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系数论文-王俊卓,石丽莉,李素荣,李光民,舒炜

子宫系数论文-王俊卓,石丽莉,李素荣,李光民,舒炜

导读:本文包含了子宫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核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分化程度

子宫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卓,石丽莉,李素荣,李光民,舒炜[1](2019)在《表观扩散系数在子宫内膜样腺癌MRI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的19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MRI影像资料,并测量病灶的ADC值,比较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病灶及有无受累宫颈内口的ADC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ADC值为(812.22±55.75)×10~(-6) mm~2/s,中分化为(798.33±45.23)×10~(-6) mm~2/s,均高于低分化ADC值(616.78±42.16)×10~(-6)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与中分化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内口无浸润患者ADC值为(1 168.88±79.19)×10~(-6) mm~2/s,宫颈内口有浸润患者ADC值为(916.80±32.75)×10~(-6) mm~2/s,宫颈有无浸润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对宫颈有无浸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725~0.980),最佳诊断界值为1 030.40×10~(-6) mm~2/s,敏感性100%,特异性65%。结论采用MRI定量分析技术(ADC值)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化程度、宫颈浸润与否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可作为MRI定量诊断较重要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李建荣,杨坤,邵蕾,石礼红,童晓文[2](2019)在《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变化系数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新型经阴道超声检测内膜厚度及形态变化系数模型,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方法回顾分析403个IVF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评估经阴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系数(T-VEm)和内膜形态变化系数(MVEm)预期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结果鲜胚和冻融人工周期,T-VEm≥3.5mm妊娠率和活产率升高,流产率显着下降。冻融自然周期T-VEm≥3.5mm仅妊娠率升高。鲜胚和冻融自然周期M-VEm>80%,活产率显着下降、流产率明显上升。冻融人工周期M-VEm在0.5~0.8mm之间的活产率明显增高,流产率降低。结论转化日和移植日内膜均是预测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子,而转化日至移植日内膜的厚度和形态变化更直接反映转化效率,预测妊娠结局更准确。(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徐培红,龚琼,彭峰,李涛[3](2019)在《不同表观扩散系数评估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对子宫内膜癌盆腔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常规MR及DWI图像进行分析,自动生成表观扩散系数(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ADC);依据病理结果,分别比较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之间ADCmax值、ADCmean值以及ADCmin值的差异,以ROC曲线比较各ADC值诊断效能。结果共计检出转移性淋巴结28例、非转移性淋巴结68例;两者ADCmax值、ADCmean值以及ADCmin值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ADCmax值、ADCmean值以及ADCmin值诊断转移性淋巴结对应的ROC比较(AUC分别为0.832、0.908、0.966),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盆腔转移性淋巴结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ADCmin值的诊断效能最佳。(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毕秋[4](2018)在《不同表观扩散系数在评价子宫内膜癌及其病理级别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 不同表观扩散系数在评价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目的探讨DWI不同表观扩散系数评估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寻找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最佳ADC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3例恶性和15例良性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1.5T磁共振检查资料,分别测量病灶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ADC)、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闭孔内肌做参比部位)、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ADC),将良性与恶性组的各ADC值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的mADC、rADC、minADC值分别为(1.47±0.25)×10-3mm2/s、0.97±0.15、(1.18±0.26)×10-3mm2/s 和(1.02±0.18)×10-3mm2/s、0.69±0 13、(0.75±0.18)×10-3mm2/s,相应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92、0.91,最大约登指数(YI)分别为0.72、0.74、0.71,且rADC=0.85可初步作为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最佳阈值。结论mADC、rADC、minADC值均有助于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用rADC值来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更加准确。第二部分 不同表观扩散系数在评价不同病理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价值目的探讨DWI不同表观扩散系数评估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同病理分化级别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分化6例,中分化34例,低分化13例)患者的1.5T磁共振检查资料,分别测量病灶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ADC)、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闭孔内肌做参比部位)、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ADC),将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同病理分化级别的各ADC值相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ADC和rADC值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高(G1)、中(G2)、低(G3)叁个分化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nADC值仅在G1和G2、G1和G3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DC和rADC值能辅助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叁个病理分化级别。(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白洁,段芙红[5](2018)在《DWI联合表观弥散系数鉴别诊断变性子宫肌瘤的价值及影像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变性子宫肌瘤的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变性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WI检查并获取ADC值,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DWI影像特点,比较DWI影像、ADC值及DWI影像联合ADC值鉴别变性子宫肌瘤的准确度、特异度与敏感度差异。结果 72例患者经病理学确诊,其中子宫肉瘤22例,良性变性子宫肌瘤50例。变性子宫肌瘤在DWI影像中大多可表现出囊变、坏死征象;其中子宫肉瘤多见信号强度较高,肿瘤边缘模糊,周围内膜受累明显;而良性变性子宫肌瘤信号强度高低不定,多见规整肿瘤边缘,周围内膜基本无受累情况。DWI联合ADC鉴别诊断结果准确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独DWI与单独ADC诊断(P<0.05);其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独DWI诊断(P<0.05),而与单独ADC诊断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类变性子宫肌瘤DWI影像特点差异明显,联合ADC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Y.Park,M.D.Kim,D.C.Jung,S.J.Lee,G.Kim[6](2015)在《能否应用治疗前测量的表观扩散系数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确定表观扩散系数(ADC)预测症状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反应的有效性。方法本次前瞻性研究共收集2011年6月—2012年12月因子(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付浩,李晨霞,孙亲利,王蓉,郭建新[7](2014)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正常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正常区域各分区结构(内膜、结合带、肌层)表观弥散系数(ADC)特点及其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趋势。方法 31例具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分泌期(17例)和增殖期(14例)两组。行子宫横断面DWI(b值为0、700s/mm2)扫描,分别测量子宫内膜、结合带和肌层ADC值,分析子宫分区结构ADC值差异及月经周期对其影响。结果分泌期组,子宫叁层分区结构ADC值两两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104.279,p<0.001)。增殖期组,内膜和肌层ADC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别;结合带ADC值均小于内膜、肌层ADC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肌层ADC值在分泌期组(1.726±0.210×10-3mm2/s)和增殖期组(1.550±0.128×10-3mm2/s)有统计学差异(t=2.729,p<0.05);内膜在分泌期组和增殖期组比较,以及结合带在分泌期组和增殖期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具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体部正常区域ADC值受到解剖分区结构及月经周期的影响。同时,内膜及结合带ADC值在增殖期和分泌期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子宫肌瘤患者性激素分泌异常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赵粉琴,武权生,谢知慧,王新斌,牟慧琴[8](2013)在《延经丸对围绝经期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及子宫、卵巢系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延经丸对围绝经期大鼠子宫系数、子宫微循环及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的变化,验证经验方"延经丸"调节围绝经期神经内分泌的作用。方法:采用18月龄自然衰老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乙烯雌酚组、延经丸高剂量组、延经丸低剂量组。青年组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处理,连续21天。于末次给药后2h取血,测定给药前后血清中性激素含量;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子宫微血管血流,之后摘取子宫和卵巢,称重量并计算子宫和卵巢系数。结果:延经丸能降低衰老大鼠血清FSH、LH的含量,升高E2的含量,提高大鼠子宫体质量指数,增加子宫毛细血管的开放数,加速血流,尤以高剂量组作用显着。结论:延经丸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微循环,增加子宫和卵巢的重量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潘希敏,魏富鑫,黎规典[9](2013)在《表观扩散系数在子宫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子宫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及30例子宫颈癌患者进行病灶ADC值的测量,并与20例正常志愿者子宫内膜、子宫颈ADC值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组ADC值为(0.73±0.11)×10-3mm2/s,低于对照组的(1.09±0.19)×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11.5,P=0.004);子宫颈癌组ADC值为(0.71±0.15)×10-3mm2/s,低于对照组的(1.22±0.21)×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17.3,P=0.001)。结论子宫恶性肿瘤ADC值低于正常子宫组织,ADC值有助于区分子宫恶性肿瘤与正常子宫组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3年10期)

