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申氏杆菌论文-黄楠,邱子雯,黄立层,韩旭升,刘贝欣

颗粒申氏杆菌论文-黄楠,邱子雯,黄立层,韩旭升,刘贝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申氏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黄止痢颗粒,多杀性巴氏杆菌,MIC,MBC

颗粒申氏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黄楠,邱子雯,黄立层,韩旭升,刘贝欣[1](2019)在《四黄止痢颗粒不同组分联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四黄止痢颗粒及其组分联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单药、3种中药联合、4种中药联合以及6种中药联合(自配四黄止痢颗粒)、市售四黄止痢颗粒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和MBC。结果表明,四黄止痢颗粒方剂的6种中药中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是黄连,MIC、MBC均为1.563 mg/mL;板蓝根的MBC大于200 mg/mL,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差。3种药物联合应用,其中黄柏+黄连+大黄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效果最好,其MIC、MBC均为0.781 mg/mL;4种药物联合应用,其中板蓝根+大黄+黄柏+黄连、黄芩+大黄+黄柏+黄连、黄芩+板蓝根+黄柏+黄连等3组中药联合的抗菌效果最好,其MIC、MBC均为0.781 mg/mL。自配四黄止痢颗粒的MIC和MBC为50 mg/mL;市售四黄止痢颗粒方剂MIC均为200 mg/mL。3种中药联合、4种中药联合应用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单味中药,且都比自配四黄止痢颗粒和市售四黄止痢颗粒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效果好,其中精简的组方中,黄柏+黄连+大黄对多杀性巴杆菌的抗菌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曲径[2](2015)在《抗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中药组方的筛选及颗粒剂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类禽类疾病,主要侵害家禽或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该病自然潜伏期一般2-9d,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治疗禽霍乱主要以西药为主,虽然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西药对家禽脏器有毒副作用,并且存在抗生素体内残留问题。而天然中药既避免了对动物本身造成伤害,又不会造成药物残留。本实验从20味中药中筛选出几味抗菌活性较强的中药,并进行联合抑菌实验,筛选出有相加和协同作用的中药组方评价其急性毒性和抗感染效果,并研制颗粒剂。主要内容结果如下:1.20味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采用超声波、乙醇回流、水浴加热等方法对20味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将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出中药有效成分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通过棋盘法测定中药有效成分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艾叶、黄连、黄柏、秦皮、地榆、虎杖6种中药提取物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C)为7.8mg/mL;赤芍、何首乌、茵陈、射干、甘草、蒲公英、白鲜皮7种中药提取物的MIC值范围在15.6-31.25mg/mL;金银花、柴胡、板蓝根、夏枯草、穿心莲、知母、苦参7种中药提取物的MIC值大于等于62.5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连与艾叶、黄柏与艾叶、秦皮与艾叶、虎杖与艾叶的联合抑菌指数(Fractiona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I) (FICI)≤0.5,黄柏与虎杖、秦皮与虎杖、黄连与虎杖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2;秦皮与黄柏、地榆与黄柏的联合抑菌指数(FlCI)≥2。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黄连、黄柏、地榆、艾叶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黄连与艾叶、黄柏与艾叶、地榆与艾叶为相加或协同作用;地榆和黄柏为拮抗作用。最终筛选出黄连、黄柏和艾叶叁味中药进行组方。2.组方颗粒剂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对中药组方筛选出来的叁味中药黄连、黄柏和艾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浸膏得率、MIC和MBC作为评价指标及数据处理的方差分析选出叁味中药的最佳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为:黄连70%乙醇,料液比1:12,提取次数2次,每次1小时;黄柏70%乙醇,料液比1:7,提取次数3次,每次80min;艾叶50%乙醇,温度70℃,提取时间2小时每次,料液比1:30。3.中药组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其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疗效观察:根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中药组方提取物进行大鼠急性毒性试验,大鼠无任何反应无死亡,即LD50>5000mg/kg。同时用小鼠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造模,以中药组方提取物对造模的小鼠进行高、中、低剂量组的抗感染实验,小鼠按体重每l0g给药O.1ml。高剂量组存活率为80%;中剂量组存活率为80%;低剂量组存活率为50%;对照组存活率20%。结论:中药组方无毒;高、中剂量组对感染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小鼠有一定抗感染活性,为中药组方制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4.