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先天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孟子,良知,道德先天性,经验知识
道德先天性论文文献综述
陆畅,白欲晓[1](2014)在《道德先天性及其在经验知识层面的展开——孟子“良知”理论的内在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良知"之"良"本义为"首",它显现的是道德超越性而非经验性,经验知识在时间上先行存在,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良知所具有的先天性、超越性。良知的道德超越性,是指独立于经验世界不为其干扰限制。同时良知又具有内在性,它既独立于经验又行于经验之中,表现于事事物物。在孟子那里,一个完满的道德应当是良知的超越性与经验内容相结合的既内在又超越的模式。(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吴小龙[2](2009)在《从《老子》的“道”“德”到《易传》的“道德”》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道”,笔者认为先秦儒道二家的“道”——客观孤立就“道”本身说不涉及与人、物的关系乃同为宇宙创生性实体,以之为出发点,通过对“道”都有形而上建构和描述性说明的《老子》和《易传》文本的分析,结合在西学理论背景中的当今学界的一些讨论,如“应然”和“实然”的划界等,认为这两个系统乃是对同一创生实体“道”的两种理论形态的说明;本文力图通过对《老子》和《易传》“道”、“德”观念的分析,展现这两个理论形态的差异,并且对这两个理论有所打通,澄清当今学界因诠释话语与诠释对象的不对等所导致的某些误解和分歧。本文先从《老子》的“道”、“德”概念出发,通过分析《老子》的“道”观念,认为作为创生实体的“道”在其理论系统中处于绝对优先的本体地位,只是为了彰显这一“道”,才有了“物”观念在《老子》系统中的落实。通过对《老子》“德”字的分析认为,《老子》的“道”之于“物”是非内在的不离不杂的超越关系;“德”是《老子》建立超越的“道”和“物”关系的一条纽带,是虚说的,起架构和组建的作用,以此“道”才超越的在“物”身上、不离不杂。“道”与“物”的这种关系导致了《老子》体系中“人为”义的丢失,仁义道德的积极意义也一起丧失,《老子》唯一的正面功夫在于“智”对“道”对向的观照,人要接近道就要做消极的“日损”、“虚静”功夫;但是在文献中却又可以看到《老子》对于仁义道德有所树立的“隐秘的渴望”,这就是良知的真实呈现。这样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矛盾,但是由于这种矛盾是两个层面、两个出发点的问题,而《老子》本身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对于这真实呈显的良知,《易传》却能正视之、肯认之、建构之,形成了与《老子》对“道”全然不同的诠释方式,这个差异也正是决定《易传》学术品格、学科归属的根本所在。笔者通过对《易传·系辞》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显诸仁”结合其他的相关理解,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视为《老子》道论的进一步深入,阴阳(形)更能紧密关涉“道”(形而上)“物”(形而下)来落实,“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显诸仁”则是在根本上对《老子》道论的超越,“成”“性”观念决定了“道”与“人”“物”的关系不再是不离不杂的超越关系,而是内在潜具的关系,“显诸仁”则是此潜具的“性”在人身上纵贯的呈显,“仁”本体性地特指向人本身,实现了“仁”地位的根本性转化。《易传》的“显诸仁”真正树立了人“与天地叁”的绝对地位,这一转变来源于其对于“仁”几近信仰的态度,仁心之真实呈显优先于智的对向观照。为了落实《易传》的这个特点,笔者结合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相关论述专门分析了第五章接下来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实义及“仁者”、“智者”之所指。以上可以视为《易传》对天道仁义同一性的描述,《易传》没有正面直接给出这种同一性的根据,却从“乾坤知能并建”的角度间接地开显一个终极性的视域。笔者在这里打通了显得割裂“乾、坤”“天、地”“道、物”的概念,而《易传》独标“乾坤并建”,这是《易传》对道的全新赋义,“易道”综合乾、坤观念,正面地确立了“物”在儒家理论体系中的位置,真正实现了“物”由“末”到“本”的转化。天道与仁的同一性呈显,没有任何认识和价值因素的参与,笔者不接受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追问,后天伦理层面的规范暂与之无关。但是儒家的先天道德仍然保持着对后天伦理规范的指向,即先天道德落实于现实生活的必然性向度——“义”,由此儒家的礼仪规范都得以贞定;且《易传·文言》由乾卦元亨利贞这一终始过程配天道“显诸仁”的“仁义四德”这一终始过程,牢固维系了儒家道德先天维度和道德先天性统摄下后天规范维度的一体性。但是《易传》和《论语》《孟子》有大的不同,笔者认为两者构成儒家精神的两个落实方式,且二者恰好构成一个有所互补的统一的圆圈;论、孟逆觉体证的“下学上达”路线重在内容的肯认那真实呈显的一念仁心,以对治理论等虚妄和“影子”,论、孟的这个信念是导致与《易传》言说方式不同的所在。但孟子由孔子“下学”思想发展的“尽心”系统实现了儒家尽心—性—天和《易传》道—性—仁的吻合,而“尽”字则将儒家精神极为传神精审地彰显出来,使得《易传》“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的“忧”与功夫获得了必然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4-10)
