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止痒凝胶论文-李小鹏,席建元,谢汶芳,彭丹

消炎止痒凝胶论文-李小鹏,席建元,谢汶芳,彭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消炎止痒凝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急性湿疹,婴幼儿,消炎止痒洗剂,透明质酸凝胶敷料

消炎止痒凝胶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鹏,席建元,谢汶芳,彭丹[1](2019)在《消炎止痒洗剂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婴幼儿亚急性湿疹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消炎止痒洗剂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婴幼儿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配法将86例轻、中度亚急性湿疹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消炎止痒洗剂涂于患处,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凝胶敷料外用,2次/d,连续用药4周。结果:治疗组入组42例,完成治疗38例,脱落4例;对照组入组44例,完成治疗36例,脱落8例。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为8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ASI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消炎止痒洗剂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婴幼儿亚急性湿疹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8期)

薛素琴[2](2009)在《治疗慢性湿疹新药消炎止痒凝胶的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消炎止痒霜是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学科带头人禤国维教授禤教授40余年临床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在广东省中医院作为作为院内制剂应用于临床10余年,临床用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疾病,临床疗效确切。目前,国内对于湿疹的外用药物多为激素类软膏,激素类药物虽然消炎、止痒及减少渗出的作用比较快,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长期使用易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皮肤粗糙、毛孔增大和色素沉着。中医药治疗方法虽多,但外用药物较少,又存在着剂型落后、使用不方便、透皮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易脱落、影响美观等不足。因此,研究高效、使用方便的中药外用制剂是临床医疗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文献研究湿疹是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皮肤炎症。在急性期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在慢性期以皮肤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常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瘙痒剧烈,其发病原因复杂,外在因素如日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搔抓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的刺激均可使湿疹加重。内在因素如慢性消化道系统疾病,胃肠道障碍、精神紧张、失眠、过劳、病灶感染、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加重病情。关于其发病机理,国外内都有相关的研究,主要在遗传、过敏源、感染、免疫、神经精神等方面的研究,但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治疗上,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予以抗过敏,抗炎,止痒等治疗,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1)抗组胺药一般对急性期作用显着,而慢性期疗效随时间延长而下降;长期应用抗组胺药可出现对药物的依赖性和精神影响,突然撤药可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该药的抗中枢抑制作用明显,副作用较大。(2)激素类药物虽然能迅速控制症状,但停药易复发甚至加重,一般不主张内服。(3)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长期使用或剂量过大可导致肾中毒,硫唑嘌呤可有严重的骨髓抑制,导致粒细胞减少,甚至发生再障及中毒性肝炎等严重不良反应。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由来已久,本病属于中医“浸淫疮”、“湿疮”、“绣球风”、“旋耳疮”等范畴,其中慢性湿疹相当于中医所称的“顽癣”范畴。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是由于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而致,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荤腥之品而致脾胃损伤,健运失司,湿热内生,内外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本病。在湿疹的治疗上,明清之前的文献记载主要以外治法为主。到了明清,医家们逐渐认识到单靠外用药治疗湿疹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开始重视针对内因的辨证论治,并用针灸及物理疗法以解郁毒,治疗方法逐渐丰富;现在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目前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纯辨证分型、专方专药研究、单纯外治疗法研究及内服和外治结合治疗本病的研究,疗效各有差别,从收集的病例总结来看,有效率一般在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展示了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美好前景。但由于不同医家在总结各自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因地区的差异及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现代医家对湿疹的认识各有差异,很难做出统一的客观的评价,把这些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临床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二、动物试验研究药效学研究:共进行了以下六个动物试验:(1)在豚鼠右耳廓内侧外涂二硝基氯苯(DNCB)以致敏与激发、制备湿疹模型,同时耳廓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耳廓肿胀值和病理改变的影响。