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区体育设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区体育设施,儿童及青少年,北京市万寿路街道,规划对策
社区体育设施论文文献综述
于扬,王卉,王雷[1](2019)在《儿童及青少年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遵循"研究背景—实证调研—策略研究"的路线,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儿童及青少年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以实地调研的方式调研北京市万寿路街道内儿童及青少年的活动特征及使用需求,针对万寿路街道部分老旧社区存在的现有体育设施面积不足、类型单一、配置不完善等问题,研究儿童及青少年在其社区内使用体育设施的情况及存在问题,着重从规划层面探讨儿童及青少年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优化对策,并在万寿路街道内选取翠微路社区等作为案例,研究其体育设施现状发展情况,从策略上给出规划更新的方式和方法及可能的规划成果。希望能结合万寿路街道实际情况,为整个北京市提供对应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9-10-19)
汤以文,杨薇琦,吕统华[2](2019)在《健康中国视角下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空间要素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的号召下,越来越多国民参与到日常健身活动中,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居民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尤为密切。文章从实际出发,挖掘社区体育设施空间要素特征,然后提出杭州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优化策略,提高社会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的关注度,推动杭州市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科学化发展,为其他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9期)
杜仲莹[3](2019)在《五华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杜仲莹报道 为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日前,结合常委会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惠芝带队赴五华、西山两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五华区科化足球基地、翠湖公园;西山区前卫街道、永兴路社区的健身步道、健身设(本文来源于《昆明日报》期刊2019-08-23)
王清杉[4](2019)在《社区体育设施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作为沿海城市,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平时的身体锻炼也越来越多。社区作为居民的主要生活环境,成为了许多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区域。所以社区体育场地和各种体育设施所的建设深受市民的喜爱。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为社会各种人群提供了公平的锻炼机会,也影响着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对崂山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报告了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所以对崂山区社区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而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硕阳,李硕,孙龙飞[5](2019)在《向外迈两步 选择多几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阅读解决小区健身场地设施数量少、面积小、功能单一等问题,既需要不断探索,盘活现有资源,提高校园体育场馆开放率,也需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健身中心建设,满足不同人群健身需求。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的居民刚刚迎来一件大事——6月10(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07-04)
陈晨曦,李硕,刘硕阳[6](2019)在《办法多 场地就会多》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阅读健身场地和设施不足,仍然是当前社区体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公共用地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利用边角地设置健身器材是一种办法。另外,制定新建小区的体育设施规范并强化监管,也是解决社区健身设施不足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盛夏的傍晚,暑气未消,(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07-02)
马绍辉,徐海明[7](2019)在《宁波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和总结了宁波市社区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管理维护以及居民的满意度的现状。提出宁波市社区体育设施普遍存在种类有限、数量不足、利用率低、维护管理差等问题。并提出建立社区和街道合理分担机制、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居民共享、建立社区体育组织、引入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对策。(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06期)
姚烨[8](2019)在《基于可达性与公平性的上海市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体育设施与居民日常的体育健身活动密切相关,是实现“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载体。上海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建设和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体育设施15097个。但是,社区体育设施现状与《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叁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定的“到2020年底,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m~2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常住人口总数的45%左右”的目标仍有不小的差异。部分社区体育设施存在管理不善,器材老旧损坏或者无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不及时,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的发挥。