酵燃料乙醇技术进展以及对策。(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7年11期)
王旭红,惠洋,顾渊铠,房志远,周俊俊[2](2017)在《石墨烯改性碳纤维基Pt–Sn直接燃料乙醇电池阳极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石墨烯改性碳纤维为载体,将Pt–Sn纳米催化剂原位负载在碳纤维上。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利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和交流阻抗等分析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研究石墨烯含量对燃料电池碳纤维基阳极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3%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循环伏安测试的峰电流密度达到119 mA/cm~2。(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旭红,马冠云,胡敬会,阮世栋,汪凯鹏[3](2015)在《改性碳纤维均匀负载Pt-SnO_2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丙烯腈(PAN)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烧结技术制备载体,并添加石墨烯对载体进行改性,通过水热法制备Pt-SnO2催化剂。采用XRD、拉曼和SEM对碳纤维及Pt-SnO2阳极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900℃烧结后石墨烯存在碳纤维中,催化剂粒子均匀负载于碳纤维表面,且粒径约为8~10nm;研究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表明,在水热温度为190℃,pH=9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最优,电化学氧化峰的电流值也最大,为56.64mA/cm2。(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5年10期)
何虎,关迅[4](2014)在《生物降解纤维类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研究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乙醇作为新型燃料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改善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利用微生物预处理及其酶降解纤维质发酵制备燃料乙醇是提供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对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技术;生物降解和发酵制备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以及纤维素原料预处理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并展望了纤维类物质生物降解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4年32期)
王旭红,朱慧,黄金山,纪网金,骆秀淇[5](2014)在《新型碳纤维负载直接乙醇燃料电池Pt-SnO_2阳极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碳纤维基纳米Pt-SnO2阳极催化剂(Pt/Sn原子比为3)。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其在乙醇燃料电池中的阳极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纳米Pt-SnO2催化剂均匀地分散在碳纤维骨架上;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碳纤维载体的致密度越高、导电性能越好。电催化性能测试表明,烧结温度为800℃时催化剂的峰电流密度最大,达到0.11 A/cm2,抗中毒能力也最强。单电池的发电性能表明,在一定的乙醇浓度下,1.0 mL/min进样流速具有最优的发电效率。(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袁善美,李志扬,朱昱,倪红军[6](2014)在《碳纤维基PtPb催化剂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碳纤维基PtPb催化剂薄膜作阳极催化剂,并通过热压制成膜电极,组装平板型直接乙醇燃料电池,搭建测试系统并对电池性能进行测试。主要研究了温度、乙醇浓度、溶液流量、进气流量等参数对DFEC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当乙醇溶液浓度为1.0 mol/L,溶液进样速率为1.0 mL/min,溶液温度为80℃,氧气进样流速为100 mL/min时性能较优,单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达21 mW/cm2。(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4年01期)
高剑平,张梁[7](2013)在《木质纤维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路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木质纤维原料转化为燃料乙醇过程存在的障碍。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出杏鲍菇栽培-乙醇生产、黄孢原毛平革菌液态发酵预处理-乙醇生产、白蚁酶降解-乙醇生产3条潜在可行技术路线。(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卓治非,房桂干,施英乔,邓拥军,卢婷婷[8](2013)在《木质纤维转化制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蒸汽爆破、微波辅助等木质纤维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分析了木质纤维原料的酸水解与酶水解,总结了木质纤维原料发酵制取乙醇的叁种最新发酵工艺,即同步糖化发酵、固定化细胞发酵、利用高效微生物发酵。我国在木质纤维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应用已取得了重要进展,首次采用连续汽爆技术建设成500t/年纤维素乙醇产业化试验装置,河南建成首条年产3000t的纤维乙醇产业化试验生产线。(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造纸》期刊2013年03期)
邵千钧,诸力,刘建军[9](2013)在《全株农作物的氨纤维爆破法预处理及酶解发酵制备燃料乙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其混合预处理后的酶解与发酵效果、酶的优化添加量及预处理对发酵是否有抑制作用。以全株玉米、全株小麦和全株水稻这3种富含淀粉的木质纤维类生物质为原料,进行氨纤维爆破法(AFEX)预处理,完成添加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后的酶解和发酵实验,并与玉米秸秆的酶解单糖得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FEX对全株农作物而言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式,其乙醇产量分别提高34.8%、40.1%和20.1%。以全株玉米为例,原料经AFEX预处理后能生产单糖623.5kg/t,可转化乙醇283.6kg,玉米秸秆可生产单糖515.9kg/t。谷物与秸秆共同经AFEX预处理后,淀粉与纤维素能同时高效酶解,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乙醇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王旭红,袁善美,朱昱,倪红军[10](2012)在《碳纤维基PtSn催化剂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制的碳纤维基PtSn催化剂薄膜作为阳极催化剂,商用Pt/C作为阴极催化剂,Nafion 115膜作为质子交换膜,通过热压制成膜电极,组装平板型直接乙醇燃料单电池,搭建测试系统并进行性能的测试,研究了温度、乙醇浓度、溶液流量、进气流量等参数对DEFC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溶液浓度为1.0 mol/L、溶液进样流量为1.0 mL/min、溶液温度为80℃、氧气进样流量为100 mL/min时结果较优,单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达18.2 mW/cm2。(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纤维质燃料乙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石墨烯改性碳纤维为载体,将Pt–Sn纳米催化剂原位负载在碳纤维上。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利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和交流阻抗等分析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研究石墨烯含量对燃料电池碳纤维基阳极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3%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循环伏安测试的峰电流密度达到119 mA/c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质燃料乙醇论文参考文献
[1].郑诚.茎纤维生物提取与发酵燃料乙醇技术进展分析[J].科技风.2017
[2].王旭红,惠洋,顾渊铠,房志远,周俊俊.石墨烯改性碳纤维基Pt–Sn直接燃料乙醇电池阳极催化剂[J].硅酸盐学报.2017
[3].王旭红,马冠云,胡敬会,阮世栋,汪凯鹏.改性碳纤维均匀负载Pt-SnO_2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5
[4].何虎,关迅.生物降解纤维类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研究前景[J].化工管理.2014
[5].王旭红,朱慧,黄金山,纪网金,骆秀淇.新型碳纤维负载直接乙醇燃料电池Pt-SnO_2阳极催化剂的性能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4
[6].袁善美,李志扬,朱昱,倪红军.碳纤维基PtPb催化剂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制备及性能研究[J].现代化工.2014
[7].高剑平,张梁.木质纤维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路线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卓治非,房桂干,施英乔,邓拥军,卢婷婷.木质纤维转化制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造纸.2013
[9].邵千钧,诸力,刘建军.全株农作物的氨纤维爆破法预处理及酶解发酵制备燃料乙醇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3
[10].王旭红,袁善美,朱昱,倪红军.碳纤维基PtSn催化剂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制备及性能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