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产性服务企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企业,价值链,成本控制
生产性服务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孙小军[1](2019)在《浅议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成本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特点出发,运用价值链分析法阐述了各阶段的成本控制特点。分析了某生产性服务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改进该企业成本管理的建议和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铁路采购与物流》期刊2019年10期)
李虹静[2](2019)在《异质性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比较分析:基于微观企业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构建服务联系指数,考察制造业的异质性服务投入情况,分析不同来源及类型服务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生产性服务和进口其他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言;相比较而言,国产生产性服务和国产其他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则较小。因此,应当通过进一步开放中间服务市场提高服务的可获得性,弥补国内中间服务市场发展不足的短板;为国内中间服务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和制度环境,增加本土的服务供给能力。(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高鹏,何丹,宁越敏,张凡[3](2019)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社团结构演化及其邻近机制——基于生产性服务企业网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刻画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特征,通过QAP分析定量揭示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3个分别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核心、以省界为界限的城市社团,社团结构存在显着的异质性特征。城市群层面上,地理邻近、文化邻近和行政邻近均对城市群社团结构产生显着影响,行政邻近中的省级行政邻近影响最大;交流技术进步、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对社团内外联系也产生显着影响。分析社团层面,发现此时地理邻近在各社团内部结网互动中起决定性作用,且不同影响因素在3个社团中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宏亮,谢建国,葛阳琴[4](2018)在《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否提高企业加成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性服务进口是制造业企业获取中间投入的重要渠道。利用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匹配数据系统考察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显着提高了企业加成率;细分行业的异质性检验显示,金融、运输和通讯以及科技服务业进口对企业加成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地研究表明,高服务使用率企业、东中部企业和民营企业从生产性服务进口中获益更大;最后,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表明,生产效率和研发水平提升是生产性服务进口提高企业加成率的可能渠道。(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8年05期)
陈林兴,王春晓,傅茜蔓[5](2018)在《宁波生产性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测评——横向比较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lause的3维度商业模式创新量表,对宁波、杭州、深圳、广州4城市的代表性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状况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与杭州、深圳、广州等标杆型副省级城市相比,宁波生产性服务企业价值创造维度的差距并不显着,价值主张和价值获取维度有显着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是在价值获取维度。要想改善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需更加重视价值获取模式的创新,而非一味地依赖技术创新。(本文来源于《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梁隽妤,许意强,范颖华,鹿娟,范捷[6](2018)在《应鼓励涉农企业参与生产性服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中的问题:一是服务组织数量多但发展水平低;二是行业发展规范化不足,存在监管盲点。为此,建议从以下叁个方面加强:首先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建设,规范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建议在去年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企业报》期刊2018-03-09)
郑浩,李贞[7](2018)在《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位置、知识链整合与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一个调节性中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性服务企业在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的位置如何影响其创新绩效?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找到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的途径。首先,从跨国公司基于知识的价值链分解方式入手,提出待验证的概念模型。然后,用结构方程调节性中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位置对创新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知识链整合在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知识链整合的中介作用受到依特定情势协调的正向调节。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两类生产性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策略。(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8年04期)
杨瑾,郝姿容[8](2017)在《生产性服务外包、产品模块化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动态能力调节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对象,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分析了生产性服务外包、产品模块化、动态能力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创新型生产性服务外包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而产品模块化在其中起了部分中介作用,动态能力对其具有负向调节的作用;在产品模块化的中介作用下,动态能力与创新型生产性服务外包的交互作用却能增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本文来源于《研究与发展管理》期刊2017年06期)
司马一民[9](2017)在《发展生产性服务助力企业走“一带一路”》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本文来源于《杭州日报》期刊2017-05-17)
刘经珂[10](2017)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信号显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来,随着消费者认知水平质的提高,我国企业选择认证来强化品质管理、扩大市场份额已渐渐成为常态,但在绝大部分企业依据主营业务范围选择认证种类的同时,还存在少量企业所获认证与自身经营方向并不契合的奇怪现象,其中典型例子便是生产性服务企业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Occupation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认证的追捧,目前此行业已有逾万张该证书被颁发。直观看来,该认证所包含的施工标准、危险源控制等内容对安全系数天然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实际生产过程几乎没有影响,企业认证直观收益微乎其微,因此管理者对这一“无用”认证的偏好似乎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相悖。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是优质生产商面临逆向选择风险时出于将自身与劣质生产商区分开来的目的主动向市场传递质量信号,通过OHSMS认证来迎合“认证标志显示出企业较高生产水平”这一顾客感知,以实现其自身利益。对此,本文一方面构建数理模型,探讨OHSMS认证在将产品质量的经验品属性转为搜寻品属性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构建实证模型,首次使用中国第二次经济普查中生产性服务企业财务数据和认监委认证数据,通过粗化精准匹配(CEM,coarsened exact matching)和倾向得分匹配(PSM,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方法控制内生性,从营销绩效、整体获利水平和生产管理绩效叁方面检验OHSMS认证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一,企业的OHSMS认证决策具有内生性,忽略该内生性将导致对政策效果的高估。二,OHSMS认证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信号显示效应,即虽然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但是可以作为特殊广告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中传递高质量信号,降低交易成本赢得销售优势,这也就回答了企业为什么会申请“无用”认证这一问题。叁,进一步的分析发现OHSMS认证效果具有时效性,销售优势在叁年有效期内逐渐增加但在证书失效后有所减弱。同时,在低市场集中度行业和经济欠发达区域,信号显示效应更明显。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在调整监管方式提高认证的有效性的同时,要注意引导企业避免盲目认证,实现长期发展。同时应加强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信息传递效率,以避免信息污染。(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生产性服务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构建服务联系指数,考察制造业的异质性服务投入情况,分析不同来源及类型服务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生产性服务和进口其他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言;相比较而言,国产生产性服务和国产其他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则较小。因此,应当通过进一步开放中间服务市场提高服务的可获得性,弥补国内中间服务市场发展不足的短板;为国内中间服务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和制度环境,增加本土的服务供给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产性服务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1].孙小军.浅议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成本控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9
[2].李虹静.异质性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比较分析:基于微观企业数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3].高鹏,何丹,宁越敏,张凡.长江中游城市群社团结构演化及其邻近机制——基于生产性服务企业网络分析[J].地理科学.2019
[4].李宏亮,谢建国,葛阳琴.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否提高企业加成率[J].经济问题探索.2018
[5].陈林兴,王春晓,傅茜蔓.宁波生产性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测评——横向比较的视角[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8
[6].梁隽妤,许意强,范颖华,鹿娟,范捷.应鼓励涉农企业参与生产性服务[N].中国企业报.2018
[7].郑浩,李贞.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位置、知识链整合与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一个调节性中介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
[8].杨瑾,郝姿容.生产性服务外包、产品模块化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动态能力调节的视角[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
[9].司马一民.发展生产性服务助力企业走“一带一路”[N].杭州日报.2017
[10].刘经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信号显示效应[D].大连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