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频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加筋板,振动频率,损伤识别
纤维频率论文文献综述
梁智洪,詹超,张芝芳[1](2019)在《基于频率识别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分层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纤维增强树脂(FRP)复合材料加筋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层损伤发生前后FRP复合材料加筋板的振动频率变化,来识别FRP复合材料加筋板中的分层损伤。构建了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基于有代理模型的优化算法(SAO)两种逆向检测算法,利用FRP复合材料加筋板在损伤前后发生的一系列频率变化值来逆推出FRP复合材料加筋板中的分层位置和大小。分别采用数值验证和实验验证来双重检验ANN和SAO两种算法的识别精度和效率。数值验证结果表明:ANN和SAO两种逆向检测算法对分层损伤位置和大小的识别最大误差分别是5.04%(ANN)和5.24%(SAO),证明方法在理论上可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ANN在使用实测频率数据进行识别时预测精度很差,无法得到有效的分层损伤信息;而采用SAO可以较好地预测试件中的分层损伤,且对分层大小的预测比对分层位置的预测精度更高,其中,对贯穿损伤和底板损伤的大小预测误差分别不超过2.05%和9%,而四个试件中有两个试件预测的分层与实际的损伤部位存在重合(重合率分别为34%和32.65%)。因此,当前提出的ANN和SAO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应用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实测数据误差的影响,相比ANN而言,SAO算法有更好的鲁棒性,在采用实测频率时也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试件中的分层损伤。(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许卓,李晖,薛鹏程,闻邦椿[2](2018)在《不重迭多分层纤维增强复合梁固有频率分析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针对复合梁各向异性的特点,利用子结构分析法分段表达各子梁的振型函数,明确复合梁固有频率的求解原理;然后,基于Matlab编写计算程序,提出不重迭多分层复合梁固有频率的分析流程;最后,以TC500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梁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复合梁固有频率测试系统,测试获得其未分层、单分层和不重迭多分层损伤下的固有频率.研究发现,随着分层数量增加,固有频率逐渐下降,且随着模态阶次升高,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愈发明显;同时,试验与计算结果的误差在1. 06%~5. 49%之间,验证了所提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詹超[3](2018)在《基于频率识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分层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由于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模量、可设计性、优越的抗疲劳性能、耐腐蚀性等,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土木、海洋工程、能源交通等工程领域。FRP材料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是加筋板/壳结构,即在主体结构(层合板或壳)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加强筋(层合材料),这样可极大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因而FRP加筋板结构也成为实际应用中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之一。而该类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很容易因砂石、冰雹、子弹或者维修工具掉落等中低速冲击而产生底板和加强筋之间的脱粘以及底板内部的分层,这些分层/脱层损伤将极大地弱化复合材料加筋板的承载能力,最终可导致结构在低于设计载荷水平下失效,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和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对在建筑土木、航空航天等重要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FRP加筋板结构进行分层损伤的早期诊断和识别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FRP复合材料加筋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层损伤发生前后FRP加筋板的振动频率变化,来识别FRP加筋板中的分层损伤。构建了人工神经网络和优化算法两种逆向检测算法以利用FRP加筋板在损伤前后发生的一系列频率变化值来逆推出FRP加筋板中的分层位置和大小。分别采用数值验证和实验验证来双重检验两种算法识别分层损伤的精度和效率:(1)首先构建了加筋板的有限元模型,包含两种不同位置的分层损伤(加筋条与底板之间的分层和加筋板底板内的分层),并使用有限元模型产生的数值案例来检验两种逆向算法(数值验证);(2)设计制作了无损伤和含分层损伤的加筋板试件并进行模态测试获得了加筋板试件的实测频率值,再将实测数据用于两种逆向检测算法以预测FRP加筋板试件中的分层损伤(实验验证)。此外,还通过添加不同样本数量和不同干扰等级的噪声到仿真频率中以模拟实验误差,考察了两种逆向检测算法的鲁棒性。数值验证结果表明:两种逆向检测算法都可以有效地识别出FRP加筋板中两种不同位置的分层损伤。相比于直接使用遗传算法,采用代理模型替代优化过程中的有限元模型,减少了优化过程中迭代计算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损伤识别的效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有代理模型的遗传算法预测出的分层损伤与实际的损伤存在重合,说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FRP试件中的分层损伤信息,此外,相比分层损伤的位置,对分层大小的预测更为准确;而人工神经网络对于实验误差非常敏感,在使用实测频率数据进行损伤预测的过程中表现不理想,无法得到有效的损伤信息。进一步的噪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仿真频率添加噪声干扰后,采用有代理模型的遗传算法依旧可以预测较为准确地预测分层损伤信息,反映该算法对噪声不敏感,较为稳定;而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则不准确,表明其对噪声很敏感,算法的鲁棒性不足。综上,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基于频率变化的方法可以用于识别FRP加筋板中的分层损伤,应采用有代理模型的遗传算法以达到最优的识别效率和精度。(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8-06-01)
