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烷丝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甲烷丝菌,螺旋藻,产氢,自发酵
甲烷丝菌论文文献综述
丁灵侃,程军,刘建忠,周俊虎,岑可法[1](2018)在《甲烷丝菌混养促进螺旋藻自发酵产氢》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只消耗乙酸盐而不消耗氢气的甲烷丝菌与螺旋藻混合培养,以提高螺旋藻利用自身多糖在自身氢酶作用下暗发酵产氢量.通过培养基调控提高了螺旋藻生长富集的总糖产量,当Na Cl浓度由239 mmol·L~(-1)增加到739 mmol·L~(-1),螺旋藻总糖产量提高了107.7%,达到0.54g·L~(-1).螺旋藻在黑暗厌氧条件下加入甲烷丝菌混养后的自发酵产氢量提高了33.8%,达到43.8 m L·g-1;液相主要代谢产物乙酸盐则提高了69.2%,达到1639.1μmol·g-1.同时,螺旋藻加入甲烷丝菌混养后自发酵过程的能量转换效率由6.7%提高到11.6%.甲烷丝菌通过消耗乙酸盐促进了螺旋藻自发酵产氢的乙酸途径反应正向进行,从而提高了氢气产量和能量转换效率.(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郑中华,张辉[2](1989)在《甲烷丝菌分裂的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超薄切片、负染色和冷冻蚀刻方法,对甲烷丝菌的分裂方式和分裂环的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甲烷丝菌的分裂包括丝状体内单个细胞分裂和丝状体分裂。细胞分裂是通过外壳向内生长,形成分裂环将细胞分开。丝状体分裂主要是由于细胞不均等分裂形成空壳,丝状体从空壳处断开。甲烷丝菌的分裂环是条纹形成的同心环结构。本文将甲烷丝菌的分裂方式与真细菌的分裂方式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郑中华,张辉[3](1989)在《索氏甲烷丝菌的表面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电子显微镜的负染色和冷冻蚀刻方法,观察了索氏甲烷丝菌的表面结构。索氏甲烷丝菌的细胞壁表面可见两种规则排列的结构,靠近细胞壁处是线状排列的蛋白质亚单位,每根线条宽约8—14nm。在线状排列亚单位的上面,是呈四角形排列的蛋白质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直径约9—14nm。比较了索氏甲烷丝菌与其它产甲烷细菌表面层结构的差异,对表面层蛋白质的特性和功能进行了讨论。同时,对索氏甲烷丝菌细胞质膜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1989年03期)
甲烷丝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超薄切片、负染色和冷冻蚀刻方法,对甲烷丝菌的分裂方式和分裂环的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甲烷丝菌的分裂包括丝状体内单个细胞分裂和丝状体分裂。细胞分裂是通过外壳向内生长,形成分裂环将细胞分开。丝状体分裂主要是由于细胞不均等分裂形成空壳,丝状体从空壳处断开。甲烷丝菌的分裂环是条纹形成的同心环结构。本文将甲烷丝菌的分裂方式与真细菌的分裂方式进行比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烷丝菌论文参考文献
[1].丁灵侃,程军,刘建忠,周俊虎,岑可法.甲烷丝菌混养促进螺旋藻自发酵产氢[J].环境科学学报.2018
[2].郑中华,张辉.甲烷丝菌分裂的电镜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1989
[3].郑中华,张辉.索氏甲烷丝菌的表面结构[J].微生物学报.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