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银蒙脱石论文-马悦培,杨欢,张军民,赵青余,高红亮

载银蒙脱石论文-马悦培,杨欢,张军民,赵青余,高红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载银蒙脱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载铜蒙脱石,载银蒙脱石,抗菌性能

载银蒙脱石论文文献综述

马悦培,杨欢,张军民,赵青余,高红亮[1](2014)在《载铜、载银蒙脱石抗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两种高纯蒙脱石和Cu(NO3)2、AgNO3在适宜反应条件下分别制备成载铜、载银蒙脱石,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别测定载铜、载银蒙脱石中的Cu2+、Ag+含量,计算吸附量;对载铜、载银蒙脱石进行X射线衍射(XRD)检测其晶体结构;采用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法测定载铜、载银蒙脱石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载铜、载银蒙脱石晶体结构与原料蒙脱石结构一致。两种载银蒙脱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比两种载铜蒙脱石的大。两种载银蒙脱石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均低于两种载铜蒙脱石。结果提示,载铜、载银蒙脱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载银蒙脱石的抗菌效果优于载铜蒙脱石。(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4年14期)

余焕焕,刘芳,王士琦,杨李富,张卫华[2](2013)在《载银蒙脱石的制备及其对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硝酸银为银源,蒙脱石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和化学还原法,成功制备了载银量为0.5%~3.0%的负载型银系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固体紫外吸收、Zeta电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对所制备的催化剂的结构、粒径分布、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银系催化剂粒径小、形貌好,纳米银的载入未破坏蒙脱石的层状结构。以对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为模板反应考查此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对硝基类化合物的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反应迅速,反应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过程,且此催化剂可重复使用23次,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赵兵,武昕,王国清[3](2009)在《载银蒙脱石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枯草杆菌、啤酒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作为实验菌株,采用试管振荡试验法,检测载银蒙脱石的抗菌性能,并进行抗菌剂的耐水性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载银量在2.5%~3.0%之间的载银蒙脱石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抑菌和灭菌性能。载银蒙脱石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性,不易分解失效,抗菌时效长,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09年05期)

