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趋势论文-程铭,畅琪,王欣蕊

土地集约趋势论文-程铭,畅琪,王欣蕊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集约趋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家级开发区,辽宁省,工业主导型,土地集约

土地集约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程铭,畅琪,王欣蕊[1](2019)在《辽宁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投资环境最优、技术水平最高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园区,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发区土地利用中占地总量做(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3期)

罗佳南[2](2017)在《土地流转趋势下肇州县耕地集约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我国耕地面积维持在1.35亿公顷,但是仍以占不到世界7%的耕地,却供养着世界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一现状表明了即使耕地面积不减少,中国仍面临着严峻的耕地资源方面的问题。黑龙江省的耕地面积总量1593.3万公顷,耕地面积为全国第一位,而肇州县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所以本文选择肇州县耕地作为研究对象。国家将土地流转政策推出后,土地流转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将土地流转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相结合,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土地流转对耕地集约利用的意义,发现非流转与流转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不同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解决影响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问题。2015年肇州县粮食产量突破二十亿斤,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产量基地,但是在耕地的利用中仍存在现代化程度低,土地种植规模化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影响集约利用水平的问题,本文以肇州县流转与非流转耕地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二井镇、新福乡、托古乡、永胜乡四个乡镇的8个村进行随机走访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转入土地的农户和未转入土地的农户进行访问,对肇州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流转和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并且在研究之前进行了预调研,最后根据肇州县耕地情况选择利用程度、投入指数、产出水平、可持续性四个层面来建立评价模型,并选取可评价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18个代表性指标。本文选择熵值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法得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关联系数,最终计算出各指标的集约利用水平得分,并且分别对每个指标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在最后的评价结果中得出了流转耕地比非流转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高的结论。具体分析可以看出,非流转耕地普遍存在耕地分散率高、灌溉设施利用度不高、机械化程度仅限于小型机械、种植结构简单、农民对于耕地的技术投入较少等问题,流转耕地相比于非流转耕地,减轻了土地细碎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对耕地投入与管理、提高了灌溉指数和机械化程度,但是流转的耕地仍存在着流转面积较小未形成规模、流转过程的无序性、流转耕地未合理利用的问题,并且由于2016年的干旱问题导致的农作物减产,使得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粮食作物的产量相差不多,且产投比低于非流转耕地,也就是说2016年流转耕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产出小于投入,这种特殊天气情况导致耕地整体的利用水平降低,并且严重影响流转耕地投入与产出,所以在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提高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是通过对肇州县流转与非流转耕地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18个指标上分别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区情况和调研情况,找到影响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同时得到土地流转是会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结论,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其中包括促进土地流转、推动土地有序流转、解决流转土地的利用问题等,以提高肇州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希望给出的建议可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肇州县的农业发展。(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苑菲菲[3](2015)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类社会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位列世界第叁位,然而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并不如意。在有限的国土面积的条件下,只有对土地进行合理化、高效化、规模化地集约利用,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与土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土地资源内的利益最大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28期)

张淑芳[4](2014)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研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理论着作比较多,大多集中在探讨土地集约利用的现象问题,对理论的深层研究不够,同时论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也不够完善,没有重视节地技术的探讨研究,对环境效应问题也缺乏重视,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的相关标注研制进展也比较缓慢。基于此,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并展望了未来土地集约节约的发展趋势。希望本文的论述对未来我国土地集约节约的研究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管理观察》期刊2014年29期)

张念,肖荣阁[5](2013)在《当前国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及趋势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土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城市土地集约也是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介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基础上,本文简要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学界对集约利用定性研究(包括其面临问题及其必要性),以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研究(包括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制定),最后指出当前国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存在的弊端和发展展望,并指出今后相关研究应该在叁个方面亟待改善:①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内涵界定有必要开展系统、综合的研究。②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应该更多开展微观及系统的研究、定量研究、综合性效益研究和系统性研究。③应该形成一套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广泛适用的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3年S1期)

郑彩菊,张坤[6](2009)在《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规模扩大、建设用地需求增加、粮食问题突出的情况下,无论是从保护土地资源、完善土地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协调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看,集约利用土地与科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对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今后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湖南农机》期刊2009年03期)

王静,邵晓梅[7](2008)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成果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尺度和方法单一、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环境效应问题重视不够、节地技术研制力度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研制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在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法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未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应加强以下4个方面:①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梳理相关技术标准、模式以及政策法规,构建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与支撑理论体系。②土地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应着重土地集约利用调查、监测技术方法及调查精度研究,加强基于政府、开发商、研究者、农民(居民)等多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重视不同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下的环境变化过程与模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与生态风险机制等研究。③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与节地控制技术开发。包括主要行业建设用地节地控制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节地控制方法、土地集约利用的节地工程化技术等。④退化废弃地恢复与再利用技术开发。包括退化废弃地信息挖掘与评价、退化废弃地生态恢复与再利用、污染土地风险评估与生物修复、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等技术综合应用示范。⑤土地集约利用技术标准和规范研制。包括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及评价技术规范、重点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村庄整理与农地整理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规划用地标准、城镇污染土地再生利用标准、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标准等。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08年03期)