(2)DNCB局部皮肤致敏与耳廓激发制备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腹部皮肤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小鼠耳廓肿胀度和免疫器官脾脏、胸腺的影响。(3)组氨(HA)法制备豚鼠瘙痒模型,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豚鼠HA致痒阈的影响。(4)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致炎,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足跖肿胀率的影响。(5)二甲苯耳廓致炎,观察药物对取NIH小鼠耳廓肿胀值的影响。(6)伊文思蓝法测毛细血管通透性,皮肤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动物皮肤伊文思蓝渗出量的影响。动物试验研究表明:(1)消炎止痒凝胶剂能明显降低豚鼠湿疹模型耳廓肿胀值和真皮浸润炎性细胞数,耳廓表皮增厚、真皮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减轻;(2)消炎止痒凝胶剂能抑制小鼠DNCB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表明消炎止痒凝胶剂对湿疹有治疗作用。(3)消炎止痒凝胶剂能明显提高豚鼠磷酸组织胺致痒阈,表明有止痒作用;(4)能明显降低角又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率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值,表明有抗炎作用;(5)能降低大鼠用药局部皮片浸泡液中伊文思蓝浓度,表明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结论: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消炎止痒凝胶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作用。药物毒理研究:共进行了以下四个试验:(1)用8%硫化钠将兔背部脊柱两侧脱毛,面积约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进行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急性毒性试验。(2)消炎止痒凝胶剂相当生药量0.91g/g和3.64g/g2种浓度,按0.91g/kg和3.64g/kg给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局部用药,涂药厚度约为0.1mm,每天给药1次,维持6小时,共给药3个月,停药观察2周。(3)豚鼠背部两侧剪毛,面积每侧3×3cm~2,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观察局部用药时对皮肤的过敏反应。(4)兔脊柱两侧背部脱毛,面积约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进行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刺激性试验。药物毒理研究结果:(1)消炎止痒凝胶剂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局部给药,未观察到药物对皮肤局部和动物全身的急性毒性反应;(2)消炎止痒凝胶剂对动物行为、活动、毛色、大小便、饮食、饮水和眼、鼻、口腔无明显影响;给药1周后破损皮肤局部结痂,2周后脱落;对动物体重、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无明显影响;对外周血细胞、血液生化和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3)消炎止瘁凝胶剂皮肤接触对豚鼠的致敏率为0%,提示消炎止痒凝胶剂无致敏性。(4)消炎止痒凝胶剂多次给药对兔完整和破损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通过动物急性、长期毒性、局部皮肤过敏和刺激实验,未发现消炎止痒凝胶具有毒性、致过敏和皮肤刺激作用。叁、临床研究目的:客观评价消炎止痒凝胶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湿热未尽、余毒未清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亚急性、慢性湿疹(湿热未尽、余毒未清证)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外用消炎止痒凝胶适量(约0.1克/cm2)涂敷患处,每日2-3次;对照组外用艾洛松适量(约0.1克/cm2)涂敷患处,每日2-3次。疗程为4周。不足4周已经痊愈者可提前结束,治疗期间不得合并其它具有治疗本病相关的中西医药物。主要观察察皮肤瘙痒情况(瘙痒分级、瘙痒程度、瘙痒频率)、皮损性状(干燥、鳞屑、抓痕和血痂、丘疹和苔藓化)、皮损面积等主要疗效指标,并观察局部及全身不良事件。结果:消炎止痒凝胶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7.5%和91.07%对照组艾洛松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7.27%和94.54%,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其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二组止痒效果、皮损面积疗效方面比较也无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临床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消炎止痒凝胶临床疗效是比较肯定的,临床使用也是安全的。四、结论(1)实验研研究提示:消炎止痒凝胶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痒、抗过敏等作用:(2)临床研究表明:消炎止痒凝胶对中医辨证属湿热未清、余毒未尽之证型的慢性湿疹有显着效果;(3)安全性研究表明:对动物无急性、长期毒性及对皮肤无刺激、致过敏等副作用;临床试用过程未发出有副作用。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提示:消炎止痒凝胶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孙华,郭淑丽,聂磊[3](2003)在《自制复方消炎止痒凝胶治疗神经性皮炎123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院采用自制复方消炎止痒凝胶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 12 3例 ,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治疗组 )神经性皮炎 12 3例 ,男 6 8例 ,女5 5例 ;年龄 2 0~ 77岁。病程 3天至(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3年28期)

