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石通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甘石通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一、梗塞通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1](2020)在《灯盏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灯盏花属菊科短葶飞蓬植物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以全草入药。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故又称“灯盏细辛”。灯盏花配方颗粒由灯盏花干燥全草经浸泡、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得。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通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胸痛、类风湿性关节痛、头痛、牙痛等。传统汤剂需要较大剂量,且质量不易把控,因此制成颗粒供患者服用。1、灯盏花原料药筛选对所采集灯盏花药材的来源进行性状鉴别、薄层鉴别,以及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等逐项测定,结果显示各批次中野黄芩苷含量均达到药典中灯盏花项规定的0.3%,主要成分野黄芩苷(灯盏花乙素)平均含量为7.74mg/g,故采用红河县所产灯盏花作为其配方颗粒原料药。2、灯盏花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本章以出膏率及野黄芩苷含量为衡量指标,比较各工艺条件优劣。对提取方法、提取溶剂及提取次数进行筛选;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质比为研究因子,进行单因素考察、响应面设计,模型优化结果为:提取时间67min、乙醇浓度65%、液质比6.4m L/g,在这些条件下,模型预测得到的灯盏花提取液出膏率为16.57%,灯盏花乙素含量为7.14mg/g。3、灯盏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根据灯盏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出膏率及野黄芩苷含量为控制指标,提取后滤过合并提取液;对比浓缩比、浓缩方式后,确定以55℃、0.075MPa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得到流浸膏;采用四种干燥方式干燥,比较干燥速率及野黄芩苷含量,最后选择了真空冷冻干燥:将流浸膏预冻,经真空冷冻得灯盏花提取物干粉;以水分,吸湿率,休止角,堆积密度等为指标,对辅料种类及辅料比例进行筛选,确定最适辅料比为1:1.2,充分混合,以乙醇为润湿剂,湿法制粒,至“轻握成团,一触即散”态,过筛、整粒,得成品。测定吸湿率并绘制吸湿平衡曲线,检查其水分、粒度、休止角及堆密度等。4、灯盏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在本章中,对灯盏花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于其性质,该产品为黄棕色至棕色颗粒,气体略带香气,苦味略涩。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1部分)颗粒,主要以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定,HPLC法测定含量。确定了灯盏花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定方法,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灯盏花乙素含量进行了方法学研究,最后根据10个样品的测定结果确定了其含量:每1g的配方颗粒至少含有3mg灯盏花素。5、灯盏花配方颗粒标准草案依据灯盏花饮片筛选、颗粒制备工艺及颗粒质量标准研究部分拟定灯盏花配方颗粒标准草案:取灯盏花干燥全草3000g,经过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得1000g灯盏花颗粒;外观:黄褐色至棕色颗粒,略带香,味苦微涩;薄层鉴别项,在相同位置上与野黄芩苷显相同颜色斑点;水分不超过5%;不合格率低于7%;溶化性检测,可溶性颗粒应在热水中完全溶解或微浑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野黄芩苷含量不低于3mg/g;用95%乙醇进行浸出物测定,不得低于15%;装量建议以5克为宜;服用时以每次半袋或1袋,口服或冲服均可;注意,不适合患有急性脑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某些患者皮肤瘙痒并在停药后消失。本文建立了灯盏花质量分析方法,探究了灯盏花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系统地研究了其质量标准,拟定灯盏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制定灯盏花配方颗粒入药标准,提供理论参考,间接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灯盏花药材及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黄盼盼[2](2019)在《绞股蓝药材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对绞股蓝药材进行基源考证,研究其化学成分;通过药材、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研究,确定共有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建立绞股蓝药材、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方法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建立相关的质量标准。方法 1.对绞股蓝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样品。2.对不同产地绞股蓝药材进行比较,确定配方颗粒的原药材产地;用HPLC和HPLC-MS等对绞股蓝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与确证。3.采用HPLC法建立绞股蓝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通过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出34批药材的相似度。4.建立绞股蓝标准汤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并通过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出标准汤剂的相似度;根据绞股蓝药材中指标成分的含量计算标准汤剂的转移率。5.考察绞股蓝配方颗粒不同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方法。6.建立绞股蓝配方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计算相似度和转移率。7.采用TLC分别建立药材、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与绞股蓝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8.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结果 1.对绞股蓝的来源和名称等进行考证,对绞股蓝属植物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收集了 34批绞股蓝药材,15批绞股蓝标准汤剂冻干粉和18批绞股蓝配方颗粒,确定了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2.通过对绞股蓝药材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确定了绞股蓝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原药材产地:用HPLC和HPLC-MS鉴定出了6个化学成分,并对其中的两个化合物七叶胆苷XLVI(C48H82O19)和人参皂苷Rb3(C53H90O22)进行了确证。3.首次建立了同时测定绞股蓝药材七叶胆苷XLVI和人参皂苷Rb3含量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溶剂和不同提取方法等内容确定了供试品溶液的提取方法;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经测定七叶胆苷XLVI的平均回收率为93.4%,RSD%为0.61%,人参皂苷Rb3的平均回收率为]00.3%,RSD%为2.32%。建立的绞股蓝药材指纹图谱中共有7个特征峰,其中有10批相似度在0.9以上。对比发现15批样品中7月采收的绞股蓝比10月、1 1月采收的绞股蓝指标成分含量低,说明在每年的10、11月份采收较7月份采收的皂苷含量较高。4.首次建立了绞股蓝标准汤剂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测定方法,七叶胆苷XLVI和人参皂苷Rb3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和102%,RSD%分别为1.43%和0.79%。标准汤剂中七叶胆苷XLVI的平均转移率为76.5%,人参皂苷Rb3的平均转移率为60.5%。