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伦理论文-张倩,吕颖

乡土伦理论文-张倩,吕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乡土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季栋梁,乡土伦理,礼,法

乡土伦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吕颖[1](2019)在《乡土伦理的“非礼”与“非法”——读季栋梁《觉得有人推了我一把》》一文中研究指出《觉得有人推了我一把》是被誉为宁夏文学界"新叁棵树"之一的季栋梁的力作,该中篇小说讲述了朴实的屠夫阿叁因为自己的老婆小菊与书生偷情而引发的"报复"与"被报复"的故事。本文从探究乡村社会传统礼治秩序的式微和法治秩序的空白来分析作品呈现出的"司法下乡"前后乡村伦理共同体的病态。(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2期)

李萍[2](2019)在《乡土伦理秩序的式微与重构——评侯波小说《胡不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侯波的文学创作视域始终聚焦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中国,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危机感促使他在文学的沃土上持续耕耘,不断书写着新乡土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影响和精神震荡。从《上访》《春季里那个百花香》《2012年冬天的爱情》到《胡不归》,作家一直"关注着富起来的百姓精神走向,再说大一点的话就是始终在关注着乡土文化秩序的重建",引发文坛的关注。中篇小说《胡不归》(《当代》2018年第5期头题)是作家对乡村社会精神危机的又一次续写和深化。(本文来源于《延安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红艳[3](2019)在《乡土伦理叙事的坚守和突破(上)——王明山的世俗伦理戏及喜剧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从北宋之后,河南就已经失去了作为华夏政治中心的优越地位,但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悠久历史,还是对它的地域文化和民众心理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对政治的敏感、热衷、乐此不疲和对伦理秩序的过分强调、尊崇和维护。这也造就了河南艺术创作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紧跟潮流,紧跟政策,这是河南戏剧创作主旋律作品多、政治意味浓的主要原因;也是从20世纪50年代(本文来源于《东方艺术》期刊2019年02期)

邱婕[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伦理的“缺场”与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乡土伦理的重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从乡土伦理的社会结构基础、文化意蕴、社会组织化功能叁个方面切入,传统乡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基础上,是一个伦理共同体,具有乡土性的文化基调,以关系为本位,以礼维护社会秩序;但是,现代性浪潮带来传统乡土伦理的"退场",社会结构趋于松散,经济理性渗入,乡土伦理难以再作为社会的黏合剂。破解乡土伦理"缺场"的现代性危机,需调和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失调,通过"利"与"理"、礼治与法治的结合,重塑乡土伦理的文化意蕴,重构乡土伦理的社会功能,将乡土社会重建为有机团结的有机共同体,实现乡村振兴。(本文来源于《文化软实力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谢宜臻[5](2018)在《中国传统乡土伦理及其现代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乡村也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形成和孕育的基本单位。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使得工业化、都市化的进程加快,中国社会步入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代。而以农业的工业技术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市民化为内容的乡村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乡土伦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效用日趋衰落。因此,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的矛盾越发明显,如何探寻出一条可以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之路,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本文以传统乡村社会的乡土性为切入点,采取文献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等对乡土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论文对乡土、乡土伦理概念以及传统乡土伦理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概括。其次,聚焦中国乡土伦理的传统特色,重点论述了乡土伦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发展变迁和现代转型的基本向度。最后,立足于传统乡土伦理效用的衰落,以及新时代境遇下的乡土伦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构建。由于今天的乡土伦理脱胎于传统乡土伦理,因此,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建设要坚持“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同时坚持区域的特殊性与普适性相结合。正是基于区域的普适性这一特征,提出借鉴国内外成型的乡土伦理模式。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并提出了中国特色乡土伦理的实现方式,即创新务实的生产伦理、构建和谐的交往伦理建设科学的生态伦理以及设计合理的制度伦理。通过研究,本文希望对丰富伦理学研究内容,促进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以及构建美丽乡村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6)