徐光年[4](2009)在《纳米银胶及载银蒙脱石的制备与抗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银纳米粒子已经被广泛地用在摄影、催化、生物传感器、光子学、光电子学、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和抗菌等领域。许多研究已证实纳米银的性能与其尺寸、尺寸分布和形貌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控制纳米银的形核与生长从而获得具有特定优异性能的纳米银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之一。在微生物对传统抗生素耐药性日渐增强的今天,开展对具有强烈的广谱抗菌活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纳米银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银系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银离子和纳米银的抗菌机理,阐述了纳米银抗菌活性具有形貌、尺寸和尺寸分布依赖性。银粒子的尺寸越小、分布越均匀,其抗菌活性越强。然后,就如何简单、快速、绿色合成小粒径且分布均匀的银纳米粒子进行了详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分别以AgNO_3、[Ag(NH_3)_2]NO_3(AgNO_3与NH_3·H_2O反应)、不含NO_3~-离子的银盐与NH_3·H_2O反应制备的[Ag(NH_3)_2]~+络合离子水溶液为前驱体,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兼作还原剂和稳定剂,再加入少量的添加剂,通过紫外光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以不含NO_3~-离子的[Ag(NH_3)_2]~+络合离子水溶液为前驱体反应速率最快、粒径最小、分布最均匀、稳定性最好;[Ag(NH_3)_2]NO_3水溶液次之;AgNO_3水溶液最差。此外,以不含NO_3~-离子的[Ag(NH_3)_2]~+络合离子水溶液为前驱体,考察了PVP浓度、温度和pH值对形成的纳米银溶胶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的形核速率随温度、PVP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PVP/Ag~+离子的质量比超过10:1时,反应速率变化不明显,因此以PVP与Ag~+离子的质量比为10:1最好;当前驱体的pH值为12.68时,纳米银的形核速率最快,而当pH值小于或者大于12.68时,形核速率较小。在PVP/Ag~+为10:1,pH值为12.68条件下,通过紫外光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粒子的粒径为1-3nm的球形银粒子,室温下避光存放叁个月,未出现任何絮凝或者沉淀现象。前驱体、还原剂及添加剂的种类同上,通过微波辐射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考察了前驱体种类、PVP浓度、微波功率、pH值等因素对形成的纳米银溶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含NO_3~-离子的[Ag(NH_3)_2]~+络合离子水溶液为前驱体、PVP/Ag~+为8:1(质量比)、pH值为12.4、微波辐射功率为中低火时,Ag~+离子的转化率最高,所得银纳米粒子的粒径小、单分散且稳定性好。以两高纯银片做电极,以去离子水为电解液,PVP作为辅助电解质和稳定剂,通过电解法制备高纯纳米银溶胶。探讨了PVP含量、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对形成的纳米银溶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P含量为5%、电解150min、电流密度为1-2mA/cm~2时,所得球形银粒子的粒径约1.3nm左右、单分散,而且有极好的存放稳定性,室温避光存放6个月无任何可见的变化。分别以AgNO_3、不含NO_3~-离子的[Ag(NH_3)_2]~+络合离子水溶液与钠基蒙脱石(Na-MMT)在60℃进行离子交换,然后,加入一定量的PVP兼作还原剂和稳定剂,再加入少量的添加剂,通过微波辐射还原法制备了Ag-MMT。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了Na-MMT及Ag-MMT的结构,MMT的片层间距减小表明Ag~+离子或者Ag(NH_3)_2]~+络合离子与Na-MMT中的Na~+、K~+等发生了交换。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了Ag-MMT负载的银粒子的大小、形貌,表明银纳米粒子是球形的,粒径20-30nm左右。用X-射线荧光探针(XRF)分析了Ag-MMT样品中的银含量。用热重分析(TGA)对Na-MMT及Ag-MMT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Ag(NH_3)_2]~+络合离子水溶液处理得到的Ag-MMT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分别以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代表,研究了纳米银溶胶、Na-MMT和Ag-MMT的抗菌性能。结果显示无论通过紫外光辐射法、微波法还是通过电解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25ppm,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2.0ppm,杀菌率均超过了99.9%。Na-MMT无抗菌活性,由AgNO_3和[Ag(NH_3)_2]~+络合离子水溶液处理得到的Ag-MMT的MIC分别为100ppm、150ppm,两者的杀菌率均超过了99.9%,但经[Ag(NH_3)_2]~+络合离子水溶液处理得到的Ag-MMT中的银有更好的缓释性能。用所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分别处理纱布、层压地板和木板膜,当所用纳米银溶胶的浓度达到20ppm时,产品的杀菌率都均超过了99.9%。(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赵兵,武昕,王国清[5](2008)在《载银蒙脱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载银蒙脱石的制备工艺条件及其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载银蒙脱石,按均匀设计安排实验和采用振荡瓶培养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抗菌效果。结果载银蒙脱石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蒙脱石10.0 g、硝酸银0.764 g,在反应温度40℃条件下交换时间6 h。所制备出的载银蒙脱石载银量为质量分数3.40%。该载银蒙脱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00 mg/L和500 mg/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280 mg/L。结论本研究优选出的制备工艺条件稳定,所制得的载银蒙脱石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消毒学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载银蒙脱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硝酸银为银源,蒙脱石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和化学还原法,成功制备了载银量为0.5%~3.0%的负载型银系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固体紫外吸收、Zeta电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对所制备的催化剂的结构、粒径分布、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银系催化剂粒径小、形貌好,纳米银的载入未破坏蒙脱石的层状结构。以对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为模板反应考查此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对硝基类化合物的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反应迅速,反应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过程,且此催化剂可重复使用23次,稳定性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载银蒙脱石论文参考文献

[1].马悦培,杨欢,张军民,赵青余,高红亮.载铜、载银蒙脱石抗菌性能研究[J].中国饲料.2014

[2].余焕焕,刘芳,王士琦,杨李富,张卫华.载银蒙脱石的制备及其对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J].硅酸盐学报.2013

[3].赵兵,武昕,王国清.载银蒙脱石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

[4].徐光年.纳米银胶及载银蒙脱石的制备与抗菌性能[D].华中科技大学.2009

[5].赵兵,武昕,王国清.载银蒙脱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

标签:;  ;  ;  

载银蒙脱石论文-马悦培,杨欢,张军民,赵青余,高红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