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性模型论文-苏玉泽,孟相如,康巧燕,韩晓阳

生存性模型论文-苏玉泽,孟相如,康巧燕,韩晓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存性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拟网络,生存性模型,半马尔可夫过程,重构策略

生存性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苏玉泽,孟相如,康巧燕,韩晓阳[1](2019)在《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的虚拟网络生存性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虚拟网络生存性缺乏准确的定量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semi-Markov process,SMP)的虚拟网络生存性模型。根据虚拟网络运行特征,重点引入虚拟网络重构状态以及认知状态,构建一种优化的虚拟网络状态转移图,并引入半马尔可夫理论,建立虚拟网络状态转移概率方程,构建基于SMP的虚拟网络生存性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虚拟网络生存性对各参量的敏感度以及不同类型虚拟网络的生存性特点。仿真表明,降低网络部件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虚拟网络攻击识别概率和虚拟网络重构成功概率可以显着提高虚拟网络生存性;在映射阶段进行资源备份可以显着增强军事虚拟网络生存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4期)

赵国生,邵子豪,王健,李英梅[2](2018)在《一种可生存系统生存态势的可识别性模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现有可生存系统中缺乏对系统生存态势的事前识别和事后预测,提出一种可生存系统生存态势的可识别性模型.首先,基于Ward方法将生存态势数据聚类为不同服务等级的生存簇,然后利用消错决策方法对生存态势数据所属簇进行分类和识别,实现系统生存态势的事前识别;其次,利用差分生存态势数据生成平稳预测序列,构建ARIMA模型并通过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校验模型的平稳性、随机性和可逆性指标;最后,通过模糊粒子和SVR模型的残差修正实现生存态势的事后预测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模型的事前评估模块相较于传统决策方法不仅可对生存态势数据进行聚类和服务等级识别,还可对非法用户进行识别;模型通过对异常态势次数的预测与残差修正,有效实现对可生存系统生存态势的事后预测.(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期刊2018年03期)

姚苏,关建峰,潘华,张宏科[3](2016)在《基于APT潜伏攻击的网络可生存性模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传统网络攻击模式和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简称APT)攻击模式提出网络可生存性的评估模型.建立网络攻击场景,仿真验证提出的网络可生存性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式的性能.得到的结论:提出的评估模型合理刻画了网络可生存性的两个重要参数,网络攻击传播速率和网络修复速率;基于APT潜伏攻击模式下的网络可生存性性能低于传统攻击模式.(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辛建军[4](2016)在《面向移动Ad Hoc网络的可生存性模型建模及其仿真验证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Ad Hoc网络可生存性模型的建模验证方法,构建了MARC可生存性描述模型,详细分析了MARC模型中的Actor、Role、Coordinator及事件等概念,提出了基于攻击路径自动生成的防御仿真任务部署方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建模验证方法构造出的MARC可生存性模型可实现从高层描述到低层仿真的自动转换。(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6年10期)

赵靓,邹宏,张校辉[5](2016)在《基于随机Petri网的虚拟网可生存性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描述可重构服务承载网(RSCN)差异化服务需求时无法定量描述其安全属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RSCN可生存性模型。模型基于随机Petri网构建,首先构建RSCN的非马尔可夫随机Petri网模型,再基于最常用的先到先服务(FCFS)故障修复策略得到系统状态可达图,通过引入补充变量建立系统状态概率方程,并最终求解得到该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该可生存性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拟合性较好,可用于描述基于FCFS故障修复策略的RSCN可生存性能。(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耿技,宋旭,陈伟,秦志光[6](2014)在《基于系统结构和运行环境的系统生存性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系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软件生存性研究成为软件安全性研究的延伸和拓展,但是目前的生存性模型很多都不能提供一个可以指导实践的方法。该文研究系统结构和运行环境对系统生存性的影响,在服务的生存性模型中,考虑不同的环境对于服务生存性的影响,在进一步构架系统的生存性模型时,引入系统架构和服务之间的关系,以服务生存性为基础定义系统生存性。以该形式化的生存性模型为基础,结合系统运行环境给出了一个系统在提供的部分或全部服务失效时的恢复方案。(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魏昭,夏春和,何冰,焦健,马心意[7](2013)在《一种移动Ad Hoc网络可生存性模型建模及仿真验证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网络可生存性模型考虑因素不同、模型描述各异和实验环境概念不同所造成的彼此之间较难的可比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评判多种移动Ad Hoc网络可生存性模型的建模及其仿真验证方法.从可生存性定义出发,采用本体构建可生存性模型的高层描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层描述向低层仿真执行的转换技术,提出了基于攻击路径自动生成的防御仿真任务部署方法,并实现了可生存性模型的仿真验证.最终在面向战术环境的移动Ad Hoc网络中,通过对SAMNAR模型和群组恢复模型的建模验证说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伍文,孟相如,刘芸江,陈晨[8](2013)在《IP网络可生存性模型中故障模型的构建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IP网络可生存性评估方法,对可生存性模型中故障模型的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介绍网络可生存性评估框架,对IP网络故障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分析了故障的特征,故障对IP网络可生存性的影响以及故障的分类情况,在了解了IP网络故障特性的基础之上,给出单链路故障、路由器相关故障及光纤相关故障叁种故障状态集的数学表示,并给出两种故障模型的构建方法,分别为已知每种故障占全部故障的百分比和已知每种故障发生时间间隔的统计分布情况下的故障模型构建方法,最后对两种故障模型构建方法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得出两种故障模型构建方法可对实际故障状态进行较精确模拟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3年03期)

