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构造特征研究论文-党飞鹏,陈昌,石亚飞

断裂构造特征研究论文-党飞鹏,陈昌,石亚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断裂构造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铀矿化,矿化点,断裂构造特征,NE

断裂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党飞鹏,陈昌,石亚飞[1](2019)在《湘赣边界营盘圩地区NE向断裂构造特征与找矿》一文中研究指出营盘圩地区位于近SN向井冈山-陈山隆断褶束(Ⅳ17)的南西侧,断裂构造发育,以NE向、NNE向断裂为主,NEE向、近SN向断裂为辅。NE向黄坳大断裂是主干断裂,不仅限制着加里东期、燕山期花岗岩的侵入形态,还控制了铀矿床点的空间分布,具控岩、控矿双重属性。区内大面积出露花岗岩,以黄坳大断裂为界,北西侧为加里东中期南风面岩体,呈岩基状;南东侧为燕山早期淋洋岩体,呈楔状。周缘地层仅见震旦-奥陶纪浅变质沉积岩系,多构成NW-NNW向同斜褶皱。研究区位于北东向桃山-诸广花岗岩(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淮珍[2](2019)在《煤矿断裂构造特征分析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进行了煤矿断裂构造特征的分析及预测,重点介绍了一些优化煤矿断裂构造特征分析及预测的有效措施,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我国煤矿断裂构造的认知水平。通过对煤矿断裂构造特征的深入探析,以期提高我国煤矿断裂构造的预测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的煤矿开采行业的向前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刘凤平[3](2019)在《黄沙坪铅锌矿床断裂构造分形研究及其控矿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南岭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开采历史悠久,成因上属于浅成中高温接触交代矽卡岩型迭加中低温热液充填铅锌矿床。构造分形分析认为NE-NNE向构造发育最为成熟,同时,该构造及其配套构造连通性最好,为成矿流体的运移和矿体的就位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矿床内矿体严格受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与断裂-褶皱构造共同控制,产出于构造耦合的岩性界面。总结不同构造型式的控矿特征,为矿床深部隐伏矿找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1期)

陈挺,郑福龙,韩磊,武斌,刘鹏[4](2019)在《盐源盆地重力场与断裂构造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盐源盆地1∶5万实测重力数据为基础,对该区重力场进行了解释推断。由研究区大部分为第四系所覆盖,进行了深层重力异常的提取,即利用钻井资所料确定的新近系密度界面深度,采用"剥皮"技术提取古近系及以下地层的重力异常,根据剥皮后的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图进行了重力异常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叁个重力异常区。研究区内已知断裂出露较少,为查明区内隐伏断裂构造,以布格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方向导数等异常图为依据,根据断裂构造所具有的重力异常特征标志划分断裂构造,推断断裂17条,其中大断裂2条,一般断裂15条,并在断裂构造的解释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为了确定盆地内中、新生界的分布和各地层的接触关系,选择了兴隆公社-北门场东西向长剖面进行了剖面拟合计算,推测出了沿剖面方向沉积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张翔,石连成,程莎莎,段晨宇,魏永强[5](2019)在《西秦岭造山带东段航磁特征及断裂构造格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最新高精度1∶5万航磁资料,详细分析了西秦岭造山带东段航磁特征和地质成因,辅以重力资料,新推断或修正了断裂平面位置,探讨了断裂控矿作用和若干典型断裂的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叁迭系碳酸盐岩-沉积碎屑岩是形成平稳负磁背景的主要原因;广泛发育的各类侵入岩,是形成复杂变化、形态各异的迭加异常的主要原因。NWW—EW向、NNE—NE向以及NW向深、大断裂共同构成了全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基本构造格架。NWW—EW向深、大断裂是最早形成的主干断裂,航磁上以不同面貌磁场分界线或醒目的磁场梯度带为特征,属华北、扬子两大板块在新元古代—叁迭纪分别沿商丹、勉略缝合带南北向俯冲碰撞的产物,构成了本区一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尤其对泥盆系多金属成矿起决定性控制作用;NNE—NE向深、大断裂应是秦岭强烈陆内造山阶段(晚叁迭世—新生代)垂向加积增生作用的产物,对NWW—EW向、NW向断裂具有明显的切割、牵引或阻挡作用,航磁上以连续性较好的线性梯度带或磁场扭转变异带为特征,是区内次级构造单元的界限,对深部矿源物质的运移亦起到一定的疏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桑士震,尹会永,翟玉涛,赵翠月,丛顺明[6](2019)在《山东沂南金矿金场矿区断裂构造特征与古应力场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沂南金矿金场矿区构造特征及动力学机制,恢复该区域的古构造应力场,为矿区深部找矿及工程布设提供依据,对金场矿区马旺矿段及冶官墓矿段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运用赤平投影方法,恢复了矿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主应力优选方位,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对矿区构造特征、古构造应力场的演化系列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①矿区自中生代成矿以来至少经历了3期挤压变形,分别为白垩纪早期的近SN向挤压变形,白垩纪晚期的近EW向挤压变形及新近纪的近NE—SW向挤压变形,3期挤压应力逐渐减小,最终形成了矿区大量集中于NW、NE、NNE 3个延伸方位的剪节理或断层以及断层交汇形成的"入"字形与"人"字形的断裂构造格架;②赋存于断层带间的矿体在经历多期应力挤压变形后,其围岩稳定性较差,对后期巷道支护布设及采场设计参数优化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06期)