建立的绞股蓝标准汤剂指纹图谱中有7个特征峰,有1 1批样品的相似度在0.9以上,与药材测定结果相对应。5.考察了提取、浓缩、干燥和辅料等工艺参数,确定了绞股蓝配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首次建立了绞股蓝配方颗粒的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配方颗粒中七叶胆苷XLVI的平均转移率为54.1%,人参皂苷Rb3的平均转移率为72.3%;建立的配方颗粒指纹图谱中的7个特征峰与药材和标准汤剂相对应,且相似度结果与标准汤剂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6.首次建立了绞股蓝药材、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对展开剂溶剂、展开剂比例、展开温度、薄层板等进行了考察,确定了较佳的展开条件,绞股蓝药材、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与绞股蓝对照药材在相应位置均可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明确了绞股蓝药材的产地,固定了绞股蓝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药材产地为浙江武义。确证的两个成分七叶胆苷XLVI和人参皂苷Rb3为绞股蓝的皂苷类成分研究提供基础。建立的绞股蓝药材、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和薄层鉴别方法为绞股蓝的质量控制提供研究基础。建立的绞股蓝药材、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可用于绞股蓝的成分研究及真伪鉴别;从源头出发,对药材、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进行多环节把控,分别制定了药材、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为绞股蓝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有利于成品在失去药材外观性状情况下的真伪鉴别。

秦绪江[3](2014)在《碟脉酮颗粒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提出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证实,抱茎苦荬菜提取物可以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着。本品应用抱茎苦荬菜的地上部分,设计提取纯化工艺,并采用有效部位入药,以苦荬菜总黄酮为主要有效成分,制成颗粒剂,即保证疗效,又便于携带,服用方便。试验及文献资料显示抱茎苦荬菜主要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因此本品根据黄酮的主要性质,设计碟脉酮颗粒的提取与纯化工艺路线。提取工艺路线的设计研究总黄酮浸出量为主要指标,主要考察了提取溶媒、提取时间、加溶媒量、提取次数等对黄酮提取有影响的因素。在纯化总黄酮的各种方法中,树脂吸附法最适合工业化生产,而且树脂可以重复利用,生产成本低。因此纯化工艺路线的设计,以总黄酮浸出量、总黄酮相对含量为考查指标,主要考察不同种类树脂对苦荬菜总黄酮的富集程度,确定优化树脂各种纯化的参数。为了严格控制成品质量,保证临床医学,安全有效,进行了成品的质量标准研究。研究并建立了可用于成品质量监控的一般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及质控指标;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了专属性较强、分离度较好的黄酮苷元木犀草素定性鉴别方法;利用黄酮可与铝盐形成络合物而获得稳定的特征吸收峰的特性,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苦荬菜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确定了测定波长、测定时间及操作方法,方法学研究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较好,符合含量分析测试要求;采用HPLC法建立了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研究证实,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本品中黄酮苷元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实现对碟脉酮颗粒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的根环节的控制,进一步保证药品的质量的稳定性和临床使用的有效性。通过对制剂稳定性的考察表明,碟脉酮颗粒在加速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长期稳定性考察条件.下。碟脉酮颗粒所测各项指标都在质量标准草案所规定的范围内,并无明显变化,表明制剂稳定性较好。

党晓芳[4](2014)在《七箭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课题组涉及的几种不同提取工艺下黄连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初步确定了七箭处方的提取工艺;优选三七中皂苷含量测定用标准品,三七粒度和鬼箭羽中总黄酮的显色方法,为处方研究提供准确的测定方法;优选水提醇沉工艺和七箭颗粒的成型工艺;考察温度、pH值对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i和三七皂苷R1的影响;建立七箭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整个课题主要包括七箭颗粒的提取工艺、成型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温度、pH对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如下:(1)三七标准品筛选: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分别以人参皂苷Rb1、Rg1、三七皂苷R1及三七总皂苷作为标准品,筛选最佳紫外测定三七总皂苷用标准品。(2)三七最佳粒度筛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粒度的三七中人参皂苷Rb1、Rgi、三七皂苷Ri的含量。(3)提取工艺筛选:通过正交法设计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4)成型工艺优化:以颗粒吸湿率、颗粒成型率、软材性状、过筛难易等为考察指标,筛选辅料用量、润湿剂。(5)质量标准建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七箭颗粒进行定量研究、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研究,制定质量标准。(6)温度、pH值对三七中皂苷类成分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三七中人参皂苷Rbi、Rg1、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1)三七标准品筛选:经过对人参皂苷Rg1、Rb1、三七皂苷R1、三七总皂苷作为对照品的比较,筛选出三七总皂苷作为测定三七药材中总皂苷的标准品较为合理、准确。(2)三七最佳粒度筛选:不同粒度的三七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b1、Rg1、三七皂苷R1有显着性差异。筛选出过10目筛的三七用于实验。(3)提取工艺筛选: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4倍,煎煮3次,每次2小时。最佳醇沉工艺为:醇沉浓度为60%,相对密度为1.0-1.15(40℃)。进行三批中试试验。(4)成型工艺优化:以糊精为辅料,干膏粉:糊精=1:1制粒,95%乙醇做润湿剂。(5)质量标准建立:建立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0~12min 19%乙腈,12~60min 19%~36%乙腈);检测波长 203 nm;流速 1.0 mL·min-1,柱温 30℃。理论塔板数按三七皂苷R1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建立鬼箭羽等药味的薄层质量标准。(6)温度、pH对三七总皂苷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不同温度和不同pH对三七中三种皂苷人参皂苷Rgi、Rb1和三七皂苷R1含量均有较大影响。三七水提液100℃加热12h,人参皂苷Rg1、Rbi、三七皂苷R1都发生了部分转化,其中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有70%以上发生了转化。而单独配制的标准品,三种皂苷对温度和pH都较稳定,几乎不发生转化。结论(1)考察本课题组涉及的黄连不同提取工艺对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和其它药物配伍会影响生物碱的煎出,醇沉也会使生物碱含量降低。(2)考察处方的提取条件、成型条件,建立了七箭颗粒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对处方中药味进行了定性和定量鉴别,制定了稳定可靠的质量标准。(3)考察温度、pH值对三七提取液中皂苷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提取液中皂苷类成分不稳定,易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100℃长时间加热会发生转化。而皂苷单体成分100℃下加热12小时含量变化不明显。由此可知温度不是促使三七提取液中皂苷类成分转化的唯一诱因。本实验选用65℃作为最佳干燥温度。三七粒度对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有一定影响。当三七颗粒较大(大于10目),皂苷类成分提取率低。因此本实验选用通过10目筛的三七。

