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简爱译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学作品翻译,文学性再现,译者主体性,《简·,爱》
简爱译本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芳[1](2019)在《文学性与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体现——以《简·爱》叁个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最大限度地还原作者的表达意图及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是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的主要目标。以着名文学作品《简·爱》为例,分别对李霁野、祝庆英和黄源深叁位翻译家的翻译版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版本中的文学性再现问题和译者主体性问题,即基于时代背景的主体性体现、基于意识形态的主体性体现,以及基于翻译思想的主体性体现。(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邓甜甜,韦储学[2](2019)在《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下《简·爱》汉译本的对比分析——以祝庆英和吴钧燮的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简·爱》[1]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自1847年10月首次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国好评。自20世纪80年代起,《简·爱》的中译本数量增加了数十种。本文在德国译论家弗米尔目的论的指导下,对颇具代表性的祝庆英和吴钧燮的两个《简·爱》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在两个译本的翻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期为文学翻译提供一些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2期)
辛楠,鲍志坤[3](2019)在《评宋兆霖翻译风格与策略——以《简·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兆霖是我国着名翻译家,其译着经久不衰。本文介绍了宋兆霖翻译的时代背景与翻译思想,并以《简·爱》宋兆霖译本为例,分析译本中的具体的词句,并与祝庆英译本进行比较,评述宋兆霖的翻译特色。(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08期)
李倩雯[4](2019)在《《简·爱》四个译本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第九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Haliday&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支撑,以付悦、宋兆霖、冯小晏、黄源深的《简·爱》中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中对衔接手段的处理,总结原文中不同衔接手段在中文里的处理方式。通常的处理方式为保留衔接方式,解释内容以及转换衔接方式。(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0期)
王玉姝[5](2019)在《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以《简·爱》中英对照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缺省对翻译研究来说意义非凡。在翻译时,文化缺省现象不可避免,这给翻译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译者需要考虑并使用多种恰当的方法来巧妙地处理文化缺省的问题。在夏洛特·勃朗特的着作《简·爱》中,文化缺省现象众多。从盛世教育西方名着翻译委员会的中英对照全译本中可以看出,译者使用了不同的翻译补偿策略来进行处理,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3期)
李静雯[6](2019)在《解构主义视角下英语小说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简·爱》称得上是文学史上一部佳作,也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作品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一名为了争取平等地位的坚强女性。从上个世纪叁十年代由李霁野先生第一次将其翻译为中文至今已有一百多个英译本(包括全译本,节译本,编译本,中英对照本),《简·爱》也被列入中国中小学生必读经典书目之一。正是因为译文的流畅优美,才收到中国读者的推崇与喜欢。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学者开始从事《简·爱》的译本研究。在如此众多的译本中,人们主要对祝庆英,吴钧燮,黄源深和宋兆霖的译本情有独钟,祝庆英译本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全译本,有着深刻的意义,吴钧燮译本也是广受翻译界好评的译本之一,黄源深译本是九十年代中国读者好评较多的译本,而宋兆霖译本是21世纪互联网销量最高的译本(数据来源于当当,亚马逊等大型图书销售网站)。出于以上原因,笔者将这四个译本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本文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为指导理论,它兴起于法国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思潮,挑战了传统翻译观中的“忠实”,坚称译本不可能完全忠实于源文本。由于两种语言的环境不同,译者在翻译中不得不进行“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埃斯皮卡首先提出,我国学者谢天振将其引入中国,并将这个概念引入至翻译的整个过程,包括翻译的接受与传播,同时他把文化之间的碰撞称为翻译中的主要矛盾。本文将首先分析小说翻译的特点,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为指导,总结出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几个原因,以四个《简·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个译者在翻译中对于词语,句子以及修辞的不同翻译手法,从而得出在小说翻译中,译者需要结合个人主观能动与创造性。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叁个结论。第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对小说汉译有着独特的指导意义。第二,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存在于小说翻译的整个过程,哪怕是同一个源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译本。具体表现在用词的选择,调整句子顺序以及修辞的转换。第叁,这四个译本语言表达,情感传达各有千秋,从解构主义视角出发,作者发现创造性叛逆不是随心所欲地更改原文内容,而是结合译者所处环境,肯定了译本多样性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2)
李昊宇[7](2019)在《关于《简·爱》两个译本的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简·爱》在我国有多个翻译版本,本文主要评析黄源深与祝庆英这两版的译本。黄源深与祝庆英的《简·爱》译本在我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应用范围最广,二者在翻译上各具特色,但都明确清晰的表述出原文的语言风格、中心思想等内容,还原度与适读性较高,是高中生阅读中文版《简·爱》的首选译本。一、思想内容上的对比翻译是指将用他国语言写成的文章转换成自己国家语言的过程。能够翻译《简·爱》这种知名着作,说明黄源深老师与祝庆英老师的语言功底十分深厚,这两个译本在高中生中广受欢迎,说明两位老师对原着的行文结构、社会文化背景(本文来源于《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耿若璇[8](2019)在《关于《简·爱》两个译本的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简·爱》作为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多名翻译人译成中文出版,其中不乏优秀译本,但是在翻译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两版中译本的话语、场景方面的分析,指出翻译学在叙事结构和翻译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够为翻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9年03期)
周雪[9](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简·爱》两个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简·爱》是一部着名的英国文学作品,由勃朗特叁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所着。讲的是一位叫简·爱的女子,从小失去父母,历经多重磨难,但始终保持自己的尊严,反抗不公,争取自由和平等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该作品自介绍到中国以来,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中国先后出现了几十种中文译本,其中,较为着名的译本有:1927年伍光建节译的《简·爱》,取名《孤女飘零记》; 1935年李霁野翻译(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8年29期)
肖纯,雷莺莺[10](2018)在《《简·爱》两本中文译本翻译策略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通过对祝庆英及吴钧燮译本进行比较,浅析在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视角下文学翻译的策略选择。(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8年15期)
简爱译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简·爱》[1]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自1847年10月首次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国好评。自20世纪80年代起,《简·爱》的中译本数量增加了数十种。本文在德国译论家弗米尔目的论的指导下,对颇具代表性的祝庆英和吴钧燮的两个《简·爱》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在两个译本的翻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期为文学翻译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简爱译本论文参考文献
[1].杨玉芳.文学性与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体现——以《简·爱》叁个译本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19
[2].邓甜甜,韦储学.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下《简·爱》汉译本的对比分析——以祝庆英和吴钧燮的译本为例[J].长江丛刊.2019
[3].辛楠,鲍志坤.评宋兆霖翻译风格与策略——以《简·爱》译本为例[J].英语广场.2019
[4].李倩雯.《简·爱》四个译本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第九章为例[J].北方文学.2019
[5].王玉姝.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以《简·爱》中英对照译本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
[6].李静雯.解构主义视角下英语小说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对比分析[D].西南大学.2019
[7].李昊宇.关于《简·爱》两个译本的评析[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
[8].耿若璇.关于《简·爱》两个译本的评析[J].智富时代.2019
[9].周雪.基于语料库的《简·爱》两个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
[10].肖纯,雷莺莺.《简·爱》两本中文译本翻译策略比较[J].文存阅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