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暖区特大暴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极端特大暴雨,暖区降雨,地面辐合线,列车效应
暖区特大暴雨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武,尹忠海,杨令,徐靖宇,王青霞[1](2019)在《湖南一次暖区极端特大暴雨多尺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源资料对2016年6月14—15日发生在湖南株洲的一次极端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多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强降雨位于地面冷锋南侧的暖区内,阻高崩溃形成的阶梯槽带动冷空气南下与南支槽前暧湿气流在湖南交汇是造成此次强降雨的高空环流背景,稳定维持的地面辐合线为其提供了触发机制;本次极端降雨由对流性降雨和稳定性降雨组成,日雨量与小时雨量创株洲市建站以来极值;强降雨发生在高层正涡度向低层正涡度增强、上升气流发展最强及西南气流加强的过程中,高层辐散强于低层辐合,辐散抽吸作用强;中尺度云团演变特征显示,株洲特大暴雨主要由叁个中γ尺度云团发展融合而成,出现在中尺度云团发展到成熟阶段,暴雨落区位于云团西部边缘的TBB梯度大值区;雷达降水回波主要以低质心回波为主,强降水回波在株洲中部地区生消发展造成明显的"列车效应",速度径向剖面可见明显的底层逆风区,在其前部有较强的斜升气流,使对流风暴得以维持和发展。(本文来源于《中低纬山地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伍志方,蔡景就,林良勋,胡胜,张华龙[2](2018)在《2017年广州“5·7”暖区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和可预报性》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5月7日广州发生了特大暴雨,各家确定性业务预报模式均漏报了此次过程。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广州天气雷达资料对此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背景、中尺度系统演变和可预报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通过分析ECMWF集合预报中成功预报出广州周边地区出现局地强降水与预报了弱降水的成员间的差异,探讨影响本次大暴雨发生的关键触发因子。结果表明:2017年"5·7"大暴雨的环境条件和动力强迫较弱,在弱风场环境下,冷高压后部东南风或偏南风回流,经过城市热岛区域,转为偏暖气流,与山坡下滑冷气流在山前一带形成的水平风场辐合,结合山前强水平温度梯度,共同触发了初生对流单体。其后,雷暴出流和边界层暖湿气流形成的辐合线又触发新生单体,并使已减弱的降水单体重新加强产生第二阶段强降水。前两个阶段的局地特大暴雨分别是由稳定少动的块状强回波单体发展到嵌有中涡旋的强单体和较长生命史的弱HP型超级单体造成的,第叁阶段的大暴雨是由向南传播合并新生单体并随短波槽东移的带状回波造成;叁个阶段成熟回波垂直结构上均呈低质心暖云降水的特点。由ECMWF集合预报成功预报出局地强降水与弱降水成员之间的差异可见,加强的温度梯度及地面风场辐合可能是本次局地强降水的重要触发因子。短期时效内数值模式难以做出暖区尤其是弱风场环境下暴雨以上降水预报,目前的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是主要手段。(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8年04期)
何超[3](2017)在《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两槽一脊"型,主要影响系统为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以及高空槽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副热带高压维持不变,在副高西北侧偏南风急流的作用下华北地区有水汽通道形成,来自孟加拉湾源源不断的水汽不断向天津地区输送;特大暴雨天气的对流性和持续性特点较为明显;对流层低层的南风急流强度不断增强,之后短波槽携带大量的冷空气入侵天津地区,推动了垂直运动的发生、发展,有利于特大暴雨天气的出现。(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7年24期)
马月枝,张霞,胡燕平[4](2017)在《2016年7月9日新乡暖区特大暴雨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9日新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分布不均匀、致灾严重,属暖区极端强降水,500 h Pa低涡和700 h Pa切变线是其主要影响系统;台风外围东南暖湿气流在太行山迎风坡(新乡西部)辐合抬升使特大暴雨区上空长时间维持深厚湿层,500 h Pa低涡南压所携带的弱冷平流与低层暖平流在新乡上空迭加进一步增加了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水汽和位势不稳定条件;200 h Pa显着分流区"抽吸作用"、太行山地形抬升和中低层低涡和切变线使新乡上空出现深厚垂直上升运动是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华北中南部大范围高湿环境、深厚暖云层和湿层以及异常偏低的自由对流高度和抬升凝结高度与中等偏强的对流有效位能,是导致新乡高降水效率的有利条件;新乡强降水中心由2个孤立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合并造成,其系统内部若干低质心对流单体则由太行山东侧山前长时间维持的中尺度辐合系统产生;雷达反射率因子反映出低质心暖云降水回波特征,强回波列车效应明显,新乡特大暴雨由积云(对流)为主的积层混合降水回波长时间滞留造成。(本文来源于《暴雨灾害》期刊2017年06期)
梅婷[5](2017)在《一次强西南急流造成持续暖区大暴雨、特大暴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Micaps4.0、常规物理量要素、欧洲细网格预报模式、雷达反射率、卫星云图资料等就2017年6月30日~7月2日暴雨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对于西南暖湿气流造成暖区降水过程,一般来说持续时间不长,但此次过程持续累积超过36小时。此次过程西南急流持续时间长,湿层深厚,为过程的持续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34期)
马月枝[6](2017)在《2016年7月9日新乡暖区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摘要:1降水实况2016年7月8日20时(北京时,下同)—9日20时,豫北沿太行山东侧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天气,鹤壁和新乡出现大暴雨,新乡局地出现特大暴雨。暴雨带呈块状分布在新乡中西部,其中特大暴雨区域位于新乡市区和周边乡镇及辉县市的东部。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强降(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论文集》期刊2017-09-27)
施媛媛[7](2013)在《2009年8月2日上海奉贤区特大暴雨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暴雨天气的形成大多都是由于热带气旋的影响造成的,这种天气对于自然灾害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结合气旋形成原因以及云图变化,进行分析2009年8月2日上海奉贤区特大暴雨的形成过程,从中可以总结出暴雨等特殊天气形成的自然规律,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3年18期)