消炎止痒凝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消炎止痒霜是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学科带头人禤国维教授禤教授40余年临床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在广东省中医院作为作为院内制剂应用于临床10余年,临床用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疾病,临床疗效确切。目前,国内对于湿疹的外用药物多为激素类软膏,激素类药物虽然消炎、止痒及减少渗出的作用比较快,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长期使用易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皮肤粗糙、毛孔增大和色素沉着。中医药治疗方法虽多,但外用药物较少,又存在着剂型落后、使用不方便、透皮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易脱落、影响美观等不足。因此,研究高效、使用方便的中药外用制剂是临床医疗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文献研究湿疹是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皮肤炎症。在急性期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在慢性期以皮肤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常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瘙痒剧烈,其发病原因复杂,外在因素如日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搔抓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的刺激均可使湿疹加重。内在因素如慢性消化道系统疾病,胃肠道障碍、精神紧张、失眠、过劳、病灶感染、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加重病情。关于其发病机理,国外内都有相关的研究,主要在遗传、过敏源、感染、免疫、神经精神等方面的研究,但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治疗上,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予以抗过敏,抗炎,止痒等治疗,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1)抗组胺药一般对急性期作用显着,而慢性期疗效随时间延长而下降;长期应用抗组胺药可出现对药物的依赖性和精神影响,突然撤药可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该药的抗中枢抑制作用明显,副作用较大。(2)激素类药物虽然能迅速控制症状,但停药易复发甚至加重,一般不主张内服。(3)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长期使用或剂量过大可导致肾中毒,硫唑嘌呤可有严重的骨髓抑制,导致粒细胞减少,甚至发生再障及中毒性肝炎等严重不良反应。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由来已久,本病属于中医“浸淫疮”、“湿疮”、“绣球风”、“旋耳疮”等范畴,其中慢性湿疹相当于中医所称的“顽癣”范畴。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是由于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而致,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荤腥之品而致脾胃损伤,健运失司,湿热内生,内外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本病。在湿疹的治疗上,明清之前的文献记载主要以外治法为主。到了明清,医家们逐渐认识到单靠外用药治疗湿疹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开始重视针对内因的辨证论治,并用针灸及物理疗法以解郁毒,治疗方法逐渐丰富;现在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目前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纯辨证分型、专方专药研究、单纯外治疗法研究及内服和外治结合治疗本病的研究,疗效各有差别,从收集的病例总结来看,有效率一般在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展示了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美好前景。但由于不同医家在总结各自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因地区的差异及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现代医家对湿疹的认识各有差异,很难做出统一的客观的评价,把这些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临床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二、动物试验研究药效学研究:共进行了以下六个动物试验:(1)在豚鼠右耳廓内侧外涂二硝基氯苯(DNCB)以致敏与激发、制备湿疹模型,同时耳廓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耳廓肿胀值和病理改变的影响。(2)DNCB局部皮肤致敏与耳廓激发制备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腹部皮肤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小鼠耳廓肿胀度和免疫器官脾脏、胸腺的影响。(3)组氨(HA)法制备豚鼠瘙痒模型,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豚鼠HA致痒阈的影响。(4)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致炎,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足跖肿胀率的影响。(5)二甲苯耳廓致炎,观察药物对取NIH小鼠耳廓肿胀值的影响。