秦晓燕[8](2005)在《魅力,来自集约——从上海闵行开发区看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和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上,我们必须嫌贫爱富●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配置土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企业有生命周期,产业结构有阶段性,土地则必须永续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期刊2005年07期)

汪晖,童菊儿[9](2005)在《经济发展阶段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演变趋势——来自台湾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台湾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各时期资本存量和增长趋势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台湾的证据表明,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的相对价格不断变化,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非常清晰的有规律的发展趋势:在初级经济时期和工业化初期,由于资本短缺,投资者倾向于以土地替代资本,土地利用呈现粗放的态势;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随着资本短缺问题的缓解,尽管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土地利用方式已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入工业化后期后,资本已经相当充裕,而土地稀缺问题加剧,投资者倾向于以资本替代土地,所以土地被高度利用;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而服务业选址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多数在人口较为密集的都市区,土地价格较高,因而土地的利用更加集约。(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期刊2005-06-30)

潘耀国,崔传义[10](1996)在《从土地调整看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趋势——兼议沿海现代集约农业》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苏南地区村办农场模式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镇胜丰行政村,由7个自然村1700多口人组成,有劳动力980人,其中务工劳力达960人,加上外来工人800多人,共同支撑着村办的9家集体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1994年工业产值1.8亿元,利润1250万元。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胜丰村民生活已由“小康”迈向“富裕”。几年前就跻身于“亿元村”行列,被上级政府授于“无锡名村”。(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1996年53期)

土地集约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6年我国耕地面积维持在1.35亿公顷,但是仍以占不到世界7%的耕地,却供养着世界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一现状表明了即使耕地面积不减少,中国仍面临着严峻的耕地资源方面的问题。黑龙江省的耕地面积总量1593.3万公顷,耕地面积为全国第一位,而肇州县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所以本文选择肇州县耕地作为研究对象。国家将土地流转政策推出后,土地流转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将土地流转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相结合,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土地流转对耕地集约利用的意义,发现非流转与流转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不同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解决影响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问题。2015年肇州县粮食产量突破二十亿斤,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产量基地,但是在耕地的利用中仍存在现代化程度低,土地种植规模化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影响集约利用水平的问题,本文以肇州县流转与非流转耕地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二井镇、新福乡、托古乡、永胜乡四个乡镇的8个村进行随机走访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转入土地的农户和未转入土地的农户进行访问,对肇州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流转和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并且在研究之前进行了预调研,最后根据肇州县耕地情况选择利用程度、投入指数、产出水平、可持续性四个层面来建立评价模型,并选取可评价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18个代表性指标。本文选择熵值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法得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关联系数,最终计算出各指标的集约利用水平得分,并且分别对每个指标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在最后的评价结果中得出了流转耕地比非流转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高的结论。具体分析可以看出,非流转耕地普遍存在耕地分散率高、灌溉设施利用度不高、机械化程度仅限于小型机械、种植结构简单、农民对于耕地的技术投入较少等问题,流转耕地相比于非流转耕地,减轻了土地细碎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对耕地投入与管理、提高了灌溉指数和机械化程度,但是流转的耕地仍存在着流转面积较小未形成规模、流转过程的无序性、流转耕地未合理利用的问题,并且由于2016年的干旱问题导致的农作物减产,使得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粮食作物的产量相差不多,且产投比低于非流转耕地,也就是说2016年流转耕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产出小于投入,这种特殊天气情况导致耕地整体的利用水平降低,并且严重影响流转耕地投入与产出,所以在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提高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是通过对肇州县流转与非流转耕地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18个指标上分别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区情况和调研情况,找到影响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同时得到土地流转是会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结论,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其中包括促进土地流转、推动土地有序流转、解决流转土地的利用问题等,以提高肇州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希望给出的建议可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肇州县的农业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集约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1].程铭,畅琪,王欣蕊.辽宁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趋势分析[J].国土资源.2019

[2].罗佳南.土地流转趋势下肇州县耕地集约利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

[3].苑菲菲.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4].张淑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管理观察.2014

[5].张念,肖荣阁.当前国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及趋势展望[J].中国矿业.2013

[6].郑彩菊,张坤.土地集约利用与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09

[7].王静,邵晓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8

[8].秦晓燕.魅力,来自集约——从上海闵行开发区看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土地.2005

[9].汪晖,童菊儿.经济发展阶段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演变趋势——来自台湾的证据[C].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2005

[10].潘耀国,崔传义.从土地调整看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趋势——兼议沿海现代集约农业[J].经济研究参考.1996

标签:;  ;  ;  ;  

土地集约趋势论文-程铭,畅琪,王欣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