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血管通路的选择

临时血管通路的选择

一、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选用(论文文献综述)

姜变通[1](2020)在《无钙型局部枸橼酸抗凝用于CRRT的不同补钙途径对钙离子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在临床无钙型局部枸橼酸抗凝用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RCA-CRRT)过程中,对不同补钙途径的差异性进行探讨,比较在血滤导管静脉端补充钙剂与除血滤导管所在静脉之外的深静脉补充钙剂,二者外周iCa2+浓度、滤器后iCa2+浓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为实现个体化的钙剂补充增加证据。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交叉试验。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RCA-CRRT的患者23名,这些患者将在股静脉处行血滤导管穿刺治疗。根据补钙途径的不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1名患者钙剂补充顺序为血滤导管静脉端-锁骨下中心静脉,B组11名患者补充顺序为锁骨下中心静脉-血滤导管静脉端。所有病例在更换钙剂补充途径前后采用血气分析仪比较血气分析结果。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是不同补钙途径时外周iCa2+浓度、滤器后iCa2+浓度间的差异;次要指标是干预期间导管功能障碍、低钙血症、穿刺点渗血、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MINITAB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⑴最终完成试验并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3名,A组11名,B组12名患者。⑵在锁骨下中心静脉补充钙剂,与在血滤导管静脉端相比,相同的补钙剂量,前者外周iCa2+浓度高于后者,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⑶在锁骨下中心静脉补充钙剂,与在血滤导管静脉端相比,相同的补钙剂量,前者滤器后iCa2+浓度略低于后者,但二者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无钙型局部枸橼酸抗凝用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RCA-CRRT)时,额外补充钙剂的途径不同,所检测到的外周血iCa2+浓度水平也有所差异,在血滤导管静脉端补充CaCl2,与在锁骨下中心静脉相比,后者外周iCa2+浓度水平可能较高。

戴兵,曾力,张雷,朱有华[2](2020)在《器官移植相关的血液净化技术规范(2019版)》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相关血液净化的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和肾内科专家从血管通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的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成唯[3](2019)在《衡阳部分地区血透用导管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衡阳部分地区血透用导管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为导管血流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01月起至2018年12月底这6年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患者的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列出与血液透析导管血流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1.353例患者中,患者户口所在地以衡阳地区为主,具体分布:衡南县109例(30.9%),衡阳市区71例(20.1%),耒阳市64例(18.1%),衡阳县58例(16.4%),衡东县27例(7.6%),常宁县4例(1.1%),衡山县4例(1.1%),祁东县4例(1.1%),其他区县12例(3.4%)。性别分布:男185例(52.4%)、女168例(47.6%),男女比例1.1:1。年龄范围15至82岁,平均年龄(55.64±12.69)岁;原发病前5位的分别是:慢性肾炎111例(31.4%)、糖尿病肾病72例(20.4%)、梗阻性肾病49例(13.9%)、高血压肾损害39例(11%)、药物/毒物中毒34例(9.6%)。2.353例患者,感染组55例(15.6%),对照组298例(84.4%),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感染率为15.6%(55/353)。外周血培养检测出55例病原菌:革兰阳性菌39例,占70.9%(39/55);革兰阴性菌15例,占27.3%(15/55);真菌1例,占1.8%(1/55)。感染组患者支付费别:农合41例(74.5%),医保14例(25.5%)。3.单因素卡方检验:性别、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清铁、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导管留置部位等因素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血清白蛋白<30g/L、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导管留置时间≥30天、导管类型、费别为农合等是HD患者导管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1.在衡阳部分地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感染率为15.6%,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70.9%)、革兰阴性菌(27.3%)。2.对于衡阳部分地区,年龄(≥60岁)、血清白蛋白值<30g/L、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留置时间≥30天、导管类型、费别为农合等是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健康和节约医疗支出。

