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型营养评价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营养状况,改良版MNA-SF,社区老年人,影响因素
微型营养评价法论文文献综述
袁华财[1](2019)在《改良版微型营养评价简表在鲁西北社区老年人群常模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改良版微型营养评价简表(改良版MNA-SF)调查鲁西北地区社区老年人的营养状况,验证改良版MNA-SF的结构效度并划分维度,探索本地区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鲁西北社区老年人改良版MNA-SF常模。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分别在聊城市开发区、冠县、东昌府区,德州市德城区抽取两个社区(村)进行调查。共调查1825人。调查对象为社区居住的实际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排除标准为:存在认知缺陷、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有严重慢性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者;体力活动极大受限者。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以及营养评估。营养评估部分采用改良版MNA-SF,本表包含6个条目:体质量指数、小腿围、体重变化情况、心情如何、蛋白质摄入情况、过去叁个月的摄食量变化情况。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双人双录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利用ROC曲线法和约登指数法(YI)对CC截断值进行调整。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量表的维度进行验证和划分。单因素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在量表得分影响因素探索的基础上,确定分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原始粗分常模、百分位数常模、标准分常模。结果:共获得有效样本1805人,其中聊城838人,德州967人。年龄范围60-96岁。本地区采用小腿围判断营养不良的截断值分别为:男性老年人32.05cm,女性老年人30.55cm。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量表划分为两个维度,根据题目特点,分为客观测量维度和主观回答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结果显示:RMSEA=0.035,GFI、AGFI、NFI、CFI、IFI均在0.9以上,证明模型拟合良好。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居住地区、60岁以前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月人均纯收入、所拥有医疗保障、慢性病患病数量以及呼吸疾病、肿瘤、贫血、胃肠道疾病的患病情况是改良版MNA-SF量表总得分的影响因素。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模型后,对改良版MNA-SF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分别为:居住地区(城市)、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离婚)、年龄、胃肠道疾病、贫血、肿瘤、居住状态(独居)。居住地区为城市,文化程度高为营养状况的保护因素,离婚、胃肠道疾病、贫血、肿瘤以及独居为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以对人群改良版MNA-SF量表总得分具有显着影响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为分组依据,建立量表总体人群常模、居住地区常模、文化程度常模、年龄常模、婚姻状态以及居住状态常模。结论:(1)改良版MNA-SF在鲁西北社区老年人中应用的结构效度良好,可以分为客观测量和主观回答两个维度。(2)居住地区为城市,文化程度高为老年人营养状况的保护因素,离婚、独居、胃肠道疾病、贫血、肿瘤为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危险因素。(3)以对改良版MNA-SF量表得分具有显着影响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为分组依据,建立量表总体人群常模、居住地区常模、文化程度常模、年龄常模、婚姻状态以及居住状态常模,为本地区老年人营养状况的筛查或评价提供新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6)
袁华财,张甜甜,郭冬梅,张欢欢,沈德嫱[2](2018)在《微型营养评价量表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微型营养评价(MNA)量表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为研制符合我国社区老年人特点的营养评价工具进行前期探索。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市社区老年人550例,最终获得有效样本544例。应用MNA量表评价其营养状况,检测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指标,评价MNA量表的信度、结构效度、校标关联效度。结果M NA量表Cronbachsα系数0.287,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9个公因子,累积因子贡献率60.94%。因子分析显示条目MNA14、MNA17因子载荷低于0.4,MNA得分与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小腿围等客观指标具有相关性,以BM I和血清白蛋白作为营养状况的评价客观标准,M NA量表发现营养不良风险老年人的灵敏度0.884,特异度为0.683,两种方法评价营养状况的kappa值为0.215。条目分析显示条目M NA6、M NA9、M NA10、M NA12与总分的关联程度不密切。结论 MNA量表信度和效度不理想,不适用于直接评价济南社区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但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改良。(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曲正,张华明,郭享,关英俊[3](2018)在《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简表在内科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简表(MNA~?-SF)在内科住院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MNA~?-SF、full MNA~?评估105名内科住院老年病人的营养状况,分析两者相关性、一致性。结果:BMI-MNA-SF和CC-MNA-SF两种评估方法与full MNA~?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908,0.8381,P<0.001)。一致率分别为83.81%,68.57%。根据full MNA~?的分级标准,分别按MNA≥24分、MNA≥17分二分类分组,BMIMNA-SF的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较高,CC-MNA-SF的大部分指标稍低于BMIMNA-SF。在前一分组中BMI-MNA-SF和CC-MNA-SF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51(0.916,0.985)、0.938(0.894,0.983);后一分组中分别为1.000(1.000,1.000)、0.985(0.963,1.000),P<0.001。BMI-MNA-SF和CCMNA-SF均未漏诊"营养不良"。结论:对于内科老年住院病人,BMI-MNA-SF和CC-MNA-SF都是简洁、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在BMI不易获得的情况下,CC-MNA-SF是可靠的选择。(本文来源于《肠外与肠内营养》期刊2018年01期)