金敬业,杨欢,吴美琴,陈雪飞,王府梅[4](2018)在《基于双端须丛试样的棉毛纤维长度频率分布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新型双端须丛试样,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可快速低成本地检测棉、毛等纤维的长度,但存在计算指标较少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算法,即把测得的双端须丛相对线密度曲线(类似纤维长度分布曲线)转换成质量加权长度频率直方图,同时避开可能放大误差的微分过程。该算法可通过对相对线密度曲线上一系列数据点进行简单加减运算,获得各个长度组纤维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定义计算任意长度指标。基于24种棉纤维试样和12种毛纤维试样的实际检测显示,计算出的直方图和几种长度指标值与AFIS、Almeter基准方法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双端须丛试样测得全面、准确的纤维长度信息。(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潘静雯,袁浩凡,张芝芳[5](2017)在《基于频率识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弧形板分层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损伤发生前后的频率变化识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弧形层合板中的分层损伤。首先建立含分层损伤的FRP弧形板有限元模型,在不同分层损伤情况下计算弧形板的频率,与无损伤弧形板比较后得到频率改变量。分别使用遗传算法、有代理模型的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叁种逆向检测算法对分层的界面、位置和大小进行识别,发现遗传算法比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要高很多,而有代理模型的遗传算法由于采用近似模型替代遗传算法中的有限元模型,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运算效率,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损伤识别的时间是直接遗传算法的1/163。(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7年06期)
高洪平,孙泽玉,熊风,王士杰,朱姝[6](2017)在《金属连接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固有频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和脉冲激振技术,分别从有限元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不同的金属连接件重量和结构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传动轴临界转速的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当连接件的重量为0 g、500 g和1000 g时,对应的传动轴频率分别为368.5 Hz,208.6 Hz和190.3 Hz;而改变连接件结构时,传动轴的频率变化更显着。因此金属连接件的重量及结构形式对传动轴临界转速的影响较大,在保证连接件其它性能的前提下,轻量化和优化传动轴连接件结构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传动轴固有频率的重要方法,为现代汽车在节能减排,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51-56》期刊2017-10-21)
何继保[7](2017)在《不同频率的周期性机械拉伸对兔纤维环源干细胞增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取鉴定兔纤维环源干细胞(Annulus Fibrosus-derived Stem Cells,AFSCs),探讨不同频率的周期性机械拉伸对兔纤维环源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以离体实验探讨不同频率的周期性机械拉伸对兔纤维环源干细胞的影响。分离6周龄左右新西兰大耳白兔的纤维环,酶消化法提取、培养并鉴定纤维环源干细胞,将细胞种植于纤连蛋白修饰的聚二甲硅氧烷拉伸皿内,按照以下不同频率的周期性机械拉伸条件来分组实验,实验组细胞周期性机械拉伸频率为0.1Hz、0.5Hz、1.0Hz、2.0Hz,拉伸幅度为5%,加载相同的拉伸时间4h。对照组纤维环源干细胞与实验组细胞保持培养条件一致的前提下不进行拉伸刺激。应用RT-PCR及Elisa检测加载不用频率的周期性循环拉伸应变后细胞合成与分解代谢基因(COL-1,COL-II,Aggrecan,MMP-3,MMP-13,Timp-1)及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兔纤维环源干细胞在采用不同频率的周期性机械拉伸后形态学上的变化。结果成功提取并鉴定出兔纤维环源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增值能力及干细胞表面标记物OCT-4,Nucelostemin(NS)及SSEA-4表达;具有成骨、成脂及成软骨的多向诱导分化能力。加载以不同频率周期性机械拉伸的兔纤维环源细胞在0.5Hz频率时合成代谢基因(aggrecan,type I collagen,and type II collagen)及相关蛋白明显表达,分解代谢基因(MMP-3,MMP-13,TIMP-1)及相关蛋白表达受限。在应用1.0Hz、2.0Hz高频率的周期性循环拉伸力学过度刺激时,兔纤维环源干细胞的分解代谢基因(MMP-3,MMP-13,TIMP-1)及相关蛋白则呈现高表达,尤其是2.0Hz频率拉伸时,合成代谢基因(aggrecan,type I collagen,and type II collagen)及相关蛋白则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在应用了0.1Hz、0.5Hz、1.0Hz、2.0Hz频率的周期性机械拉伸刺激后细胞形态学上未见明显变化,在2.0Hz拉伸刺激的细胞骨架染色上可见细胞骨架轻微增大扩散。