(6)伊文思蓝法测毛细血管通透性,皮肤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动物皮肤伊文思蓝渗出量的影响。动物试验研究表明:(1)消炎止痒凝胶剂能明显降低豚鼠湿疹模型耳廓肿胀值和真皮浸润炎性细胞数,耳廓表皮增厚、真皮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减轻;(2)消炎止痒凝胶剂能抑制小鼠DNCB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表明消炎止痒凝胶剂对湿疹有治疗作用。(3)消炎止痒凝胶剂能明显提高豚鼠磷酸组织胺致痒阈,表明有止痒作用;(4)能明显降低角又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率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值,表明有抗炎作用;(5)能降低大鼠用药局部皮片浸泡液中伊文思蓝浓度,表明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结论: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消炎止痒凝胶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作用。药物毒理研究:共进行了以下四个试验:(1)用8%硫化钠将兔背部脊柱两侧脱毛,面积约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进行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急性毒性试验。(2)消炎止痒凝胶剂相当生药量0.91g/g和3.64g/g2种浓度,按0.91g/kg和3.64g/kg给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局部用药,涂药厚度约为0.1mm,每天给药1次,维持6小时,共给药3个月,停药观察2周。(3)豚鼠背部两侧剪毛,面积每侧3×3cm~2,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观察局部用药时对皮肤的过敏反应。(4)兔脊柱两侧背部脱毛,面积约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进行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刺激性试验。药物毒理研究结果:(1)消炎止痒凝胶剂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局部给药,未观察到药物对皮肤局部和动物全身的急性毒性反应;(2)消炎止痒凝胶剂对动物行为、活动、毛色、大小便、饮食、饮水和眼、鼻、口腔无明显影响;给药1周后破损皮肤局部结痂,2周后脱落;对动物体重、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无明显影响;对外周血细胞、血液生化和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3)消炎止瘁凝胶剂皮肤接触对豚鼠的致敏率为0%,提示消炎止痒凝胶剂无致敏性。(4)消炎止痒凝胶剂多次给药对兔完整和破损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通过动物急性、长期毒性、局部皮肤过敏和刺激实验,未发现消炎止痒凝胶具有毒性、致过敏和皮肤刺激作用。叁、临床研究目的:客观评价消炎止痒凝胶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湿热未尽、余毒未清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亚急性、慢性湿疹(湿热未尽、余毒未清证)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外用消炎止痒凝胶适量(约0.1克/cm2)涂敷患处,每日2-3次;对照组外用艾洛松适量(约0.1克/cm2)涂敷患处,每日2-3次。疗程为4周。不足4周已经痊愈者可提前结束,治疗期间不得合并其它具有治疗本病相关的中西医药物。主要观察察皮肤瘙痒情况(瘙痒分级、瘙痒程度、瘙痒频率)、皮损性状(干燥、鳞屑、抓痕和血痂、丘疹和苔藓化)、皮损面积等主要疗效指标,并观察局部及全身不良事件。结果:消炎止痒凝胶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7.5%和91.07%对照组艾洛松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7.27%和94.54%,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其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二组止痒效果、皮损面积疗效方面比较也无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临床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消炎止痒凝胶临床疗效是比较肯定的,临床使用也是安全的。四、结论(1)实验研研究提示:消炎止痒凝胶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痒、抗过敏等作用:(2)临床研究表明:消炎止痒凝胶对中医辨证属湿热未清、余毒未尽之证型的慢性湿疹有显着效果;(3)安全性研究表明:对动物无急性、长期毒性及对皮肤无刺激、致过敏等副作用;临床试用过程未发出有副作用。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提示:消炎止痒凝胶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炎止痒凝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鹏,席建元,谢汶芳,彭丹.消炎止痒洗剂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婴幼儿亚急性湿疹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9

[2].薛素琴.治疗慢性湿疹新药消炎止痒凝胶的开发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3].孙华,郭淑丽,聂磊.自制复方消炎止痒凝胶治疗神经性皮炎123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3

标签:;  ;  ;  ;  

消炎止痒凝胶论文-李小鹏,席建元,谢汶芳,彭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