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意识形态,认知,抽象思维,语言指称
认知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鲍金[1](2019)在《论意识形态的认知条件——认知维度上意识形态如何可能的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维度上的意识形态如何可能是意识形态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这一问题是指人们什么样的认知结构是意识形态得以生成并被广泛接受的温床,而这样的认知结构恰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体来说,抽象思维以其普遍性特征成为意识形态的"普遍性形式"发挥作用的天然支撑,意识的多重中介服务于意识形态把"自己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的过程,语言因其"不在场显示在场"的指称功能被意识形态收编为维护"自己利益"的有效工具,而语言的广阔意义空间则为意识形态实现自身开启了近乎无限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华诗雨[2](2016)在《不同认知条件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旅客出行需求不断增长,各类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也趋于激烈。高铁作为一种新型运输方式,既继承了既有铁路的大运量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又兼顾了高速度、“公交化”发车频率等高服务品质,高铁在运输通道中的引入必然会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高铁开通前后旅客不同认知条件下多次调研为数据基础,研究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变化情况,为开行方案的优化、票价的制定以及运输产品的市场营销提供依据。论文首先对我国客运市场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从出行需求和出行心理两方面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是否对某类运输方式有亲身体验影响着旅客的认知和心理,进而将对旅客出行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通过以上分析,论文从宏微观方面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京沪客运通道为例,通过分析高铁开通前后不同时期叁次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初期,乘客主要以公费及公务商务旅客为主,随着开通时间的增加,高铁已成人们城际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普遍被人们所接受;而高铁的开通也对通道内运输市场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旅客对于其高票价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开通前的预期,旅行时间在6小时以内的高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最后,本文通过对高铁开通前后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分别建立非集计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前,人们考量是否愿意选择高铁时,最重要的因素是票价和费用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途时间和出行距离逐渐成为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才是费用来源和票价。不难看出,高铁开通后,旅客的出行理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对出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6-03-01)
刘昕[3](2015)在《基于婴幼儿认知条件下的布书设计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人们生活品位提升、需求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新一代的80后父母,开始关注和重视婴幼儿早期认知、阅读的培养。0~3岁的婴幼儿由于其年龄限制下的认知特征,并不只满足于视觉上的阅读体验,常用啃、咬、撕、抠、挥、砸等方式来对待读物。质地柔软的无毒害的材质的布书显然更适合0~3岁的婴幼儿使用。在一些发达国家,布书已成为每一个宝宝必备的益智玩具书。在中国,布书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产布书大多数产品设计和制作工艺都较为简单,以图案印刷为主,注重教育功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婴幼儿布书产品将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出现多样化元素、多种表现风格,着重于满足婴幼儿的认知需求,侧重于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必将形成专业的、成系列化的、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自主布书品牌。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婴幼儿布书的常见类型、表现形式、互动阅读进行分析,结合0~3岁婴幼儿认知条件下的阅读特征为布书设计依据,通过对布艺手工特点和性质进行研究分析选取,尝试设计制作出适合婴幼儿早期阅读体验的布书以应用于市场的相关设计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5-03-30)
吴平浩[4](2011)在《元认知条件下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工具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我认知的了解、监控和协调。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在元认知条件下运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工具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培养学习者创新思维能力的效率,从而达成更好的培养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1年20期)
孟运灵[5](2010)在《不同认知条件下学习策略获得与运用的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学习策略的界定在学术界还没达成共识,但该研究领域更多地采用刘电芝教授(1997)提出的学习策略定义,即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方法、程序、步骤。这一界定就已经关注到学习策略的意识性特征,学习策略是否内隐存在就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切入点。杨会会(2008)在国内进行了内隐学习策略的首次探查,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内隐学习策略的存在以及内隐学习策略具有自动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学习策略的意识性会不会影响学习策略的获得和运用,如果产生影响,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此外,同时考察策略在刺激中出现频率不同的获得差异。即探讨学习策略在不同认知条件下(内隐和外显、高频与低频条件)的获得与运用的ERP差异。本实验采用数学学习策略中的“奇偶策略”,即“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考察在不同认知条件下学习策略的获得和运用的效果。