王华富,许惠琴,陈敏敏,蔡宝昌[10](2010)在《百合知母汤不同配比对去势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子宫系数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百合知母汤不同配比对去势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子宫系数及给药前后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去势型无动情期雌性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百合知母汤Ⅰ组、百合知母汤Ⅱ组、百合知母汤Ⅲ组、百合知母汤Ⅳ组及空白对照组。去势造模恢复1周后,采用甲状腺素复制肾阴虚模型,同时各组连续灌胃给予相应的药液,每日1次,连续4周,给药前后分别对大鼠进行取血,测定给药前后血清中性激素含量;并于末次给药后对大鼠进行颈椎处死,分离子宫,称质量并计算其子宫系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子宫系数明显降低,E2含量减少,FSH、LH含量增加(P<0.05,P<0.01)。给予百合知母汤4周以后,大鼠血清E2含量减少、FSH和LH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所下降,大鼠子宫系数有所上升,且3:1大剂量组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百合知母汤能够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大鼠的症状,其作用可能与调节体内性激素有关,并且百合知母汤3:1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故认为百合30g、知母10g为最佳配比。(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子宫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构建新型经阴道超声检测内膜厚度及形态变化系数模型,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方法回顾分析403个IVF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评估经阴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系数(T-VEm)和内膜形态变化系数(MVEm)预期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结果鲜胚和冻融人工周期,T-VEm≥3.5mm妊娠率和活产率升高,流产率显着下降。冻融自然周期T-VEm≥3.5mm仅妊娠率升高。鲜胚和冻融自然周期M-VEm>80%,活产率显着下降、流产率明显上升。冻融人工周期M-VEm在0.5~0.8mm之间的活产率明显增高,流产率降低。结论转化日和移植日内膜均是预测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子,而转化日至移植日内膜的厚度和形态变化更直接反映转化效率,预测妊娠结局更准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子宫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卓,石丽莉,李素荣,李光民,舒炜.表观扩散系数在子宫内膜样腺癌MRI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9

[2].李建荣,杨坤,邵蕾,石礼红,童晓文.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变化系数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

[3].徐培红,龚琼,彭峰,李涛.不同表观扩散系数评估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4].毕秋.不同表观扩散系数在评价子宫内膜癌及其病理级别中的价值[D].重庆医科大学.2018

[5].白洁,段芙红.DWI联合表观弥散系数鉴别诊断变性子宫肌瘤的价值及影像特点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

[6].Y.Park,M.D.Kim,D.C.Jung,S.J.Lee,G.Kim.能否应用治疗前测量的表观扩散系数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

[7].付浩,李晨霞,孙亲利,王蓉,郭建新.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正常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

[8].赵粉琴,武权生,谢知慧,王新斌,牟慧琴.延经丸对围绝经期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及子宫、卵巢系数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3

[9].潘希敏,魏富鑫,黎规典.表观扩散系数在子宫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3

[10].王华富,许惠琴,陈敏敏,蔡宝昌.百合知母汤不同配比对去势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子宫系数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

标签:;  ;  ;  ;  

子宫系数论文-王俊卓,石丽莉,李素荣,李光民,舒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