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簇论文-胡青松,吴立新,张申,丁恩杰

虚拟簇论文-胡青松,吴立新,张申,丁恩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虚拟簇,智能天线,能量节省,能耗均衡

虚拟簇论文文献综述

胡青松,吴立新,张申,丁恩杰[1](2013)在《基于智能天线和动态虚拟簇的均衡节能路由》一文中研究指出为WSN提出了一种能量节省与能耗均衡相结合的路由算法SaDVC-Routing。该算法在辅助中继和智能天线的波束范围内构建虚拟簇,从簇内选择中继加权值最大的节点充当路由中继。根据节点能耗情况和节点间距离,利用波束扩展法对虚拟簇进行动态更新。如果波束宽度超过阈值或者中继节点死亡,则依据加权距离矩阵重新发起路由请求。仿真表明,算法既能有效降低能量消耗,也可以在局部和全局实现能耗均衡。(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刘永帅,王新生,胡玉兰[2](2012)在《一种基于虚拟簇头的拥塞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规模、高密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多跳分簇的层次结构有利于管理整个网络,且节省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但容易发生网络拥塞。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簇头节点的拥塞控制算法,在簇内建立最短路径树,在簇间构造多元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保证网络吞吐量的同时,缩短数据的传输时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2年09期)

林美[3](2011)在《移动WSN基于虚拟簇头数据收集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网络是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如何实现感知数据的有效收集是实现传感网络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移动传感网络的发展应用,若继续采用传统数据收集模式,则数据传输需要维护大量的网络控制信息,对节点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并严重影响网络的性能,难以满足节点的移动性要求。因此,研究基于节点随机移动的多层传感网络的数据收集策略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并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针对多层移动传感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簇头的数据收集策略(VCDC),它采用簇-树混合型数据收集模式,集簇型与树型模式的优点于一体,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本文围绕基于虚拟簇头的数据收集策略主要开展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权值的虚拟簇头选举和F节点移动收集路径的规划,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权值的虚拟簇头选举:各分簇内的传感节点在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后,综合自己的邻居节点数、剩余能量与距离值选出本簇的虚拟簇头。此簇头只需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告通知给F节点,由F节点负责收集簇内传感节点的感知数据,无需担当收集与转发数据的职责。为了降低网络能耗与维持簇的稳定工作,虚拟簇头担任到其剩余能量小于某个阈值时进入下一轮簇头选举,从而减少网络重建的次数,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2) F节点移动收集路径的规划:以每个簇的虚拟簇头为顶点,两点间的距离为边的权值,随机选择监测区域内某个虚拟簇头作为树的根结点,构造一棵最小生成树,得到一条遍历所有虚拟簇头的优化路径。F节点按此路径移动至每个目标位置,停留一定时间收集该簇范围内S节点的感知信息,以保证稳定、可靠地接收该簇内所有S节点所采集的环境信息。最后对VCDC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表明,簇-树混合型数据收集模式能减少S节点移动带来的影响,保证F节点及时、可靠、低耗能地收集信息,并在S节点具有同等性能的情况下大大延长了网络生存周期,满足了移动传感网络的应用需求。同时,F节点移动控制策略很好地解决了多层节点移动带来的网络不稳定、数据丢包率高等问题,只需布置少量的F节点,即可获得较高的网络覆盖率和较低的数据丢包率。(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1-06-01)

王德政,张晓敏[4](2009)在《叁层建立虚拟簇的能量有效MAC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传感器节点本身不能自动补充能量或能量补充不足,节约能量是传感器网络MAC协议设计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传统网络的MAC协议重点考虑节点使用带宽的公平性,提高带宽利用率和增加网络的实时性,这意味着传统网络的MAC协议不能直接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研究新的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综合比较了已有的各种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优缺点,着重研究了EBRI-MAC协议,对这个协议进行了改进,提出TLVC-MAC协议,采用基于路由信息分叁层建立虚拟簇的方式进一步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能量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9年23期)

虚拟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大规模、高密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多跳分簇的层次结构有利于管理整个网络,且节省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但容易发生网络拥塞。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簇头节点的拥塞控制算法,在簇内建立最短路径树,在簇间构造多元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保证网络吞吐量的同时,缩短数据的传输时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簇论文参考文献

[1].胡青松,吴立新,张申,丁恩杰.基于智能天线和动态虚拟簇的均衡节能路由[J].通信学报.2013

[2].刘永帅,王新生,胡玉兰.一种基于虚拟簇头的拥塞控制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2

[3].林美.移动WSN基于虚拟簇头数据收集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4].王德政,张晓敏.叁层建立虚拟簇的能量有效MAC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

标签:;  ;  ;  ;  

虚拟簇论文-胡青松,吴立新,张申,丁恩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