第一种是低频,即可以使用“奇偶策略”的算式(“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占总算式的50%,另外的50%是不能用这种策略的算式,该条件下分内隐组和外显组两种指导语。第二种是高频,即学习材料全部是“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的算式,该条件下也分为分内隐组和外显组。实验同时记录行为和脑电与脑电数据,结果分析将两者相结合。本研究结果表明:(1)低频条件下内隐和外显两种指导语不影响策略获得与运用的反应时与正确率。外显组在顶枕叶的左侧和右侧所诱发N100的波幅比内隐组所诱发的负走向大。在左侧的顶叶、颞叶和枕叶外显组N100的潜伏期比内隐组的长。外显组在左侧的顶叶和枕叶所诱发N270的波幅比内隐组所诱发的负走向大。但N270的潜伏期没有差异。内隐组在左侧顶叶和枕叶所诱发的P200的波幅比外显组所诱发的大。但P200的潜伏期没有差异。不同指导语所诱发的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在所有电极上均没有显着性差异。(2)高频条件下内隐和外显两种指导语不能影响策略获得与运用的反应时与正确率。不同指导语所诱发的N100的波幅和潜伏期在所有电极上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外显组在额叶所诱发的N270波幅比内隐组的N270波幅产生更大的负走向。但是潜伏期没有显着差异。两种指导语下所诱发的P200的波幅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是在额叶、右侧的顶叶和枕叶上内隐组的潜伏期比外显组的潜伏期长。内隐组在额叶和右侧顶叶上所诱发的P300的波幅比外显组诱发的P300的波幅大,且差异显着,但是P300的潜伏期在所有脑区的电极上差异均不显着。(3)内隐组低频条件下比高频条件下的正确率更高。高频条件下N100的波幅在顶枕叶的左侧和右侧上有更大的负走向。高频的潜伏期在左侧的顶叶、颞叶和枕叶上显着长。低频条件下在左侧的顶叶和枕叶上所诱发的N270的波幅比高频条件下所诱发的波幅大,但是潜伏期并没有产生显着差异。高频条件下在左侧的顶叶和枕叶上诱发的P200的波幅显着小于低频组诱发的。但是高频条件下达到峰值的时间更长。不同频率条件下所诱发的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在所有电极上均没有显着性差异(4)外显组频率的高低不影响学习策略的获得与运用效率。高频条件下在额叶高频所诱发的N270波幅更大,潜伏期更长。不同频率条件所诱发的N100、P200、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都没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0-05-01)
熊田甜[6](2009)在《人体部位指人转喻的认知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部位指人的转喻是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不同的部位如face,body,head等都可以指人,据语料显示此类转喻在具体的句子中是不可以随便替换。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从突显、语境、转喻叁者之间的关系切入,分析了影响人体部位指人转喻能被认知的条件,指出转喻不是随意的语言现象,并认为影响转喻认知的条件不仅仅是突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语境对转喻的构成起制约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09年17期)
张明杰[7](2009)在《概念转喻的语篇功能及其认知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喻,在传统修辞学研究中,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认为其主要特征在于因相关或邻近的关系而发生的一种名称替换。与隐喻相比,转喻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产生研究兴趣的学者也不多。现代修辞研究对转喻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Roman Jakobson的结构语言学分析和Stephen Ullmann对其在语义变化中所起作用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转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的着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众多学者对转喻的本质进行认知探索开启了道路。由此开始,转喻的概念本质、认知特征以及与转喻表达相关的概念网络开始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转喻不仅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而且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认知的一种工具。基于转喻的概念本质和认知特征,认知语言学家们把这一认知现象更确切地称之为“概念转喻”。虽然概念转喻已成为认知语言学和语篇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但是现有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也未能形成统一的研究方法,主要分歧表现在不同的学者对于概念转喻的定义、认知特征及其功能有不同的理解,用以表述的术语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比较分析,作者认为有必要对概念转喻的语篇功能进行较为系统地阐述,并着重对形成这一功能的认知条件进行探讨。目前学者们对于如何定义概念转喻还未达成统一认识,但从近年的研究成果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转喻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是一种可以进行双向解读的认知过程,并且可以通过特定的知识构型对其进行识解。本文在评析了不同学者对概念转喻的界定后,以其叁个公认的基本认知特征为基础,尝试性地为概念转喻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定义。以此定义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概念转喻的语篇功能及其认知条件。在对什么是话语修辞以及话语修辞同语篇语言学的关系进行阐述后,本文提出,概念转喻,作为一种话语修辞手段,它赋予语篇交际以逻辑性,从而使言语交际变得更加连贯和更有效率。正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概念转喻具有语篇功能,体现为其在语篇表层的衔接功能和深层的语义连贯功能,其中后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在重点探讨了概念转喻的语篇功能后,论文对形成概念转喻的认知条件进行归纳并予以分析。在讨论了框架、场景、图式、以及脚本四种知识构型在识解语篇中转喻概念网络所起到的认知功能后,本文把这四种认知条件纳入到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s)的统一框架中。这是因为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能更好地涵盖语言世界、现实世界和概念世界的一体关系,且不要求相应的认知范畴与其一一对应,因而更完整且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09-05-01)
