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立民山东省潍坊科技学院262700
现代教育理论倡导要改变封闭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和大自然。如果我们仍然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身心健康水平就难以得到提高,就难以适应当今迅猛发展、变化多端的社会。因此,学校体育工作,应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之中,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陶冶情操,赋予他们活跃舒畅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精神;寓美育于体育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体验,培养他们健美的体魄以及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教育性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以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首先,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具有表率作用。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加以认真的评价,对体育教师优美的动作、高尚的品德心领神会。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其次,体育教学诸项目中要有针对性教育。课堂常规要求课前整队集合,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一切听从指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等,有些项目在练习过程中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保护等都蕴含着生动的思想教育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整齐、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也会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体育教学一般都在体育场、馆内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比较广泛。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教学。因此课堂上订有常规,都有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动作的次数、规定练习的组数、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竞赛和游戏时,要求学生在规则的限制下进行活动。正是在规则和管理的约束下,学生们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加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教育性
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和独特的教学内容,吸引着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并针对学生参加活动的具体表现,结合各种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较全面地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例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排球等球类项目,可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等;体操、武术等项目,可培养学生果敢、沉着、机智的自我调控能力。另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如“通过敌人封锁线”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拔河比赛”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找同伴”可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扫除障碍”可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作风;“看谁学得快和好”可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再者,在体育活动中,特别是在体育比赛中,会不时出现对参赛者思想上和身体上的严峻考验,如:长跑跑到“极限”时,是咬牙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比赛对方犯规撞人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等。经受住了这些考验,也就造就了自己良好的个性,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品质。
三、竞赛活动的教育性
体育教学活动要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的方法。因为青少年大都喜欢参加集体性的对抗项目,并在对抗中希望表现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希望自己所在的集体获胜。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影响着集体荣誉,另外集体荣誉又会给每个成员带来影响,这样也会使学生自觉地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更有助于他们培养自觉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来说能够给予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奖励,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体育运动包括的项目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体育运动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放射自己的光芒,这就为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和尝试的可能性,使每个学生在竞赛中认识到了自身的力量和价值,让学生明白竞争既是力和美的比赛;也是行为意志品质的较量。通过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培养学生跌倒再爬起的勇气和敢于与强手比高低的精神。
由于体育教学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使其美育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当今社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观人人都有,每个人都向往美、追求美、热爱美,特别是青少年,对美的追求更加强烈。但是由于青少年思想还不成熟,他们缺乏对真正的美、健康的美的辨别能力。例如:有的学生一味追求苗条的身材,几天不思茶饭以致精神萎靡、体质下降而影响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体育领域中有许多审美对象,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传授一些美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体育运动中的形式美,感知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灵美、行为美,掌握身体美的内容和辨别身体健美的标准,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