结论给予兔纤维环源干细胞适当频率的拉伸刺激能够促进兔纤维环源干细胞合成基因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分解代谢基因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薛鹏程,李晖,常永乐,闻邦椿[8](2016)在《悬臂边界下纤维增强复合薄板固有频率计算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悬臂状态下纤维增强复合薄板的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及验证.首先,针对纤维增强复合薄板的结构特点,考虑了纤维方向的影响,对其进行了理论建模.然后,基于正交多项式法来表示振型函数,并通过Ritz法对该类型复合薄板的固有频率进行求解.最后,搭建了该类型复合薄板结构的固有特性测试系统,并以TC500碳纤维/树脂基复合薄板为例,对其固有频率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正交多项式法的纤维增强复合薄板固有频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2%~9.7%之间,进而验证了所提出的固有频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佘文龙[9](2016)在《压捆机压缩频率对农业纤维物料叁维应力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缩频率与压缩室叁维应力直接影响牧草压捆机的生产率和结构尺寸,因而是主要设计参数。本文以9KG-350型液压高密度压捆机为试验设备,以羊草为试验物料,以一次喂入压缩形成的草片为研究单元,由薄膜压力传感器及配套的数据采集卡构成数据采集系统,研究开式压缩中压缩频率与压缩过程中草物料叁维应力的影响。在压捆机稳定工作状态下,采集压缩过程中农业纤维物料在压缩室叁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应力,获得在整个压缩过程中草片的叁维应力变化特性曲线,分析叁维应力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压缩频率下叁维应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压缩频率下,叁维应力值均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变化;压缩频率改变导致叁维应力数值变化,但对叁维应力本身变化规律无明显影响;单纯提高压缩频率会造成活塞x方向应力变化,进而影响其他两个方向应力。在较高的压缩频率下,y方向应力与z方向应力对x方向应力变化的敏感度提高。分析研究不同频率下一次压缩过程中的叁维应力变化规律及整个压缩过程中的叁维应力变化规律,可为牧草压捆机压缩频率的选择、生产率及结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农业纤维物料压缩过程的流变学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李长亮,鞠苏,陈大庆,陈勇,任明利[10](2016)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传输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避免采用金属频率选择表面制备的天线罩中存在的热残余应力和弱黏接界面等问题,采用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罩壁结构相容性好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频率选择表面,利用自由空间法对试样的电磁传输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数值分析模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传输机制和电磁传输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频率选择表面具有频率选择功能,但谐振频率处的电磁传输损耗较大;通过改变复合材料频率选择表面的单元缝隙率、厚度、电导率以及介电常数可以实现对其电磁传输性能的调节。(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纤维频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首先,针对复合梁各向异性的特点,利用子结构分析法分段表达各子梁的振型函数,明确复合梁固有频率的求解原理;然后,基于Matlab编写计算程序,提出不重迭多分层复合梁固有频率的分析流程;最后,以TC500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梁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复合梁固有频率测试系统,测试获得其未分层、单分层和不重迭多分层损伤下的固有频率.研究发现,随着分层数量增加,固有频率逐渐下降,且随着模态阶次升高,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愈发明显;同时,试验与计算结果的误差在1. 06%~5. 49%之间,验证了所提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频率论文参考文献
[1].梁智洪,詹超,张芝芳.基于频率识别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分层损伤[J].复合材料学报.2019
[2].许卓,李晖,薛鹏程,闻邦椿.不重迭多分层纤维增强复合梁固有频率分析及验证[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詹超.基于频率识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分层损伤[D].广州大学.2018
[4].金敬业,杨欢,吴美琴,陈雪飞,王府梅.基于双端须丛试样的棉毛纤维长度频率分布测量[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潘静雯,袁浩凡,张芝芳.基于频率识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弧形板分层损伤[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7
[6].高洪平,孙泽玉,熊风,王士杰,朱姝.金属连接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固有频率的影响[C].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51-56.2017
[7].何继保.不同频率的周期性机械拉伸对兔纤维环源干细胞增值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7
[8].薛鹏程,李晖,常永乐,闻邦椿.悬臂边界下纤维增强复合薄板固有频率计算及验证[J].航空动力学报.2016
[9].佘文龙.压捆机压缩频率对农业纤维物料叁维应力影响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10].李长亮,鞠苏,陈大庆,陈勇,任明利.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传输特性[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