黄秀碧,张亚真,蔡小萍[4](2019)在《双静脉穿刺技术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双静脉穿刺技术作为血液净化替代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接受双静脉穿刺技术的尿毒症患者的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内共有35例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接受双静脉穿刺技术,共治疗308例次。其中307例次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150~220 mL/min。应用双静脉穿刺建立有效血管通路,避免进行深静脉导管插管,有效地避免深静脉置管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双静脉穿刺技术可以应用于尿毒症患者作为一种替代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朱蓓[5](2017)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其血管通路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相关并发症、死亡原因等分析,初步了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现状,为更好的提高透析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研究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栖霞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三家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6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进入透析时的年龄、性别、教育经历、原发病、合并症、死亡原因、有无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起搏器等置入史、有无吸烟史、长期血管通路的类型以及化验指标如血红蛋白、血钙(经白蛋白校正)、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等。并依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进一步分析观察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特点。结果:性别与年龄:男性217人,女性89人。年龄最大100岁,最小24岁,平均 61.93±16.44 岁,男性平均 62.12±16.57 岁(24-92 岁),女性平均 61.45±16.21岁(27-100岁)。依年龄分两组,老年组(65-100岁)134人,非老年组(24-64岁)172人。肾衰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96例(31.4%)为首位,其次为糖尿病肾病81例(26.5%)。死亡原因:老年组死亡47例,死亡原因如下:心脑血管疾病18例(38.3%),感染16例(34%),其他9例(19.1%),不明4例(8.5%)。透析相关并发症情况:老年组平均血红蛋白值105.28±15.97 g/L,达标率为25.3%(P<0.001)。老年组平均血钙水平2.0±0.17mmol/L,达标率为50.7%。老年组平均血磷水平1.6±0.67mmol/L,达标率为40.3%(P<0.001)。老年组平均PTH水平295.95±342.75 pg/mL,达标率为41%(P<0.05)。合并症情况:合并恶性肿瘤者6例(2.0%),合并糖尿病者98例(32%),合并外周血管病5例(1.6%),合并脑血管病64例(20.9%),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6例(28.1%)。结论:1、老年MHD患者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比例高。2、老年MHD患者合并营养不良比例高。3、老年MHD患者较非老年人,处于炎症状态者比率高。4、老年MHD患者血磷及PTH达标情况优于非老年组,与国外同组患者相比,血磷达标率低。5、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是老年MH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目的:老年患者选择最佳血管通路是一大难题,大多数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通常首选远端动静脉瘘,但有些作者报告老年患者远端动静脉瘘的通畅率较低。这里将对这些报告研究进行汇总分析,比较老年患者不同透析血管通路的结果。方法:使用PubMed和Embase电子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分析比较了老年患者各种血管通路通畅性并与非老年患者血管通畅性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此外,还包括了比较老年患者烧动脉-头静脉内瘘和肱动脉-头静脉内瘘或假体移植物通畅率的文章。结果:汇总分析显示,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相比,12个月(OR,1.30,P=0.01)和24个月(OR,1.06,P=0.63)时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的失败率较高。非老年患者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的初级通畅率较高(OR,1.61;P=0.01)。次级分析表明,老年患者肱动脉-头静脉内瘘较远端瘘通畅率高(P=0.0006),12个月时,糖尿病患者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的失败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OR,1.61;95%CI,1.07-2.47,P=0.02)。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老年患者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失败率升高,肱动脉-头静脉内瘘通畅率高。此外,糖尿病使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失败风险增加。老年患者选择血管通路时应加以留意。目的:通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的现状调查及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影响因素分析,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栖霞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三家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306例,收集其血管通路的使用种类、部位及成熟或失功情况,手术前超声测量血管的指标以及围术期血压、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钙、血磷、PTH的指标。结果:1,首次透析采用内瘘和维持性透析采用内瘘的比例分别为50.3%和90.5%,达到并超过KDOQI指南的推荐要求。2,老年腕瘘组与非老年腕瘘组、老年肘瘘组与非老年肘瘘组、以及老年人腕瘘和肘瘘的即刻内瘘失功、早期失功率、12月失功率和24月失功率,老年人腕瘘的各个时期失功率、肘瘘的各个时期失功率虽高于非老年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后至穿刺时间的(<28天)以及桡动脉的血流量(<20ml/min)是影响老年MHD患者内瘘成熟的因素(P<0.05)。结论:手术后至穿刺时间的(<28天)以及桡动脉的血流量(<20ml/min)是影响老年MHD患者内瘘成熟的因素,老年CKD4期患者应该充分评估,提前做瘘。

侯延昕[6](2017)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开展的146例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时采取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多种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及护理体会。结果在建立血管通路时,可以建立短期血管通路和长期血管通路,为患者进行紧急透析和长期透析。结论每种方法都有优点及缺点,在为患者选取建立血管通路方法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

逯园园,燕朋波,王国力,宋翔,全金梅[7](2016)在《血液净化中血管通路护理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确保血液净化操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但在日常的血管通路操作中,却常出现通路堵塞、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笔者对近年来血液净化中血管通路护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血管通路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滕翠芹[8](2016)在《弹力网帽在血透病人临时性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弹力网帽在血透病人临时性静脉置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血透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单纯使用透气敷贴和胶带固定,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把医用弹力网帽的顶部剪掉,使其两端相通,套在导管和敷贴上,观察两组病人的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情况。结果实验组不仅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而且固定效果好,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结论弹力网帽在血透病人临时性静脉置管固定中可推广应用。