伍小艳[5](2014)在《复方红景天胶囊的药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复方红景天胶囊处方由红景天、玄参两味药材组成,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复方红景天胶囊仅含有两味药材,药物精少,易于控制,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课题通过对红景天、玄参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制备红景天、玄参的有效部位。分别对红景天和玄参中间体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确保中间体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开展复方红景天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确保制剂的质量稳定可控。通过对红景天与玄参组合物最佳药效配比的研究,为开发出疗效显着的天然药物复方制剂奠定基础。一、复方红景天胶囊制备工艺研究以红景天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红景天提取纯化工进行研究,最终确定红景天提取纯化工艺为:红景天饮片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70℃,-0.08MPa)至每毫升含1.0g生药材(d=1.08,50℃);将浓缩液加入D101大孔树脂柱中,以5倍量柱体积纯化水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5倍量20%乙醇作为洗脱溶剂,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70℃,-0.08MPa)至相对密度约为1.30(50℃),浓缩液减压干燥(60℃,-0.08MPa),粉碎,备用。以哈巴苷、哈巴俄苷、安格洛苷C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玄参提取纯化工艺进行考察,确定玄参提取纯化工艺为:玄参粗粉加10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70℃,-0.08MPa)至相对密度1.10(5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48小时,上清液减压浓缩(70℃,-0.08MPa)至每毫升含有0.5g生药材(d=1.05,50℃);将浓缩液加入D101大孔树脂层析柱中,以2倍量柱体积纯化水洗脱,弃去洗脱液,再分别以25%和70%乙醇作为洗脱溶剂,各收集4倍量柱体积洗脱液,合并,减压浓缩(70℃,-0.08MPa)至相对密度约为1.30(50℃),减压干燥(55℃,-0.08MPa),粉碎,备用。组方经药效实验验证后,以休止角、吸湿百分率等为考察指标,对成型工艺进行研究,选择微晶纤维素作为复方红景天胶囊的稀释剂,浸膏粉与微晶纤维素用量的比例为5:1,胶囊内容物性状等符合胶囊充填要求,成品质量均一、稳定性好。二、复方红景天胶囊质量标准研究以性状、鉴别、水分、总灰分、红景天苷、酪醇、大花红天素为考察指标,初步建立红景天中间体的质量标准:规定红景天提取物为黄棕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水分不得超过4.0%,总灰分不得超过0.9%,建立红景天苷、酪醇、大花红天素含量测定方法。以性状、鉴别、水分、总灰分、哈巴苷、哈巴俄苷、安格洛苷C为指标,初步建立玄参中间体的质量标准:规定玄参提取物为棕褐色粉末,味苦;水分不得超过5.0%,总灰分不得超过0.8%,建立哈巴苷、哈巴俄苷、安格洛苷C含量测定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制剂通则项下胶囊剂的相关要求,对复方红景天胶囊性状、鉴别、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含量测定进行研究,初步建立复方红景天胶囊质量标准(草案):规定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红棕色至棕褐色细颗粒,味微苦;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制剂通则项下胶囊剂的相关要求,本品每粒含红景天苷、哈巴苷、哈巴俄苷含量分别不得少于25.1 mg、21.6 mg、18.5 mg。三、复方红景天胶囊初步稳定性研究按工艺制备三批复方红景天胶囊,按本品质量标准及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相关要求,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以及温度40℃±2℃、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分别进行室温及加速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在三个月内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稳定性较好。四、红景天与玄参中间体组方配比研究本实验首先通过对HX各配比的体外活性筛选确定了最佳比例为HX(1:1)。通过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HX(1:1)组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的影响,结果发现,HX中、高剂量组可使模型大鼠的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脑梗死率降低,对由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水肿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造模72小时后,大鼠的行为障碍明显得到改善,表明红景天与玄参组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

方海燕,方学勤,刘元胜[6](2011)在《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文中提出细菌内毒素检查是药品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指标。特别对注射用原料药和注射用制剂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尚未收载该品种。我们对3批样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测,以考察该方法的可行性。1药品与试剂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0301、20100601、20100801);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50601-210169);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湛

叶晓川,肖银生,王立群,邓芬[7](2002)在《梗塞通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建立梗塞通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 (TL C)法对处方中川芎、地龙进行鉴别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TL C分离效果好 ;黄芪甲苷在 0 .5~ 10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5 ) ,平均回收率为 98.3 % ,RSD =2 .0 %。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 ,重现性好 ,可作为梗塞通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王天[8](2006)在《脉通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制定脉通颗粒的制备工艺和其质量控制标准。 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脉通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最佳精制工艺,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最终确定试验参数。水提工艺研究中就影响提取物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取次数(A)、煎煮时间(B)和加水量(C)进行了考察,以丹酚酸B和总浸出物为指标进行工艺优选。精制工艺中以丹酚酸B为指标,对影响的主要因素:相对密度(A)、醇沉浓度(B)、醇沉温度(C)进行了正交试验。此外还对该颗粒剂进行了成型性研究和筛选,以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吸湿性和临界相对湿度为指标,考察糊精、淀粉和乳糖三种辅料在制粒中的优劣性,并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制备颗粒剂的最优辅料组成。考察了矫味剂甜蜜素、甜菊糖和蛋白糖的用量和口感,并最终确定矫味剂的种类和用量。