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彩色成像论文-王逸伦

伪彩色成像论文-王逸伦

导读:本文包含了伪彩色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CMOS,微光图像处理,自然感彩色化,自动门控电源

伪彩色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王逸伦[1](2018)在《宽动态伪彩色ICMOS成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像增强器和CMOS传感器技术工艺的不断发展,ICMOS成像系统已经成为了当前在低照度环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数字微光系统解决方案之一。本文基于NSC1105型CMOS图像传感器和NVT-5型像增强器开展了宽动态彩色ICMOS成像系统的研制工作。并结合像增强器工作原理,完成了通过图像信息反馈控制的自动门控电源电路的阶段性研发工作。本文首先进行了硬件平台的器件选型和各硬件模块的原理图设计,主要包括CMOS驱动电路、AD芯片外围电路、DA芯片外围电路和供电模块电路;然后,根据微光图像的实际特征和系统宽动态,彩色化的需求,完成了驱动时序逻辑设计和硬件算法开发,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时序优化、微光图像降噪算法设计、微光图像增强算法设计、基于色彩传递的自然感彩色化算法设计等。其中降噪算法通过分析常用降噪算法,最终使用了多帧累加平均算法和高斯滤波结合的降噪算法并硬件实现;图像增强中结合直方图均衡化和线性拉伸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统计的自适应分段线性拉伸增强算法;彩色化算法中,研究微光和红外领域彩色化算法,在硬件平台上实现了基于色彩传递的单通道微光图像自然感彩色化算法。最后进一步研究了像增强器工作原理,分析已有的自动亮度控制(ABC)电路利弊,进行了基于图像信息反馈调节的自动门控电源方案设计并完成了该电路的器件选型、电路设计及仿真、参数要求验证、占空比控制信号采样分析和最后的实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宽动态彩色ICMOS成像系统较强光下仍可正常成像不饱和,动态范围可以达到10-5lx到171x;彩色化后色彩表现符合人眼观察习惯,整体成像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王磊,王宝珠,薛双苓,杨皓宇,郭宝强[2](2013)在《基于DSP+FPGA的红外热成像伪彩色变换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双芯片架构的红外热成像伪彩色变换系统,可应用于高速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该技术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军事侦查等行业应用十分有效,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式诊断技术。该系统采用双处理器流水线体系结构,FPGA首先从红外探测器中采集出来的一帧Raw格式的原始灰度温度图像,传送到DM642运行核心处理算法,计算出叁段式分割参数,传回FPGA修正原始灰度温度图像,再按一定的格式打包传给DM642进行基于通道的灰度到彩色线性插值算法变换,转换为24位RGB格式图像,最终通过以太网口传到上位机显示图像和后序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处理一幅大小为320x240像素的原始图像的时间约为15ms,相比单芯片处理系统,双芯片处理架构使系统处理数据的实时性得到了提高,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3年07期)

刘强[3](2006)在《红外热成像伪彩色测温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红外热成像伪彩色测温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工作上,详细讨论了实现一个红外测温系统所做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硬件设计,它是实现红外测温系统的运行平台。本系统采用的是DSP+FPGA的设计,使用TI公司的DM642作为主处理核心,来完成图像的采集、处理与输出显示的工作。主存储设备SDRAM、程序存储器FLASH作为基本外设在该系统中被使用。红外图像采用数字接口由DSP直接由前端获得,输出时,通过一片视频编码器将数字信号变成模拟视频信号输出。此外,为了实现图像数据的存储功能,还使用了大容量的SD卡,以供数据的收集、分析使用。 测温系统的软件设计是整个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系统所需要的人机交互界面,还专门为DM642设计了一套嵌入式软件系统,它具有比较完备的图形绘制功能,能够支持多种图形的绘制和任意英文及汉字的输出显示,支持各种对话框的显示。测温界面所需要的多种元素,如色度调,文本框,文本标签,参数对话框等都是基于该系统的支持来实现的。 作为对大容量存储设备的支持,还实现了目前应用广泛的FAT32文件系统。实现这种文件系统之后,测温仪能够将在作业现场拍摄下来的热像图保存到SD卡,再通过它转储到如Windows操作系统等的任何支持FAT文件系统的设备之上。(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6-06-01)

邢向华,顾国华,张保民[4](2003)在《红外热成像双通道伪彩色测温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 ,研制了一种可用于非接触式人体测温的红外热成像双通道伪彩色测温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伪彩色编码处理技术 ,可使人体各部位因温度不同而显示不同色彩 ,并且采用了红外线与可见光双通道匹配技术 ,以便于有效识别热图像中的实际人物。按照预先测定好的温度与图像灰度之间的关系将红外通道中的信号转换为温度特征 ,根据温度特征可对特定温度目标进行报警、存储、打印等操作。(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03年04期)

张丽,陈志强,康克军,王经瑾,赵自然[5](2000)在《色彩调和理论在辐射成像的伪彩色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阐述了色彩心理学及色彩调和理论 ,并针对辐射成像及其应用特点 ,提出了将色彩学中的调和理论应用于辐射成像的伪彩色的处理技术中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2000年03期)

伪彩色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双芯片架构的红外热成像伪彩色变换系统,可应用于高速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该技术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军事侦查等行业应用十分有效,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式诊断技术。该系统采用双处理器流水线体系结构,FPGA首先从红外探测器中采集出来的一帧Raw格式的原始灰度温度图像,传送到DM642运行核心处理算法,计算出叁段式分割参数,传回FPGA修正原始灰度温度图像,再按一定的格式打包传给DM642进行基于通道的灰度到彩色线性插值算法变换,转换为24位RGB格式图像,最终通过以太网口传到上位机显示图像和后序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处理一幅大小为320x240像素的原始图像的时间约为15ms,相比单芯片处理系统,双芯片处理架构使系统处理数据的实时性得到了提高,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伪彩色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王逸伦.宽动态伪彩色ICMOS成像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

[2].王磊,王宝珠,薛双苓,杨皓宇,郭宝强.基于DSP+FPGA的红外热成像伪彩色变换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13

[3].刘强.红外热成像伪彩色测温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6

[4].邢向华,顾国华,张保民.红外热成像双通道伪彩色测温系统[J].红外技术.2003

[5].张丽,陈志强,康克军,王经瑾,赵自然.色彩调和理论在辐射成像的伪彩色处理中的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0

标签:;  ;  ;  ;  

伪彩色成像论文-王逸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