许勇[8](2009)在《小学生道德认知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是社会人的规范,没有道德,不仅个体人的生命存在和精神成长会发生困难,而且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出现危机。多年来,我们对道德教育投入甚多,收效却颇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环境确实对德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在发展,无论是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在环境,还是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在悄然地变化。本文致力于探索小学生道德认知存在的条件,试图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并据此提出策略,从而使学校德育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本文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论文从现代道德的困境入手,阐述了道德认知条件研究的理论基础。在现有文献资料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和评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关键性概念进行界定和诠释。不仅对“道德”、“道德认知”、“条件”叁个词语进行了解释,而且分析了“道德”与“德”的区别,“道德”的本质;阐述了道德认知与一般认知的区别,道德认知条件的含义,为下文小学生道德认知条件论述铺垫。第叁部分着重论述了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在条件,分别是道德概念、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和道德观念,它们以道德概念为基础,通过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最终形成道德观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第四部分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自我四个方面,讨论了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外在条件,这四个要素都是道德认知发生的伴随条件,它们起到加强或阻碍道德认知的形成,并提出了策略。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小学生道德认知的环境条件,从经济、政治、文化、家庭、学校、社区和课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环境条件的重要。本文认为,道德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撑,学校的道德教育更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形成发展、定型的重要阶段,只有真正去关注小学生道德认知内在构成和外在环境的变化,才能使学生的形成良好的道德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09-04-15)
于学强[9](2009)在《执政为民的认知条件论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直将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最根本、最核心的执政理念。但是,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的历程中,却出现了人民不认可最终而亡党亡国的情况。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反思以往执政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和界定执政为民的认知条件是至为关键的。一、必须对"民"做出科学的理论注解和实践说明,二、必须对与"为民"相关的几对关系做出正确的切割,叁、必须对为民的具体利益做出恰当的界定,四、必须对是否为民的评判问题做出明确的解释。(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09年01期)
王承君[10](2007)在《语言暴力的认知条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语言暴力主要关注的是师生和生生话语的动态语言伤害。避免语言暴力的发生,有必要了解其所产生及发展的条件。本文从叁个方面探讨了语言暴力赖以滋生和生存的认知条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认知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旅客出行需求不断增长,各类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也趋于激烈。高铁作为一种新型运输方式,既继承了既有铁路的大运量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又兼顾了高速度、“公交化”发车频率等高服务品质,高铁在运输通道中的引入必然会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高铁开通前后旅客不同认知条件下多次调研为数据基础,研究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变化情况,为开行方案的优化、票价的制定以及运输产品的市场营销提供依据。论文首先对我国客运市场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从出行需求和出行心理两方面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是否对某类运输方式有亲身体验影响着旅客的认知和心理,进而将对旅客出行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通过以上分析,论文从宏微观方面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京沪客运通道为例,通过分析高铁开通前后不同时期叁次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初期,乘客主要以公费及公务商务旅客为主,随着开通时间的增加,高铁已成人们城际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普遍被人们所接受;而高铁的开通也对通道内运输市场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旅客对于其高票价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开通前的预期,旅行时间在6小时以内的高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最后,本文通过对高铁开通前后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分别建立非集计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前,人们考量是否愿意选择高铁时,最重要的因素是票价和费用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途时间和出行距离逐渐成为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才是费用来源和票价。不难看出,高铁开通后,旅客的出行理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对出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鲍金.论意识形态的认知条件——认知维度上意识形态如何可能的阐释[J].社会科学.2019
[2].华诗雨.不同认知条件下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3].刘昕.基于婴幼儿认知条件下的布书设计方法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4].吴平浩.元认知条件下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工具的运用[J].科技风.2011
[5].孟运灵.不同认知条件下学习策略获得与运用的ERP研究[D].苏州大学.2010
[6].熊田甜.人体部位指人转喻的认知条件研究[J].科技信息.2009
[7].张明杰.概念转喻的语篇功能及其认知条件[D].烟台大学.2009
[8].许勇.小学生道德认知条件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
[9].于学强.执政为民的认知条件论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9
[10].王承君.语言暴力的认知条件及对策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