任志龙,杨定平[9](2015)在《血液透析长期血管通路及并发症处理》文中指出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而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设备的不断完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龄的不断延长,对能够满足长期维持透析血管通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有较高的通畅率、较长的使用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还要有一定的美观性,尽

颜丽[10](2015)在《颈内静脉置管与动—静脉穿刺法在肝衰竭血浆置换中应用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对比颈内静脉置管法与动-静脉穿刺法在肝衰竭血浆置换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差异,探讨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适宜的血管通路,为保证血浆置换治疗效果,降低血管通路并发症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05月2015年03月某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肝功能衰竭需要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按照血管通路的选择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以下简称导管组)和动-静脉穿刺组(以下简称穿刺组)。主要对比指标包括: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监测指标:血流速度、血液净化机动脉压力、血液净化机静脉压力。2.两组患者血浆置换相关并发症:皮疹、血压下降等。3.两组患者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血流速度不足、穿刺失败等。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凝血指标对比。5.血浆置换相关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时的穿刺疼痛程度、每例患者第一次血浆置换治疗后24h睡眠、食欲、乏力、瘙痒临床症状变化情况。6.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情况,主要包括:治愈、好转、无效等。7.血管通路所需费用。数据以excel建库管理,采用Graphpad Prism.v5.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TBIL、DBIL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病因、临床转归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1.两种血管通路均能建立血浆置换所需血流速度。导管组血流速度较穿刺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组血液净化机动脉压力、血液净化机静脉压力较穿刺组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两组患者血浆置换相关并发症最常见的均为皮疹,导管组13例(25.00%),穿刺组12例(21.43%);其次为血压下降,导管组4例(7.69%),穿刺组6例(10.7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3.两种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不同。导管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导管出口处渗血(10例,19.23%),穿刺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穿刺失败(12例,26.7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4.两种血管通路治疗后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患者凝血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ALT显着下降,PT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1)。5.穿刺组(3.99±0.16分)疼痛程度评分显着高于导管组(2.51±0.36分),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24h,睡眠好转、食欲增加、乏力缓解、瘙痒减轻,好转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1)。6.导管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31%,穿刺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0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7.两种血管通路的总体所需费用不同。穿刺组每例患者第一次治疗到最后一次治疗所需穿刺针材料费、穿刺治疗费合计74.84±3.25元,导管组每例患者第一次治疗到导管拔除所需颈内静脉导管材料费、手术费、导管维护费合计744.40±23.05元。组间比较穿刺组患者血管通路所需费用较导管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两种血管通路行血浆置换治疗均安全有效,因此在血管通路选择方面无绝对优先次序。2.肝衰竭患者血管充盈度好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20%,置管后导管周围容易渗血,首选动-静脉穿刺法。3.肝衰竭患者血管条件差或合并肝性脑病不能配合治疗,选择颈内静脉置管法。4.首先选择使用的血管通路建立失败,可以换另外一种血管通路方式,两者为互相替补关系。5.在血管通路所需费用方面,动-静脉穿刺组患者血管通路所需费用较颈内静脉置管法低,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二、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选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1)无钙型局部枸橼酸抗凝用于CRRT的不同补钙途径对钙离子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CRRT概述
    1.2 局部枸橼酸抗凝
        1.2.1 RCA发展史
        1.2.2 枸橼酸在CRRT过程中的代谢
        1.2.3 RCA的安全性和局限性
    1.3 钙与枸橼酸
        1.3.1 钙与体外充分抗凝
        1.3.2 体内钙平衡
        1.3.3 CRRT与体内钙异常
    1.4 RCA-CRRT中离子钙管理
        1.4.1 钙剂补充方式
        1.4.2 钙剂补充血管通路(CRRT血管通路)
        1.4.3 钙剂补充途径
        1.4.4 离子钙的监测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退出及终止标准
        2.2.4 样本量
    2.3 试验分组
        2.3.1 分组方法
        2.3.2 分组实施
    2.4 干预方法
        2.4.1 CRRT参数
        2.4.2 补钙程序
    2.5 数据采集
        2.5.1 人口学资料
        2.5.2 CRRT相关参数
        2.5.3 主要指标
        2.5.4 次要指标
        2.5.5 受试者干预时间表
    2.6 安全性评价
    2.7 质量控制
        2.7.1 试验启动
        2.7.2 试验过程中
        2.7.3 资料录入及分析阶段
    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入组结果
    3.2 患者一般资料
    3.3 患者行CRRT时各相关参数
    3.4 不同途径对于外周iCa~(2+)浓度的影响
    3.5 不同途径对于滤器后iCa~(2+)浓度的影响
    3.6 不良反应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补钙途径对iCa2+浓度的影响
    4.2 安全性评价
    4.3 关于钙剂补充途径选择的思考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伦理批件
附录三:知情同意书