采用己确定的工艺条件,试制三批中试样品,并对其进行检验,制定出脉通颗粒的质量标准,从而为大生产提供合理可行的技术参数。通过薄层定性鉴别脉通颗粒中的黄芪、丹参、赤芍药材;同时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君药黄芪所含的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臣药丹参及佐药赤芍所含的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和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水提工艺中三因素均对质量有影响,其影响大小以丹分酸B含量为考察指标,各因素对其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B>A>C;以总浸出物为考察指标,各因素对其影响的大小顺序为A>B>C,经方差分析后,最终确定脉通颗粒的优选工艺为A281C2,即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精制工艺各因素对丹酚酸B的影响大小顺序为A>B>C,最终确定其醇沉工艺为A181C2,即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待药液放置温度为50℃时,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使其药液含醇量为60%即可。成型性试验结果确定脉通颗粒的选用辅料以乳糖为主,再加入少量的甜菊糖作为矫味剂。薄层鉴别结果脉通颗粒中黄芪、丹参、赤芍均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504μg~2.5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1.84),并制定本品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41H68O14)计每克不少于0.3mg。丹酚酸B进样量在0.16μg~0.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3%(RSD=1.49),并制定本品每克含丹参以丹酚酸B(C36H30O6)计,不得少于1.1mg。芍药苷进样量在0.132μg~0.6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7%(RSD=1.74),并制定本品含赤

陈冬梅[9](2021)在《空气污染物暴露对高血压大鼠肠道微生物群和心肌组织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状况依旧十分严峻,大气污染物浓度仍较高,大气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具有影响,但心血管疾病病因复杂,为了研究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机制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模型来进行探讨。由于高血压患者具有心脏负担大、心肌更易受到损伤的特点,患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更易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大气污染对高血压机体心肌组织损伤相关通路基因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大气污染导致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构成、F/B比值(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丰度比值)等指标与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也有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功能失调可能导致包括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多种疾病。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改变是否会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当前还没有研究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选择了具有自发性高血压的大鼠(SHR大鼠)作为动物模型。采用16S rDNA测序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吸入性大气污染物对SHR大鼠肠道微生物群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并分析大气污染物暴露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与宿主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大气污染物暴露对心肌组织损伤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而对大气污染引起的SHR大鼠血压改变和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最终为阐明大气污染物对肠道微生态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联动毒性效应提供理论基础,为大气污染损害肠道菌群平衡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提供依据。并为高血压疾病患者应对大气污染提出更全面的建议,以期未来通过微生态制剂干预肠道菌群对抗大气污染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策略。方法:1、本研究以采集于辽宁省沈阳市秋冬季节的大气PM2.5颗粒物和人工混合气体污染物作为实验用大气污染物,以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为动物模型,通过气管滴注式染尘和动式染毒将SHR大鼠暴露于PM2.5和混合气体污染物中,检测大气污染物在低、中、高三种不同暴露剂量和1-90天暴露时间的条件下对SHR大鼠的体重、血压和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2、采集SHR大鼠粪便样本,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大气污染物对SHR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PCo A分析、样本层次聚类等)、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以及肠道菌群功能预测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详细分析了大气污染引起的肠道菌群结构如何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与宿主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系。3、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QPCR方法检测SHR大鼠心肌组织基因表达谱,通过数据质控、序列比对、基因表达水平定量、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以及差异基因富集(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了大气污染物暴露对心肌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分析了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心血管系统相关信号通路的上下游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1、沈阳地区大气污染物(PM2.5)成分包含16种多环芳烃,21种金属元素,以及硝酸根、硫酸根等无机离子,及砷、铅、锰等具有显着生理毒性的金属元素。吸入性大气污染暴露可减缓SHR大鼠的生长发育,延长SHR大鼠达到成年体重所需时间。可使SHR大鼠血压进一步显着升高,且血压的升高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中或高剂量的大气污染物还可引起SHR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急性改变。2、在暴露于大气污染的较短时期(1-30天),SHR大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丰富度显着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比值(F/B值)显着升高,一些产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细菌,如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厌氧棒状菌属(Anaerostipes)的丰度显着降低,产三甲胺的厚壁菌门等丰度显着增加,肠道菌群发生了显着紊乱,功能分析表明肠道微生物的丙酸和乙酸生成能力显着降低,这些改变与宿主心血管系统损伤相关。