赵红伟[7](2019)在《广东省东莞地区断裂构造基本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省东莞地区发育有较多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向断裂、北西向断裂和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切割较深;北西向断裂规模较小,控制水系发育;东西向断裂分布较为零散。(本文来源于《新疆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3期)

叶松鑫,许幼[8](2019)在《诸广南部长江矿集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铀矿集区位于诸广岩体南部,区内区域性断裂发育,矿区处于NNE向、 NEE向、近SN和NW向四组断裂的交汇部位,矿区内断裂构造错综复杂,成矿断裂构造发育。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区内成矿构造的力学性质、运动学特征等,结合矿区构造应力特征、发展演化过程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长江矿集区断裂构造的控矿机理。(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17期)

彭远黔,朱坤静,冉志杰,王燕[9](2019)在《怀安镇盆地南缘断裂构造地貌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遥感影像和1∶20万地质图成果资料,对怀安镇盆地南缘断裂沿线断层叁角面、断层陡坎、冲沟裂点、断层冲沟等构造地貌以及典型断错剖面进行了野外调查。调查表明:断裂沿线分布大量典型的构造地貌现象,不同部位因断裂活动性的差异,其构造地貌特征各异;在一些地段冲沟壁中见断层断错剖面,断面是错断扇体的较新断裂。(本文来源于《华北地震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于鸿坤,杨为民,朱国维,周俊杰,张树轩[10](2019)在《汤西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活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汤西断裂地处鹤壁市西侧,位于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南端,为带有右旋走滑性质的铲式正断裂,走向NNE,倾向SE,地表倾角为60°左右。一直以来被认为上新世活动较强烈,更新世以来活动性减弱。笔者通过踏勘,辅以物探、钻探等手段,进一步揭示汤西断裂及其分支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以求对断裂沿线的工民建选址及布局提供参考。得出的结论是,汤西断裂及其分支断裂在第四纪确有新的活动,盆窑村河流河床的地貌特征、多处黄土陡坎的片理化和敬老院处泥岩中的断层泥皆为汤西断裂第四纪存在活动性的证明。(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15期)

断裂构造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进行了煤矿断裂构造特征的分析及预测,重点介绍了一些优化煤矿断裂构造特征分析及预测的有效措施,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我国煤矿断裂构造的认知水平。通过对煤矿断裂构造特征的深入探析,以期提高我国煤矿断裂构造的预测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的煤矿开采行业的向前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断裂构造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党飞鹏,陈昌,石亚飞.湘赣边界营盘圩地区NE向断裂构造特征与找矿[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淮珍.煤矿断裂构造特征分析及预测[J].当代化工研究.2019

[3].刘凤平.黄沙坪铅锌矿床断裂构造分形研究及其控矿特征[J].价值工程.2019

[4].陈挺,郑福龙,韩磊,武斌,刘鹏.盐源盆地重力场与断裂构造特征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19

[5].张翔,石连成,程莎莎,段晨宇,魏永强.西秦岭造山带东段航磁特征及断裂构造格架[J].中国地质.2019

[6].桑士震,尹会永,翟玉涛,赵翠月,丛顺明.山东沂南金矿金场矿区断裂构造特征与古应力场恢复[J].金属矿山.2019

[7].赵红伟.广东省东莞地区断裂构造基本特征[J].新疆有色金属.2019

[8].叶松鑫,许幼.诸广南部长江矿集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J].科技视界.2019

[9].彭远黔,朱坤静,冉志杰,王燕.怀安镇盆地南缘断裂构造地貌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2019

[10].于鸿坤,杨为民,朱国维,周俊杰,张树轩.汤西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活动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9

标签:;  ;  ;  ;  

断裂构造特征研究论文-党飞鹏,陈昌,石亚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