组方颗粒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组方颗粒剂的辅料:a—-乳糖、可溶性淀粉和糊精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筛选,通过重复性实验和颗粒剂常规检查建立其质量评价标准,并用高压液相色谱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小檗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药组方药液与辅料最佳配比为1:5,色谱条件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v/v);柱温30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1;测波长为265nm;进样量为20μL,1g组方颗粒剂中小檗碱含量约为18.67ug。结论:按照正交试验筛选辅料的颗粒剂大小均匀、含水量、溶化性均符合药典要求,其质量标准在规定范围内。(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颗粒申氏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类禽类疾病,主要侵害家禽或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该病自然潜伏期一般2-9d,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治疗禽霍乱主要以西药为主,虽然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西药对家禽脏器有毒副作用,并且存在抗生素体内残留问题。而天然中药既避免了对动物本身造成伤害,又不会造成药物残留。本实验从20味中药中筛选出几味抗菌活性较强的中药,并进行联合抑菌实验,筛选出有相加和协同作用的中药组方评价其急性毒性和抗感染效果,并研制颗粒剂。主要内容结果如下:1.20味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采用超声波、乙醇回流、水浴加热等方法对20味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将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出中药有效成分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通过棋盘法测定中药有效成分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艾叶、黄连、黄柏、秦皮、地榆、虎杖6种中药提取物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C)为7.8mg/mL;赤芍、何首乌、茵陈、射干、甘草、蒲公英、白鲜皮7种中药提取物的MIC值范围在15.6-31.25mg/mL;金银花、柴胡、板蓝根、夏枯草、穿心莲、知母、苦参7种中药提取物的MIC值大于等于62.5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连与艾叶、黄柏与艾叶、秦皮与艾叶、虎杖与艾叶的联合抑菌指数(Fractiona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I) (FICI)≤0.5,黄柏与虎杖、秦皮与虎杖、黄连与虎杖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2;秦皮与黄柏、地榆与黄柏的联合抑菌指数(FlCI)≥2。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黄连、黄柏、地榆、艾叶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黄连与艾叶、黄柏与艾叶、地榆与艾叶为相加或协同作用;地榆和黄柏为拮抗作用。最终筛选出黄连、黄柏和艾叶叁味中药进行组方。2.组方颗粒剂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对中药组方筛选出来的叁味中药黄连、黄柏和艾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浸膏得率、MIC和MBC作为评价指标及数据处理的方差分析选出叁味中药的最佳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为:黄连70%乙醇,料液比1:12,提取次数2次,每次1小时;黄柏70%乙醇,料液比1:7,提取次数3次,每次80min;艾叶50%乙醇,温度70℃,提取时间2小时每次,料液比1:30。3.中药组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其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疗效观察:根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中药组方提取物进行大鼠急性毒性试验,大鼠无任何反应无死亡,即LD50>5000mg/kg。同时用小鼠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造模,以中药组方提取物对造模的小鼠进行高、中、低剂量组的抗感染实验,小鼠按体重每l0g给药O.1ml。高剂量组存活率为80%;中剂量组存活率为80%;低剂量组存活率为50%;对照组存活率20%。结论:中药组方无毒;高、中剂量组对感染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小鼠有一定抗感染活性,为中药组方制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4.组方颗粒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组方颗粒剂的辅料:a—-乳糖、可溶性淀粉和糊精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筛选,通过重复性实验和颗粒剂常规检查建立其质量评价标准,并用高压液相色谱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小檗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药组方药液与辅料最佳配比为1:5,色谱条件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v/v);柱温30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1;测波长为265nm;进样量为20μL,1g组方颗粒剂中小檗碱含量约为18.67ug。结论:按照正交试验筛选辅料的颗粒剂大小均匀、含水量、溶化性均符合药典要求,其质量标准在规定范围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申氏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1].黄楠,邱子雯,黄立层,韩旭升,刘贝欣.四黄止痢颗粒不同组分联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9

[2].曲径.抗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中药组方的筛选及颗粒剂的研制[D].四川农业大学.2015

标签:;  ;  ;  ;  

颗粒申氏杆菌论文-黄楠,邱子雯,黄立层,韩旭升,刘贝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