(2)器官移植相关的血液净化技术规范(2019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操作规范
    1.1 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时机
    1.2 建立动静脉内瘘的选择次序
    1.3 常见内瘘及吻合术式
        1.3.1 自体动静脉内瘘
        1.3.2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
        1.3.3 移植血管术式
    1.4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使用
        1.4.1 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定义
        1.4.2 动静脉内瘘成熟判断
    1.5 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
        1.5.1 出血
        1.5.2 血栓形成
        1.5.3 感染
        1.5.4 窃血综合征
        1.5.5 血管狭窄
        1.5.6 血管瘤
        1.5.7 肿胀手
        1.5.8心力衰竭
    1.6 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1.7 带隧道带涤纶套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2 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规范
    2.1 血液透析概述
    2.2 血液透析抗凝
        2.2.1 全身肝素化法
        2.2.2 小剂量肝素化法
        2.2.3 低分子肝素化法
        2.2.4 体外肝素化法
        2.2.5 枸橼酸钠
        2.2.6 阿加曲班
        2.2.7 无抗凝透析
    2.3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
    2.4 并发症及处理
        2.4.1 低血压
        2.4.1. 1 原因
        2.4.1. 2 处理
        2.4.1. 3 预防
        2.4.2 肌肉痉挛
        2.4.2. 1 原因
        2.4.2. 2 处理
        2.4.2. 3 预防
        2.4.3 恶心、呕吐
        2.4.4 头痛
        2.4.5 胸痛
        2.4.6 皮肤瘙痒
        2.4.7 发热
        2.4.8失衡综合征
        2.4.9 溶血
3 腹膜透析技术操作规范
    3.1 适应证
        3.1.2 急性肾衰竭或急性肾损伤
        3.1.3 中毒性疾病
        3.1.4 其他
    3.2 禁忌证
        3.2.1 绝对禁忌证
        3.2.2 相对禁忌证
    3.3 腹膜透析模式
        3.3.1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3.3.2 自动化腹膜透析
    3.4 腹膜透析操作方法
4 血液滤过技术操作规范
    4.1 设备及材料
        4.1.1 血液滤过机
        4.1.2 血液滤过器
        4.1.3 置换液
        4.1.3. 1 置换液的组成
        4.1.3. 2 置换液的制备
    4.2 适应证
    4.3 禁忌证
    4.4 治疗方式和剂量
    4.5 抗凝方法
        4.5.1 普通肝素
        4.5.2 低分子肝素
        4.5.3 局部枸橼酸
        4.5.4 阿加曲班
        4.5.5 无抗凝血药
    4.6 操作方法
        4.6.1 操作流程
        4.6.2 操作步骤
    4.7 并发症及处理
        4.7.1 致热原反应和败血症
        4.7.2 氨基酸与蛋白质丢失
5 血浆置换技术操作规范
    5.1 适应证
    5.2 禁忌证
    5.3 操作流程
    5.4 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6 免疫吸附技术操作规范
    6.1 免疫吸附装置
        6.1.1 动力系统
        6.1.2 血浆分离器
        6.1.3 吸附柱
    6.2 适应证
    6.3 操作步骤
    6.4 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6.5 治疗频率

(3)衡阳部分地区血透用导管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内容
        2.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2.2.2 患者的临床特征
        2.2.3 血液透析导管
        2.2.4 导管品牌及类型
    2.3 病例选择
        2.3.1 我院留置导管的应用范围
        2.3.2 CRBSI的诊断
        2.3.3 我院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部位选择
    2.4 时间
    2.5 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
    3.1 患者的基本情况
    3.2 患者的性别构成情况
    3.3 支付费别及户口所在地
    3.4 年龄分布情况
    3.5 患者的原发病情况
    3.6 实验室数据
    3.7 导管类型及留置部位的选择
    3.8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基本情况
    3.9 CRBSI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10 CRBSI的单因素分析
    3.1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主要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4)双静脉穿刺技术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双静脉穿刺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适应证
    1.4 治疗方法
    1.5 双静脉穿刺的技术要点
        1.5.1
        1.5.2 穿刺前评估
        1.5.3 血液透析治疗中密切观察
        1.5.4 治疗后密切观察并发症
2 结果
    2.1 双静脉穿刺技术的安全性评估
    2.2 双静脉穿刺技术的有效性评估
3 讨论
    3.1 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专家共识
    3.2 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现状
    3.3 目前双静脉穿刺技术的使用现状
    3.4 该院双静脉穿刺技术应用现状
4 小结