道德先天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道”,笔者认为先秦儒道二家的“道”——客观孤立就“道”本身说不涉及与人、物的关系乃同为宇宙创生性实体,以之为出发点,通过对“道”都有形而上建构和描述性说明的《老子》和《易传》文本的分析,结合在西学理论背景中的当今学界的一些讨论,如“应然”和“实然”的划界等,认为这两个系统乃是对同一创生实体“道”的两种理论形态的说明;本文力图通过对《老子》和《易传》“道”、“德”观念的分析,展现这两个理论形态的差异,并且对这两个理论有所打通,澄清当今学界因诠释话语与诠释对象的不对等所导致的某些误解和分歧。本文先从《老子》的“道”、“德”概念出发,通过分析《老子》的“道”观念,认为作为创生实体的“道”在其理论系统中处于绝对优先的本体地位,只是为了彰显这一“道”,才有了“物”观念在《老子》系统中的落实。通过对《老子》“德”字的分析认为,《老子》的“道”之于“物”是非内在的不离不杂的超越关系;“德”是《老子》建立超越的“道”和“物”关系的一条纽带,是虚说的,起架构和组建的作用,以此“道”才超越的在“物”身上、不离不杂。“道”与“物”的这种关系导致了《老子》体系中“人为”义的丢失,仁义道德的积极意义也一起丧失,《老子》唯一的正面功夫在于“智”对“道”对向的观照,人要接近道就要做消极的“日损”、“虚静”功夫;但是在文献中却又可以看到《老子》对于仁义道德有所树立的“隐秘的渴望”,这就是良知的真实呈现。这样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矛盾,但是由于这种矛盾是两个层面、两个出发点的问题,而《老子》本身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对于这真实呈显的良知,《易传》却能正视之、肯认之、建构之,形成了与《老子》对“道”全然不同的诠释方式,这个差异也正是决定《易传》学术品格、学科归属的根本所在。笔者通过对《易传·系辞》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显诸仁”结合其他的相关理解,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视为《老子》道论的进一步深入,阴阳(形)更能紧密关涉“道”(形而上)“物”(形而下)来落实,“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显诸仁”则是在根本上对《老子》道论的超越,“成”“性”观念决定了“道”与“人”“物”的关系不再是不离不杂的超越关系,而是内在潜具的关系,“显诸仁”则是此潜具的“性”在人身上纵贯的呈显,“仁”本体性地特指向人本身,实现了“仁”地位的根本性转化。《易传》的“显诸仁”真正树立了人“与天地叁”的绝对地位,这一转变来源于其对于“仁”几近信仰的态度,仁心之真实呈显优先于智的对向观照。为了落实《易传》的这个特点,笔者结合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相关论述专门分析了第五章接下来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实义及“仁者”、“智者”之所指。以上可以视为《易传》对天道仁义同一性的描述,《易传》没有正面直接给出这种同一性的根据,却从“乾坤知能并建”的角度间接地开显一个终极性的视域。笔者在这里打通了显得割裂“乾、坤”“天、地”“道、物”的概念,而《易传》独标“乾坤并建”,这是《易传》对道的全新赋义,“易道”综合乾、坤观念,正面地确立了“物”在儒家理论体系中的位置,真正实现了“物”由“末”到“本”的转化。天道与仁的同一性呈显,没有任何认识和价值因素的参与,笔者不接受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追问,后天伦理层面的规范暂与之无关。但是儒家的先天道德仍然保持着对后天伦理规范的指向,即先天道德落实于现实生活的必然性向度——“义”,由此儒家的礼仪规范都得以贞定;且《易传·文言》由乾卦元亨利贞这一终始过程配天道“显诸仁”的“仁义四德”这一终始过程,牢固维系了儒家道德先天维度和道德先天性统摄下后天规范维度的一体性。但是《易传》和《论语》《孟子》有大的不同,笔者认为两者构成儒家精神的两个落实方式,且二者恰好构成一个有所互补的统一的圆圈;论、孟逆觉体证的“下学上达”路线重在内容的肯认那真实呈显的一念仁心,以对治理论等虚妄和“影子”,论、孟的这个信念是导致与《易传》言说方式不同的所在。但孟子由孔子“下学”思想发展的“尽心”系统实现了儒家尽心—性—天和《易传》道—性—仁的吻合,而“尽”字则将儒家精神极为传神精审地彰显出来,使得《易传》“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的“忧”与功夫获得了必然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先天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陆畅,白欲晓.道德先天性及其在经验知识层面的展开——孟子“良知”理论的内在逻辑[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2].吴小龙.从《老子》的“道”“德”到《易传》的“道德”[D].山东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