韩璇,王燕萍,程青[4](2017)在《微型营养评价法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营养状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明确MNA评分与血清学营养指标[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A),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TLC),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s percentage,TLP),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的关系。方法分析2010-01/2015-05月在作者医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20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128例,平均年龄81.27岁。根据MNA的评分结果,将所有住院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潜在营养不良组和营养不良组,研究各组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MNA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经MNA评估发现作者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入院时的营养良好患者58例(28.71%),潜在营养不良患者62例(30.69%),营养不良患者82例(40.60%)。所有患者入院时血清学营养指标的平均值均随着MNA评分的下降而逐渐降低,3组患者的PA、TRA和TLP平均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入院时,ALB、PA、TRA和TLP评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中,营养不良组>潜在营养不良组>营养良好患者(P均<0.05);而营养不良组术后ALB、PA、TRA、TLP和HGB评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均<0.05)。所有患者的血清营养学指标与MNA评分所反映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且PA、ALB、TRA和TLP在营养状态的检测效能上要优于TP、TLC和HGB。结论 MNA营养风险评估和血清学营养指标(PA、ALB、TRA、TLP和HGB)筛查可作为老年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入院营养状况筛查和调整的可靠方法。(本文来源于《华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吴晓娜,黄承钰,邓波[5](2015)在《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价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不同营养状况病人间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753例老年住院病人,采用MNA-SF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同时测定传统营养指标进行分析。再根据病人牙齿状况进行分组,并对各组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9.39%和39.71%,营养正常率仅为40.90%。叁组病人的体重指数(BMI)、上臂围(AMC)、小腿围(CC)、握力和体力活动水平(ADL)差异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营养正常组>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不良组。义齿组与牙齿正常组病人BMI、CC、AMC、握力、ADL和MNA评分明显高于缺齿组病人(P<0.05)。结论: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较高,牙齿状况也将对病人营养状态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肠外与肠内营养》期刊2015年06期)
吴晓娜[6](2015)在《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MNA-SF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者间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753例老年住院患者,采用MNA-SF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同时测定传统营养指标进行分析。再根据患者牙齿状况进行分组,对各组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危险发生率分别为19.39%和39.71%,营养正常率仅为40.90%。对叁种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传统营养指标分析后发现:3组患者的BMI、AMC、CC、握力及A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营养正常组>营养不良危险组>营养不良组;患者的牙齿状况与其营养状况有关(p<0.05);义齿组及牙齿正常组患者BMI、CC、AMC、握力、ADL及MNA评分明显高于半/全口缺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危险的发生率较高,其传统营养评价指标也会下降;牙齿状况也将对患者营养状态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5-16)
侯煜,徐若男,杨艳,丁霞,周洁琛[7](2015)在《微型营养评价法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干部病房80岁以上高龄患者120例,分别用台湾修订版MNA和原版MNA进行营养评估,并测定各项传统营养指标。结果台湾修订版MNA营养评估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患者37例(30.8%),营养不良危险患者42例(35.0%),两者比率均高于原版MNA的28.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台湾修订版MNA营养评估的3个营养分组之间体质量指数(BMI)、小腿围(CC)、叁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台湾修订版MNA和传统营养指标BMI、上臂围(MAC)、CC、TSF、ALB、TRF、PAB有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台湾修订版MNA适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当尽早进行营养干预。(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保健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杨国莉,赵喜兰,黎明[8](2015)在《微型营养评价法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在老年心血管疾病(CVD)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方法运用MNA法测定316例老年CVD住院患者的MNA总分,根据MNA总分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组52例(16.46%),营养不良风险组60例(18.99%),营养状况良好组204例(64.56%);女性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患者(≥80岁)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高于低龄患者(60~<80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城镇居住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VD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可在老年CVD住院患者中应用MNA进行营养状况监测和营养不良风险的早期筛查。(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5年10期)