秦志光,宋旭,耿技,陈伟[9](2013)在《基于马尔可夫的Web应用生存性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生存性模型缺乏实践指导意义及不能刻画Web应用特性的问题,对Web应用的特点进行讨论,尤其是对原子Web应用和组合Web应用的区别及特点进行探讨,重点考虑了如何对组合Web应用中各原子Web应用之间的调用关系进行分析和建模;同时通过将环境引入到生存性的分析中,分别构建了原子Web应用的生存性模型和基于马尔可夫过程模型的组合Web应用生存性模型。根据建立的Web应用生存性模型,提出一个在Web应用处于不利环境中时,部分或全部服务失效情况下的恢复方案。最后通过已建立的模型对一个案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恢复过程,在恢复过程中保证了较好的生存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3年02期)

陈宁宁,陈辉,金晖[10](2011)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移动通信网络生存性模型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网络数据和区域地理、气候等因素,建立了一套网络生存能力分析模型;经实际的网络验证,证明该模型是符合网络实际情况,并能映射出移动通信网络生存性的内在特征。(本文来源于《邮电设计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生存性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现有可生存系统中缺乏对系统生存态势的事前识别和事后预测,提出一种可生存系统生存态势的可识别性模型.首先,基于Ward方法将生存态势数据聚类为不同服务等级的生存簇,然后利用消错决策方法对生存态势数据所属簇进行分类和识别,实现系统生存态势的事前识别;其次,利用差分生存态势数据生成平稳预测序列,构建ARIMA模型并通过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校验模型的平稳性、随机性和可逆性指标;最后,通过模糊粒子和SVR模型的残差修正实现生存态势的事后预测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模型的事前评估模块相较于传统决策方法不仅可对生存态势数据进行聚类和服务等级识别,还可对非法用户进行识别;模型通过对异常态势次数的预测与残差修正,有效实现对可生存系统生存态势的事后预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存性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苏玉泽,孟相如,康巧燕,韩晓阳.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的虚拟网络生存性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赵国生,邵子豪,王健,李英梅.一种可生存系统生存态势的可识别性模型(英文)[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8

[3].姚苏,关建峰,潘华,张宏科.基于APT潜伏攻击的网络可生存性模型与分析[J].电子学报.2016

[4].辛建军.面向移动AdHoc网络的可生存性模型建模及其仿真验证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

[5].赵靓,邹宏,张校辉.基于随机Petri网的虚拟网可生存性模型研究[J].通信学报.2016

[6].耿技,宋旭,陈伟,秦志光.基于系统结构和运行环境的系统生存性模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

[7].魏昭,夏春和,何冰,焦健,马心意.一种移动AdHoc网络可生存性模型建模及仿真验证方法[J].计算机学报.2013

[8].伍文,孟相如,刘芸江,陈晨.IP网络可生存性模型中故障模型的构建与仿真[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

[9].秦志光,宋旭,耿技,陈伟.基于马尔可夫的Web应用生存性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3

[10].陈宁宁,陈辉,金晖.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移动通信网络生存性模型的构建[J].邮电设计技术.2011

标签:;  ;  ;  ;  

生存性模型论文-苏玉泽,孟相如,康巧燕,韩晓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