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春李晓光李丽娟(解放军第208医院肾内科吉林长春130062)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255-02
【摘要】汞中毒(mercurypoisoning)以慢性为多见,主要发生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汞蒸气和汞化合物粉尘所致。以精神-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为主要症状。大剂量汞蒸气吸入或汞化合物摄入即发生急性汞中毒。对汞过敏者,即使局部涂沫汞油基质制剂,亦可发生中毒。本科于2011年11月份收治了一名因使用美白化妆品致汞中毒的病人,通过化验可明确诊断为肾病综合征,通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关键词】美白化妆品汞中毒肾病综合征护理体会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7岁,生于原籍,无疫区居住史,无其他毒物及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式。半年前自行在某地综合市场更换美白化妆品,并使用至今。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浮肿,以眼睑、面颊、双下肢为著,尿量显著减少,24小时尿量约300ml,伴恶心、呕吐、腹胀、剑突下烧灼感,平卧位呼吸困难,近3个月以来严重脱发,右手关节疼痛,一周前出现大面积口腔溃疡。入科后给予抽血化验血生化、尿常规、肝功、血脂等。检验结果显示:白蛋白20g/L,甘油三酯5.13mmol/L,总胆固醇11.47mmol/L,尿蛋白3+,潜血3+,24小时尿汞23.97umol/24h(参考范围<0.22umol/24h),化妆品含汞浓度4.5mg/kg(正常值<1mg/kg)。肾脏病理检查PAS染色:12个完整肾小球,肾小球体积正常。全片未见肾小球全球硬化、球囊粘连、节段硬化及新月体。肾小球无明显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基质增宽,毛细血管袢开放良好。包曼囊壁未见增厚及分层。肾小管未见萎缩,偶见蛋白管型,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可见少量蛋白管型,间质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小灶性、轻度纤维化。肾内动脉未见显著改变。PAM、MASSON染色:上皮下少量颗粒状嗜复红物质沉积,基底膜稍厚,空泡形成,未见双轨及钉突。免疫荧光:IgG(+2)、C3(+)沿间质血管壁沉积,IgA(-)、Fib(-)、IgM(-)、C4(-)、C1q(-)。病理诊断:膜性肾病I期。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和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为汞中毒所致原发肾病综合征。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甲基强的松龙40mg,1次/日静脉点滴,同时告知立即停止使用美白化妆品,并给予驱汞治疗(二硫基丙磺酸钠)、补充人血白蛋白。护理在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专科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做了大量精心全面的工作,3周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2护理
2.1基础护理因患者出现大面积口腔溃疡、白蛋白低、浮肿明显,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中我们进行2次/日的强氧化离子水漱口,保持患者的床单位平整、无碎屑,协助患者翻身,住气垫床。病房2次/日进行负离子空气消毒、湿式打扫,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2.2抗凝药物护理应用此类药物之前要向患者介绍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同时关患者的主诉,观察有无牙龈出血、周身出血点等症状,如有此类现象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2.3驱汞药物护理二硫基丙磺酸钠静脉滴注速度宜慢,20-40滴/min,严密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由于二硫基丙磺酸钠可结合血液中得钙、铁、铜等元素,故应给予能量合剂、葡萄糖酸钙、锌等营养支持。嘱咐患者多饮食及食用粗纤维食物以利于汞的排出。指导患者正确留取24小时尿标本,以检测24小时尿汞的变化情况。
2.4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上我们要与其多交流、沟通,分层次、分阶段的给予心理疏导,逐一解决心理问题,其次我们要与其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共同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
2.5饮食护理营养方面我们与营养师取得联系,专门为患者配置高营养、宜消化的饮食,并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反复宣教饮食营养的重要性。多食牛奶等含蛋白质高的饮食。进食含铜高的鱼类、瘦肉、血制品、菠菜、蘑菇等,以补充汞排出时流失的铜离子。
2.6加强卫生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汞中毒的相关知识,明确汞中毒的危害性,谨慎使用劣质的美白化妆品。了解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以达到早预防、早确诊、早治疗、早治愈的目的。
3讨论
肾脏是汞最重要的解毒和排泄器官,摄入汞80%蓄积于肾脏,累积到一定程度即可引起肾损害。本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及驱汞治疗后效果满意,各项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愈。除了正确的治疗外,周到全面、专业的护理也是本病治愈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们呼吁,请各位爱美的女同胞谨慎使用美白产品,避免因使用劣质化妆品造成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水莲,李晓军,冯克玉,等.我国汞中毒临床研究报告[J].中国职业医学,2004,31(6):50-52.
[2]陈可风,冯成彬,季沛荣,等.汞中毒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20(3):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