(5)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其血管通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一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现状调查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老年透析患者最佳血管通路的Meta分析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老年MHD血管通路的现状调查及AVF早期失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专业名词缩写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6)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的方法及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临床资料
2 常用血管通路的特点
    2.1 临时性血管通路
        2.1.1 股静脉置管
        2.1.2 单针双腔静脉置管
    2.2 长期性血管通路的优缺点
3 血管通路的选择
    3.1 紧急透析
    3.2 留置导管
    3.3 长期透析
4 血管通路的护理体会
    4.1 直接动静脉穿刺护理
    4.2 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4.3 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
5 讨论

(7)血液净化中血管通路护理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护理
    1.1 深静脉置管
        1.1.1 锁骨下静脉置管
        1.1.3 股静脉置管
    1.2 直接动静脉穿刺
2 动静脉内瘘通路的护理
3 置入临时血管通路并发症的护理
    3.1 感染
    3.2 血栓

(9)血液透析长期血管通路及并发症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动静脉内瘘
    1. 内瘘血管狭窄
    2. 血栓形成
    3. 感染
    4. 心力衰竭
    5. 假性动脉瘤
    6. 窃血综合征
    7. 肿胀综合征
二、中心静脉长期导管
    1. 置管手术并发症
    2. 导管远期并发症
三、结语

(10)颈内静脉置管与动—静脉穿刺法在肝衰竭血浆置换中应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一览表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1.1 肝衰竭
        1.1.2 血浆置换
    1.2 研究背景
        1.2.1 肝衰竭患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病因复杂,病死率高,单纯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1.2.2 血浆置换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一种人工肝技术,适用于各种重型肝炎,并取得了显着疗效
        1.2.3 肝衰竭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前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
    1.3 血浆置换血管通路的研究现状
        1.3.1 直接外周静脉-静脉穿刺法不适宜用于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治疗
        1.3.2 动-静脉穿刺法是肝衰竭患者安全的血管通路选择
        1.3.3 股静脉置管法与颈内静脉置管法在血浆置换中普遍应用
        1.3.3.1 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较短,感染发生率高,在临床的使用率逐渐降低
        1.3.3.2 颈内静脉置管法是血液净化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
        1.3.4 动静脉内瘘与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是肝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的最佳血管通路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血浆置换治疗方法
        2.2.2 调查与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凝血指标对比
    3.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监测指标对比
    3.3 两组患者血浆置换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4 两组患者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凝血指标对比
    3.6 两组患者血浆置换相关临床症状对比
    3.7 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对比
    3.8 两组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所需费用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时血管通路的选择优先次序
    4.2 导管组治疗时的主要监测指标较穿刺组更为安全、稳定
    4.3 两组患者血浆置换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血管通路的选择无关
    4.4 两组患者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不同
    4.5 两种血管通路均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获得较高临床好转率
    4.6 两种血管通路行血浆置换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4.7 动-静脉穿刺组治疗所需费用较颈内静脉导管组低廉
    4.8 两种血管通路的护理对策
        4.8.1 提高护士穿刺成功率可以有效降低动-静脉穿刺法并发症发生率
        4.8.2 重视导管维护、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可以有效降低导管并发症发生率
    4.9 血浆置换相关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4.10 两种血管通路相关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4.11 本研究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选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无钙型局部枸橼酸抗凝用于CRRT的不同补钙途径对钙离子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D]. 姜变通. 兰州大学, 2020(01)
  • [2]器官移植相关的血液净化技术规范(2019版)[J]. 戴兵,曾力,张雷,朱有华. 器官移植, 2020(02)
  • [3]衡阳部分地区血透用导管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D]. 成唯.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双静脉穿刺技术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J]. 黄秀碧,张亚真,蔡小萍. 中外医疗, 2019(09)
  • [5]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其血管通路的临床研究[D]. 朱蓓.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6]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的方法及护理体会[J]. 侯延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0)
  • [7]血液净化中血管通路护理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 逯园园,燕朋波,王国力,宋翔,全金梅.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08)
  • [8]弹力网帽在血透病人临时性静脉置管中的应用[J]. 滕翠芹.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08)
  • [9]血液透析长期血管通路及并发症处理[J]. 任志龙,杨定平.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5(09)
  • [10]颈内静脉置管与动—静脉穿刺法在肝衰竭血浆置换中应用的比较研究[D]. 颜丽. 吉林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临时血管通路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