覃丽[8](2007)在《广西前汛期暖区特大暴雨MCC的数值模拟与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利用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对2005年6月19~21日广西暖区特大暴雨过程的环境场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采用NCEP全球谱模式资料,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3.6,对20~21日暖区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20日造成暖区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C的结构及触发机制、暴雨和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机制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揭示广西暖区特大暴雨主要天气尺度系统有200hPa上的高空急流、南亚高压、500hPa上的短波槽以及低空急流。准静止对流系统MCC是暖区特大暴雨的直接制造者。500hPa短波槽与西南急流左侧的中尺度辐合线、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的南北方向上的垂直环流是广西暖区特大暴雨和MCC的触发机制。对产生暖区特大暴雨的MCC各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分析发现MCC发生在850hPa风向切变线以南的暖区,这个区域内对流层低层一直处于条件性不稳定状态,具有深厚湿层。MCC形成阶段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气旋性涡度增长缓慢;成熟阶段低层强烈辐合,高层强烈辐散,中层气旋性涡度急剧增长。MCC的形成与成熟阶段均具有垂直次级环流,成熟阶段垂直次级环流中的上升支中尺度垂直运动发展旺盛,上升气流呈垂直状态。干位涡分析表明,冷空气从中层入侵对特大暴雨和MCC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暖区特大暴雨过程的暴雨带具有中尺度U型雨带的特征,属于锋前冷涌雨带。倾斜涡度发展应是暖区特大暴雨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500hPa低槽迭加于低层西南急流左侧风速辐合线上的区域,等θ_e面陡峭,是气旋性涡度最易发展的区域。较大的螺旋度可能是暴雨及其中尺度系统MCC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7-01-01)
邱明燕,周后福,翟菁[9](2006)在《0513台风造成大别山区特大暴雨的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MM5模式模拟了0513号“泰利”台风低压在安徽大别山区引起的特大暴雨过程。对比实况降水与模拟降水可以看出,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这次特大暴雨过程。从环流场上分析,模式成功地模拟了台风低压前24小时的移动路径与强度,后24小时低压强度模拟偏强、中心略偏西南的情况。这次特大暴雨过程中,暴雨区上空从低空到400hPa维持着饱和湿区,为暴雨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物理量诊断分析显示,暴雨区中低层存在强烈的对流不稳定,而A、K指数的高值区分布与暴雨区位置比较一致;高层大气辐散,中底层辐合,强烈的垂直运动,因此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本次特大暴雨维持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别山区相对较高的地形抬升作用加强了台风西北向的上升气流,使降水中心发生偏移,并使降水中心雨量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6-10-01)
周乐明,肖明坤,涂建文[10](2004)在《一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3~5日珠海市出现2003年开汛第一场暴雨。利用天气学原理、参考云图以及其它物理量对这次暖区特大暴雨进行分析,发现南支小槽、西南低空急流和地面风场辐合是形成这次暖区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04年03期)
暖区特大暴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7年5月7日广州发生了特大暴雨,各家确定性业务预报模式均漏报了此次过程。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广州天气雷达资料对此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背景、中尺度系统演变和可预报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通过分析ECMWF集合预报中成功预报出广州周边地区出现局地强降水与预报了弱降水的成员间的差异,探讨影响本次大暴雨发生的关键触发因子。结果表明:2017年"5·7"大暴雨的环境条件和动力强迫较弱,在弱风场环境下,冷高压后部东南风或偏南风回流,经过城市热岛区域,转为偏暖气流,与山坡下滑冷气流在山前一带形成的水平风场辐合,结合山前强水平温度梯度,共同触发了初生对流单体。其后,雷暴出流和边界层暖湿气流形成的辐合线又触发新生单体,并使已减弱的降水单体重新加强产生第二阶段强降水。前两个阶段的局地特大暴雨分别是由稳定少动的块状强回波单体发展到嵌有中涡旋的强单体和较长生命史的弱HP型超级单体造成的,第叁阶段的大暴雨是由向南传播合并新生单体并随短波槽东移的带状回波造成;叁个阶段成熟回波垂直结构上均呈低质心暖云降水的特点。由ECMWF集合预报成功预报出局地强降水与弱降水成员之间的差异可见,加强的温度梯度及地面风场辐合可能是本次局地强降水的重要触发因子。短期时效内数值模式难以做出暖区尤其是弱风场环境下暴雨以上降水预报,目前的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是主要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暖区特大暴雨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红武,尹忠海,杨令,徐靖宇,王青霞.湖南一次暖区极端特大暴雨多尺度特征分析[J].中低纬山地气象.2019
[2].伍志方,蔡景就,林良勋,胡胜,张华龙.2017年广州“5·7”暖区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和可预报性[J].气象.2018
[3].何超.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
[4].马月枝,张霞,胡燕平.2016年7月9日新乡暖区特大暴雨成因分析[J].暴雨灾害.2017
[5].梅婷.一次强西南急流造成持续暖区大暴雨、特大暴雨分析[J].科技视界.2017
[6].马月枝.2016年7月9日新乡暖区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论文集.2017
[7].施媛媛.2009年8月2日上海奉贤区特大暴雨过程分析[J].北京农业.2013
[8].覃丽.广西前汛期暖区特大暴雨MCC的数值模拟与诊断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9].邱明燕,周后福,翟菁.0513台风造成大别山区特大暴雨的模拟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2006
[10].周乐明,肖明坤,涂建文.一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分析[J].广东气象.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