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动力自动着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动力自动着陆,横侧向控制,BTT,侧偏距回路稳定性
无动力自动着陆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芳,倪少波,贾志强,穆晓敏[1](2014)在《亚轨道飞行器无动力自动着陆的横侧向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重复使用亚轨道飞行器无动力自动着陆的横侧向控制,偏航通道根据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理论将"偏航角速度+偏航角"反馈转换成适于工程应用的"偏航角速度+侧向过载"控制方式;滚转通道设计了"滚转角速度+滚转角"控制方式,在此基础上首次推导了BTT控制方式侧偏距回路的稳定性分析原理,并据此理论设计了横侧向回路的控制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横侧向控制器能够快速消除侧滑角,有效消除侧偏距,并且对平稳风和切变风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航天控制》期刊2014年06期)
彭腾飞,孟琳,叶永强,黄一敏,李涛[2](2014)在《重复使用运载器无动力自动着陆制导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着陆段是重复使用运载器整个飞行任务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指从距离地面3 000 m高度的自动着陆入口到重复使用运载器在跑道上着陆的这一段无动力飞行过程。利用工作频域内迎角和过载的关系得到迎角指令,并将其作为制导指令进行了相应的制导律设计。考虑到单轨迹线制导范围的局限性,还首次提出了多轨迹线制导的概念。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使得重复使用运载器以更大范围的初始纵向距离偏差实现安全着陆,以提升现有制导方案的制导能力。(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彭腾飞[3](2013)在《重复使用运载器无动力自动着陆与制导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复使用运载器(简称RLV)自动着陆段是RLV太空飞行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成功标志着整个飞行任务的安全完成。本文主要解决RLV自动着陆段轨迹设计以及制导律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难点。RLV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是整个飞行控制系统研究的基础。根据RLV的飞行特点和制导回路的任务,分别给出了常规条件下叁自由度运动的数学模型以及有风存在条件下的风相关数学模型,为制导系统的研究打下基础。轨迹设计是无动力自动着陆制导回路设计的一项关键技术。利用质点动力学方程在空间上的描述,形成了基于高度剖面的轨迹设计方法,在高度剖面上规划合理的速度剖面。轨迹剖面上的速度如何分配,是轨迹设计的关键和难点。轨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飞行器能否安全地着陆。根据自动着陆的飞行任务需求设计轨迹关键参数,并给出了轨迹仿真算法和实例。自动着陆段的轨迹设计是一个具有初值和终值的两点约束问题。针对现有的自动着陆段轨迹,本文还提出了两种投放段轨迹设计方法。给出了纵向上的高度控制结构和速度控制结构以及横侧向方向上的航迹控制结构,来分别实现对RLV纵向上的能量和高度进行控制以及对横侧向的航迹进行跟踪,从而满足最终触地时刻的速度、下沉率、侧偏等各项指标的要求。针对存在初始速度不确定性、初始位置不确定性以及气动参数和质量不确定性情况,分别对设计的制导律进行了鲁棒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针对单轨迹线制导区域有限的缺陷,提出了多轨迹线制导的概念。最后本文搭建了自动着陆段仿真验证环境对整个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并对重复使用运载器存在气动不确定性、初始条件不确定性以及风场干扰的情况下对制导律进行整体鲁棒性分析,结果表明制导策略能够满足绝大部分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3-03-01)
吴建伟,孙春贞[4](2011)在《RLV无动力自动着陆轨迹线设计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无动力自动着陆轨迹线设计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提出了轨迹线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并总结了目前无动力自动着陆轨迹线设计方法与关键问题,包括轨迹仿真算法、轨迹鲁棒性分析方法以及轨迹在线调整技术。最后,阐述了RLV无动力自动着陆轨迹线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1-02)
孙春贞,黄一敏,郭锁凤[5](2006)在《无动力自动着陆轨道的鲁棒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定义了能量梯度的概念,作为评价能量积累和消耗能力的指标。针对跨大气层飞行器对象特性的特点,重点讨论了气动参数的不确定性存在时的着陆点性能、整个下滑轨道容许的气动参数的不确定性范围和对初始动压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下滑轨道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期刊2006年02期)
无动力自动着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动着陆段是重复使用运载器整个飞行任务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指从距离地面3 000 m高度的自动着陆入口到重复使用运载器在跑道上着陆的这一段无动力飞行过程。利用工作频域内迎角和过载的关系得到迎角指令,并将其作为制导指令进行了相应的制导律设计。考虑到单轨迹线制导范围的局限性,还首次提出了多轨迹线制导的概念。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使得重复使用运载器以更大范围的初始纵向距离偏差实现安全着陆,以提升现有制导方案的制导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动力自动着陆论文参考文献
[1].赵志芳,倪少波,贾志强,穆晓敏.亚轨道飞行器无动力自动着陆的横侧向控制[J].航天控制.2014
[2].彭腾飞,孟琳,叶永强,黄一敏,李涛.重复使用运载器无动力自动着陆制导技术[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4
[3].彭腾飞.重复使用运载器无动力自动着陆与制导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4].吴建伟,孙春贞.RLV无动力自动着陆轨迹线设计研究综述[C].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5].孙春贞,黄一敏,郭锁凤.无动力自动着陆轨道的鲁棒性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