3、大气污染显着影响SHR大鼠心肌组织基因的表达水平,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反应等细胞进程和MHC蛋白复合体等细胞组分,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病毒性心肌炎、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吞噬体、肠免疫网络、内吞作用、细胞粘附分子、哮喘、抗原加工提呈等心肌损伤和免疫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相关信号通路中,参与血压调节的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和Agtr1a(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基因、参与心肌细胞钙离子水平调节的Atp2a2(肌浆/内质网钙转运ATP酶A2)基因、以及参与心肌收缩的Actc1(心肌肌动蛋白α1)、Myh6(肌球蛋白重链6)、Tnni3(心肌肌钙蛋白I)和Tnnt2(心肌肌钙蛋白T)基因的表达水平均发生显着上调。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分析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平滑肌收缩通路、心肌收缩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通路中的ACE、AGTR1A、ATP2A2、TNNI3和TPM3蛋白表达升高,而ACTC1、CALD1、CALM1和TNNC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1、大气污染可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体重、血压和血脂产生显着影响,大气污染具有显着的延缓体重增长、升高血压、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等损害心血管系统的作用。2、吸入性大气污染物暴露可显着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群落组成和代谢功能,大气污染所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具有进一步升高宿主血压的作用,且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通过SCFA等代谢产物影响心血管系统。3、大气污染物暴露可通过心肌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钙离子信号通路及免疫反应等相关信号途径的异常,最终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心血管系统损伤,为理解大气污染引起SHR大鼠血压升高和心脏损伤机制提供了研究方向和实验依据。

周欢[10](2020)在《太原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研究》文中指出大量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能引起心肺疾病甚至死亡,危害程度与颗粒物的浓度、粒径和组成成分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华北地区主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之一,太原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对太原市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群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展太原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化学组成以及健康效应的研究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太原市2013~2019年常规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气象数据,通过污染特征雷达图、PM2.5与PM10比值以及后向轨迹等方法分析重度以上污染天气过程的污染特征和成因;其次,收集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19日太原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日非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统计资料及相应的大气污染数据,采用广义可加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大气颗粒物对老年居民每日疾病死亡的分布滞后效应和收获效应;并于2016年10月11日至16日使用中流量大气采样器同时采集距地面1.5m、13m、58 m垂直高度的大气PM2.5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PM2.5中重金属Ti、Cr、Mn、Fe、Ni、Cu、Zn、As、Cd、Ba和Pb的含量,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重金属的联系与来源,通过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不同高度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结果显示:(1)太原市2013~2019年共发生了80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累计134天,首要污染物以PM2.5为主,PM10次之;主要发生在采暖季,尤其以1月和12月居多,常见的污染过程有燃煤-二次-扬尘转换型、二次-扬尘转换型、燃煤-二次-机动车转换型、二次-扬尘-钢铁转换型以及综合型五类。(2)PM2.5和PM10污染暴露在当日和一周内与每日死亡人数存在显着关联,当观察时间延长至30天时,它们对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死亡的累积效应估计值显着增加,PM2.5还对非意外死亡的累积效应具有显着作用,但与呼吸系统疾病和肺炎死亡的相关性则无统计学意义。(3)PM2.5中重金属的浓度在白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夜间则呈现相反的趋势。交通排放、燃煤和工业过程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它们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Cr具有最高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值。与成人相比,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更高,而致癌风险相对较低。白天除Cr之外的重金属风险值随着垂直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夜间Cd、Ni和Pb的风险值先降低后升高,As呈现相反的趋势,Cu、Zn和Cr的变化趋势倾向于增加。以上结果提示,太原市重污染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短、污染重、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特点,主要受到不利气象条件(高相对湿度)、污染物一次排放(燃煤、机动车、工业生产等)和二次转化、沙尘区域传输以及上风向地区污染物输送的综合作用;PM2.5和PM10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间存在收获效应和显着的累积效应,当应用更宽的时间窗时可以定量估算这些效应的大小,使用广义可加分布滞后模型可以避免低估大气颗粒物对老年人非意外死亡的影响;重金属健康风险的垂直变化与不同高度PM2.5污染源的贡献密切相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和居民进行楼层选择时应该积极考虑PM2.5及其成分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

二、梗塞通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梗塞通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灯盏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受以下平台及项目的支持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灯盏花的研究进展
        1.2.1 灯盏花简介
        1.2.2 灯盏花化学成分研究
        1.2.3 灯盏花的药理作用研究
        1.2.4 灯盏花的临床应用研究
    1.3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进展
        1.3.1 制备工艺研究
        1.3.2 质量标准研究
    1.4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1.4.1 提取方法
        1.4.2 分离纯化
        1.4.3 含量分析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创新点
        1.5.3 课题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灯盏花原料药筛选
    2.1 前言
    2.2 材料仪器和试剂
        2.2.1 材料
        2.2.2 仪器
        2.2.3 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外观性状
