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文化身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文化身份,重构,途径
中国文化身份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通[1](2019)在《中国文化身份重构途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在近代应对国内外的挑战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身份遭遇挑战,并最终解体。中国新的社会实践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以及现实需要为中国文化身份重构提供了充要条件。对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的原创性研究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的审查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凝练总结出新的社会价值,并建立相应的社会化机制,长时间的渗入式的宣传,使之成为社会共识,从而重构中国文化身份。(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8期)
王倩[2](2018)在《中国文化外译传播中的译者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外译传播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对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文化翻译的主体——译者的身份研究也重视不够。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活动,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生活在特定社会政治环境中,其具体的翻译实践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意义,其在翻译过程中承担的身份或角色是中国文化外译与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中国文化外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边缘走向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构建并承担起特定的主体身份——首先是外译内容的筛选和推荐者,其次是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融合与协调者,最后是具体翻译策略的决定和实践者。(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8年09期)
王美娟[3](2018)在《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身份认同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份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极大关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身份问题越来越突出。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桥梁作用,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随着近年来地处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甘肃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是欧美留学生纷纷来到甘肃求学。而省会兰州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吸引了大批国际友人。因此,本研究采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文化身份理论,展开了对兰州市4所本科院校:兰州大学(985,211高校)、兰州理工大学(省属高校)、兰州交通大学(省属高校)和西北师范大学(省属高校)的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情况的调查与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在中国语境中,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情况和文化认同变化情况进行了探索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1)在文化的总体认同上看,留学生来中国后更认同中国文化。从具体文化维度上看,文化认同的程度有所不同,“价值观”的认同度最高,其次是“语言”、“文化行为”、“社会规范”。其中留学生对中国价值观里的孝文化、谦虚、勤奋和节俭认同最高。(2)文化认同在年龄、专业、汉语学习时长、来源国划分和汉语水平五个人口变量上有差异;在性别、是否华裔、来华时长和教育背景上没有差异。年龄、专业和汉语学习时长对语言和文化行为这两个维度有显着性影响。汉语水平对价值观维度有显着性影响。留学生的来源国划分对价值观、语言和文化行为这叁个维度有显着性影响。(3)从文化认同变化看,留学生经历了生产性、附加性、分裂性、削减性变化以及零变化。其中生产性变化和附加性变化最明显,且两者之间生产性变化得分最高。(4)留学生的性别、年龄、来源国划分、是否华裔、汉语水平、来华时长和汉语学习时长对某些方面的文化认同变化有显着性影响;专业和教育背景对文化认同变化无显着性影响。文化认同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直接影响文化认同变化,而且两种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其中中国文化认同与生产性和附加性变化相关性最高。(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1)
刘珍珍[4](2018)在《佛教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翻译情状与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域外宗教进入中国文化语境时,为了构建自身的宗教身份并实现本土化历程,藉由翻译积极地与本土"儒、道"两家思想进行会话。其中,佛教翻译活动经历了从"质朴"到"格义"再到"废译"的过程。这种翻译策略的转变与其传播历程以及传播时所处的中国文化语境的历时情状密切相关。从"质朴"到"格义"的翻译策略转变源于宗教扩散性以及本土化的需求,而从"格义"到"废译"的翻译策略转变则源于宗教身份独立之需。(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杨关锋[5](2016)在《中华本土文化身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构策略——由“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所引发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英语交流与实践中存在的新式"哑巴英语"的现状,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本研究分析其现状与原因,强调了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中西方双向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从外语教学者如何提高自身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及如何重视课堂中的中国文化输入教学、教材编写、高校如何组织传播中华文化的课外活动等方面阐述了英语教学中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策略。(本文来源于《跨语言文化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王惠萍[6](2015)在《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评析——兼论中国文化身份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是一种文化存活策略,其目的是给每一种特殊的语言传统或文化文本以自己的空间。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中阐述了文化翻译的问题,巴巴认为"矛盾状态"给文化协商和抵制霸权提供了可能性,而"模拟"和"混杂性"是被殖民者反抗权威的重要手段和抵抗形式,"第叁空间"则是建构起新的身份符号,及合作和斗争的创新场所。虽然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它对我们如何理智对待民族主义和全球化及构建中国文化身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张树艳[7](2015)在《后殖民语境下构建中国文化身份》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为研究手段,以叁位流散作家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的作品为例,通过分析叁位作家的文化立场与作品选题来研究他们的文化身份焦虑;通过分析作品艺术手法上的中国特征来研究他们的文化身份认同方式;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作品中树立的中国女性形象来研究他们的中国文化身份。构建方式:"他者"认同、文化身份主体阐释书写、"混杂"改写叁种方式。叁位作家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构建文化身份,破除了东方主义话语,同时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5年08期)
杨生平,谢玉亮[8](2015)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舞台上,文化扮演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角色,人类文化实践也因此面临多方面的深层考验和挑战。全球化造成中心与边缘的划分,改变了身份认同的基础,使得非西方社会文化身份的问题凸显出来。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一方面要遵循文化的自律规则,但要警惕陷入"自我中心论"的固化思维;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文化的他律因素,明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才能找到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的现实根基。(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15年02期)
汤平[9](2015)在《大学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身份认同与行为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时空结构在互联网中面临挑战,以英语文化为主的全球化得以加速扩张,文化自觉、自信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等民族与主权思想的呼声渐涨,大学英语的中国文化身份教育也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和行为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为关联;大学生的身份认同虽然没有发生整体危机,但认知和行为明显脱节,给身份的稳定性带来较大不安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于文思[10](2015)在《“全球本土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身份重构——以“后殖民”理论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所导致的边缘化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这种边缘化既是政治、经济层面上的,也是社会与文化层面上的。这是后现代主义入侵文化领域的必然结果。当全球化遭遇本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这种强势文化类型时,其后现代主义特性也会发生形变,形成"全球本土化"这一奇特景观。"全球本土化"的语境存在于后现代,它从中国视角重构全球话语,选择"国学"复兴为方式,最终以新儒学建构的方式指向自身文化身份。虽然"国学热"以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为出发点,应和转型时期市民阶层的文化追求,但其体系性不明显,同时迫切追求文化身份认同的状态。但"国学热"推动了新儒学的重建,作为"全球本土化"语境中的后殖民话语,新儒学正逐步成为中国文化身份中主导性的话语力量。在后殖民主义视野中,新儒学是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后现代理论进行平等对话的重要文化理论资源,也是重构中国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中国文化身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文化外译传播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对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文化翻译的主体——译者的身份研究也重视不够。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活动,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生活在特定社会政治环境中,其具体的翻译实践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意义,其在翻译过程中承担的身份或角色是中国文化外译与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中国文化外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边缘走向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构建并承担起特定的主体身份——首先是外译内容的筛选和推荐者,其次是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融合与协调者,最后是具体翻译策略的决定和实践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文化身份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子通.中国文化身份重构途径分析[J].法制博览.2019
[2].王倩.中国文化外译传播中的译者身份建构[J].社会科学战线.2018
[3].王美娟.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身份认同调查与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8
[4].刘珍珍.佛教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翻译情状与身份建构[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杨关锋.中华本土文化身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构策略——由“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所引发的思考[J].跨语言文化研究.2016
[6].王惠萍.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评析——兼论中国文化身份的构建[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5
[7].张树艳.后殖民语境下构建中国文化身份[J].前沿.2015
[8].杨生平,谢玉亮.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
[9].汤平.大学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身份认同与行为比较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0].于文思.“全球本土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身份重构——以“后殖民”理论为视角[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