李古月[6](2018)在《《百年不孤》:乡土伦理的消解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年不孤》通过塑造两代乡绅形象,不仅为读者展示了极具湖南特色的民俗生活,更试图追寻乡土伦理的生存机制、探寻传统文化之根。一方面,其乡土伦理通过作品中民俗生活的描绘得到了外在化展现,以两位乡绅主人公对于传统精神的坚守对乡土社会进行"常"与"变"的剖析;另一方面,其通过展现乡土伦理消解与重构的过程,试图在传统乡绅缺席的当代中国乡土社会中,重新构建起一套"德性"体系,在求善寻美的路途上重新找回素朴之风。(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纪德奎,刘灵鸽[7](2017)在《基于乡土伦理的农村德育课程:起点与路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乡土伦理是农村德育课程的起点,乡土伦理传承是农村德育课程的道德使命。当前农村德育课程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课程内容的乡土伦理缺失、课程实践的乡土伦理空场、课程使命的伦理传承失责、课程理念的伦理价值失解等问题。开发乡土伦理资源、关照乡土伦理融入、眷注乡土伦理传承和领悟乡土伦理价值,是改进农村德育课程的重要路向。(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陶涛[8](2017)在《乡土伦理的式微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末,随着清帝制走向穷途末路,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动荡。这种长期变革在趋于相对稳定之前,历经了多个错综复杂的历史阶段。或许,在许多新生代的中国青年人看来,短短叁四十年前的中国社会就已然是一个遥远、陌生的时代。而这种陌生感不仅源于对以往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7年05期)

孙春晨[9](2017)在《拓展乡村伦理研究的多维视角——评王露璐新着《新乡土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师范大学王露璐教授是当代中国乡村伦理研究领域的突出代表,她于2007年出版《乡土伦理》,此后历经近10年的探索,又出版新着《新乡土伦理》(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作者将研究的视野从《乡土伦理》中单一的乡村经济伦理拓展到了多维的乡村社会伦理领域。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革,出现了诸多新型的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形态。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引入,理性"经济人"意识的不(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7年02期)

王淑芹[10](2017)在《中国乡土伦理的转型——评王露璐着《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化所实现的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体制、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在根本上,更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由之,中国乡土伦理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最终实现。社会转型期乡村伦理问题的研究,理应是伦理学关注当下社会、反思当代伦理问题的重要课题,然则,在伦理学的学科视域中,对乡村伦理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的论着并不多见,甚或说在某(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乡土伦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侯波的文学创作视域始终聚焦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中国,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危机感促使他在文学的沃土上持续耕耘,不断书写着新乡土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及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影响和精神震荡。从《上访》《春季里那个百花香》《2012年冬天的爱情》到《胡不归》,作家一直"关注着富起来的百姓精神走向,再说大一点的话就是始终在关注着乡土文化秩序的重建",引发文坛的关注。中篇小说《胡不归》(《当代》2018年第5期头题)是作家对乡村社会精神危机的又一次续写和深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土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倩,吕颖.乡土伦理的“非礼”与“非法”——读季栋梁《觉得有人推了我一把》[J].大众文艺.2019

[2].李萍.乡土伦理秩序的式微与重构——评侯波小说《胡不归》[J].延安文学.2019

[3].李红艳.乡土伦理叙事的坚守和突破(上)——王明山的世俗伦理戏及喜剧风格[J].东方艺术.2019

[4].邱婕.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伦理的“缺场”与重建[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9

[5].谢宜臻.中国传统乡土伦理及其现代转型[D].沈阳师范大学.2018

[6].李古月.《百年不孤》:乡土伦理的消解与重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纪德奎,刘灵鸽.基于乡土伦理的农村德育课程:起点与路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

[8].陶涛.乡土伦理的式微与重构[J].博览群书.2017

[9].孙春晨.拓展乡村伦理研究的多维视角——评王露璐新着《新乡土伦理》[J].道德与文明.2017

[10].王淑芹.中国乡土伦理的转型——评王露璐着《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7

标签:;  ;  ;  ;  

乡土伦理论文-张倩,吕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