        2.3.2 水分
        2.3.3 灰分
        2.3.4 浸出物
        2.3.5 TLC检测
        2.3.6 HPLC法测定野黄芩苷
        2.3.7 数据分析
    2.4 结果分析
        2.4.1 外观性状
        2.4.2 水分含量
        2.4.3 灰分含量
        2.4.4 浸出物含量
        2.4.5 TLC检测结果
        2.4.6 药效成分野黄芩苷含量
    2.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灯盏花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及试药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浸膏得率的测定
        3.3.2 野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3.3.3 灯盏花提取工艺
        3.3.3.1 提取方法考察
        3.3.3.2 提取溶剂考察
        3.3.3.3 提取次数考察
        3.3.3.4 单因素实验
        3.3.3.5 响应面实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提取方法考察结果
        3.4.2 提取溶剂考察结果
        3.4.3 提取次数考察结果
        3.4.4 单因素实验结果
        3.4.5 响应面实验结果
    3.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灯盏花配方颗粒的制备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及试药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浸膏得率的测定
        4.3.2 野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4.3.3 灯盏花提取液浓缩工艺
        4.3.4 灯盏花流浸膏干燥工艺
        4.3.5 灯盏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浓缩工艺结果
        4.4.2 干燥工艺结果
        4.4.3 制粒工艺结果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灯盏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仪器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性状
        5.3.2 灯盏花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5.3.3 薄层方法学考察
        5.3.4 灯盏花颗粒中野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
        5.3.5 HPLC测定方法学考察
        5.3.6 检查
        5.3.6.1 水分测定
        5.3.6.2 粒度
        5.3.6.3 溶化性
        5.3.6.4 浸出物
        5.3.6.5 吸湿平衡时间
        5.3.6.6 休止角
        5.3.6.7 堆密度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性状检查结果
        5.4.2 薄层鉴别结果
        5.4.3 薄层方法学考察结果
        5.4.4 野黄芩苷液相测定结果
        5.4.5 HPLC方法学考察结果
        5.4.6 检查项测定结果
        5.4.6.1 水分测定结果
        5.4.6.2 粒度测定结果
        5.4.6.3 溶化性测定结果
        5.4.6.4 浸出物测定结果
        5.4.6.5 吸湿平衡时间测定结果
        5.4.6.6 休止角测定结果
        5.4.6.7 堆密度测定结果
    5.5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目录
附录 B 灯盏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2)绞股蓝药材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绞股蓝考证
    一、绞股蓝来源考证
    二、绞股蓝命名考证
    三、绞股蓝属植物分类系统
    四、绞股蓝标准收载情况
第二部分 绞股蓝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一、收集样品
    二、性状
    三、鉴别
        (一) 显微鉴别
        (二) 薄层鉴别
    四、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
        (一) 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二) 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
    五、含量测定
        (一) 实验材料
        (二) 方法与结果
    六、绞股蓝药材指纹图谱方法建立
        (一) 实验材料
        (二) 方法与结果
    七、检查
        (一) 水分
        (二) 灰分
        (三) 浸出物
    八、绞股蓝药材质量标准建立
    九、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绞股蓝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
    一、制法
    二、性状
    三、鉴别
        (一) 样品的制备
        (二) 样品测定
    四、含量测定
        (一) 实验材料
        (二) 方法与结果
    五、绞股蓝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研究
        (一) 实验材料
        (二) 方法与结果
    六、检查
    七、绞股蓝标准汤剂质量标准建立
    八、分析与讨论
第四部分 绞股蓝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一、制法
        (一) 绞股蓝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二) 绞股蓝配方颗粒浓缩与干燥制粒工艺研究
    二、性状
    三、鉴别
        (一) 实验材料
        (二) 试验方法与结果
    四、含量测定
        (一) 实验材料
        (二) 方法与结果
    五、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研究
        (一) 实验材料
        (二) 方法与结果
    六、检查
        (一) 粒度
        (二) 装量差异
        (三) 溶化性
        (四) 水分、浸出物检查
    七、绞股蓝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建立
    八、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3)碟脉酮颗粒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抱茎苦荬菜研究进展
        1.2.1 抱茎苦荬菜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2 抱茎苦荬菜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2.3 抱茎苦荬菜临床研究进展
    1.3 课题来源及目的
    1.4 研究内容
2 碟脉酮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试药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2.3.1 提取溶媒的选择
        2.3.2 提取次数考察
        2.3.3 水煎煮条件的考察
        2.3.4 提取液的浓缩
    2.4 本章小结
3 碟脉酮颗粒的纯化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试药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3.1 提取物的初步纯化研究
        3.3.2 抱茎苦荬菜提取物的树脂纯化工艺学研究
        3.3.3 干燥工艺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碟脉酮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试药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与结果
        4.3.1 制粒方法的选择
        4.3.2 辅料的选择及其用量的确定
        4.3.3 规格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5 蝶脉酮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1 实验仪器
