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文化场论文-赵振威

语文课程文化场论文-赵振威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文课程文化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文言文教学,新《课标》

语文课程文化场论文文献综述

赵振威[1](2019)在《县域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体系与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头绪纷繁复杂,并与县域高中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办学的封闭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因此,对县域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体系进行整合,才能实现纲举目张和课程文化的有效建设。一、县域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体系县域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体系,可以命名为"四维语文":依托四维前提,突出四维着力,建构四维课堂,致力四维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期刊2019年09期)

梁仲瑜[2](2019)在《高中语文课程文化教育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缺憾,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也提出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文化教育不仅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但高中语文课程文化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问题:在课程方面,存在课程主体不明确、课程形式单调、缺少特色课程等问题;在教材方面,存在对教材分析不够深入、教材选文不够丰富、教材使用不当等问题;在教法方面,存在教学与教研脱离、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在评价方面,存在评价范围较小,评价方式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高中语文课程文化教育的实施,违背了高中语文课程文化教育的本意,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影响。针对以上问题,从实际出发,立足雷德蒙·威廉斯的文化分类理论,分别从课程、教材、教法和评价四个角度,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在中国文化精神教育方面,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语文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丰富的精神内涵,教师应坚持实践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注重言传身教,扩大评价范围,注重情感性评价。在经史子集文化典籍教育方面,要以经典教育为主,丰富高中语文课程形式,着重补充经史子集教材内容,利用多种资源,实现教法多样化,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加大经典阅读评测力度。在社会生活方式教育方面,要结合地域文化开拓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增加生活体验的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期刊2019-06-01)

孙双金,朱萍[3](2017)在《12岁以前的语文: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12岁以前的语文》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校本教材,它由一篇文章引起,逐步发展成1~6册语文教材。"12岁以前的语文"更是一种课程设计,是北京东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积极主动改变语文教育的信念体系,并逐步形成的学校独有的语文课程文化。(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7年58期)

董蓓菲[4](2016)在《语文课程文化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转型令语文课程面临纵向的民族文化价值选择,横向的东西文化价值冲突。我们需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多视域审视语文课程,建构课程文化理论模型。尝试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本土课程文化生成的语文课程文化自觉。借鉴西方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体验性文化学习观以及文化回应教学法。(本文来源于《全球教育展望》期刊2016年12期)

[5](2016)在《马国军:行走在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国军,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他先后获得"广西特级教师""第叁届广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中学语文先进工作者""广西中学语文优秀教研员""柳州铁路局中青年技术拔尖人才""柳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柳州市模范教研员"等荣誉称号。被聘为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语文(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马国军[6](2016)在《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教学的"文化"失落,使学生身心发展片面与异化,是语文课程改革难有重大突破的症结之一。研究从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建设的路径,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文化建构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作了阐述,指导教师改变思想和行为,提高语文教育的水平,通过文化浸润,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严婷婷[7](2015)在《新媒体视域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建设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变革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的建设也应该走向信息化。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整合课程资源,进行物质层面的课程文化建设;利用新媒体创新管理和评价方法,进行制度层面的课程文化建设;依托学习平台变革教学的方式,进行精神层面的课程文化建设。文章对此作了阐述。(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33期)

马燕[8](2015)在《立足课程文化 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研究——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与高校对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轻视有着莫大的关系,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存在着被边缘化的趋势,而大学语文的课程文化对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建设,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使其更具社会竞争力。(本文来源于《职教与经济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马燕[9](2015)在《基于课程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研究——以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建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与高校对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轻视有着莫大的关系,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存在着被边缘化的趋势,而大学语文的课程文化对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建设,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使其更具社会竞争力。(本文来源于《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郝晓丽[10](2015)在《对大学语文课程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模式颇为学界认同,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但仍存在着若干误区,据此,本文在大学语文课程文化教育内容方面提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教育,深入探索文本中的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从而实现高级的文化教育,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语文课程文化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缺憾,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也提出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文化教育不仅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但高中语文课程文化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问题:在课程方面,存在课程主体不明确、课程形式单调、缺少特色课程等问题;在教材方面,存在对教材分析不够深入、教材选文不够丰富、教材使用不当等问题;在教法方面,存在教学与教研脱离、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在评价方面,存在评价范围较小,评价方式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高中语文课程文化教育的实施,违背了高中语文课程文化教育的本意,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影响。针对以上问题,从实际出发,立足雷德蒙·威廉斯的文化分类理论,分别从课程、教材、教法和评价四个角度,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在中国文化精神教育方面,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语文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丰富的精神内涵,教师应坚持实践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注重言传身教,扩大评价范围,注重情感性评价。在经史子集文化典籍教育方面,要以经典教育为主,丰富高中语文课程形式,着重补充经史子集教材内容,利用多种资源,实现教法多样化,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加大经典阅读评测力度。在社会生活方式教育方面,要结合地域文化开拓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增加生活体验的评价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文课程文化场论文参考文献

[1].赵振威.县域高中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体系与整合[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

[2].梁仲瑜.高中语文课程文化教育调查与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3].孙双金,朱萍.12岁以前的语文: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7

[4].董蓓菲.语文课程文化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J].全球教育展望.2016

[5]..马国军:行走在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道路上[J].基础教育研究.2016

[6].马国军.语文课程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6

[7].严婷婷.新媒体视域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建设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5

[8].马燕.立足课程文化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研究——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5

[9].马燕.基于课程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研究——以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建设为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

[10].郝晓丽.对大学语文课程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5

标签:;  ;  ;  

语文课程文化场论文-赵振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