本研究在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分布现状的基础上,从可达性与公平性的角度探讨上海市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设施管理、合理的布局,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居民开展体育健身实践需求,促进社区体育设施的科学化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实证研究法、GIS空间分析法对上海市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布局的可达性与公平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利于社区体育设施科学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对于社区体育设施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章节从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节对四个重要概念进行浅析,归纳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总结分析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叁章节主要对研究区概况及论文中数据来源进行介绍,并构建相应的GIS数据库;第四章节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的服务现状、可达性、公平性叁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呈现出来,并分析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中存在的管理问题;第五章节通过确定社区体育设施服务半径,明确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标准及布局原则及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科学化发展的相关建议来解决上海市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及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节给出了论文的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研究结论如下:(1)上海市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在街道之间分布不均衡,不同街道之间健身场所面积差异大,部分社区体育设施类型和器材种类均较少,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建设需求,且部分设施点存在叁无产品,器材损坏后未及时维护更新,封闭式管理阻碍交流,场地被挤占以及场地环境未做到及时维护等问题。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整体呈现“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不平衡分布特征,静安区辖内所有街道(镇)的15分钟体育生活圈内均含有社区体育设施点,社区居民可以在15分钟内通过步行到达就近的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体育锻炼。空间自相关计算结果显示,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存在正相关关系,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2)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的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呈现空间不均衡性,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较差的地区位于大宁路街道、北站街道和天目西路街道。泰森多边形法确定的服务范围面积较大的社区体育设施多位于大宁路街道、彭浦镇、天目西路街道和北站街道,这四个街道的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较差;四种类型的社区体育设施中,可达性最差的是市民健身房,需要在静安区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市民健身房的配置数量。道路可达性较差的地区多位于大宁路街道和彭浦镇,主要是道路交通相对稀疏,且距离社区体育设施距离较远;市民健身房是四种类型中交通可达性最差的社区体育设施。在上海市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的公平性检测中,石门二路街道社区体育设施的数量、面积区位商均接近1,是静安区辖域内社区体育设施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匹配程度最好的街道。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与住宅小区分布总体呈现空间耦合性,但静安寺街道、南京西路街道、石门二路街道、北站街道、共和新路街道、彭浦镇六个街道的空间耦合性较差。(3)科学的社区体育设施布局优化有利于提升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消除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的短缺区,有利于实现"15分钟体育生活圈"的目标。本研究在社区体育设施服务半径、社区体育设施配置标准以及社区体育设施布局原则确定的基础上,从解决体育设施不足、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管理水平和充分考虑社区设施选址的可达性与公平性这叁方面提出了上海市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分布优化策略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5)
王兰,周楷宸[9](2019)在《健康公平视角下社区体育设施分布绩效评价——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国家颁布《健康中国2030纲要》,强调以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健康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在此健康公平视角下,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对其社区层面体育设施的分布进行公平绩效的定量评价。研究采用基尼系数,从设施空间可达性和供应量两方面,进行体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评价。研究发现,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在基于空间可达性的服务覆盖方面较为均等;但在以街道委员会管辖范围为分析单元的地均和人均设施供应量方面,不均等程度明显增加。研究进而选取人均体育设施供应量,进行了设施分布公平绩效的空间差异分析。发现其存在圈层式空间格局,即外环—中环—内环的社区体育设施分布的公平绩效依次降低;同时浦东地区的绩效优于浦西。研究基于社区体育设施分布的评判绩效评价,为健康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金林群[10](2019)在《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近十年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总体匮乏,设施单一、发展不平衡及利用率低;根据WSR系统论方法论中实践活动涵盖的叁个方面——物理、事理、人理,即法规、制度、管理、居民意识等方面阐述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利用率低下的影响因素,以为后期的实践调查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社区体育设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的号召下,越来越多国民参与到日常健身活动中,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居民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尤为密切。文章从实际出发,挖掘社区体育设施空间要素特征,然后提出杭州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优化策略,提高社会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的关注度,推动杭州市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科学化发展,为其他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区体育设施论文参考文献
[1].于扬,王卉,王雷.儿童及青少年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对策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9
[2].汤以文,杨薇琦,吕统华.健康中国视角下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空间要素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
[3].杜仲莹.五华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N].昆明日报.2019
[4].王清杉.社区体育设施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5].刘硕阳,李硕,孙龙飞.向外迈两步选择多几分[N].人民日报.2019
[6].陈晨曦,李硕,刘硕阳.办法多场地就会多[N].人民日报.2019
[7].马绍辉,徐海明.宁波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8].姚烨.基于可达性与公平性的上海市静安区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9].王兰,周楷宸.健康公平视角下社区体育设施分布绩效评价——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
[10].金林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