张晓峰,苏宁,贾若苹,李玲玲,刘红梅[9](2014)在《总体主观评价法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在老年肿瘤患者营养评估中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总体主观评价法(PG-SGA)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在老年肿瘤患者营养评估方面的差异,为临床营养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08例老年肿瘤患者分别应用MNA-SF和PG-SGA进行营养评估,将2种评估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NA-SF法评价42例营养正常的患者中,PG-SGA评分为A级12例,B级30例,没有评为C级者;MNA-SF法评价66例营养不良的患者中,PG-SGA评分为A级2例,B级60例,C级4例,PG-SGA对老年肿瘤营养不良的检出率(87.0%)高于MNA-SF(61.1%);2种方法的评估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SGA更适合用于老年肿瘤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本文来源于《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期刊2014年03期)
马慧萍,孙俐[10](2013)在《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在呼吸科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评价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比较MNA评价结果与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7例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MNA进行评价,记录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MNA评价结果显示:117例调查对象中,营养不良者18例,有营养不良风险者48例,正常营养状态者51例;不同年龄、病程以及所患慢性病数量患者的MNA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NA评价结果与BMI、上臂中点臂围、小腿围、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和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较高,MNA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评价方法,可用于住院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筛查,也可与上臂中点臂围、血清白蛋白相结合快速评价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报》期刊2013年21期)
微型营养评价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微型营养评价(MNA)量表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为研制符合我国社区老年人特点的营养评价工具进行前期探索。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市社区老年人550例,最终获得有效样本544例。应用MNA量表评价其营养状况,检测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指标,评价MNA量表的信度、结构效度、校标关联效度。结果M NA量表Cronbachsα系数0.287,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9个公因子,累积因子贡献率60.94%。因子分析显示条目MNA14、MNA17因子载荷低于0.4,MNA得分与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小腿围等客观指标具有相关性,以BM I和血清白蛋白作为营养状况的评价客观标准,M NA量表发现营养不良风险老年人的灵敏度0.884,特异度为0.683,两种方法评价营养状况的kappa值为0.215。条目分析显示条目M NA6、M NA9、M NA10、M NA12与总分的关联程度不密切。结论 MNA量表信度和效度不理想,不适用于直接评价济南社区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但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改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型营养评价法论文参考文献
[1].袁华财.改良版微型营养评价简表在鲁西北社区老年人群常模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袁华财,张甜甜,郭冬梅,张欢欢,沈德嫱.微型营养评价量表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评价[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3].曲正,张华明,郭享,关英俊.修订版微型营养评价简表在内科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评价[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8
[4].韩璇,王燕萍,程青.微型营养评价法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营养状况的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
[5].吴晓娜,黄承钰,邓波.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
[6].吴晓娜.应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C].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论文汇编.2015
[7].侯煜,徐若男,杨艳,丁霞,周洁琛.微型营养评价法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营养评估[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
[8].杨国莉,赵喜兰,黎明.微型营养评价法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
[9].张晓峰,苏宁,贾若苹,李玲玲,刘红梅.总体主观评价法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在老年肿瘤患者营养评估中的比较[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
[10].马慧萍,孙俐.新版微型营养评价法在呼吸科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