        5.2.2 试药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及结果
        5.3.1 性状及检查项研究
        5.3.2 碟脉酮颗粒鉴别研究
        5.3.3 碟脉酮颗粒总黄酮含量测定研究
        5.3.4 碟脉酮颗粒木犀草素含量测定试验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碟脉酮颗粒成品稳定性考察
    6.1 引言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6.2.1 实验仪器
        6.2.2 试药与试剂
    6.3 实验方法与结果
        6.3.1 一般项检查
        6.3.2 加速稳定性试验
        6.3.3 长期稳定性试验
    6.4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七箭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糖尿病及并发症研究进展
        1 糖尿病研究进展
        2 糖尿病并发症概述
        3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
        4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方法
    第二章 药物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
        1 三七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
        2 鬼箭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七箭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1 引言
        1.1 处方组成及来源
        1.2 药材鉴别及前处理
        1.3 功能和主治
        1.4 方解
        1.5 实验设计
        工艺流程图
        2 七箭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1.1 仪器
        2.1.2 药品与试剂
        2.2 方法与结果
        2.2.1 三七中人参皂苷Rg_1、Rb_1和三七皂苷R_1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2 三七中总皂苷含量测定的对照品筛选
        2.2.3 三七药材粒度的筛选
        2.2.4 鬼箭羽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5 处方提取工艺优选
        2.2.6 醇沉工艺考察
        2.2.7 三七稳定性研究
        2.3 小结与讨论
        3 七箭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
        3.1 仪器与试药
        3.1.1 仪器
        3.1.2 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2.1 干膏粉的性能考察
        3.2.2 成品颗粒剂的研究
        3.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七箭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料药材及辅料的质量标准
        2.2 成品质量标准
        2.3 成品的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2.4 三批样品含量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5)复方红景天胶囊的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红景天研究进展
        一、化学成分
        二、药理作用
        三、临床应用
    第二节 玄参研究进展
        一、化学成分
        二、药理作用
        三、临床应用
第二章 复方红景天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第一节 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1 仪器与设备
        2 试药
        二、方法与结果
        1 红景天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2 玄参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三、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复方红景天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1 仪器与设备
        2 试药
        二、方法与结果
        1 剂型的选择
        2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三、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复方红景天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节 中间体质量标准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1 仪器与设备
        2 试药
        二、方法与结果
        1 红景天中间体质量标准研究
        2 玄参中间体质量标准研究
        三、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复方红景天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1 仪器与设备
        2 试药
        二、方法与结果
        1 性状
        2 鉴别
        3 检查
        4 含量测定
        5 复方红景天胶囊质量标准
        三、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复方红景天胶囊初步稳定性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1 仪器与设备
        2 试药
    二、方法与结果
        1 加速稳定性研究
        2 长期稳定性研究
    三、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红景天与玄参中间体组方配比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1 仪器与设备
        2 试药
        3 实验细胞及动物
    二、方法与结果
        1 HX体外活性筛选实验
        2 HX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3 结果
    三、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
    2.2 样品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2.3 样品的干扰实验
    2.4 样品中细菌内毒素的常规检查
3 讨论

(8)脉通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制备工艺研究
    一、处方组成
    二、脉通颗粒的理法方药
    三、剂型选择
    四、药材的鉴定与前处理
    五、工艺路线的设计
    六、工艺流程图
    七、工艺条件筛选
        1. 水提工艺考察
        2. 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八、成型性试验研究
        1. 辅料的选择
        2. 矫味剂的优选工艺
        3. 辅料用量的选择
        4. 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九、三批中试样品的制备
脉通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一、脉通颗粒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
    二、脉通颗粒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
        [薄层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脉通颗粒的质量标准草案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空气污染物暴露对高血压大鼠肠道微生物群和心肌组织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大气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1.1 大气污染的现状
        1.1.2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分
        1.1.3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2 大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
        1.2.1 大气污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2.2 颗粒物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机制
    1.3 大气污染与胃肠道系统
        1.3.1 肠道微生物
        1.3.2 肠道微生物影响宿主的机制
        1.3.3 肠道微生物与心血管疾病
        1.3.4 大气污染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大气污染物暴露对SHR大鼠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耗材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动物饲养与分组
        2.2.2 染尘染毒建立大气混合污染物SHR大鼠模型
        2.2.3 SHR大鼠血压测定
        2.2.4 SHR大鼠血液样本的采集及血脂测定
        2.2.5 数据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PM_(2.5)理化成分分析
        2.3.2 大气污染对SHR大鼠体重的影响
        2.3.3 大气污染对SHR大鼠血压的影响
        2.3.4 大气污染对SHR大鼠血脂的影响
    2.4 讨论
第3章 大气污染物对SHR大鼠粪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耗材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SHR大鼠粪便样本的采集
        3.2.2 SHR大鼠粪便DNA提取方法
        3.2.3 PCR扩增及建库测序
        3.2.4 序列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测序数据质量评价
        3.3.2 稀释曲线与Alpha多样性
        3.3.3 Beta多样性分析
        3.3.4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3.3.5 PICRUSt2预测肠道细菌群功能
    3.4 讨论
第4章 大气污染物对SHR大鼠心肌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耗材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SHR大鼠心肌组织样本的采集
        4.2.2 RNA提取与检测
        4.2.3 测序文库构建与质检
        4.2.4 Illumina测序
        4.2.5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HR大鼠心肌损伤相关基因mRNA水平
        4.2.7 Western Blot检测SHR大鼠心肌损伤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4.2.8 免疫荧光检测SHR大鼠心肌损伤相关蛋白
    4.3 实验结果
        4.3.1 转录组测序结果质量评价
        4.3.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3.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4.3.4 差异基因对心肌信号通路的影响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太原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1.2 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的研究现状
        1.2.1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研究现状
        1.2.2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1.3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1.3.1 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
        1.3.2 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
        1.3.3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太原市2013~2019年间重污染天气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数据资料收集
        2.2.2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太原市2013~2019年空气污染现状分析
        2.3.2 太原市2013~2019年重污染天气过程统计
        2.3.3 太原市典型重污染天气过程的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太原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对居民不同疾病死亡率影响的收获效应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居民死亡数据资料收集
        3.2.2 大气污染物浓度以及气象数据资料收集
        3.2.3 统计方法
    3.3 结果
        3.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3.3.2 每日死亡人数以及污染物浓度和气象因素的时间分布趋势
        3.3.3 太原市每日疾病死亡数与气象因素和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相关分析
        3.3.4 模型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太原市不同高度大气PM_(2.5)浓度与重金属健康风险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大气PM_(2.5)样品的采集
        4.2.2 PM_(2.5)中重金属的浓度测定
        4.2.3 重金属的来源分析
        4.2.4 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估
    4.3 结果
        4.3.1 采样期间的车辆流量和大气PM_(2.5)浓度
        4.3.2 PM_(2.5)中重金属的浓度和来源
        4.3.3 不同高度PM_(2.5)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估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梗塞通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灯盏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李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2]绞股蓝药材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D]. 黄盼盼.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碟脉酮颗粒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秦绪江.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05)
  • [4]七箭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党晓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 [5]复方红景天胶囊的药学研究[D]. 伍小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6]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J]. 方海燕,方学勤,刘元胜. 时珍国医国药, 2011(12)
  • [7]梗塞通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J]. 叶晓川,肖银生,王立群,邓芬. 时珍国医国药, 2002(12)
  • [8]脉通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王天. 陕西中医学院, 2006(02)
  • [9]空气污染物暴露对高血压大鼠肠道微生物群和心肌组织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 陈冬梅.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太原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研究[D]. 周欢. 山西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甘石通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